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针对山区某二级公路滑坡,基于其地形地质条件及监测数据,确定了单斜坡回头曲线路段滑坡成因及类型,从被动支挡和主动避让两方面提出治理思路,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最优方案直至治理效果评价的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区公路选线不能片面地追求高标准,应充分进行地形地质选线;滑坡治理方案选择应综合被动支挡、主动避让、减轻、转移等思路进行考虑;抗滑桩支挡+下滑段减载是治理推移式滑坡的有效手段之一;对滑动面未明确的滑坡体,监测时充分利用监测孔埋设测斜管进行深层位移测量,确定滑动面。  相似文献   

2.
以某高速公路缓倾顺层滑坡处治工程为依托,对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变形特征,变形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滑坡变形机理和滑坡推力计算,结合工程特点、施工环境等因素提出了双排抗滑桩支挡+锚索框架治理方案和清方减载+抗滑桩支挡治理方案,从技术、造价、施工、安全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比选,选择清方减载+抗滑桩支挡方案作为滑坡治理方案。并从潜在滑面的选取、参数的取值、裂隙水压力和计算宽度等方面总结了顺层边坡预加固和顺层滑坡治理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针对眉山环天府新区快速通道位于府君场向斜核部处的边坡滑坡现象进行分析,认为滑坡成因是该边坡地层泥岩发育,且受府君场向斜影响,岩体破碎、完整性差;施工中边坡开挖过陡且受降雨影响等。为确定治理方案,结合土工试验结果和反演结果获得了滑动面参数,进行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推力计算,最后确定采用适当抬升纵坡后清方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云南某膨胀土斜坡地基上路堤滑坡,从地形地貌、裂缝分布、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成因.结合补充勘察、深层观测确定主滑动面位置,通过室内试验和稳定性反算确定滑带强度参数.在计算下滑力的基础上,结合路堤填料情况、施工条件、滑坡体状况确定了卸载+抗滑桩分级支挡+路基加筋+排水梳理坡面防护的综合处置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处置效果.  相似文献   

5.
梅河高速公路程江至华城段K28+360~+860段边坡病害为典型的路堤边坡病害。由于填土堵塞原地下水排泄通道,地表水下渗,填土加载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使边坡发生变形。通过对边坡迹象、监测资料的分析,得出边坡滑动面位置。根据变形严重程度将边坡区分为三个区,对各区采用针对性地防治措施。治理工程采用加固与排水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对该滑坡病害原因及治理措施的分析,以资对同类滑坡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梅河高速公路程华段高填路基边坡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波  张明剑  李鹏 《路基工程》2010,(5):198-200
结合梅河高速公路程江至华城段K17+580~+750高填路基地质勘测资料,通过对地表及深部位移监测,准确地判断了路基滑坡病害的性质、产生原因及滑动面的位置,提出了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工程加固的治理措施,使滑坡得以稳定。  相似文献   

7.
许冰  万川 《路基工程》2018,(2):237-242
2014年8月习水县发生百年不遇特大洪水,洪水冲刷了习水河左岸的红旗村滑坡前缘引起堆积体产生滑动。持续暴雨造成地表水渗入滑体加剧滑坡变形,对官官公路造成危害。为了确保官官公路的通畅及安全,在分析滑坡地质概况和变形特征的基础上,采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经计算,滑坡在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必须进行加固治理。为此提出了原位加固和改线两个整治方案,从原公路与改线公路的公路等级、行车道宽度、路基宽度、路线长度、滑坡治理工程费用等多方面对两个整治方案进行综合对比,选择原位治理方案为推荐方案。经实际治理效果检验,治理措施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8.
某化工产业区运输专用线原设计DK1+705—930段采用明洞方案,其右侧路堑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因支护滞后且连续暴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产生滑坡,原设计单位提出采用人工桩进行滑坡治理。文中结合地质勘察资料及现场实际情况分析滑坡成因及破坏模式,通过参数反演确定软弱结构面的物理力学参数,并根据钻孔柱状图及原人工桩治理方案进行分析,得出治理后永久边坡最可能的滑动面位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为优化的全开挖滑坡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以某高速K171+140~+361段滑坡治理与K171+361~+440段边坡预加固工程为例,结合其工程地质条件、滑坡过程及破坏特征,详细分析了滑坡的成因、诱发机制及失稳机理,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治理及预加固措施,并基于理正岩土数值分析软件对滑坡治理前后及预加固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同时采用北斗在线实时监测系统对治理全过程及治理、预加固成果进行变形监测。结果表明:深挖路堑陡立边坡开挖后应力重分布,开挖坡面防护不及时,经历冬冻春融、连续强降雨后,地下水下渗浸泡使坡脚砂质泥岩饱和软化并致使边坡垮塌,采用桩板墙、挡土墙、护面墙、截排水相结合的护坡综合治理方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以高速公路建设中出现的大型古滑坡变形为案例,阐述了对大型多层滑动面的古滑坡稳定性量化计算和分析方法,并根据分析结果开展工程治理方案的讨论。古滑坡地形地貌变化较大,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对古滑坡工程地质要素分析,再辅以深孔位移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判断,是对大型古滑坡滑动分区、分层分析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为详细了解坡体的内部变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利用坡体变形发展情况,结合稳定性评估,采用反分析的量化计算方法,可有效地对坡体进行稳定性计算和加固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广州增城至从化高速公路K8+160~+515段路堑开挖引起的滑坡问题,分析了滑坡发展过程及变形破坏特征,剖析了滑坡变形机理与破坏机制。通过现场调查滑坡破坏情况,地震波波速变化带、钻孔揭露岩性特征、测斜管深层位移分析及数值模拟计算等综合判定滑动面。根据滑坡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复杂多变和不均匀性,变形破坏表现为三个破坏区,分别采用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框架加固及排水等综合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贵州省遵义市海龙屯龙虎大道存在危岩体的典型泥灰岩、白云岩互层岩层边坡中的W3及W4危岩体为例,通过极限平衡计算和FLAC3D数值模拟分析,直观地展现了其变形破坏模式。结果表明:W3及W4危岩体均处于欠稳定状态,变形最大处在崖面附近。由此分析结果,提出加固方案为裂隙注浆+悬臂梁衬砌+锚杆复合加固。  相似文献   

13.
滑坡防治是边坡工程设计与施工必须考虑之点,现依据新规范条款对国道G342主线K12+400~K12+700中在古滑体上发生的牵引式滑坡的防治措施作了详细介绍,包括清方减载后滑坡在多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及抗滑桩的尺寸、配筋和布置等设计过程的计算说明和合理性验证,并为公路在该路段后续施工与运行建立了完整的监测体系。从而证明了该套处治方案对该工程滑坡处置的合理性,也为其他相关工程实例中的滑坡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深埋高水压地质环境下,隧道围岩内部往往伴随出现非达西高速渗流现象,且新奥法理念下的注浆加固围岩是隧道支护体系的重要部分,这2个因素对围岩内部渗流场及应力场的影响不可忽视。为此,建立含有注浆加固围岩的两场耦合解析模型,基于有效应力原理严格推导隧道围岩非达西渗流场及有效应力场解析解,通过与达西渗流的对比说明非达西渗流特征并验证解析解的有效性;根据解析理论对非达西渗流效应及注浆加固对围岩有效应力场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非达西渗流效应的主要影响范围为隧道开挖半径至3倍注浆半径内围岩,注浆加固范围内围岩有效应力相比达西渗流偏大,尤其是环向有效应力;注浆加固前后围岩力学和渗透性质发生改变,使得环向有效应力在加固边界处突变,指向隧道方向大幅增加,注浆范围内围岩有效应力随着加固后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升高,随着加固后渗透系数的减小而有所下降;针对需要严格控制排水量的隧道,注浆设计时建议优先降低注浆范围内围岩渗透系数,其次再适当加大注浆范围。研究结果可为深埋高水压隧道注浆加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曾泽民 《路基工程》2017,(5):188-192
以粤北山区某高速公路K227+210~+385右侧煤系地层路堑高边坡滑坡为例,阐述了滑坡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采用折线型不平衡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根据滑坡的分布范围、变形特征、诱发因素、稳定现状与趋势等,并考虑施工风险、工期及质量控制等因素,提出滑坡综合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16.
针对边坡支挡设计前期信息量少且设计方案影响因素多等问题,综合考虑边坡地质条件及支挡加固技术以及经济情况,将边坡支挡方案选择中的各种模糊因素转换为数学形式,运用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对所提出的方案进行量化分析,并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通过计算,得到各方案的可选度,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确定方案的优先次序,从而得到最优边坡支挡方案.  相似文献   

17.
2011年8月23日,成(都)—雅(安)高速公路K1920+416处发生大型滑坡灾害,导致成雅高速公路断道约15天,该滑坡为“软弱基座式”压致拉裂型滑坡。为加快抢险施工进度,在国内首次采用大直径旋挖钢管混凝土桩进行滑坡应急处治。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优化钢管混凝土桩滑坡加固处治方案,并结合工后滑坡地表位移监测,验证了滑坡应急处治工程的有效性,为滑坡应急整治提供一种高效工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推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发展,倡导绿色低碳施工理念,以碳排放评价作为切入点,开展了超小净距隧道绿色施工优化研究.依托贵州旧屋基原连拱隧道段工程,基于隧道施工碳排放模型,归纳了影响隧道施工碳排放量的直接影响因素和间接影响因素.综合分析认为,造成隧道施工碳排放量产生的主要因素为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运作以及建筑材料生产,因此从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