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浅析物联网的信息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产业的革新,物联网已慢慢进入我们的生活。物联网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由于物联网是在现有的网络基础上扩展了感知网络和应用平台,传统网络安全措施不足以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所以规范和强化物联网信息安全是现在亟待解决的制约其迅速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2.
物联网技术安全问题探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物联网相关概念也随之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物联网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文章通过对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原理的阐述,分析了物联网的相关特点,并提出了物联网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物联网的建设发展起积极的建言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环境中,网络信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物联网就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所衍生出来的新产品,是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随着物联网被正式列入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物联网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热潮。二维码识别作为物联网产业兴起以及物联网技术发展应用的主要产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应用,探索二维码识别在防伪系统中的应用,为往后社会各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信息与电脑》2019,(17):202-204
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不断发展,随之衍生出的安全问题也愈发严重,与传统互联网的网络安全问题不同,物联网安全呈现出新的特征,对物联网终端及流量进行监控是物联网安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主要介绍了物联网安全的现状,并探讨了物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建立的方法,对物联网终端引起的新型DDoS攻击提供了尝试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不仅传统的安全问题继续困扰物联网,而且新的、特有的安全问题也不断呈现,这些均对物联网安全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安全防护对象以及方式对物联网信息安全模型进行分类,综述了当前比较流行的物联网信息安全模型,分析了现有安全模型优势与劣势,展望了物联网信息安全模型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无锡物联网中心后,物联网这一概念迅速升温。当前,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物联网产业规模是互联网的30倍,是一个万亿元级的产业。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就是射频识别(RFID)技术。本文在分析校园安全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RFID技术在校园安全防控方面的应用,并展望物联网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技术作为新时代信息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推动。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物联网实质上是在强化通讯与信息交换的基础上,将物品进行定位、识别、跟踪、管理与监控等。建立物联网的目的在于运用传感技术和识别技术等多种信息化高级手段,在互联网平台上主动实现实物间的信息交换。本文试就物联网技术发展与商业模式的一些相关问题作初步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董占奇 《微机发展》2012,(4):195-198,203
物联网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研究热点,对它的研究认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文中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深入研究,在对目前关于物联网概念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分析阐述了物联网的概念和正确认识物联网所涉及的有关重要问题,归纳总结了物联网的特征及其与互联网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阐述了边缘网设计、物体的规范化标示识别、中间件技术、优化高效的跨媒介协议设计、行业技术的标准化等对物联网技术发展应用有决定性意义的技术关键点。  相似文献   

10.
物联网—概念与关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研究热点,对它的研究认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文中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深入研究,在对目前关于物联网概念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分析阐述了物联网的概念和正确认识物联网所涉及的有关重要问题,归纳总结了物联网的特征及其与互联网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阐述了边缘网设计、物体的规范化标示识别、中间件技术、优化高效的跨媒介协议设计、行业技术的标准化等对物联网技术发展应用有决定性意义的技术关键点  相似文献   

11.
工业物联网系统所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日益增加,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挑战。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协议是物联网通信的主流协议,基于该协议的物联网通信安全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传统的流量识别技术如深度包检测无法有效地识别符合包格式的异常流量,而基于机器学习理论的异常流量识别技术则表现出很好的效果。对此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MQTT异常流量检测方法,实现整体高于90%的MQTT异常流量识别准确度,与其他常用分类模型相比拥有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研究与发展,其逐步走向了实用阶段。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慧物流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物联网在各个方面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对其传输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物联网特征,就物联网在应用中面临的安全问题展开讨论,就对物联网各逻辑层的安全需求分析,找出物联网环境中最需要关注身份认证的环节,为物联网安全问题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一定的建言作用。  相似文献   

13.
The Journal of Supercomputing - Due to the ris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the threat to information security extends from general servers to IoT devices. Possible IoT security issues include...  相似文献   

14.
物联网终端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终端设备无人值守,终端设备本身的安全及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安全无法保障,用户隐私信息被泄露等,本文将上述问题归类为物联网自身安全问题和网络应用安全问题。在介绍了物联网概念和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对各种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终端设备与感知节点本地安全对策、物联网核心网络安全对策、物联网的加密机制安全对策、用户隐私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离不开安全性的保障。感知层在物联网体系结构中处于底层,承担信息感知的重任。感知层的安全问题是物联网安全与互联网安全主要的差别所在,是物联网安全的重点。针对物联网感知层的安全架构、感知层的安全威胁进行了分析总结;从无线射频识别( RFID)安全、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两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物联网感知层的安全性研究成果;提出了RFID安全和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未来研究方向;给物联网安全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面向海量数据应用的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整合了基础设施层获取的海量数据,是面向各类物联网应用提供跟踪、监测和控制等信息服务的关键平台。阐述了物联网海量数据处理技术,包括存储、预处理和数据挖掘;总结了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在系统安全、隐私保护和可信性方面的安全保障机制;从系统架构、实现技术和系统实践三个方面,探讨了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最后,展望了这一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分析了其体系架构并总结了其特点,从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信息安全的机密、完整等角度阐述了物联网发展存在的安全问题,并进行了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18.
基于EPC物联网的公安数据通信安全认证协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EPC物联网的出现和应用,为公安情报信息获取提供了新的平台,有效地延伸和拓展了公安情报信息采集的时间和空间,但EPC物联网中更加复杂的信息实体对公安数据的管理及安全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文章针对这种现状,在综合分析了大量安全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低成本标签的并且满足可扩展性的安全认证协议,即一个基于假名的可扩展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通过利用后端数据库的存储空间降低后端数据库搜索标签的次数和计算次数,不仅保护用户数据隐私,而且优化后端数据库标签假名的更新,实现了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9.
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联网以其广泛、便捷等特点备受关注。物联网的出现,为互联网的普及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平台。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又一信息化飞跃,将为信息化生活的加快带来极大的机遇与挑战。并且物联网共享的数据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决定了物联网信息的广泛性和敏感性。对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和防范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