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必须对“道路”有深刻认识、理解和把握,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四个全面"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展开进程中所形成的战略布局,客观上回应了中国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从"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间关系看,首先,"四个全面"所表征的现阶段战略任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指向具有一致性;其次,"四个全面"顶层设计的精髓与实践逻辑意义上中国道路的要义相吻合、相适应、相统一;再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写好中国道路这样一篇内容丰富的大文章;最后,"四个全面"属于中国道路在当前发展阶段的战略布局,应兼顾民族性(内生性)与世界性(开放性)相统一。只有深刻把握了两者的关系,才能真正理解"四个全面"的特殊内涵、基本性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12,(7):33-33
能否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而又能发展自己的正确道路,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亡成败。历史已经证明,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绝不是我们的出路。温饱问题的解决、小康社会的基本实现,用铁的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变了中华民族、社会主义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这条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本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拓展、基本内涵做了具体论述,特别指出要坚定道路自信,反对老路与邪路。  相似文献   

5.
任洁 《前线》2017,(6):53-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是中国人民对中国道路的自信。中国道路自信具有深厚根基: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决定道路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道路自信、发展成就彰显道路自信、国际贡献拓展道路自信、世界比较提升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辛探索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指引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尹德树 《唯实》2014,(10):19-21
2012年11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同年11月29日,他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再次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仁人志士也由此开始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实践。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历经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在当今时代,坚持和拓展这一道路应把握五个方面: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梦"的进程中不断开拓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其领导力量和制度保障;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其根本目标;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是其关键和核心;建设一支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是其人才保障;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是其动力机制。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指导下形成的道路,是一条从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道路,是一条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根本指向的道路。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发展中国科技、经济和提升中国综合国力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1.
徐崇温 《党建》2012,(3):26-28
精彩导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出来的,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超越了资本主义和苏联模式,是坚持和平发展、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新路,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12.
伊飞 《奋斗》2014,(6):47-47
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牢固树立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经过多年的探索努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段论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  相似文献   

14.
廖述江  胡敏 《党史文苑》2007,(12):39-39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13,(2):32-35
<正>道路就是党的生命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求实》2014,(5)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如何理解中国道路?如何认识中国道路与中国梦的关系?从历史维度、实践维度、世界维度、未来维度解读中国道路的必然性、正确性、优越性、引领性,以加深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增强道路自觉和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完善执政方式和推动制度革新的内在要求。新时代制度自信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时代维度;以实现中国梦为实践维度;以彰显马克思主义人民性为价值维度。统筹新时代制度自信的时代维度、实践维度和价值维度,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健康持久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下中国必然选择的发展道路,它凝聚了几代共产党人努力开拓和勤奋探索的成果,是中国走向富强,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上号召全党,要树立坚定的理想、拥有坚定的信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砥砺前行。因此,较全面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对于当今中国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求是》2014,(1)
<正>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举世瞩目,最引人关注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且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这条道路上阔步前进。中国道路是一条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愿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就必须认清我们党选择这条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认清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基于法治的本体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归根到底是为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为人民根本利益服务的;基于法治的历史维度,积极回应新时代主要矛盾新变化、承担起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的历史重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历史定位;基于法治的关系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科学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权"与"法"的关系、"德"与"法"的关系、"改革"与"法治"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法理关系;基于法治的运行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基础上,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严格监督;基于法治的方法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遵循以目标导向思维、系统战略思维、社会工程思维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管总式"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