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株产高活性多酚氧化酶菌株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变色圈法从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产多酚氧化酶的菌株,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所产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得到1株产多酚氧化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命名为ZL-2,其被鉴定为竹黄菌属(Shiraia sp.)。菌株ZL-2发酵8 d产多酚氧化酶酶活最高,达到521 U/mL。菌株ZL-2产多酚氧化酶最适底物为邻苯二酚,其最适pH值为6、最适温度为30 ℃;酶活在温度20~40 ℃及pH 3~6范围内稳定。金属离子Cu2+、Mg2+、Mn2+、Fe3+、Zn2+对多酚氧化酶都有激活作用,其中Cu2+激活作用最强;Ca2+、Al3+对酶活有一定抑制作用;L-抗坏血酸和亚硫酸氢钠对该酶抑制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2.
从渤海海泥中筛选出一株肌酐水解酶高产菌株S-09,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并结合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为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 sp.)。对所产肌酐水解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30 ℃,热稳定性较差;最适作用pH值为7.5,碱性条件下,pH值稳定性较好;Co2+、Mn2+对酶的激活作用较强,Ag+、Hg2+对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大连渤海湾海泥海水样品中分离出一株高产海洋甾醇酯酶的菌株Q-06,对其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16S rDNA)鉴定,并对其产海洋甾醇酯酶进行酶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株Q-06被鉴定为莓实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agi),其最适作用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 ℃和7.0,该酶在低温下酶活性较高,有一定的耐弱碱性。Ag+对酶的抑制性较强,Mg2+、Ni2+、Ca2+等对甾醇酯酶的活性有微弱的激活作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均可以有效地抑制甾醇酯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为开发海洋来源的微生物蛋白酶,本文以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肠道为原料,利用蛋白酶水解圈法初筛得到27株产蛋白酶菌株,测定菌株的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即D/d)初步估计其产酶能力,通过发酵液酶活测定复筛得到一株高产蛋白酶菌株,编号为xc10,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分析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发酵液粗蛋白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菌株xc10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 H为7.5;Fe3+、Cu2+、EDTA对该酶有抑制作用,但Zn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因此,从海水养殖的凡纳滨对虾肠道中分离得到的产蛋白酶的菌株xc10为一株中性、中温蛋白酶菌,为开发利用海洋微生物蛋白酶在水产品加工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窑湾甜油面菌块中,分别筛选得到一株霉菌菌株和一株酵母菌菌株。霉菌通过形态学鉴定,初步确定霉菌为毛霉科的爪哇毛霉(Mucor javanicus),命名为DCF-4。酵母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确定为酒香酵母菌属(Brettanomyces),命名为XYS-2。对其淀粉酶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爪哇毛霉和酒香酵母菌产生淀粉酶酶活分别达到535.33U,759.03U。进一步对两株菌产生的淀粉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爪哇毛霉DCF-4产生的淀粉酶(淀粉酶Ⅰ)最适温度为80℃,最适pH为6.6,Ca2+,Mg2+,K+对其酶活性有激活作用,而Fe2+对其酶活有一定抑制作用;酒香酵母菌XYS-2产生的淀粉酶(淀粉酶Ⅱ)最适温度也为80℃,最适pH为5.0,Ca2+,Ba2+,Na+对其酶活性有激活作用,Cu2+对其有明显酶活抑制作用,达到90%左右。有机溶剂对两种淀粉酶活性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海泥和海水为样品,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初筛、摇瓶发酵复筛,得到一株葡甘聚糖酶高产菌Q1,测得酶活为187.68 U/mL。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Q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所产酶最适作用温度为35 ℃,热稳定性较差;最适作用pH值为6.0,碱性条件下,pH稳定性较差;Cu2+、Fe2+、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该酶抑制性较强,Mg2+对该酶抑制性较弱,NH4+对该酶的活性影响不明显,Na+对该酶激活作用较弱,Mn2+对该酶激活作用较强。该酶只在外源诱导物存在时,才能大量合成,说明该酶是诱导酶。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海洋来源样品中筛选脂肪酶产生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酶学性质研究。方法:以橄榄油为唯一碳源,采用固体平板变色圈观察法筛选脂肪酶产生菌。利用16S r 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对脂肪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从海鳗和鲍鱼肠道内容物以及平潭海域、北极和盐湖泥样5个样品中共分离筛选出22株脂肪酶产生菌,其中ZF-16菌株产酶能力较强,根据其形态特征及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其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脂肪酶最适反应p H为9.0,在p H 5.0~10.0范围稳定;最适反应温度75℃,当温度小于40℃时较稳定;低浓度(1 mmol/L)的Na+和K+对脂肪酶的活性有激活作用,Zn2+对脂肪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C4~C18均有降解作用,尤其对中长链的三辛酸甘油酯(C8)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结论:从海洋来源的样品中筛选到产脂肪酶能力较强的细菌ZF-16菌株,经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其所产脂肪酶为碱性高温脂肪酶,对C4~C18底物有降解作用,可用于食品烘焙、废纸脱墨和造纸脱胶工业。  相似文献   

8.
利用紫外诱变、化学诱变及紫外-化学复合诱变技术对一株海洋来源的产低温葡萄糖氧化酶(GOD)担子菌(Basidioascus sp.) WYQ 23进行诱变育种,并对其遗传稳定性及所产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获得一株高产低温葡萄糖氧化酶的突变菌株 Basidioascus sp. WYQ 23-3-4。 该突变菌株GOD酶活为2.33 U/mL,是原始菌株的1.40倍。 经8代传代培养实验表明,突变菌株WYQ 23-3-4产葡萄糖氧化酶能力稳定。 该酶最适温度为20 ℃,在10~30 ℃可保持较高酶活;最适pH值为5.6,在pH5.0~6.0可保持较高酶活; 金属离子Ag+、Zn2+、Fe2+对酶活抑制作用较强,Mg2+、K+对酶有激活作用。 综上,通过复合诱变可明显提高担子菌产低温葡萄糖氧化酶 的能力,为该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潜在的优良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9.
对一株分离自连云港海域的海洋细菌(Pseudoalteromonas flavipulchra HH407)菌株产蛋白酶的条件及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20℃、培养基pH 值为8.0、NaCl 质量浓度为20g/L、接种量2.5% 和装液量20% 时产酶较高。甘露醇、果糖、乳糖、蔗糖、麦芽糖、鱼粉和酵母粉有利于蛋白酶的产生。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35℃,0℃时相对酶活力达21.7%。45℃条件下保温60min 后酶活力仍能保持80% 以上。酶的最适作用pH 值为10.0,pH 值为7.0~11.0 范围为时,酶活力相对比较高。酶在pH8.0~11.0 范围内稳定,最稳定的pH 值为10.0,属于低温碱性蛋白酶,Mn2+、Cu2+、Ca2+ 对其具有较强的激活作用,Hg2+ 较强地抑制其酶活力。苯甲基磺酰氟(PMSF)能完全抑制该蛋白酶,EDTA 无影响表明该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  相似文献   

10.
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和摇瓶发酵法筛选尿酸氧化酶高产菌株,并通过菌体形态特征和18S 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通过产酶发酵试验,优选产酶的最适条件;利用多种技术对尿酸氧化酶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酶促反应对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筛选获得1株尿酸氧化酶高产菌株UR-05,其被鉴定为食腺嘌呤芽生葡萄孢酵母(Blastobotrys adeninivorans)。菌株UR-05所产尿酸氧化酶分子质量约为41.5 kDa,比酶活为215.4 U/mg;该酶的最适温度为30 ℃、最适pH值为8.0;Mg2+和Na+对该酶有激活作用,K+、Ca2+、Mn2+、Zn2+对该酶有抑制作用。菌株UR-05所产尿酸氧化酶在一定条件范围内呈现出较强的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strains 240 and 32A expressed cell-associated peptidase activity which was shown by subcellular fractionation to be primarily intracellular. Two peptidases were partly purified from strain 32A. One specifically hydrolysed N-alpha-benzoyl-DL-arginine-4-nitroanilide and was termed endopeptidase and the other hydrolysed L-lysine- and L-leucine-4-nitroanilide and was termed aminopeptidase. The endopeptidase had very low activity on bovine serum albumin compared with that of trypsin and probably was not a proteinase. The endopeptidase had a mol. wt of 33,000 and a pH optimum of 8.0. The enzyme was stimulated by Ca2+ and Mg2+ and inhibited by Co2+, Mn2+, Hg2+, Zn2+ and leupeptin. Soya bean trypsin inhibitor and phenylmethane sulphonyl fluoride (PMSF) had no effect on its activity. The aminopeptidase had a mol. wt of 44,000 and a pH optimum of 8.0. It was inhibited by all the metal ions mentioned above and by PMSF. Little proteolysis was found when ultra high temperature (UHT) sterilized milk was treated with cell-free extract from strain 32A.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cell-associated peptidases from Pseudomonas strains normally present in raw milk may not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UHT sterilized milk.  相似文献   

12.
从西藏阿里地区冈仁波齐山脉附近筛选得到了一株产纤维素酶的细菌G1,经形态观察与16S rDNA的序列分析鉴定其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该菌株在30 ℃、pH 7的初始条件下培养76 h后产酶量达到最高,酶活力为0.3 U/mL。酶学性质研究表明,B. licheniformis G1所产纤维素酶的分子质量约为65 ku,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 ℃,在30~60 ℃范围内保持50%以上的活力;其最适反应pH为6.0,在pH 5.0~6.0范围内保持95%左右的酶活力;此外,Mn2+对其纤维素酶活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Cu2+、Mg2+、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该酶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性植酸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陶  李文  袁佩佩 《食品科学》2012,33(1):120-124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产中性植酸酶的菌株,酶活力达12.52U/mL。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鉴定,初步鉴定为放射型根瘤杆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反应pH 值为7.0;65℃处理60min 酶活力保持80% 左右,有一定耐热性;在pH5.5~8.0 之间,稳定性较好;Ba2+ 对酶活力有一定的激活作用,Fe2+、Mg2+、Zn2+ 和Cu2+ 对酶活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Fe2+ 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菌株Photobacterium sp. LG-1理化性质,提高其产酶活性。利用BIOLOG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实验,通过紫外诱变、化学诱变及复合诱变进行育种,并对其进行酶学性质及抑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复合诱变后酶活达2.690 U/mL,酶活提高率为139.78%;最适反应温度为35 ℃,0 ℃仍具有催化活性;最适反应pH为8.0,在偏碱性环境中有较好的稳定性;Ca2+、K+、Mg2+、Cu2+、Na+对几丁质酶活性有促进作用。LG-1对根霉、黑曲霉、毛霉及玉米腐烂病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5.
高产蛋白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旨在从非传统环境(磷矿)中分离、筛选高产胞外蛋白酶菌株,对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研究其蛋白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到一株蛋白酶高产菌株,编号为PB5,该菌株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株产胞外蛋白酶活力为562.3 U/mL,胞外蛋白酶的最适pH值为10,在pH 7~10有较好的pH稳定性;最适温度为60 ℃,20~50 ℃时有较好的稳定性;Na+、Mg2+、Mn2+、K+对蛋白酶活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Fe2+、Ag+、乙二胺四乙酸(EDTA)、苯甲基磺酰氟(PMSF)、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蛋白酶活力有明显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电子束诱变黑曲霉突变菌株为对象,通过最适pH试验、最适作用温度试验、热稳定性试验、酸碱稳定性试验和金属离子对糖化酶活力影响的试验,探明黑曲霉电子束突变菌株产糖化酶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突变菌株产糖化酶酶最适作用温度为63℃,且最高酶活较原始菌株提高26%,在80℃原始菌株所产糖化酶失活时,仍有8.4 kU/mL酶活剩余,突变菌株所产的糖化酶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突变菌株所产糖化酶最适pH为4.6,且最高酶活较原始菌株提高24%,在原始菌株所产糖化酶失活时仍有6.9 kU/mL酶活剩余,突变菌株糖化酶的pH稳定性有着明显提高。K+、Mg2+、Ca2+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活力;Ag+、Fe2+、Cu2+则在不同程度上抑制糖化酶活力;Zn2+、EDTA对其酶活力影响较小或无明显现象。  相似文献   

17.
从盐生杜氏藻培养废弃液中分离一株产胞外黏性代谢物的嗜盐菌YZ1,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生长特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其胞外黏性代谢产物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YZ1被鉴定为Halomonas subterranea。本研究培养条件下,其对数生长期为12~28 h,最适生长NaCl含量范围为30~150 g/L,最适生长初始pH值范围为7.0~8.0,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30~40 ℃。Halomonas subterranea YZ1发酵30 d时,胞外黏性代谢物产量为20 g/L,主要成分为糖蛋白或脂蛋白类。  相似文献   

18.
毛霉亮氨酸氨肽酶的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进权 《食品科学》2012,33(7):163-167
采用硫酸铵盐析、离子交换层析、疏水层析、凝胶层析及超滤方法对毛霉胞外蛋白酶组分进行分离纯化,从毛霉的发酵麸曲中分离纯化得到氨肽酶组分,并对其性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纯化的毛霉氨肽酶是亮氨酸氨肽酶,其对小肽N端的亮氨酸有非常强的水解活性;该氨肽酶在40℃、pH6.5有最大催化活性,在40℃以内,pH5.0~8.0有很好的稳定性;在所实验的几种蛋白酶抑制剂(PMSF、EDTA、E-64、Pepstatin A)中,仅EDTA可以完全抑制该氨肽酶的活性,由此说明,纯化的毛霉氨肽酶是一种金属蛋白酶;常见的金属离子中,Ca2+对该氨肽酶有激活作用,而Zn2+、Cu2+及Mn2+对其有强的抑制作用;该氨肽酶对大豆多肽的苦味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大豆多肽脱苦处理4h后其苦味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从库巴德巴利酵母FBKL2.0130中克隆D-阿拉伯糖醇脱氢酶基因ARD,利用闪电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Yep-PAK,并将重组质粒导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W303-1A中,得到重组菌株W303-ARD并成功表达。并对重组菌株和亲本菌株的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并对重组D-阿拉伯糖醇脱氢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亲本菌株相比,重组菌株的D-阿拉伯糖醇脱氢酶的还原活力从(32.7±0.803) U/mL提高至(122.4±1.012) U/mL,氧化活力从(18.46±0.105) U/mL提高至(97.30±0.826)U/mL。重组D-阿拉伯糖醇脱氢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 ℃,在25~40 ℃范围内氧化、还原活力均保持稳定。还原反应的最适pH值为9.0,在pH 9.0~11.0范围内比较稳定;氧化反应的最适pH值为7.0,在pH 7.0~8.0的范围内能保持较高的活性。Cu2+、Ba2+、Zn2+均能抑制重组酶活力;Mg2+对重组酶活力无明显影响;Ca2+、Mn2+、Fe3+均能提高重组酶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