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伍雪梅  童明余 《现代情报》2014,34(12):84-89
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科普工作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了解公众的真实需求,根据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论文以重庆地区为例,分类调查了大学生、中小学生、普通公众的科普信息需求。调查发现,公众当前参与科普活动的目的偏于实际,参与程度不一,但参与意愿强烈;公众对当前科普活动满意度有待提高;三类调查对象在信息需求内容、信息获取途径、活动形式偏好、活动地点偏好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通过对比分析,指出当前科普活动应该加强网络等新媒体科普宣传、做好深入细致的科普信息需求调查、加强科普场馆建设以及强化大学生科普工作。  相似文献   

2.
科研机构向社会开放,能从根本上丰富社会科普资源的总量,并增强科普资源的原创性,是加强科普能力建设、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举措.首先对科研机构向公众开放的社会作用进行分析,然后以北京市科委认定的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反映北京地区科研机构向公众开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即以资质认定和项目支持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政策设计与制度保障;加强牵头部门的组织领导力度;鼓励科研工作者积极尝试开展科普剧、开通微博等新的与公众交流形式.  相似文献   

3.
聂磊 《科协论坛》2006,21(4):16-18
在企业中开展科学技术普及.称谓企业科普。早在1950年,企业就建立了厂矿科普协会.1958年改名为厂矿科学技术协会。《科普法》第十九条明指出:“企业应当结合技术创新和职工技能培训开展科普活动,有条件的可以设立向公众开放的科普场馆和设施”。《江苏省企业技术进步条例》笫二章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职工的技术培训制度和考核定缴制度,  相似文献   

4.
科学普及是指用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向公众传播推广的行为。科普工作运行及保障机制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整合、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开展科普活动,逐步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科普工作格局。进行了科普工作组织保障机制建设的需求分析,从加强科普工作组织体制和联动协作机制建设、加强科普工作管理机制建设、加强科普工作激励机制建设、加强科普工作队伍建设等四方面提出了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5):I0004-I0005
科技日报沈阳5月18日电“科普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不仅要在’公众科学日’、’科技周’期间举办科普活动,开放科研院所的实验室,还要常年组织院士、专家走进校园,举办公众关心的各类讲座,引导广大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了解科学前沿知识,为公众答疑释惑。”中国科学院在沈科研机构“公众科学日”启动仪式上,中科院沈阳分院院长包信和表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公众对气象的关注力度日益增加。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海洋综合观测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工作为例,介绍了开展气象海洋科普活动的多种形式,探讨了目前高校科普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科普基地是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有效平台,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载体,在科普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应用文献调研、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以北京市为例,着重分析科普基地开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普场馆是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举办展览、讲座和培训等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主要场所。它的任务是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精神、宣传科技成就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拥有大量优秀科研人才和科技资源,是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力量。高校科普工作既要面向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也要面向社会,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分析当前高校科普工作的不足,并以乌兰察布地区大学科普实践为例,提出高校科普工作应强化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经费筹措、资源共享,并探索创新高校科普工作新方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德宏州科普统计工作现状及2021年度的科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目前德宏州科普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大针对科技人员和科普人员的培养力度,保证德宏州科技科普人员的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和科普创作水平及传播能力;各个部门增加开展科普活动的投入经费,科技管理部门督促各单位切实落实科普工作规划,提高科普活动专项经费的使用率;以科普对象为中心,设计合理有效的科普活动,增加科普工作的针对性和创新性;提高科普统计工作人员的稳定性,保证科普统计数据有效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普活动是科普教育基地存在的灵魂,是提高社会大众科学素养的良好形式和途径。文章介绍了广西中医药大学医药会展中心充分利用中医药标本展示资源的优势,开展中医药科普研究、基地建设以及科普知识宣传普及工作,推动了中医药科普教育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科研与科普的内在联系,界定了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的内涵;基于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四种科技资源,总结梳理了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工作等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的主要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发科研人员参与科普的动力、拓宽支持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工作的经费渠道等促进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表现为一个国家向公众持续提供有效科普产品和服务,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营造科学文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而支撑创新发展的综合实力。文章基于我国科普能力的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分析了当前我国科普能力建设中的不足和服务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的科普能力发展方向,尝试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出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科普信息化不断推进的当下,为探究我国微信科普的发展现状,从科学计量的视角对我国典型科普微信公众号进行量化研究,通过对其科普信息在推送频次、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等方面的特点分析,探究社交媒体时代科普信息在微信平台的传播路径。研究表明,微信公众号在科普信息推送方面有较高的活跃度,且不同公众号有各自的运营模式;在科普内容方面信息更加多元化,除注重知识的科普外,还传播文化、新闻等类型的相关科普信息;在科普效果方面,受众关注度与参与性逐步提高,整体积极向好,但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宋娴  朱雯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0):1471-1481
科技资源科普化是打通“科研—科普”链条、实现创新发展“两翼”齐飞的关键路径,其本质是通过整合和再开发科技资源,促使知识从在共同体内部流动转变为向全社会外溢,以提升全社会创新效率。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研科普转化的政策,但落到具体实践仍面临诸多复杂问题。文章从创新链视角出发,对科技资源科普化开展全过程梳理,发现我国科技资源科普化的现实困境主要出现在机制设计、能力建设、转化路径和场景布局 4 个环节,并由此探讨科技资源科普化在我国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安全科普学研究与发展,进而提升安全科普实践效果,针对目前学界对安全科普理论研究不足的现状,基于学科建设高度,开展安全科普学的创建研究。首先,从安全科学视角,基于科普的定义,提出安全科普的定义;其次,提出安全科普学的定义,并深入剖析安全科普学的内涵;最后,系统探讨安全科普学的研究范围、学科特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学科基础5个学科基本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科普学是专门研究安全科普规律的一门新兴综合交叉学科,其研究可为安全科普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科研人员参与科普的呼声日益增加,在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结合的背景下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成为评价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的一项要求,近年来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指南,鼓励科研人员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文章通过梳理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结合的历史以及有关政策中的相关要求,分析了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结合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给出提高科研人员科学普及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孙小莉  任福君 《现代情报》2014,34(6):156-159,170
综述了《科技导报》的发展历程以及该刊的内容、特色。以发表在《科技导报》10年间(2003-2012)有关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普及(科普)类文章为研究对象,总结近十年来科普类文章发表现状;从研究对象的整体及局部,统计分析了科普类文章下载次数及被引频次的分布、学科分布、作者群分布、研究领域分布以及部分被引论文的引证文章分布情况,研究科普类文章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综合类科技期刊《科技导报》科普类载文特色及对科普发挥的作用及影响,以期对科普事业及科技期刊的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资源科普化,对丰富科普资源、提高科普能力、推进“十二五”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湖南科普工作实践,对新形势下如何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进行了深入思考.文章认为,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首先要加强有关理论研究,其次要选择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合适途径,再次要加强措施保障.  相似文献   

20.
唤醒公众的科学理性意识,促进和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价值体系,是当今科普的主要社会责任。然而,在现实的科普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利于科普社会责任实现的状况,鉴于此,本文认为,应该在价值判断和评估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科技内容和传播方法进行科技传播和普及工作。因此,科普工作者应该具有一种评估思维,以促进科普社会责任的实现,使各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发展和使用科学技术,构建和谐共荣的科学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