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聚合物与助剂》2004,(6):53-53
增塑剂的加入可降低制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了制品的耐寒性能;脂肪族二元酸酯类增塑剂是一类优良的耐寒增塑剂;但目前市场上应用较多的是十碳以下二元酸合成的酯类,十碳以上二元合成的酯类增塑剂却很少见。碳链越长,链段越柔顺,因此,由碳链更长二元酸合成的酯类增塑剂更能赋予制品优良的低温性能。河南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赵伟和郑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赵清香、王玉东和刘民英采用自制的杂多酸(HPA)为催化剂,用十二、十三碳二元酸分别与正丁醇、正己醇、正辛酯、异辛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八种长链脂肪酸酯,以期获得更好的优良的耐寒增塑剂。  相似文献   

2.
长链二元酸是指碳链中含有十个以上碳原子的直链脂肪族二元酸,它们及其衍生物是制造耐寒性增塑剂、高级润滑油、尼龙纤维、工程塑料、树脂、涂料、农药、医药及香料等的重要原料及中间体,用途十分广泛,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长链二元酸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 一、长链二元酸的性质及应用 到目前为止,能用化学方法合成的最长碳链二元酸是十三烷二酸,工业化生产只能到十二烷二酸,而且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产品质量达不到标准,因而限制了长链  相似文献   

3.
以杂多酸为催化剂、不同链长的二元酸为原料,合成了系列长碳链二元酸二元酯,考察了影响合成反应的因素及碳链长度对合成酯物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回流温度160℃、醇/酸摩尔比3:1、催化剂用量为总质量1%、反应时间120 min、带水剂用量为总质量10%的条件下,酯化率达98%以上. 合成的酯具有良好的物化性能,其倾点最低为-74℃,闪点最高为258℃,粘度指数最大为187,优于现有商业化酯类润滑油基础油,达到现有航空润滑油基础油的标准. 随着碳链增长,合成酯粘度增大,增加醇碳链长度对粘度的影响大于增加酸碳链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环氧酯类、醇酸酯类、多元醇芳香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醚酯类、氯代脂肪酸甲酯类、对苯二甲酸酯类、低相对分子质量聚酯类及其他类环保型增塑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工程塑料应用》2007,35(4):53-53
微生物虽小,却极其神奇。在一种内含石油副产物——正烷烃的培养液中加入相关微生物,就能高效神奇地合成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长链二元酸,进而可以制造出高级香料、高性能尼龙工程塑料、高级润滑油、高级油漆等。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微生物学家在长链二元酸生物发酵领域获得一系列突破,并成功实现产业化,不仅占领了这一生物合成技术的制高点,中国也因此成为全世界长链二元酸生物发酵的生产和出口大国。长期以来,长链二元酸只能通过化学方法合成,但化学方法需要高温高压,严重污染环境,成本高而产量低。从上世纪70年代起,日本、中国、美国、德国等国科学家尝试用微生物发酵进行生产。近20年来,  相似文献   

6.
脂肪族二元酸酯类耐寒性增塑剂催化合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脂肪族二元酸酯类耐寒性增塑剂的用途,综述了脂肪族二元酸酯类耐寒性增塑剂的催化合成研究进展,并对各类催化剂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评。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物发酵法合成长链二元酸,通过碱中和法和复分解法合成长链二元酸金属皂盐,采用刚果红法、热老化烘箱法和流变试验研究长链二元酸金属皂盐的热稳定性,利用协同效应复配出用于在PVC管材中的无毒复合稳定剂,结果表明二元羧酸盐的热稳定效果与有化合物中金属含量有关,含量越高稳定效果越好;另外因为碳链的长度决定了化合物与PVC的相容性,而相容性也会影响稳定效果;二元羧酸金属盐的金属对PVC热稳定性影响很大,锌盐表现在初期稳定性,而钙盐主要表现为后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正> 饱和长链二元酸是制造合成纤维、工程塑料、涂料、香料及医药的重要原料,用途相当广泛。然而由于有机合成比较困难,使长链二元酸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我们实验室以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79)为出发菌株,应用多倍体诱变育种的方法,筛选得到多倍体变种NPcoN22,经发酵条件的改进,长链二元酸(十三烷1:13二羟酸)的发酵产量达77.2克/升。用休止菌体转化的产量更高,可达109克/升,超过了日本的最高记录。同时还表明可用不同碳链的正烷烃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物工程技术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方法,不但开辟了长链二元酸的新来源,而且解决了一些二元酸无法化学合成的难题。目前,规模化工业生产十二碳二元酸及其衍生产品的装置已经建成投产。  相似文献   

10.
人工合成已经成为麝香酮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原料供应和原料价格问题,许多合成途径都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微生物法生产的长碳链二元酸为人工合成麝香提供了丰富廉价的原料资源,本文概述了以12-16碳二元酸为原料的麝香酮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