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分布在祖国广袤数千里的1300多种蝴蝶,分属于11个科,其中以绢蝶科(Parnassidae)最为珍贵。绢蝶前后翅的底色均为白色,略透明,上披蜡质,状如绢,故名。绢蝶的翅,在白的底色上常有黑色斑纹和黑点,且缀以红色和蓝色  相似文献   

2.
花和蝶共同进化 马达加斯加特产一种兰花,花托长30多厘米。这样长的花托,使得一般昆虫很难采到它的花蜜。1870年,生物学家威尔士见到此花时,就曾预言:“有多么长的花,必有多么长‘嘴’的蝶。否则此花永远没有受粉的机会。”后来虽然没见到那么长“嘴”的蝶,但33年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一直都在思考:这35亿年间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漫长历程,才将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原始微生物与现在的能够创造出泰姬陵、撰写出《傲慢与偏见》的高智商生物——人类区别开来?实际上,这两种生物之间的进化故事是一部经历着尝试—失败—再尝试过程的进化史诗。1859年,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在这一里程碑式的著作中,达尔文解释道:物种不会永远地固定在一种模式中,生命就是不断变化的产物。在漫长的进化之路上,遗传基因随机变化,并逐渐经  相似文献   

4.
一种学名为Helliconius的雄蝴蝶因急于繁殖,试图在雌蛾出茧之前就寻求配偶.雄蝶先停驻在雌性茧上,通常把它身体后端紧贴在茧壳上以建起有利地位.此时对手们则只围绕着茧飞舞,但有时也停靠在同一茧上以便伺机行事.如果某一雄蝶不堪忍耐,而于雌性出茧前飞走,则正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近100年中,萨摩亚群岛上一种俗称"蓝月亮"的蝴蝶(学名幻紫斑峡蝶)一直在跟一种名叫"沃尔巴克氏体"的细菌苦苦搏斗。沃尔巴克氏体最终几乎让"蓝月亮"蝶断子绝孙了,这是因为沃尔巴克氏体会破坏"蓝月亮"雄蝶的生殖系  相似文献   

6.
蝴蝶是如何来到世上的诗人迈科夫赞美蝴蝶是“飞舞的花”,科学家阿尔贝特·马格努斯则称蝴蝶是“会飞的软体虫”。后—种称呼虽然听上去不雅,但自有其科学依据:蝴蝶—生中大部分时间处于毛虫阶段———蝶—个夏季产卵100~500个。幼虫刚孵出来就开始大肆进食,它的胃口好得惊人。  相似文献   

7.
某日下午,我漫步于福州西湖公园中,忽被一种似曾相识的黑白斑大花蝶所吸引:数只形体硕大、白底黑纹的蝴蝶,舒缓安逸地徜徉在花丛中,曼妙翩跹。我直觉这种蝶少见,却想不起这大似凤蝶却较凤蝶纤弱的是什么蝶,赶紧把它拍摄下来,拟回头查资料。查核资料的结果令我疑惑了——大帛斑蝶,资料显示这种蝴蝶在中国仅分布于台湾,按说福州没有。上网搜索发现近年云南、海南、香港、福建厦门等地也有人在野外见过它。这是怎么回事?继续在网上搜索后发现,  相似文献   

8.
长触角的蛇     
《大自然探索》2010,(5):5-5
动物学家最近发现,生活在东南亚的一种蛇竟然在头部长着两根触角,它们用触角感知水体的浑浊度和流速,以便靠近自己的猎物。这无疑是适应环境的进化结果,但科学家对于蛇长出触角的进化历程细节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9.
蝴蝶家族     
在距今二千五百万年以前的第三纪中新世地层中,曾经发现过40多种古蝶的化石,它们是现今所知最早出现的蝴蝶。而到1998年,世界上已发现16800多种蝴蝶。从1758年瑞典博物学林耐创设凤蝶属开始,历经三百近的探索,人类将蝴蝶分为了1400多个属,17个科。我国是北半球蝶种最多的国家,已发现蝴蝶1480多种,11个科。从赤道两侧到极圈附近,从海平面到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雪线,到政都有蝴蝶的踪迹。我国蝴蝶的11科为凤蝶、绢练、粉蝶、眼蝶、环蝶、斑蝶、蛱蝶、喙蝶、蚬蝶、灰蝶、弄蝶科。世界春他地方还有闪蝶、描头鹰蝶、毒蝶、袖蝶、珍蝶和…  相似文献   

10.
正欢迎来到大自然透明动物档案馆,一起来看看这几种美丽而奇异的透明生物。玻璃蛙——隐藏自身轮廓热带森林中到处都是捕食者,而两栖动物青蛙是这些捕食者最青睐的猎物,这迫使这些青蛙不得不进化出一些防御奇招。一种栖息在南美洲及中美洲潮湿的云雾森林中的玻璃蛙,进化出了一种新颖的伪装形式:它们的身体几乎全部透明!在透明的皮肤下,它们跳动的心脏、流动着血液的血管,以及骨骼和消化道都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1.
食毒防身     
毒素是一种生物毒药,能够帮助缺乏自卫能力的生物抵御捕食者,使捕食者对它们敬而远之,比如一些蟾蜍和蛇就进化出了有毒武器,以备御敌之用.那么,那些无毒的动物又如何自卫呢?漫长的进化也使得一些无毒的动物逐渐进化出了御敌的本领:它们自身虽然不产毒,但却具备耐受毒素的能力,而且可以从食物中获取毒素以作防身之用.  相似文献   

12.
真难以置信,人类能进化发展出大脑这般复杂和精妙的作品,却仍然要承受动脉硬化、近视眼、胃溃疡……这些问题的困扰?人的免疫系统能识别数百万种的异种蛋白,却在面临"非典"时几乎不堪一击?既然皮肤轻度烧伤后能长出新的皮肤,而为什么在皮肤大面积烧伤后,却无法全面彻底恢复?既然手指上的伤口能够愈合,为什么整个手指被切掉后却不能再长出一个?  相似文献   

13.
元宵节的来历 据说汉文帝时,曾实行“与民同乐”的政策,被后人称为“开明君主”。他是在周勃平定“诸吕大乱”后登基的,这天刚好是正月十五日。自此以后,他就在每年的这一天夜里出宫游玩,“与民同庆”。因为古时候的“夜”与“宵”几乎是同义词,正月又称元月,所以汉武帝就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相似文献   

14.
追寻花蝴蝶     
北美的夏秋,蝴蝶在长满乳草的原野上成群飘飞.这些以乳草为食的蝴蝶,当地人叫"君主蝶",学名为"黑脉金斑蝶".其个头较大,翅翼闪亮,呈桔红色,黑色条纹与白色花斑相间,鲜艳夺目,逗人可爱.当白昼开始变短、乳草开始枯黄时,它们便会跃入3000米高空,不约而同地与它们的同类汇合,结队向南迁徙.亿万只蝴蝶聚在一起,犹如桔色风暴.它们以每日200英里的速度,飞过佛罗里达半岛、加勒比海、尤卡坦半岛,然后继续朝南,消失在人所不知的地域.  相似文献   

15.
雌雄在反射紫外线上的差异在那早晚还感到很冷的三月,就能看到当年的第一代菜粉蝶。如此惹人喜爱的菜粉蝶体映在醒目大地上是很美丽的。许多菜粉蝶成群地飞舞在菜花、卷心菜之间,雌雄蝴蝶都是白底黑花的淡色体态。雄蝶是如何到这些外形相似的雌雄蝶群中去分辨对象的呢?东京农业工科大学小原嘉明教授做了有趣的研究。在卷心菜地里,那些由蛹刚变为有翅的处女蝶,翅膀合拢着作静候姿态,于是雄蝶就很快地飞到雌蝶傍边,弯曲着腹部尖端进行交尾直至完毕。尽管雄蝶也在合拢着翅膀候着,但一只雄蝶也不靠近。雌  相似文献   

16.
何为“进化”一位最受人尊敬的进化生物学家是这样定义进化的:“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进化仅仅是一种变化,并且随处可见;星系、语言和政治体制概莫能外。生物进化……是生物种群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超出了单一个体的寿命。个体发生不是进化,孤立的生命体不进化。种群中可通过遗传物质从一代传给下一代的变化被认为是进化。”  相似文献   

17.
你或许会认为雪线以上的高山冰缘带是蛮荒不毛之地。其实不然,那里仍然一片盎然生机……科学家发现,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高山植物进化出了一系列适应冰缘气候的奇恃外部形态和独门绝技。它们一株株,—簇簇,一片片,或疏离错落,或密集如织,或黄白相映,或紫蓝交辉,构成了雪山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8.
蝶树 在美洲有一种树,叶片的形状和颜色都像蝴蝶,因此被称之为蝴蝶树. 菜树 在东亚培育出一种蔬菜树,高达8~15 m,它结的果实外形古怪,味酸,可做凉拌菜.  相似文献   

19.
灵长类和反刍动物生长激素受体的快速进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振芳  李英  张亚平 《科学通报》2005,50(9):890-895
在大部分哺乳动物的进化历程中, 垂体生长激素的进化非常缓慢, 各类群之间没有很大的差别, 但在灵长类和反刍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却出现了明显的快速进化, 即所谓“插曲式”的进化模式. 我们获得了4种灵长类动物的生长激素受体的膜外区序列, 并结合已有的序列数据进行系统的进化分析, 结果表明, 哺乳动物生长激素受体也经历了一种类似垂体生长激素的所谓“插曲式”的进化模式. 考虑到垂体生长激素的生物学效应需要通过其受体的介导才能实现, 结合相关性分析的结果, 推测垂体生长激素受体的这种进化模式可能是与垂体生长激素发生了协同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塔克里纳克迷魂香,是一种生长在南美洲的变异鼠尾草,这种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植物漂移到南美洲后,经过数百年的神秘进化,进而转变成为一种危险的腐食性植物,俗称“迷魂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