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坝大水库下泄水水温影响及减缓措施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高坝大水库水温结构改变对工农业用水、水生生态影响的预测,探讨改善措施及分层取水方案确定的主要因素。以某高坝大水库电站为例,分析水库水温结构的分布情况,预测水温改变对环境的影响,结合下游用水要求、水工设计和金属结构设计的要求确定适合工程实际的分层取水方案.  相似文献   

2.
卓胜 《吉林水利》2021,(10):47-50,54
对茶坑水库建成后的水温结构和垂向水温分布进行计算预测,通过对照同类水库分层水质变化规律,从满足优质原水供应和解决灌溉水温方面对稳定分层型水库分层取水方案进行了简要分析.从设计角度介绍了茶坑水库的竖井式分层取水方案,该取水方案对现有分层取水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可较好地满足供水、灌溉和生态环境对水库水温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光照水电站水库水温分析预测及分层取水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理  纵霄  张磊 《水电站设计》2007,23(3):30-32,51
光照水电站水库为不完全多年调节水库,水库水温属分层型。如果按原设计取用深层水,下泄的低温水将对下游河道生态环境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本文在对水库水温分布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并充分考虑工程技术的可行性,提出了采用叠梁门分层取水措施,以避免低温水下泄产生的不利影响。计算表明,分层取水方案的下泄水温比原方案提高了3.1℃。  相似文献   

4.
《人民黄河》2019,(12):93-96
高水头大型水库下泄水温对农业灌溉和河流水生态环境影响很大,分析研究高水头水库的水温垂向分布规律及分层取水对放水温度的影响,可以为水库的设计与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以前坪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DELFT3D FLOW软件建立其库水温度计算模型,分析了高水头大型水库在分层取水与单层取水两种不同取水方式下的排水温度。该模型选取海洋温度模式,并收集周围气象站的多年平均资料作为背景数据;以水库丰、平、枯、特枯四个典型年份的水文资料为初值条件,上游天然水流入、下游取水出流为边界条件。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层取水方案时,排水温度较为接近自然河水温度,可满足各种作物灌溉需求。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热带地区水库水温分层特征,采用垂向一维水温数学模型对海南省南渡江干流某拟建大型水库开展了水库垂向热分层结构和下泄水温过程研究,并探讨了叠梁门分层取水措施对低温水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受水库湖泊特性和气候特征影响,海南热带地区水库水温总体也呈现随季节变化的分层结构,在冬季水温趋于同温,夏季水温分层逐渐加强且显著,年内垂向最大温差可达11.8℃,由于海南主汛期为9~10月,汛后水库蓄热能力明显减弱。②水库下泄水温呈现低温水明显、高温水较弱的规律,最大降幅9.7℃,最大升幅仅为1.0℃。③叠梁门分层取水措施的运用,加强了水库垂向分层状态,对低温水的改善效果显著,最大低温水影响降低为2.3℃。  相似文献   

6.
水库下泄低温水将影响库区下游水生生态系统,而采用叠梁门分层取水则是解决电站引起的下泄水温问题的有效手段。依托实际工程,本研究建立了三维水温-水动力数学模型,对进水口水力特性与下泄水温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论证了不同取水高程条件下叠梁门分层取水运行的可行性及下游取水水温规律,分析了分层取水对下游灌区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叠梁门取水高程是影响分层取水效果的关键因素,而取水高程的确定又与进水口水动力特性密不可分,相比于叠梁门门顶水头,中小型工程进水口结构体型对分层取水进水口系统水动力特性影响更甚;增大叠梁门与门库前置墙间距是改善进水口水力特性的有效措施之一;结合叠梁门分层取水水力特性及取水效果,提出了叠梁门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7.
叶舟  龚梦园 《人民长江》2022,53(6):105-110
水库蓄水后,其下泄水温与天然水温存在明显的差异,会对下游河道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的生存繁殖产生直接影响,降低物种多样性,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下泄水温。以浙江省滩坑水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坝前三维水温模型,并利用实测垂向水温数据进行率定验证;然后,基于下游水生生物水温需求,探讨水库分层取水调度方案以改善河道水温。结果表明:水库各月份下泄水温与天然水温的温差在-8.3~0.2℃之间;通过一维水温模型对坝下游河段进行水温模拟,发现近坝段水温均不能满足土著鱼类特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鼋产卵期水温需求;采用叠梁门分层取水措施,可使得鼋自然保护区处夏季各月下泄水温保持在18℃以上,可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鼋产卵期恢复到6~8月份。研究成果对水库生态调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分层取水措施对于维护库区下游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直是河库水生态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文章通过建立三维水温水动力数学模型,对不同分层取水调度方案下取水效果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叠梁门运行建议.结果 显示,叠梁门分层取水较底孔下泄水温升高明显,最大升温达2.69~2.79℃;下泄水温较天然河道水温仍普遍较低,但下游河道段...  相似文献   

9.
《人民黄河》2015,(12):139-141
为解决水库取水口位置偏低引起原水下泄水温较低产生的问题,针对聚仙庙水库提出了"平面交错、立面分层、一电多控"的平面钢闸门分层取水方案。工程取水系统进水口采用竖井式,五层取水口分设在坝体的不同断面上,各个取水口在平面布置上相互错开,通过移动轨道上的手电葫芦来控制取水口各个闸门的启闭。这种设计能有效提高下泄水温,又能使上、下各取水口间不会受到相互牵制和影响,较好地解决了水库下泄低温水对下游环境与水生生态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水温数值模型,对辽宁西部某大型水库分层取水方式下的下泄水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单层取水方式,采用分层取水方式后,水库下泄水体和天然水体温差可有效降低-0. 3~1. 5℃,并可缩短低温水体恢复距离,更利于下游河道鱼类的生态环境。研究成果对于水库生态调度措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