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现行《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实行以来,很多地质勘查项目中常存在勘查类型划分的依据与《规范》要求不一致。研究认为确定矿床勘查类型在综合考虑现行规范要求的主要地质因素时,尚须考虑矿体规模、形态等地质因素,在分析矿石质量的稳定性时,建议重点关注主要组分含量变化的稳定性,对含量低的其他组分变化的稳定性,可不予考虑。白云岩矿床中岩溶通常不发育,划分其勘查类型时,建议忽视岩溶发育特征这一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收集大量硅质原料勘查成果基础上,通过系统的统计分析,对全国硅质原料各主要矿体的形态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对比研究,并参照相关规范和典型矿床的有关规定性描述,对硅质原料矿床工程间距选择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为今后的硅质原料矿产勘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勘查类型的划分直接影响着勘查手段的选择、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矿体的圈定及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性。通过分析矿床工业指标、矿体规模、形态变化程度、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及品位均匀程度以及受构造和脉岩对矿体的影响程度等地质因素对勘查类型的影响,结合现行相关规范要求,提出了合理划分勘查类型的有关建议,以利于做好地质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文中充分肯定了《玻璃硅质原料矿床地质勘探规范(试行)》(1984)的重大突破作用,但对该规范中铁的含量下限提出了放宽的要求,同时对使用水洗筛分样成果圈定矿体的做法提出了异议,可供从事玻璃硅质原料勘查的同志和将来修订规范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以《稀土金属地质勘查规范》(DZ/T 0204—2002)为代表的地质勘查规范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勘查要求基本不适用于原地浸矿工艺开采的问题,系统分析了原地浸矿工艺的开采特点,针对拟采用原地浸矿工艺生产的矿山,对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合理勘查程度及勘查重点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1)勘查阶段宜划分预—普查、详查2个阶段,开采技术条件勘查类型宜确定为以环境地质条件为主的中等类型矿床(Ⅱ-3)或复杂类型矿床(Ⅲ-3);(2)矿床渗透性、浸矿山体稳定性、地下收液工程稳定性以及浸取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开采技术条件勘查的重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具体的勘查内容及要求,对于相关地质勘查规范制(修)订以及合理部署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勘查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瓷石的定义,总结了瓷石的特征、矿床成因类型等,进而阐述了瓷石矿床勘查一般工业指标,勘查方法、勘查类型划分和工程间距的确定以及采样测试等工作,为瓷石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有关固体矿产储量和勘探阶段划分等几个带根本性的问题,虽经长期争论,迄今未能很好的解决。通过对大量的实际材料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一个以煤矿床为雏型的、统一的、符合地勘实践的固体矿产合理的储量分级、分类储量比例及勘查阶段划分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8.
含煤岩系矿产资源类型划分及组合关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含煤岩系中多种矿产资源共存的现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煤系矿产资源类型划分及组合关系研究是煤系矿产综合勘查评价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性工作。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现场调研、以及专题会议研讨,重新厘定了含煤岩系矿产资源的概念,将其定义为赋存于煤和含煤岩系以及邻近地层中、与煤矿床有成因联系或空间组合关系的所有矿产资源。从经济性、赋存特征、成因机制、物质相态、工业分类等方面对煤系矿产资源进行了分类。以煤系矿产现今赋存状况为依据,初步建立了煤系矿产资源组合分类系统,包括煤-能源矿产、煤-金属矿产、煤-非金属矿产、煤-能源矿产-金属矿产、煤-能源矿产-非金属矿产、煤-非金属矿产-金属矿产等6大类。从中国煤田地质条件和煤系矿产资源时空分布差异性角度出发,简要总结了5大赋煤区的煤系矿产资源组合类型。  相似文献   

9.
初论矿床(体)后期改造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床(体)改造研究是矿产勘查研究的重点之一,其详细研究对矿产勘查与评价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依据多年来地质工作成果,对矿床(体)改造控制因素、改造对象及改造结果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矿床遭受改造后的变化包括:①矿体形态产状;②矿石结构构造与成分;③矿石品位;④矿床规模;⑤矿床类型;⑥矿床地质异常。概括了矿床(体)改造规律研究对成矿理论体系发展的促进意义及对成矿预测与找矿勘探工作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蒙古国蕴含丰富的稀土矿资源。本文通过对蒙古国成矿地质背景及典型稀土矿床进行研究,将蒙古国稀土矿床划分为碱性花岗岩型、碳酸岩型、伟晶岩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砂矿型等5种成因类型,其中碱性花岗岩型和碳酸岩型是蒙古国稀土矿的主要成因类型;将蒙古国划分为3个稀土成矿省和7个稀土成矿带,并结合蒙古国成矿地质背景及矿产开发情况,初步划分出图瓦-库苏古尔稀土矿潜力区、肯特稀土矿潜力区和达兰扎达嘎德稀土矿潜力区共3处稀土矿勘查开发潜力区。  相似文献   

11.
对赛什塘铜矿勘查类型划分因素的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床的矿体地质规律,探讨了该矿床的勘探类型,结合相关地质规范及矿山实际生产情况,分析了生产探矿的合理勘探网度,为矿山生产探矿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了马场硅质原料矿矿床的地形地貌、气候、地质与矿石物理化学特征等方面,据此得出该硅质原料矿达到水泥用硅质原料矿的开采标准,并论证了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开采方案以及需要注意防治的问题,借此为今后勘查与开采该类型矿床提供一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石墨矿资源丰富,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第3位,是我国石墨工业最重要的原料来源地之一。因此,加强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进行成矿区带划分、总结成矿规律和研究矿床成因,对于成矿预测、找矿潜力评价及促进矿产开发至关重要。在对河南省石墨矿勘查成果资料全面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赋矿地层、矿床特征和成矿区带划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石墨矿床类型单一,为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成矿时代为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2)太华岩群水底沟岩组、秦岭岩群雁岭沟岩组和陡岭岩群大沟岩组,均具有孔兹岩系特征,石墨矿化最强,为主要赋矿地层,找矿潜力巨大;(3)银鱼沟群赤山沟组具有黑色岩系特征,石墨矿化相对较弱,为次要赋矿地层;(4)河南省石墨矿总体具有规模大、品位高、矿石易选等优点,具有重要的工业意义。在对全国成矿域(Ⅰ级)、成矿省(Ⅱ级)、成矿带(Ⅲ级)成矿区带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河南省石墨成矿区带划分为4个石墨成矿亚带(Ⅳ级)和8个石墨矿集区(Ⅴ级),石墨成矿亚带自北向南分布,石墨矿化自北向南由弱变强,与赋矿地层分布及其矿化规律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4.
资源储量估算是固体矿产勘查和评价的重要工作,程序性、系统性特征明显,尤其是资源储量估算过程和相关参数的确定影响着矿体圈定和评价的真实性、准确性。国内各勘查单位依据现行的勘查规范对不同矿种、不同矿床类型矿床编制报告,鲜有沟通交流及论文专著。结合典型矿床资源储量报告,就传统固体资源储量估算流程、估算参数确定等内容与从业者分享交流,涉及资源储量估算常见的问题和错误点,为编制同类型矿床报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成矿系列指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由统一的成矿作用形成多种矿床(两种矿床以上),在时间、空间、成因上有密切联系的多种矿床类型的总和。它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的自然成矿系统,是重大地质事件形成的历史产物。本文在系统归纳、整理和研究吉林省非金属矿含矿建造的基础上,探究非金属矿共生、伴生规律的特定组合,初步划分了吉林省非金属矿成矿系列,以期对非金属矿床规律研究和找矿工作起一定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勘查工程间距是影响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可靠性的最根本因素。国内现行勘查规范主要依据矿床勘查类型而确定基本勘查工程间距,该工程间距作为勘查工程部署和资源储量估算与分类的基本原则被广泛使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依照规范推荐的勘查工程间距常常出现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被明显夸大的情况。究其原因,既与勘查工作经济合理的商业规则有关,也与对勘查规范的理解存在偏差、勘查阶段取得数据的局限性以及对矿床地质特征和规律认识不充分有关。更深层次的看,国内现行规范与JORC等国外资源储量报告准则相比,仍未摆脱计划经济的桎梏,同勘查市场接轨、与矿床地质实际结合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和进一步改进优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长山钼矿位于青海省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地区,以往发现有接触交代型铁矿体。近年来发现了花岗斑岩及斑岩型钼矿。斑岩型钼矿的发现,为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地区斑岩成矿研究和矿产勘查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一些学者对矿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辉钼矿进行了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1],但目前对矿床成因和找矿前景探讨较少。对长山矿区地质背景和成矿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讨论了矿床成因和找矿潜力,希望对区内斑岩型矿产勘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壶山铅锌银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该矿床成矿模式,认为其矿床成因类型属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对该区及类似地区开展找矿与勘查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铍铌钽矿以新泰石棚铌钽矿较典型,为一花岗伟晶岩型小型铌钽矿床。在充分收集山东省铌钽矿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新泰石棚铌钽矿作为典型矿床进行了实地踏查及综合分析,研究了山东省内铌钽矿矿产资源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特征及成矿机制,划分了矿床类型,总结了找矿规律,建立了找矿模型,指出了找矿方向,划分了找矿远景区。山东省内共划分找矿远景区2处,并对远景区进行了找矿远景评价,提出了铌钽矿勘查工作的建议。该研究成果进一步提高了山东省铌钽矿床的地质研究水平,可为山东省下一步铌钽矿勘查工作部署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重新修编的《水泥原料矿地质勘探规范》已经颁布实施了。1992年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受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的委托,对198o年颁发的《水泥原料矿床地质勘探规范》(试行)进行修编。通过资料收集、矿山调查、征求意见等项工作,1994年7月完成了送审稿。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干1994年9月组织审查通过。1关于规范的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水泥原料矿地质勘探,是指地质勘探工作的全过程按规范要求进行。对于普查、详查及评价报告可参考规范要求。规范适用于验收与审批供矿山建设设计利用的水泥原料矿勘查报告,是指无论矿山规模大小、勘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