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小切口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临床疗效优38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结论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对腰椎生理结构破坏较小,发生术后腰椎不稳及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的可能性较低,是目前较好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我院1997年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60例,大部分患者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较少患者采用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其中单一椎间隙椎间盘突出共463例,均选择性采用小切口椎板间有限开窗减压术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卫 《吉林医学》2012,(29):6387
目的:总结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方法:笔者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结果:优50例,良8例,可6例,优良率90.6%。同时行腰椎X线片检查,观察术前术后腰椎稳定性,均无腰椎失稳。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具有创伤小,能迅速解除患者病痛,疗效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是适宜基层医院广泛开展的一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 8例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旁侧型 4 9例 ,旁中央型 11例 ,旁侧型 旁中央型 8例。全部病例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其中 :单一间隙减压髓核摘除术 35例 , 潜式侧隐窝扩大术 11例 ;双间隙减压髓核摘除术 16例 , 潜式侧隐窝扩大术 6例。结果  6 2例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8个月至 5年 ,平均 2 5年。临床症状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 (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 ,优 39例 ,良 15例 ,优良率为 87 1%。结论 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应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 ,结合影像学检查 ,采取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或扩大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 ,侧隐窝狭窄明显时行潜式侧隐窝扩大术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田夏元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2):129-130
目的探讨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996年1月~2006年12月于我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老年病人56例,经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10例,椎板间扩大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31例,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15例,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9例获得随访,平均时间3年4个月,小切口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和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后各有1例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扩大开窗椎板问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后病人症状、体征均改善。结论椎板间扩大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加生物蛋白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加生物蛋白胶预防粘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全部患者为单节段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都有腰痛和单侧下肢疼痛及浅感觉障碍。结果获得随访32例,随访最长30个月,最短5个月,平均14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治疗优良率为87.5%。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加生物蛋白胶治疗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效果肯定,后期并发症少、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等优点,因此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和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及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7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4年。按改良Macnab分级评定疗效,优26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91.9%。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对脊柱结构破坏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探讨其疗效。方法采取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果随访3~4.5年,平均3.7年,优64例,良27例,可14例,差3例,优良率为97.2%。结论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式髓核摘除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许思亮 《中外医疗》2009,28(36):78-78
目的评价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椎板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卧床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佳,可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其中40例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小切口组),46例行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MED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腰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均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 >0.05).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MED组,但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ME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两种术式均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满意.相对而言,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创伤较小、手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1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正中入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应用日本JOA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随访10个月-7年,术前JOA评分平均为8.5分,术后平均为27.8分,术后改善率为94.2%。无椎间隙塌陷和椎间失稳现象。结论:术前认真查体、读片,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中规范操作、彻底摘除髓核,进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对脊柱稳定性结构破坏小等优点,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大部分患者可通过非手术疗法治疗,约有10%~20%的病人需要手术[1]。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是一种有限创伤手术方式,既能彻底地解决椎间盘突出的问题,又能维持脊柱的动力性稳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我科自2002年7月~2006年10月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自1998年-2004年本院手术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探讨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49例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36例,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10例,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3例。结果:随访1年-5年,优良率仅47.2%。术后近期随访疗效尚好,随访时间越长疗效越差。结论:应根据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选择正确的术式,过分强调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吴泉兵 《吉林医学》2014,(2):331-332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对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51例(86.4%)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6~24个月),参照改良Macnab评价标准:优38例,良11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6.1%(49/51)。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对脊柱结构损伤小,疗效确切,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理想的术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微创小切口髓核摘除,切口2~3cm,准确定位,45度椎板钳开窗,潜行减压,髓核钳将髓核组织全部取出,中央突出对称开窗,潜行切除棘突根部,向中央摘除髓核。结果平均随访22个月,优良率92.9%,无腰椎不稳等医源性脊柱病发生。结论微创小切口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创伤小,对腰椎后部结构破坏少,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术时通常在俯卧体位下进行.我们于1999年6月起采用胸膝跪式体位下小切口椎板问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 腰椎后侧正中入路行间盘突出节段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不损伤棘上棘间韧带,不破坏椎小关节关节囊,不行内固定,术后卧床3周.结果 大部病例术后症状缓解或消失,治愈率99%.结论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可靠,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保留黄韧带的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对1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小切口椎板间开窗保留黄韧带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剥离浅层黄韧带,保留深层黄韧带。摘除椎间盘髓核后将深层黄韧带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结果 183例随访6个月~3年,优良率达90.2%,术后复查CT或MRI,可见相应黄韧带无变形或塌陷,椎管外瘢痕组织于黄韧带处中止。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保留黄韧带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能有效地防止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  相似文献   

19.
彭明学 《现代医学》2007,35(5):359-360
目的 探讨小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对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椎板间小开窗髓核摘除术.结果 根据评定标准,优50例,良18例,差4例.结论 椎板间小开窗摘除髓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对脊柱结构破坏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陈光福  宋德勇  陈嘉华  黄凯 《吉林医学》2010,31(14):1952-1953
目的:探讨小切口经椎板间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特点。方法:对896例手术治疗的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126例患者采用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按Macnab标准评定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2年,平均20个月,优100例,良20例,可6例,优良率95%。结论: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