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田绍东 《中国地质》2000,(9):26-27,23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指标(简称“计算指标”),即计算矿产资源储量时所使用的指标.原来一般称工业指标.计算指标是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资源状况、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的,而没有世界统一的计算指标.  相似文献   

2.
水质评价中熵权反映了各项评价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为分析熵权对指标极差变化的敏感性,采用VisualBasic编程和曲线拟合的方法,对单指标和多指标极差变化对权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指标最大值、最小值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样本数的增加,各指标权重虽有变化,但变幅较小,可见小样本求得的熵权可以反映指标的重要性.当样本数确定时,仅改变单项指标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越小越优型指标的权重对最大值变化的敏感性大于对最小值变化的敏感性.多项指标同倍数增大时,2倍最大值是权重变化的特征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细粒沉积岩宏观观察刻画与显微刻画的方法,探索基于湖相细粒沉积纹层类型及其结构特征作为关键指标的细粒岩岩相成因.提出了湖相细粒岩岩相的划分指标和原则,即以细粒沉积纹层作为细粒岩岩相划分的重要指标.用两级核心指标作为划分湖相细粒岩岩相及亚类的依据,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为岩石组成类型,分为泥质岩类、灰岩类以及...  相似文献   

4.
水化学与电法在海水入侵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大量实测资料,获得海水入侵监测的2种指标:由特征离子比值构成的水化学指标;由电阻率和充电率组成的电法指标.推导了这2种指标的相互关系,并介绍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复杂系统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研究——以城市水安全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杂系统指标评价方法与模型的科学性是确保其综合评价科学性的基础.文章分析了复杂系统及其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针对目前指标评价普遍采用的归一化和标准化等直线型评价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切合实际的曲线型指标评价方法,并借鉴"边际效益递减"原理,阐述了曲线型指标评价方法的原理与方法,结合城市水安全评价实例进行了运用研究.根据所建立的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类型分析及各指标取值与其时应得分的关系,确定了每个指标的评价函数与评价标准,进而确定了每个指标的评价模型,为复杂系统评价指标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更为科学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石笋中的环境替代指标及其蕴含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气候和古环境的研究中,洞穴石笋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载体.分别对其中的石笋微层厚度(即石笋的生长速度),石笋的断裂、坍塌和沉积间断,石笋中磁化率等物理替代指标以及石笋微层荧光性和灰度,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分布等化学替代指标进行了综述,其中化学替代指标分为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和无机地球化学指标.对各指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对石笋在古气候变化中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深层地热资源评价中的回收率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收率是衡量地热资源可开采量的指标.现行规范对回收率仅给出常数参考值,并未给出确定回收率的方法.对于开采深层地下热水这种普遍的地热利用方式,在确定回收率时应考虑其水资源属性.从深层地热开发技术的特点出发,提出确定回收率的约束条件为开采井水位、水温控制指标和地质环境保护.根据地下水动力学和热交换原理,提出了最大可能回收率的概念,给出了基于水位控制指标和基于联合控制指标的回收率确定方法.算例分析表明,回灌率是影响回收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过去,我国由于未重视矿床勘探和开发的经济效益,很少进行矿床工业指标(品位指标是最主要的指标之一)的深入研究.有些矿床的工业指标是50年代制订的.当初制订时,就缺乏深入的技术经济论证,而一旦制订之后,又往往长期不变,不同开采条件的矿床(如露天矿和地下矿),不同工业类型的矿石(如磁铁矿石和赤铁矿石)都采用同样的指标.这显然是很不恰当的. 北京科技大学以陈希廉教授为首的地质经济科研组,近十年来进行了9个铁矿床、1个铜矿床边  相似文献   

9.
基于PCP-C耦合模型的流域洪水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水过程受多要素综合影响,因此多指标的综合分类方法成为目前洪水分类研究的主要趋势.针对目前多指标洪水综合分类方法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可采用主成分投影-聚类(PCP-C)耦合模型进行洪水分类.该方法首先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均值化)处理,再对处理后的数据矩阵进行正交变换,由此将原指标转换成彼此正交的综合指标,并利用各主成分设计一个理想决策向量,以各被评价对象相应的决策向量在理想决策方向上的投影值作为一维的综合分类指标.最后通过对各分类样本的一维投影值的聚类分析,得到分类结果.实例分析表明,建议方法简单,模型构建容易,计算简便,分类直观简洁,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10.
高原地区农作物水热指标与特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作物农业气象条件鉴定、作物农业气象试验研究、作物生态气候适应性分析和作物农业气候区划以及农业气象灾害调查记载对比评估分析等手段, 整理和总结了髙原地区7种粮食作物、6种经济作物、6种特色作物、7种瓜果作物和4种中药材等共计30种农作物水热指标以及冬小麦和春小麦土壤水分指标. 高原地区作物水热指标具有4个明显特点, 釆用不同积温界限值来确定不同作物属性热量指标, 喜凉、中性、喜温和喜热作物分別釆用≥0 ℃、≥5 ℃、≥10 ℃和≥15 ℃积温界限值作热量指标. 不同温度带作物适宜的热量指标差异明显, 有随温度带愈冷凉作物热量指标呈偏低的趋势. 不同水分气候区作物水分指标差异较大, 有随湿润度增加作物水分指标呈递减的趋势. 作物水热指标随气候变化而发生缓慢变化, 气候变暖使作物全生长期延长, 对同一熟性品种而言, 需要热量指标比变暖前有提高趋势; 气候变干使作物水分指标有增加趋势. 农作物水热指标是衡量作物适生种植的重要标准, 是引种、作物布局、栽培管理、髙产优质安全生产的重要科学依据, 是气象为农业服务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 也是服务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及方法研究是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研究的基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依据,是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之一. 在概括介绍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工具--指标/指数的概念和功能、国际上代表性可持续发展研究机构指标选取的原则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归纳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类型及其框架模式. 详细介绍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保护同盟(IUCN)、世界银行等国际上代表性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系统性指标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这些系统性指标体系的优缺点. 深入分析了国际上典型的社会发展类、经济发展类、生态环境类可持续发展指标(指数)的研究、开发与实际评估应用的情况. 最后,总结了当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12.
决策分析在油气化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策分析是通过研究模型区各种化探指标间的匹配及相关关系,来确定各指标的权值并形成一个综合化探指标(即关联值),计算各样本点的关联值并与关联临界值对比达到分离背景与异常的目的.它还可以用来筛选有效指标和作为变量组合的参考.在某油气区的应用研究中,异常区与已知油气藏范围基本吻合,并与构造圈闭对应.  相似文献   

13.
以古菌和细菌细胞膜脂甘油四烷基甘油四醚(GDGTs)为基础建立的古温度指标四醚指数(TEX86)与甲基化/环化指标(MBT/CBT),以及陆源输入指标(BIT)与干旱和盐碱化指标Ri/b,在海洋、湖泊、黄土-古土壤等沉积物的古环境重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利用这些微生物分子指标来重建古环境时,氧化等降解因素对GDGTs化合物,尤其是对细菌支链GDGTs的影响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本研究通过过氧化氢模拟不同氧化程度对土壤中GDGTs化合物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古菌和细菌GDGTs不同结构化合物抗氧化能力的差异,了解化学氧化降解对GDGTs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古菌类异戊二烯GDGTs抗氧化能力低于细菌支链GDGTs,同时含环的古菌和细菌GDGTs抗化学氧化能力均要低于无环GDGTs.古菌GDGTs古温度指标TEX86在氧化过程中逐渐降低,在氧化条件下沉积的古菌GDGTs的TEX86指标用于古温度的重建存在低估的可能.在以无环细菌支链GDGTs为主的环境中,细菌MBT/CBT指标随氧化程度加深其重建温度基本不受影响.古菌与细菌GDGTs抗降解能力的差异导致陆源输入指标BIT指数随着氧化程度增加而升高,在地质体中应用此指标恢复古陆源输入存在高估的可能性.干旱化和盐碱化指标Ri/b随着氧化程度加深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从而在应用上也可能存在低估.需要指出的是,实验室用的过氧化氢比自然条件下氧气的氧化作用强得多,本文的结论反映了一种比较极端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黑土肥力质量评价的生物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掠夺式开发利用的影响,黑土肥力下降不断加剧,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黑土肥力质量评价指标已成为当今土壤学的研究热点.传统的研究涉及较多化学和物理指标,近年来生物检测技术迅猛发展,土壤生物指标因其灵敏性较高已逐渐成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重要参数,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有必要梳理一下土壤生物指标.本文对近些年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动物等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生物指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黑土肥力质量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李宁 《新疆地质》2003,21(2):256-256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对水利水电勘测统计报表制度,特别是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完善反映发展规模、水平的指标,充实反映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指标,进一步搞好总量指标,加快速度和价格指标改革,完善统计指标的纵向历史比较和横向可比性. 1 统计规范及要求 水利水电勘测统计的规范化与其它统计基础工作相同,具以下特点: 1.1 科学性 规范化是以统计专业为基础,结合工作实践,按照现代标准化制定.其任务是指导水利水电勘测工作沿着科学的轨道发展,实现活动的科学化.因此,加强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具很强的科学性. 1.2 强制性及要求 首先,要做…  相似文献   

16.
战国秦长城夯土历经了千年的风雨和长时间压实作用,其物理力学指标与目前保存现状有很好的一致性,因多种病害的发育,孔隙已较大,干密度相对也有所降低.力学指标有明显的各向异性.通过对夯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研究,将为针对性进行保护加固提供有力的数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固体矿产勘查规范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资源/储量分类体系与矿体圈定体系不配套;资源/储量经济分类的指标不利于实际操作,且分类指标偏高,不利于矿产资源的保护.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有:制定合适的业指标,增加分类编码,用品位指标进行资源/储量经济类型的分类,降低资源/储量经济类型的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18.
赛里木湖沉积物有机质变化特征及其环境信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赛里木湖湖泊沉积物中氮含量(TN)、有机碳含量(TOC)及其碳同位素(δ~(13)C_(org))以及色素等指标的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沉积物中有机指标的环境意义的探讨,揭示了新疆赛里木湖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所蕴含的环境信息.赛里木湖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的变化反映了流域初级生产力的变化,沉积物色素变化是有机质保存条件的指标,间接指示了湖泊-流域水热配置环境.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反映了湖泊内外源的混合信息.结合有序样品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将赛里木湖近代环境划分为四大发展阶段:1、各有机指标相对稳定;2、各有机指标明显波动;3、各有机指标显著增加;4、各有机指标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19.
在岩心钻探工程质量指标标准体系中,文中提出单孔成品质量十项指标标准系列,同时提出建立岩心钻探全工程成果质量新概念和指标标准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基于蛙跳算法优化的地下水水质韦伯普适指数公式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建立科学合理、普适通用和计算简便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在适当设定指标参照值CjO和指标的规范变换式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适用于规范值的多指标地下水水质的韦伯指数公式的一般表达式.采用具有全局优化的混合蛙跳算法对公式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出优化后对33项地下水指标皆共同适用的的地下水水质单指标评价的韦伯普适指数公式.该公式还被应用于地下水水质实例评价,其评价结果与其它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从而表明:该指数公式为地下水水质评价提供了一个简便、实用的新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