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观察不同输液针输注甘露醇时患者输液过程中的表现。将200例需要使用20%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普通输液针,对照组使用浅静脉留置针,通过出现静脉炎、液体渗漏、淤血的比例进行对照比较。观察组出现静脉炎、液体渗漏、淤血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出现疼痛的程度也较对照组低。使用普通输液针比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入甘露醇对患者局部血管造成的损伤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危重病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方法将100例危重病患儿随机分为实验液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用通液法置管“见回血进针1mm,打开输液管开关通液体送软管进血管,自然退出针芯”的改进方法。对照组用常规法置管“见回血进针1mm,边送软管边退针芯或采用先退针芯少许,再将软管并针芯送入血管然后抽出针芯”的传统方法。结果实验组置管一次成功率88%,高于对照组的64%(P〈0.01)。结论通液法置管在危重病患儿头皮静脉置管中大大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尽早为危重病患儿建立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静脉留置针代替普通内瘘针的效果。方法对于存在精神症状和躁动者,用16G静脉留置针代替普通内瘘针直接动脉静脉穿刺,对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用16G静脉留置针穿刺股静脉或颈外静脉作为血液透析的血液出路或回路。结果22人96例次使用了16G静脉留置针直接穿刺均一次穿刺成功,顺利完成血液透析,血液透析途中未重新穿刺。结论用16G静脉留置针代替普通内瘘针用于不合作或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可避免针头脱出血管或因患者的肢体活动而刺破血管造成血液透析时的血管通路障碍。  相似文献   

4.
王明霞 《科技信息》2010,(4):387-387
近来年,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减少了穿刺的次数,有效地防止了药物外渗、保护血管,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也为抢救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通道,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较头皮针复杂,因此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晚期肿瘤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相关指标。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疼痛度、焦虑度、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综合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化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方面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临床输液时限长且血管条件较差的患儿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针反向穿刺的可行性,以400例年龄从出生2天至2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选择头皮额前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进行穿刺,试验组采用留置针反向穿刺,对照组采用正向穿刺。比较了两组穿刺的成功留置率和穿刺成功后的回血率。结果显示,试验组成功留置率和成功穿刺后回血率均优于对照组,因此得出结论:临床输液时限长且血管条件差患儿,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针逆向穿刺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96例肿瘤患者PICC留置管的应用和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PICC留置管在肿瘤患者静脉输液和化疗中的优越性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总结96例用常规方法留置PICC管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ICC留置管在静脉输液和化疗中的优越性和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结果:96例病人PICC管留置成功率为97.9%,留置时间9~273 d(平均56 d).结论:PICC留置管解决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排除了化疗药物及高渗药物对外周血管损害,其操作简单,费用经济.  相似文献   

8.
探讨无张力贴膜配合高举平台法在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月在心血管专科住院使用留置针的4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贴膜和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无张力贴膜和高举平台固定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贴膜卷边时间、患者舒适度、非计划拔管率、管道压疮等。观察组留置针使用时间、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留置针贴膜卷边率、非计划拔管率、管道压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张力贴膜配合高举平台法可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管路压疮等并发症,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赵家菊 《科技信息》2010,(28):381-381
目的:总结宫颈癌患者心理护理的经验。方法:对128例宫颈癌手术患者入院时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分别采取相应的术前、术后、化疗期间和临终心理护理。结果:宫颈癌患者主要存在焦虑、恐惧、自卑和自杀心理特征,经术前、术后、化疗期间和临终心理护理,提高了心理承受力。结论:应针对宫颈癌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0.
小儿静脉留置针可降低患儿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和恐惧,减轻患儿家长担心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保护了血管,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可随时给药,对于危重患儿紧急抢救具有重要意义。但因小儿的特殊性,好动、不易合作等原因其留置较成人容易失败。我院儿科对152例患儿行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总结出影响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并制定了相应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导管局部注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疗效.方法将55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30例),前者在全身化疗的同时于X线透视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导管介入空洞并注入左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后者仅行单纯化疗,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完成3个月强化期治疗后研究组痰菌阴转率为92%,病灶显效率(显著吸收 吸收)为96%,空洞闭合率为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67%,56.67%和13.33%(P<0.01).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导管介入空洞内注药局部治疗加全身化疗治疗MDR-TB患者,疗效显著,无明显并发症及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 C12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对妇科恶性肿瘤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100例妇科良性病变、73例健康女性和病理确诊的81例妇科恶性肿瘤(卵巢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病例的血清标本,利用 HD-2001A蛋白芯片仪进行12种肿瘤标志(包括 CA199,NSE,CEA,CA242,CA125,CA153,AFP,Ferritin,Free-PSA,PSA, HGH and β-HCG)的联合定量检测,对比 C12芯片检测系统检测妇科恶性肿瘤与良性病变及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性。结果妇科恶性肿瘤组中 CA199、CEA 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卵巢癌中 CA199和 CA125、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中 CEA 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卵巢癌中 CA199和 CA125联合检测能提高阳性率。结论利用 C12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可以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其中卵巢癌中 CA199和 CA125、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中 CEA 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对筛查妇科肿瘤高危人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同步顺铂或奈达铂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收治的72例组织学明确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顺铂30 mg/m2每周1次或奈达铂30 mg/m2每周1次,两组放疗开始即同步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和副反应发生率.结果顺铂组与奈达铂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7%和94.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组的胃肠毒性发生率高于奈达铂组(27.8%,11.5%,P0.05);顺铂组的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奈达铂组(19.4%,30.5%,P0.05).结论周剂量顺铂和奈达铂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无差异,副反应均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美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患者分为美能联合化疗组(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对照组)进行疗效和毒副反应比较,统计方法以卡方检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58.3%(35/60),对照组有效率40.0%(24/6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无肝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占30.0%(18/60)程度轻,对照组肝功能损害占38.3%(23/60),消化道反应占43.3%(26/60)程度重。结论美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提高了疗效,预防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并减轻恶心、呕吐、乏力、食欲下降等其它消化道毒副反应的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葡萄胎吸宫术中的宫颈扩张和镇痛效果。方法将26例葡萄胎患者按观察组16例,口服米非司酮50 mg,1次/12h,共4次,总量200 mg后行吸宫术;对照组10例直接行吸宫术。结果观察组宫颈评分提高≥5分人数为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P〈0.05);观察组服药后宫口可容7-8号扩宫器人数为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P〈0.05);观察组吸宫术中术后疼痛评分≤2分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二次清宫术人数为31.25%,与对照组的3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葡萄胎术前应用能促进宫颈成熟,减少手术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采用葛根素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葛根素0.2—0.4g。结果:治疗组颈性眩晕临床症状改善,平均显效时间(3.28±1.51)d;对照组颈性眩晕临床症状改善,平均显效时间(6.46±2.74)d,两组间对照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可以控制临床症状,是颈性眩晕康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对临床III期、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7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TP方案和GP方案进行全身化疗2个周期以上,其中Ⅲ期NSCLC患者30例,占63.8%,IV期NSCLC患者17例,占36.2%。结果TP和GP总的有效率分别为42.8%和40.5%,入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都在可控制的范围。结论紫衫醇联合顺铂方案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均对临床III期、IV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均可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腔内置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UK)治疗结核性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例,经胸腔B超证实胸水中等量以上且呈粘连包裹性,将其分为随机分为治疗级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胸腔内置管行闭式引流,且予尿激酶10万U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注入胸腔,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1~3次。对照组36例,常规反复穿刺抽液。治疗前后胸片或B超对比胸腔情况。结果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的胸水引流更彻底,且胸膜肥厚粘连情况减轻。结论胸腔内置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是一种简单、安全并且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晚期大肠癌患者62例,分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组30例(治疗组)及单纯化疗组32例(对照组),完成2个治疗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43.3%,对照组为40.6%,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在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治疗晚期大肠癌有较好疗效,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