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了解2009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变化趋势及抗菌药物使用量,探讨抗菌药物使用量与病原菌耐药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3年间13种抗菌药物使用量与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对目标抗菌药物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的用药频度,对耐药率与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年期间病原菌耐药率逐步上升,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有9种抗菌药物DDDs的变化与治疗目标菌的耐药率变迁呈显著相关。结论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或使用不当与加速细菌耐药的产生和发展可能有着密切联系,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对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医院近3年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探讨细菌耐药性、院内感染与抗菌药物使用之间的关系,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某院2007~2009年住院病人所使用的抗菌药物的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的DDDs数据,以及同期医院感染病例的送检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以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为主,每日每百张床位的DDDs值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医院感染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主,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细菌的耐药率有上升;细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密切关系.结论 抗菌药物的使用对细菌耐药性的变异有重要影响,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有重要意义,医院必须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郑诗峰  王萍 《中国药师》2017,(3):509-512
摘 要 目的:分析网络在线审批流程实施前后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和耐药率,为改进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方法,促进其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我院 2012~2015年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用量、销售金额、使用率、使用强度、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及主要致病菌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等。结果: 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审批会诊流程由手工申请单递送会诊发展为网络在线审批会诊;从2012~2015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指标略呈上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人均费用由1 602.85元上升至1 888.63元,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54.50 DDDs/(100人·天)上升至65.47 DDDs/(100人×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比2013年最低为13.90%,2015年最高为17.34%;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4.85 DDDs/(100人×天)上升至6.37 DDDs/(100人×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微生物送检率由85.5%上升至90.0%;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主要致病菌构成比例均有微弱变化;除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四种病原菌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和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超过了50%。结论:我院还需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在线审核流程进行加强和管理,真正做到严控特殊级抗菌药物不合理滥用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ICU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相关性。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本院ICU住院部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前瞻性研究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ICU住院部5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病原菌构成比情况及病原菌耐药性与使用强度的相关性情况。结果研究组革兰阴性菌中鲍氏不动杆菌及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而肺炎克雷伯菌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耐药率比对照组低,菌株使用强度与耐药性呈正相关情况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有密切关系,医院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实施有效监测,以扼制细菌耐药性升高。  相似文献   

5.
邓玉琴  霍丹  朱长太  吴婷婷 《中国药房》2012,(42):3974-3977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医院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耐药分布,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医院感染中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约定日剂量(DDD)法分析各种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再根据当年的药敏试验结果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抗菌药物的DDDs在2009—2010年逐年上升,在2011年又呈下降态势。β-内酰胺类药的DDDs在3年中一直占主导地位,氟喹诺酮类药的DDDs3年中逐年降低,氨基糖苷类药和亚胺培南的DDDs3年中逐年增加。革兰阴性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不断增加,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结论: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过多使用有直接关系;应加强对医院感染中病原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要控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第3代头孢菌素以及亚胺培南在我院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9-2010年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懿珍 《中国药房》2012,(10):905-907
目的:了解我院近2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病原菌耐药性变化,探讨抗菌药物用量与细菌耐药性变迁间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收集、统计、对比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临床各类标本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分布、构成和耐药性及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年共分离出197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7.98%,革兰阳性球菌占31.21%,真菌占0.81%;分离率位于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DDDs排名前20位的抗菌药物中有12种DDDs增长,尤以头孢西丁和头孢他啶的DDDs增长迅速;多重耐药菌株分离率及耐药率也以不同程度逐年上升。结论:随着第3代头孢菌素和头霉素类药的大量使用,我院细菌耐药率逐年上升,需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和细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 以季度为单位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ICU病原菌检出情况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细菌耐药性与DDDs的相关性。结果 医院ICU肺炎克雷伯杆菌检出总体呈上升趋势;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DDDs呈正相关(r=0.529,P=0.035);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率与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DDDs呈正相关(r=0.579,P=0.019;r=0.732,P=0.001),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率与头孢唑林DDDs呈负相关(r=-0.518,P=0.040)。结论 医院ICU病原菌的耐药性变迁与抗菌药物使用量存在一定相关性,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对减缓细菌耐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3~2009年我院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变化趋势及抗菌药物年使用量,探讨用药量与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7年间14种抗菌药物年用量与这些药物对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的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的用药频度(DDDs),并用直线回归法对耐药率与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7年间14种抗菌药物DDDs呈波动状况,病原菌耐药率逐步上升。7年间我院有9种抗菌药物DDDs的变化不仅与它们本身的耐药性变迁呈显著相关,而且与其它10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都有相关。结论: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或使用不当与加速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发展和传播存在着密切相关。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对延缓耐药菌的产生和蔓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分5个时间段统计2009年7月~2011年12月期间茂名地区4家医院感染常见的G-杆菌耐药变化及抗菌药物使用量,探讨抗菌药物使用量与常见G-杆菌耐药率之间的相关性,为制定茂名地区的抗菌药物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7月~2011年12月间用于治疗常见G-杆菌感染的7 种抗菌药物使用量与医院感染常见G-杆菌耐药率进行统计,计算各药的用药频度(DDDs),以细菌耐药率与目标抗菌药物的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009年7月~2011年12月期间常见G-杆菌耐药率呈波动变化,大多数抗菌药物DDDs的变化与治疗目标菌的耐药率变迁呈显著正相关;三、四代头孢的大量使用与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率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抗菌药物的广泛大量使用与加速细菌耐药的产生和发展可能有着密切联系,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对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9—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以及病原菌耐药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009—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抗菌药物应用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第3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以及碳青霉烯类销售金额排序居前列;3年来头孢菌素类在销售金额与DDDs中一直占据较大比例;抗菌药物DDDs与病原菌耐药率呈正相关。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药物选择起点偏高、病原菌耐药率高等问题,医院应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尽量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使抗菌药物的应用更加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1.
蒋媛  孙秀颖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2):2045-2051
目的 分析天津市人民医院2013—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病原菌耐药性,分析抗菌药物用量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统计天津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性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采用Pearson法对病原菌的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分离出病原菌25134株,以革兰阴性杆菌居多,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前5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葡菌属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偏高;粪肠球菌对绝大多数所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上升,对碳氢霉烯的耐药率增长迅速.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较好.应用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排名前5位集中在头霉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头孢菌素类,其中头霉素类药物头孢西丁、头孢米诺连续3年均居前5位.特殊级抗菌药物比阿培南、亚胺培南DDDs增长迅速.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与其DDDs显著相关(P<0.0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与其DDDs显著相关(P<0.05);其余病原菌耐药率与DDDs的相关性较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天津市人民医院2013—2015年住院抗菌药物监控指标均达标,部分病原菌耐药性呈持续下降趋势,但随着头霉素类和碳氢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细菌耐药形势依然严峻,需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和细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2.
胡宝荣  哈力  李丹露  杨丽杰 《中国药房》2011,(42):3978-3980
目的:了解我院2008-2010年抗菌药物使用及常见细菌耐药现状,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我院3年间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的药品管理记录,计算药品用药频度(DDDs);对3年间临床分离的常见病原菌,采用K-B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利用WHONET5.4软件和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头孢匹胺的DDDs均排在首位;临床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不动杆菌属2010年的分离率已位居第3位;常见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由2008年的近10%上升至2010年的70%。结论:随着第3代头孢菌素和硝基咪唑类药的大量使用,我院细菌耐药率逐年上升。建议临床医师限制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延缓细菌耐药的趋势,重点监控多重耐药菌株的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统计分析某三甲医院2011—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革兰阴性细菌耐药率,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为临床降低细菌耐药性和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2013年送检的病原菌培养结果、同期抗菌药物累计使用频度和细菌耐药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 DDDs)逐年减少,从2011年的255456 DDDs下降到2013年的155024 DDDs,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及依替米星排名及用量占比无明显变化,头孢硫脒、头孢吡肟及氨曲南排名及用量占比明显减少。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逐年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类抗菌药呈逐渐耐药趋势,哌拉西林消耗量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头孢吡肟消耗量与阴沟肠杆菌耐药率呈负相关;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消耗量对阴沟肠杆菌耐药率呈正相关。结论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呈逐年下降趋势;部分细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呈正相关,而部分则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本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和细菌耐药性相关性,研究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和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对2010~2013年12种抗菌药物年用量和医院常见病原菌对这些药物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DDDs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010~2013年12种抗菌药物的DDDs呈波动状况,细菌耐药率逐年上升;DDDs排名前列的药物,细菌耐药性较高。结论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会加速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合理规范地应用和管理抗菌药物可以延缓耐药菌的产生,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统计该院2014~2015年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和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结果 2年间在我院排名前3位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CIP的耐药率与其DDDs呈正相关(r=0.713,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AMK)、头孢吡肟(马斯平,FEP)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TZP)的耐药率与其DDDs均呈正相关(r=0.910,0.891和0.878;P<0.05);大肠埃希菌对FEP、TZP、头孢哌酮钠(舒普深,CFP)、头孢他啶(CAZ)、亚胺培南(IMP)和环丙沙星(CIP)6种药物的耐药率与其DDDs均呈相关性(r>0.8,P<0.05)。结论细菌的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的DDDs存在相关性,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近3年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探讨细菌耐药性、院内感染与抗菌药物使用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8-2010年住院病人使用的抗菌药物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的DDDs数据及同期医院感染病例的送检病原菌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是我院主要抗菌药物,每日每百张床位的DDDs值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医院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逐年上升,细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密切关系。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对细菌耐药性的变异有重要影响,临床合理用药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WHONET 5.6软件分析2017至2021年临床送检细菌标本的耐药率,统计同期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对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017至2021年检出率较高的病原菌依次为: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与亚胺培南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呈正相关(P <0.05)。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未见相关性(P> 0.05)。结论 该院革兰阴性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加强院内抗菌药物的管理以减缓耐药菌产生。  相似文献   

18.
魏凌 《中国药事》2011,25(11):1155-1157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及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TB药敏试条法进行药敏试验,并按CLSI标准判断病原菌耐药性,对用药频度(DDDs)以及检出的细菌耐药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DDDs变化不大,其中喹诺酮类药物的几个品种使用频度较高,2008、2009年医院感染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别占69.66%和74.19%。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株。各种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均高度敏感,耐药率低于7%。两年度细菌耐药情况虽有波动但变化不大,革兰阳性菌耐药率略有降低,而革兰阴性菌耐药率则小幅上升。结论医院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病原菌的耐药监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统计分析某三甲医院2009~2013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使用情况及细菌耐药率,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降低细菌耐药性和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9~2013年送检病原菌培养结果、同期抗菌药物累计使用频度和细菌耐药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SPSS 17.0软件统计细菌耐药率和抗菌药物消耗量之间的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结果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用药频度从2009年的29237.90 DDDs下降到2013年的11296.65DDDs,累计下降了61.36%。除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使用与溶血性葡萄球菌(r=-0.68)和屎肠球菌(r=-0.86)耐药率存在负相关外,与常见细菌耐药率存在正相关,其中与大肠埃希菌(r=0.95)、阴沟肠杆菌(r=0.88)及粪肠球菌(r=0.95)耐药率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某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呈下降的趋势;除溶血性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与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呈正相关;提高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使用频度可能是某些细菌耐药率增高的一大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细菌耐药性的关系,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Excel对我院2009-2011年住院患者注射用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进行汇总、分类、排序;用Vitek-2微生物分析系统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环丙沙星DDDs2011年比2010年环比下降分别为32.6%、61.4%、63.2%、41.1%、69.6%,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其耐药率也下降(平均耐药率降幅>37.0%);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2011年比2010年环比上升38.1%;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变化不大,2010-2011年分别为87.6%、88.0%。结论:某些细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有一定关系。实行轮换使用不同抗菌药物是遏制细菌产生耐药性以及恢复药物敏感性的简单易行而又经济有效的方法,是降低细菌耐药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