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3年,中央禁令频出。一道道禁令如同闪闪发光的利剑指向“舌尖上的腐败”“车轮上的腐败”“公款消费中的腐败”,甚至连公款购买的月饼、新年贺卡、烟花爆竹这种习以为常的东西都不放过。中央禁令的力度大、措施实,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广大百姓一致叫好。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一系列规定和禁令的不断出台,对各级官员的约束也日益严格,特别是在中央"老虎""苍蝇"一起打,一大批高官相继落马后,一些官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的人开始感慨,现在官不好当了,当官没意思了,"为官不易""官不聊生"之叹油然而生。因此,分析研究"为官不易"消极思想,找准病因并整改,是当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一、"为官不易"消极思想的主要表现和危害  相似文献   

3.
胡骏 《决策》2010,(12):73-75
这些京官仕途将出现两种可能:地方长期任职或提拔到中央,这也使部分官员对“地方交流任职”忧心忡忡,担心将来回不到中央,退休在地方。当然,这也成为另外一种方式的鞭策。  相似文献   

4.
辛鸣  程瑛 《领导文萃》2005,(10):41-45
不久前,中央党校学者针对2005年上半年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方略,在党校学员中进行了随机调研。这些来自中央部委和各个地方,从省部级到厅局级的数十位官员,对中央执政的新特点做了“年中评点”。对于2005年上半年中国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处理台海关系、应对人民币升值及其关联的贸易争端、抑制房价和改革股市等这些标志性的问题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体现出来的执政方略,官员们归纳为八个字:刚柔相济,缓急适宜。他们将中央的手法总结为:处理台海关系“柔”,应对国际压力“刚”,稳定房价“急”和处理股市“缓”。主持调研工作的中央党校学者表…  相似文献   

5.
经过两年实践,陕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已经逐步成为陕西独有的“考核模式”,被媒体形象地称之为“陕西官员大考”,同时,引发了社会热议。有人拍手称好,也有人提出质疑,当地首创的这种“三位一体”考核能走多远?到最后是不是仍会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14,(5):17-26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带来的“包子效应”引领各级官员深入基层、树立亲民爱民的新风尚。一月份反腐舆情持续发酵,公务人员的作风禁令越来越细,不少官员坦言“为官不易”。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山东经济发生很大变化的一年。山东省围绕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抓住自主创新、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三个重点,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大干快上”发展到了“又好又快”,山东是怎样转变的呢?笔者走访了山东的一些官员和有关专家。  相似文献   

8.
2009年4月,解放军保密委员会向全军颁发了《严密防范网络泄密“十条禁令”》。作为保密工作的职能部门,我们紧密结合实际,科学筹划、精心组织、深入督导、较真整改,指导各单位以坚决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狠抓“十条禁令”的贯彻落实,有力地促进了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保密局和解放军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分别转发了我们贯彻落实“十条禁令”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9.
115年前的1889年,张之洞来到湖北后,力促改革,推行“新政”,督鄂18年的张之洞成就了近代历史上湖北最为辉煌的时期。3年前,从地方到中央,再从中央到地方的俞正声开始主政湖北,肩负崛起使命的俞正声同样用改革来治鄂。改革之风正在湖北兴起。有人说,俞正声在改变湖北,也有人说,俞正声的“湖北新政”是其政治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将是得意的一笔。重塑良性政治生态三年前的6月15日,俞正声正式当选为湖北省委书记。随后,新当选的省委书记在东湖宾馆接受了各路媒体的联合采访,俞正声当时郑重地宣布:“新的领导班子抓的第一件事就是转变作风。…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1,(40):10-10
近年来官员非正常死亡案例多发.死因大多指向心理问题。自杀只是极端表现.更多官员遭受焦虑、抑郁、失眠、多病的折磨。许多案例和研究都证明.中国的“官心病”已相当严重.从中央到地方.从科级至部级.皆难以幸免。10月6日的《南方周末》指出,就官员的级别而言.处于“夹心”层的中层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最差.由压力导致的心理枯竭程度最严重。  相似文献   

11.
廖新波 《决策》2010,(1):91-91
近年来,媒体活跃了,政治气氛宽松了,官员们也开始“敢”说话了。 年终盘点,有的媒体也就这个话题进行“投票”,我估计2009年最雷人的官话可能就是“那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我这里不讨论其前因后果,就这句话而言,我认为官员首先要学会如何代表自己发言,是“敢”说话和不说“雷语”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张朝丽 《领导文萃》2009,(19):15-20
2008年曾被有的媒体比称为“官员问责年”,仅在9月份,襄汾溃坝事故、三鹿奶粉事件、深圳特大火灾等一些重大责任事故的出现,使得全国各地20余名官员先后失去原有职务。然而,在“轰轰烈烈”的问责风暴之后,问责官员又“静悄悄”地复出,公众叫好之余不免又心存疑虑。那么,如何看待官员问责制?  相似文献   

13.
<正>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倡导厉行节约以来,公款吃喝现象遭受重大打击。栽在吃喝上的官员不少,但媒体也披露了各种将公款吃喝隐蔽化的手法。比如,转移到公园或者寺庙等里面的私人会所,消费价格更惊人。还有的是把"战场"转移到机关的内部食堂,即所谓的"小食堂",厨师是从高档饭店聘请的,内部食堂自然价格是便宜的。或者将宴请转至民宅,  相似文献   

14.
王戡 《决策探索》2014,(16):85-87
“巡视组”是当今热门名词,中央每开展一轮巡视工作,都有一批省部级高官落马。在河南,还出现了当地官员在中央巡视组外“截访”的新闻,可见民众和官员都认为巡视工作的效果非同寻常。 官方媒体指出“建立巡视制度并开展巡视工作,是实施党内监督的一项创举”,网络舆论中更有人认为巡视组是现代版的监察御史,视其为解决贪腐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15.
《办公室业务》2013,(2):34-34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相继“亮剑”,一场“光盘行动”席卷全国。吃喝之风有所收敛,“舌尖腐败”得到初步遏制。然而.据媒体和网友披露。个别单位将宴请转移到装修豪华的内部餐厅.其标准、其规格.丝毫不逊于高级酒店的豪华套餐。  相似文献   

16.
那些事     
《领导决策信息》2014,(40):16-16
北京部分酒店出招“摘星”应对政府采购“五星禁令”——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北京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起,北京政府采购会议定点场所“叫停”五星级酒店,针对于此,近日北京部分五星级酒店主动放弃星级,或是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摘掉“五星”的帽子。但这样的方式并非长久之计,酒店更应该根据自身最初的定位,逐步转型。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出现重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新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固定资产投资居高不下,资本、资源匮乏难以支撑以高投入、高消耗为支点的快速增长,经济运行随时可能出现“过热危机”。对此,中央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充分警惕。从2003年9月央行调整存款金准备率,到本届中央政府将 GDP 的调控目标“保守”地定为7%;从席卷全国土地整顿风暴,到最后被媒体称为“强硬一刀”的中央对“铁本事件”的严肃查处,无不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中央新一轮宏观调控已经全面启动。接下来更为关键的是,在新的宏观调控面前,各地方政府该如何把握、该如何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问责有点乱     
赵义 《领导文萃》2009,(12):34-35
官员财产申报,有关方面说在研究,以后会怎么样还难说.让老百姓“先脱”的高官倒是被“人肉搜索”了。一波未平,被问责官员复出又成了民众议论的焦点。比如因为“豆腐渣”工程遭免职的陕县交通局局长,5个月后又要“拟任”别的职务,实在说不过去,反弹太大,只好作罢。而有的遭问责的官员,不出1年就顺利复出了。  相似文献   

19.
李克军 《决策》2013,(12):88-88
有人说它可以“使官员福利显性化、规范化、制度化”;有人说它是“制度反腐的一柄利剑”;有人主张从县级首先推行。但笔者认为,这项“改革举措”,或许会在遏制省部级高官腐败中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在市县两级,特别是在县级,则缺乏针对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高怀飚 《领导科学》2004,(11):26-27
《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了干部选拔任用标准,规范了干部选拔任用程序,解决了“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方法选人”的问题,为干部职务的晋升提供了政策性、法规性的依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个干部的职务有无机会晋升、什么时候晋升、晋升到什么程度,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有的地方和部门干部调整频繁,一年一次甚至数次,调整人员动辄几十人上百人,而有的地方和部门却几年也不调整一次;有人每次调整都“榜上有名”,有人则长时间“李广难封”。干部职务的晋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种不确定因素,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朝天子一朝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