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表皮干细胞外源性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s)是皮肤发生、修复、改建的源泉并与上皮源肿瘤的产生、皮肤变应性疾病密切相关。ESCs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是ESCs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的关键。表皮干细胞的外源性调控因素包括:(1)细胞分泌的各种因子;(2)由膜蛋白介导的细胞间相互作用;(3)整合素与细胞外基质等。笔者着重综述ESCs外源性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尼古丁对大鼠髌腱肌腱干细胞(tendon-derived stem cells,TDSCs)的细胞活力、细胞早期凋亡以及肌腱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吸烟导致肌腱病变以及损伤肌腱延迟愈合的潜在细胞学发病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取8周龄SD大鼠的髌腱,I型胶原酶消化分离获得单个有核细胞,以最适密度(50个/cm2)进行接种,细胞呈克隆样生长,获得原代TDSCs。基础培养细胞至第3代,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用不同浓度的尼古丁培养基(10-7 M,10-6 M,10-5 M,10-4 M和10-2 M)干预,对照组继续采用基础培养基(0M)培养。处理6 h、24 h、48 h和72 h后分别应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尼古丁对TDSCs体外存活的影响,72h后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尼古丁对TDSCs体外早期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肌腱相关基因Col1a1和Scx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不同浓度的尼古丁干预下,TDSCs的细胞活力呈下降趋势,呈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浓度高于10-4 M时作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TDSCs早期凋亡(Annexin V+/PI-)的数量随着尼古丁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Col1a1和Scx的m RNA表达水平均降低,浓度高于10-5 M时作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尼古丁可抑制大鼠髌腱TDSCs的细胞活力,导致TDSCs早期凋亡,同时抑制TDSCs中成肌腱分化转录、细胞外基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吸烟导致肌腱病变以及损伤肌腱延迟愈合的潜在细胞学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武晓雷  王娅婕  李增政  杨同华 《军事医学》2021,45(4):316-320,封3
巨核细胞是血小板的前体细胞,其主要功能是产生血小板.近来研究表明其作为造血微环境的重要调控细胞,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与造血干细胞、白血病干细胞相互作用,并能改变造血微环境对体内正常、异常造血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造血微环境失衡与多种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多数情况下是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该文综述了巨核细胞作为骨髓微环境调控细胞与AML发生进展的相互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脂肪干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无血清培养基建立体外细胞生长饥饿模型和Fas配体(FasL)诱导的凋亡模型,观察10 nmol/L和100 nmol/L的EGF对脂肪干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并检测影响上述过程相关细胞通道蛋白磷脂酶C-γ(PLC-γ)、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RK)和丝/苏氨酸激酶(AKT)的表达. 结果10 nmol/L和100 nmol/L的EGF均能有效促进脂肪干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抗凋亡作用,且影响上述过程的相关信号通道蛋白的表达均发生上调.结论 EGF能有效促进脂肪干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抗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腱细胞的可能性。方法通过电穿孔法将外源基因BMP12导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腱细胞;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诱导后的细胞加以鉴定。结果光镜下,诱导后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RT-PCR结果表明,诱导后的细胞有BMP12和Collagen Ⅰ的mRNA表达,而没有Coilagen Ⅲ的mRNA表达;诱导后98.39%的细胞呈CD44^ 、HLA-DR^-。结论BMP12能够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腱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有可能成为肌腱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6.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与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是目前骨组织工程主要的细胞来源,可用于多种骨骼疾病的治疗。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机制,可以通过调控成骨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影响MSCs的成骨分化,进而影响骨质疏松、骨坏死等创伤相关骨病的发生、发展。笔者从DNA甲基化的概述、DNA甲基化调控MS...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去乙酰化酶转移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生物素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研究TSA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凋亡诱导作用。利用蛋白印迹法、基因芯片及实时定量PCR研究TSA对胃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TSA可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发生凋亡;TSA可增加胃癌细胞SGC-7901p53,bax等基因的表达,降低BCL-2、生存素和半胱天冬酶的表达;TSA可使凋亡诱导因子抗侵袭因子(AIF)和核酸内切酶EndoG从线粒体释放并转移到细胞核内;TSA可通过调控多个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诱导胃癌细胞发生凋亡,且该凋亡是半胱天冬酶非依赖性的。结论TSA可通过调控多个凋亡相关基因来实现其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这种凋亡诱导作用是通过半胱天冬酶非依赖途径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造血细胞发育分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转录因子在此过程中起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并且转录因子之间发生相互调控。从而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对造血相关转录因子的研究有助于揭示造血细胞发育分化的分子机制,为造血干细胞更有效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肌腱是一种机械敏感组织,通过细胞通路和高度特化的细胞外基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对不同大小、方向、频率和持续时间的机械负荷作出反应。力学生物学信号是肌腱发育、成熟、退行性变和损伤后修复的关键因素。异常负荷导致肌腱损伤,但其机制尚不清楚。了解肌腱发育、稳态和修复过程中涉及的力学生物学知识对于运动性肌腱损伤的病理机制研究、肌腱损伤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归纳了肌腱的力学生物学研究进展,指出机械负荷与肌腱发育、稳态维持、损伤修复和退行性改变的关系,概述了肌腱细胞和肌腱干细胞对力学信号的反应,在此基础上,对运动性肌腱损伤的病理机制进行探讨,为肌腱损伤的治疗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跟腱腱病是跟腱的过度使用性损伤,其具体发病机制和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疾病,分为内因和外因。其中,基因因素是重要的内因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已发现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素-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胶原蛋白基因COL5A1等基因与跟腱腱病有关。明确跟腱腱病与易感基因的具体机制有利于该疾病的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正>末端病是肌腱等附着在骨上的末端区发生的劳损性变性疾患。此病好发于运动员下肢(髌腱和跟腱末端病等)及上肢(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末端病等)部位,常影响运动员职业生涯。末端病的治疗可分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类。手术治疗,主要应用于末端区发生劳损变性后骨腱结合处肌腱断裂,骨骼肌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能干细胞核心调控基因Nanog在原始生殖纽胞(PGCs)向生殖母细胞方向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取11.0d胎鼠PGCs,按胚胎干细胞(ES)培养标准进行体外胚胎生殖细胞(EG细胞)培养.采用脂质体方法将Nanog靶向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转染人EG细胞.RT-PCR、免疫荧光法检测siRNA的沉默效率;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体外克隆计数,检测EG细胞增殖未分化状态;TUNEL法和透射电镜检测EG细胞凋亡情况;半定量RT-PCR检测与生殖母细胞减数分裂相关的标志基因(Mvh、Stra8、Sycp3)的mRNA表达.结果 转染siRNA后48h EG细胞Nanog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受抑,典型未分化EG细胞克隆数量显著下降,呈现分化现象,悬浮细胞增多.TUNEL法、透射电镜检测悬浮EG细胞呈现凋亡征象.伴随Nanog表达下调,Mvh、Stra8、Sycp基因mRNA表达上调.结论 到达生殖腺后,多能性PGCs发生生殖母细胞化,开始减数分裂,该过程可能与多能干细胞核心调控基因Nanog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3.
肌腱在运动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这一结构损伤后会导致疼痛和功能下降, 被称为肌腱病, 其中疼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尽管目前有多种方法用于治疗肌腱病疼痛, 但治疗周期长且效果不佳, 其主要原因在于肌腱病疼痛发生机制仍尚未完全明确。因此, 明确肌腱病疼痛的发生机制, 对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有重要价值。为此, 笔者从组织结构改变、疼痛介质、中枢调控等方面就肌腱病疼痛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为肌腱病疼痛的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肌腱修复历来困扰着腱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作为参与肌腱修复的重要因子,它在修复过程中的多种生物学效应备受关注。本文就肌腱修复过程中TGF-β1的表达,TGF-β1在肌腱修复中的多效性及其参与肌腱修复途径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最终了解肌腱修复机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骨组织工程中重要的种子细胞。诱导BMSCs定向分化为软骨细胞为骨关节炎、软骨缺损等疾病带来了新的治疗方式,而其分化过程涉及多种信号通路,且受到诸如物理、蛋白质、药物、RNA、基因等因素调控。本文就BMSCs成软骨分化信号转导通路及相关调控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于继徐 《放射学实践》2003,18(8):614-617
研究已表明肝癌组织不仅表现细胞增殖与分化异常,同时也存在细胞凋亡(apoptosis)异常。细胞凋亡又称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多细胞有机体为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与细胞病理性死亡(necrosis)有本质区别。本文就细胞凋亡对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有关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细胞程序性死亡称为凋亡,很多学者认为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细胞凋亡。许多皮肤病如银屑病、扁平苔藓、湿疹等与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异常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角质形成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及其调控的具体分子机制等有关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骨形态发生蛋白12(BMP1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肌腱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将携带有BMP12基因的质粒pEGFP-C1,采用电穿法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情况。结果 转染后6h可见细胞内有GFP表达,12h后达高峰,持续约3天,其后有些细胞荧光开始减退。结论 BMP1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有GFP表达,提示细胞转染成功,骨髓向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肌腱细胞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脑创伤后的继发性损伤因素可诱发脑细胞凋亡的发生,凋亡是脑创伤后细胞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该凋亡过程受bcl-2、半胱氨酸门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等凋亡相关基因家族的调控。  相似文献   

20.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在胚胎发育和器官形成方面具有多种功能,尤其在骨发育和骨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研究者通过多种基因敲除模型证明BMP信号通路中断会导致骨及骨外组织发育的异常,并阐明了与此相关的机制。BMP信号通路不但自身具有较复杂的调控机制,而且与其他信号通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而组成了一个更复杂而精细的调控网络,共同参与成骨细胞分化及骨形成的调节。其中,BMP-2、BMP-6、BMP-7以及BMP-9等均可在体内和体外促进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这种显著的成骨效应使得BMP在治疗骨缺损及骨发育异常方面具有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