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普遍存在。文章从三个角度分析了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网络游戏不是网络沉迷的根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外因,如教育体制、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内因,即青春期孩子的特点。网络成瘾宜“疏”不宜“堵”,疏导青少年网络成瘾,关键在父母。网瘾难戒,面对网络成瘾,我们应该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暑期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络成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在非网络成瘾群体中约13%的网民有网络成瘾倾向。以往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中有10%-15%上网成瘾。青少年由于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薄弱,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内容吸引,导致其沉迷网络,造成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社会责任感弱化,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冲突,危害正常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周丽华 《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1):1372-1373
目的 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与应对方式及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及网络成瘾量表对560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592份,收回580份,回收率98%,剔除无效问卷后,实得有效问卷560份,有效回收率96.6%;高风险网络成瘾青少年成熟型应对方式得分(0.97±0.33)低于低风险网络成瘾青少年(1.12±0.34)(P<0.001);高风险网络成瘾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及其他5个因子得分均高于低风险网络成瘾青少年(P=0.000);青少年网络成瘾与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呈正相关;除丧失因子外,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生活事件中其他5个因子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均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江苏省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为工具,对江苏省南京、徐州、苏州、扬州、盐城等市的在校生33 427名进行调查.结果 江苏省学生网络成瘾率为2.2%,过去7 d里学生上网率为60.2%,上网地点在家里最多,网吧其次;上网目的中,"在线音乐影视收听收看及下载"的学生最多,其余依次为查阅学习资料、即时通讯和网络游戏等.网络成瘾倾向与性别、学习成绩、消极情绪、学校类型等因索相关.结论 江苏省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值得高度重视,应尽早开展网络成瘾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2011年数据显示,10~ 19岁网民占总体比例的26.7%,青少年由于出生在"新的虚拟世界"且意识不到出现成瘾的问题[1],因此,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影响最大且与青少年的物质滥用有着密切关系[2~3].童年期虐待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一不良经历与青少年多种不良心理、行为有着密切联系.有研究发现,儿童情感虐待与青少年抑郁存在因果联系[4],受到心理虐待与忽视的青少年可能更会求助于网络,易于发生网络成瘾[5-6].大量研究证实,网络成瘾和抑郁症状密切相关[7-9].因此,探讨童年期虐待、抑郁症状和网络成瘾三者间的深层次关系对于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男孩,更易网络成瘾如果到网吧看看,我们会发现泡在网吧里的大多是男性,其中还有不少是中小学的男生。作为一个群体,男孩更容易网络成瘾。男孩比女孩更容易网络成瘾,这有充分的证据:2008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7)》同样指出:男性青少年比女性青少年更易沉溺于网络。男性青少年网民上网成瘾比例为13.29%,女性为6.11%.男性约比  相似文献   

7.
吴贤华  蒙衡  吴汉荣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452-1453,1456
目的 探讨班级背景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为寻找班级背景变量及为干预中学生网络成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网络使用评价量表、长处与困难量表、青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对整群抽取的武汉与麻城两市289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对网络成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性别、多动注意力缺陷、同伴问题与青少年生活质量总分在学生层上对网络成瘾有影响;情绪障碍、品行障碍在学生层与班级层对网络成瘾影响存在跨级交互作用;其中青少年生活质量和同伴问题对网络成瘾起负向预测作用;班级背景对网络成瘾有影响.结论 在探讨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同时,应关注班级背景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某市710名中学生为样本,采用修订的Young网络成瘾问卷评估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中文版测量青少年的家庭功能,分析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结果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功能中的沟通、角色分工、情感反应、情感投入和行为控制5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存在网络成瘾倾向的青少年家庭功能在上述5个方面低于正常使用网络的学生.在多个家庭功能凼子中,情感投入和行为控制是预测网络成瘾的核心成分.结论 改善家庭功能,提高家庭中的情感投入和对子女的网络行为监控,是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苏梅蕾  洪军  薛湘  李恩泽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4):2702-2703
[目的]了解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及家庭教育方式,探讨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行为的因素.[方法]用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儿童版表分别对32名网络成瘾青少年及32名正常青少年进行评定及分析. [结果]网络成瘾青少年常受到父亲的过分干涉、偏爱,以及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偏爱和母亲的理解不够;在SCL-90评定中,网络成瘾青少年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忧郁、焦虑、偏执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网络成瘾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缺陷,他们的孩子存在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分析青少年未来期待潜在类别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为网络成瘾有效干预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重庆、四川、江苏、甘肃和辽宁8所中学初高中学生共1 006名,使用青少年未来期待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依据青少年未来期待的潜在类别分析,将其分为3个潜在类别,分别定义为:积极型,占30%;普通型,占56%;滞后型,占14%.方差分析发现,滞后型的网络成瘾得分高于积极型和普通型(F=6.14,η2p=0.01,P<0.01),积极型和普通型网络成瘾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少年未来期待存在3个潜在类别,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不同.应关注期待水平低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