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州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湿地保护对杭州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和东方休闲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杭州市湿地资源的特点,从湿地保护工程、湿地管理和能力保障等方面提出了“643”保护与管理模式,较好地处理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将湿地保护与管理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之中,实现了在湿地资源得到良好保护的前提下,为建设杭州国际旅游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
杭州市湿地保护与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湿地保护对杭州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和东方休闲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杭州市湿地资源的特点,从湿地保护工程、湿地管理和能力保障等方面提出了"643"保护与管理模式,较好地处理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将湿地保护与管理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之中,实现了在湿地资源得到良好保护的前提下,为建设杭州国际旅游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是推进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举措。以杭州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为例,从湿地资源特点、创建的主要举措、面临的挑战进行全面分析,从加强湿地管控、加大宣传力度、拓宽资金来源和借鉴成功经验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为杭州成功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湿地科学与管理》2005,1(1):F0002-F0002
“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杰出成就奖”是湿地国际设立的最高奖项,主要颁发给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做出突出贡献的政府和其他组织。湿地国际为表彰我国政府在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向世界各国提供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范例,2004年12月7日在北京向中国国家林业局颁发了“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杰出成就奖”。  相似文献   

5.
湿地城市作为一种新理念,是《湿地公约》为提高缔约方政府对湿地保护的重视程度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湿地保护策略。以海口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为例,从湿地资源、工作经验等方面深入分析,总结出"海口经验";并从强化湿地保护管理与智能化水平、加强科研监测与技术研发、加大对外宣传交流、创新湿地资源利用模式等角度提出建议和思路。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可将"海口模式"推向全国,并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对推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强化湿地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中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服务功能.城市湿地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合理开发和利用湿地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湿地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一些不合理的湿地开发行为导致城市湿地面积减少、污染严重和湿地功能退化,削弱了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从城市湿地的功能出发,分析了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城市湿地修复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相关技术研究进展,研究了国内外对于城市湿地保护的一些成功经验,并展望了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趋势和方向.最后,结合我国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现状,提出了我国城市湿地保护的对策与建议,为促进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推动整体湿地保护更好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4年第七届国际湿地会议内容包括综合水资源管理中湿地的作用、环境管理中的湿地科 学、湿地的生物地球化学功能、湿地环境中植物的作用、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湿地恢复和重 建、湿地和全球气候变化、湿地对改进水质的作用、热带湿地的功能和合理利用9部分. 在总结国际湿地会议研讨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相关资料的查询与统计,综合分析近年来国际湿地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对我国湿地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4月10日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在北京成立。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在中国湿地保护协会成立大会上致辞时表示:经过多年一系列措施保护和湿地资源恢复,我国湿地保护率由10年前的30.49%提高到43.51%。全国已建立46个国际重要湿地、570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和  相似文献   

9.
《湿地公约》首次提出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概念,促使社会重视湿地价值,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已认定了2 000多处"国际重要湿地"。梳理了《湿地公约》官网提供的国际重要湿地的基本信息、地理位置、湿地管理情况等资料,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国际重要湿地的信息公开现状。结果显示:(1)由于国情差异,各国国际重要湿地认定和信息更新情况不尽相同,中国、刚果、巴西和法国的认定工作稳步进行,加拿大、俄罗斯近10年内没有新增国际重要湿地。澳大利亚、中国和法国的国际重要湿地信息更新较及时;(2)最近认定或近期进行信息更新的大部分国际重要湿地提供了边界矢量图,但是边界矢量图求算面积与登记面积存在一定误差;(3)国际重要湿地命名方式多样,以湿地自然环境和公园、保护区名称命名居多。以上结果有助于了解各国国际重要湿地信息公开现状,为我国履约和建立湿地名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明祥 《湿地科学与管理》2006,2(3):F0003-F0003
2006年6月26日,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和湿地国际组织召开了“通过亚洲湿地调查方法和利益共享者主导的流域管理方法支持喜马拉雅动议项目”研讨会。目的是以研讨会的形式召开项目启动会,交流介绍项目参加国的高原湿地现状,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湿地是一个复杂、动态、跨区域的生态系统,对维护区域城市生态平衡、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的重要城市苏州湿地保护为切入点,研究总结苏州湿地保护与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苏州湿地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将保护规划重点聚焦湿地保护质量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修复,考虑流域协同保护,从人文生态视角发掘湿地自然与文化资源,提质特色湿地景观,提高湿地科学管理等方面,这些尝试对长三角乃至沿海地区发达城市的湿地保护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湿地法律定义评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湿地定义的分析,结合黑龙江省湿地的特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进一步完善黑龙江省湿地的法律定义。研究表明:黑龙江省湿地法律定义应当与《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相适应;要包括天然湿地和人工建造的部分湿地;应当将湿地的认证从定义中删除,在《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湿地管理一章中加以规定。《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中湿地的定义可以表述为:“湿地是指本省范围内天然或人工形成的、包括常年或季节性存在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等”。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重要湿地是中国乃至全球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国际重要湿地景观动态对于湿地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洞庭湖区3处国际重要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的Landsat MSS/TM/ETM+/OLI影像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解译出5个时期洞庭湖区3处国际重要湿地的土地覆被信息,提取各处国际湿地的土地覆被类型分布信息;结合景观指数和人为干扰度指数,探讨5个时期洞庭湖区湿地面积动态及其景观格局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1980年到2015年,洞庭湖湿地总面积减少了232.60 km^2;南洞庭湖面积减少的最多,湿地面积减少了218.54 km^2,损失率高达20.30%;3处重要湿地中的湿地斑块数量增多,湿地趋于破碎化,景观间连通度降低;西洞庭湖景观破碎化程度最高,湿地景观连通度差,聚集度指数(CONTAG)相对最小;洞庭湖区湿地仍然受到强度较高的人类活动干扰,其中,耕地扩张是造成湿地损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徐州市湿地资源分布广泛,生态区位重要,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节点,近年来湿地保护修复取得显著成效。基于徐州市湿地资源分布现状、湿地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保护区域内重要湿地构建完整的湿地保护与管理体系为目标,探索提出“一核、两带、三片区”的湿地空间布局,为有效巩固和提升徐州湿地保护成效,打造徐州生态湿地修复“绿色发展”模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吕咏  陈克林 《湿地科学》2006,4(4):268-273
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湿地保护开展较早的国家和地区的通常做法是:选择国际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不同类型的湿地建立保护区或湿地公园,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建成具有指导性的样板。同时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湿地作为合理利用湿地环境和水禽资源的示范点,借鉴示范点的经验和做法,指导其它湿地的保护管理、合理利用和科研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使整个国家的湿地生态系统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在中国,湿地公园作为新生事物,把湿地恢复、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已经受到了人们广泛赞誉。湿地公园的发展,为湿地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必将推动湿地整体保护事业的更好发展。通过分析浙江绍兴镜湖城市湿地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并结合国内外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经验,提出了镜湖城市湿地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湿地公园是践行“节约型园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公园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以苏州市虎丘湿地公园为例,系统梳理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理念: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分期建设、休养生息的建设理念,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开展虎丘湿地公园和虎丘风景区一体化区域设计和圈层渐进开发建设模式,采用低干扰的多样化生境营造、低成本维护的植物景观设计等技术,以期为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和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湿地城市”的理念、内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湿地可为人类提供调蓄洪水、净化水质、补充地下水等多种生态服务。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人类对城市湿地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近些年,《湿地公约》相继提出了"湿地城市"及其认证标准和工作流程等。结合我国湿地保护管理形势严峻、城市化快速增长、城市湿地功能衰退的历史背景,对"湿地城市"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讨论,并对我国"湿地城市"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开展"湿地城市"认证工作将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落实有关生态保护政策,提高我国湿地保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沂河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沂河纵贯临沂全境,湿地资源丰富,总面积达1.33万hm2。以建设大沂河湿地保护区为总体目标,沿河梯次设立湿地公园,全面加强沂河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沂河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力争使大沂河湿地最终以生态沂河湿地、人文沂河湿地、科普沂河湿地的面貌成为临沂大地又一靓丽的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19.
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02号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从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性角度,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湿地定义的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关于湿地的定义总体上来源于《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其中,“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是指被列入生态保护红线之内的或者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之外分布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植物物种或者省级重点保护动植物物种的;从中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现实需要角度考虑,“水田以及用于养殖的人工的水域和滩涂”被排除在湿地范畴之外;在介绍常见湿地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的湿地分类系统,湿地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滨海湿地和人工湿地;分析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的湿地数据,与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数据相比,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得到的湿地面积略有增加,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最小调查面积为8 hm2,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最小调查面积为600 m2;最后,从湿地的定义、管理体制、基本制度、特殊规定和法律责任等方面指出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湿地保护法规修订和配套制度建设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遂宁市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落实国家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理策略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当前形势下维护和扩大湿地保护面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遂宁拥有丰富的城市湿地资源,具有建设湿地公园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从多个方面对遂宁建设城市湿地公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希望对遂宁的湿地保护乃至整个西部的湿地资源保护规划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