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发挥科技先导作用推动我省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郑灿金(河北省化学工业厅石家庄市050071)1“八五”期间及1996年科技工作的简要回顾“八五”期间,河北省化工战线的科技工作是在全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大环境中进...  相似文献   

2.
<正> 根据化学工业部“八五”全国化工科技发展大纲,云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厅提出了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云南省科技进步的总目标和化工科技工作需遵循的方针和原则;结合云南省化工发展的实际情况,分六大产业(农用化学品、基本化工原料、橡胶加工及塑料工业、精细化工、化工装备、新兴化工技术等)提出了“八  相似文献   

3.
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柳华珍(湖北省石化厅,武汉43007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一项根本措施,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八五”期间,我省化学工业实施“科技兴化”方针,动员和组织全省化工战线职工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依靠科技...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提出的任务和措施与化学工业的发展紧密相关。本文提出本世纪末化学工业要实现的基本目标及90年代加快化学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加速化工科技进步是化学工业贯彻“十四大”精神的重要方面,也是化学工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为实现化工发展的两个战略转移,要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九五”期间精细化工发展计划崔荣三(山东省石油化学工业厅科技处)一、山东省化学工业和精细化工现状“八五”期间,山东化学工业开拓进取,加快发展,在全国确立了化工大省地位。一是化工生产高速发展,1995年全省化工总产值达到248.514亿元,比19...  相似文献   

6.
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产业,包括化学矿山、化学肥料、无机和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精细化学品、橡胶和塑料加工、化工机械等多个行业,其中大多数属技术密集型行业。到本世纪末,化学工业要实现总产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除了必要的投入外,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贯彻“科技兴化”的战略,走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充实内涵促进生产发展的道路。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是基础。本文根据化工行业专门人才抽样调查及其它有关数据,结合化学工业的发展情况,估测了“八五”期间化工各行业对化工类专业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培养能力,对化工类专业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培养规模和专业结构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第四次上海化工科技进步工作会议今天召开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上海市科技大会精神,总结一年来上海化工科技进步成绩,表彰一批科技进步和新产品获奖项目;提出“九五”“科技兴化”的目标、任务,安排和部署当前以及“九五”科技工作,加强党政主要领导对科技进步工作的领导,加大科技进步激励机制力度,加快上海化工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动员全体干部、全体科技工作者、全体职工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实施“科技兴化”战略,为加速上海化工科技进步,为提高化学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而努力奋斗。1“八五”期间科技进步工作回顾1.1“八五”以来科技进步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江苏省化工环保现状,回顾了“八五”期间化工环保工作进展,提出了“九五”期间化工环保工作思路、目标与对策,指出化工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是江苏省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江苏省化工环保现状,回顾了“八五”期间化工环保工作进展,提出了“九五”期间化工环保工作思路、目标与对策,指出化工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是江苏省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正> 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它能使人类充分利用一切物质资源,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国外许多国家都积极重视化学工业。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要“大家办化工”,这是加快发展我国化学工业的一项重要方针。而乡镇化工企业,则是“大家办化工”中一支蕴藏着巨大潜力和新生命力的生  相似文献   

11.
1996年山东化工科技工作进展陈振宇常源亮(山东省石化厅科技处)(山东省化工研究院)1996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全面总结“八五”及落实“九五”规划的开局年,对今后我省化学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一年来,山东省化学工业认真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认...  相似文献   

12.
技术信息     
“八五”期间,我国化学工业取得了重要成就,目前已形成具有相当规模、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基本配套的工业体系.“八五”期间,我国化工生产稳定增长,化工总产值9275亿元,以年均9.8%速度递增,化工产品产量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指标任务,其中农业化工产品和石油化工发展较快.合成氨、电石居首位,化肥、硫酸农药、纯碱居世界第二位,涂料产量稳居世界第五位.“八五”期间,化工建设成就显著,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0亿元,产品结构调整取得进展,科技进步加快,成绩  相似文献   

13.
告别不平凡的“八五”,迎来“九五”第一春。河北省化工会议在化工部和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于1996年1月22日至23日在石家庄市河北会堂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各级领导、各市地化工局局长、重点化工企业的厂长160多人。会上,河北省化工厅厅长郑灿金就河北省化学工业在“八五”期间的改革发展和“九五”计划作了全面报告。化工部部长顾秀莲和省长叶连松、副省长郭世昌亲临会议发表了重要讲话。顾部长对河北省化学工业在“八五”期间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河北省迅速跨入化工强省行列予以高  相似文献   

14.
在山西省“八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方针中明确指出要“继续搞好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在“八五”时期的发展重点中列入了“要继续发展煤炭的加工转化和综合开发,发展洗选、筛分、型煤、机焦和煤化工系列产品。”为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在山西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为实现“八五”计划贡献各自的聪明才智,山西省化工学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和学术工作委员会与本刊编辑部于1991年5月6日在太原联合召开了一次小范围、高层次的山西煤化工发展战略研讨会。应邀出席这次会议的28名专家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化工部第二设计院、太原工业大学、山西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山西省化工厅、太原化学工业公司、太原煤炭气化公司、忻州地区等单位,其中包括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凌大琦、山西省科协副主席陈铭和山西省化工厅厅长白玉祥等领导同志。会议采取座谈方式,摆观点、提建议,谈看法、抒己见,言简意赅、语重心长。本刊根据记录,按发言顺序,择其精华,整理加工发表于此,以飨读者,并望广大读者也能像这些专家一样为山西省乃至全国的煤化工发展献睿智之计。  相似文献   

15.
1995年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实现我区石油化学工业“八五”计划目标和“匹五六工程”计划的关键年,因此,应在石化厅党组和自治区科协及中国化工学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自治区六次常代会和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深入化学会改革,面向我区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实  相似文献   

16.
不平凡的一九九○年过去了,我们满怀豪情和喜悦,迎来了光辉灿烂的一九九一年。一九九一年是我国“八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继续进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作为“七五”计划和“八五”计划的交接点,完成好今年化工生产和建设任务,对沈阳石油化学工业全面完成“八五”计划和后十年目标,更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辽宁化学工业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中取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全省化工系统广大职工面对许多产品销售不畅、资金短缺等极度困难,积极努力,开拓进取,变困难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坚持贯彻“科技兴化”的战略方针,广泛开展“科技进步年”活动,远学吉化,近学大化,较好地完成了1990年化工生产任务,为进入“八五”计划第一年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化学工业标准化工作立足“八五”瞄向“九五”化工部技术监督司标准计量处为促进我国化学工业的科技进步,提高化工产品标准的技术水平,使化工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使标准成为打开市场,特别是打开国际市场的钥匙,根据部提出...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今后世界化学化工科技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化学化工科技发展战略提出八点意见:1.国民经济化学化的概念问题,2.关于强化化工智力开发工作,3.关于化工企业的技术结构与布局,4.化学工业的原料来源问题,5.关于化工产品的品种规格发展方向问题,6.化学工业应该有自己的“斯坦福大学”和自己的“硅谷”,7.加速提高对信息的认识,应排上议事日程,8.化学工业应有自己的“兰德公司”和“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要闻简报     
我国化学工业将实施新战略我国化学工业“九五”期间将实施“科技兴化”战略,将以“大科技、大化工、大市场”为方针,推动化学工业再上新台阶。据悉,“九五”期间的科技进步将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方向,以发展农用化学品为支柱产业配套和发展高新技术为重点,开发重大成套技术,推广科技成果,开发高质量、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的新产品。到2000年,化工科技投入率将达到1.5%,科技贡献率达到33%,精细化工率达到45%,化工高新技术产值将占到化工总产值比例的10%,主要行业新建和改建生产装置的工艺、技术和装置达到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