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研究橡胶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及橡胶粉的最佳掺量,以中海SK-70#基质沥青为母体,通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常规试验研究不同掺量的橡胶粉对沥青性能的影响,确定其最佳掺量;并基于正交试验对最佳掺量下橡胶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优化橡胶改性沥青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在选定掺量范围内,掺加16%橡胶粉制备的橡胶沥青性能最优;剪切时间及温度对制备的橡胶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程度更为明显;为制得综合性能佳的橡胶改性沥青,应控制发育温度和时间、剪切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70℃、90min和190℃、60min。  相似文献   

2.
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分别进行短期热氧、长期热氧和长期紫外老化后,分离出老化SBS改性沥青胶结料,采用反应型再生剂对其进行再生,研究了不同老化方式对SBS改性沥青胶结料物理性能的影响和反应型再生剂对老化沥青胶结料性能的恢复效果。结果表明:短期热氧老化降低了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针入度、延度和粘度,长期热氧老化和紫外老化则使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和粘度增大,针入度和延度减小;反应型再生剂可显著提高老化SBS改性沥青的针入度和延度,降低其软化点和粘度,可较好地恢复老化SBS改性沥青的性能。荧光显微镜分析表明反应型再生剂较好地恢复了SBS在沥青中的交联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3.
橡胶沥青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粒径、不同掺量的废轮胎橡胶粉对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而后研究了橡胶沥青的性能随反应温度、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粒度为80目、量15%(质量分数)的橡胶粉制备橡胶沥青,其性能最优.橡胶沥青的性能与反应温度、时间之间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当反应温度高于200℃,反应时间超过60min的条件下,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橡胶沥青的粘度显著下降.在高温条件下,当反应时间超过4h后,橡胶沥青的性能开始老化.基于试验研究结果,对橡胶沥青的生产及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首先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粒径、不同掺量的废轮胎橡胶粉对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而后研究了橡胶沥青的性能随反应温度、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粒度为80目、掺量15%(质量分数)的橡胶粉制备橡胶沥青,其性能最优.橡胶沥青的性能与反应温度、时间之间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当反应温度高于200℃,反应时间超过60min的条件下,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橡胶沥青的粘度显著下降.在高温条件下,当反应时间超过4h后,橡胶沥青的性能开始老化.基于试验研究结果,对橡胶沥青的生产及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再生方式对老化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情况,首先通过常规试验、SHRP试验选择恰当的SBS改性沥青老化模拟方式;然后对4种再生方式:Ⅰ、掺加SK-90号基质沥青;Ⅱ、掺加SBS改性沥青;Ⅲ、掺加再生剂;Ⅳ、掺加再生剂+90号基质沥青展开探讨,确定了各再生方式的最佳条件,比较了各再生方式的优劣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采用RTFOT试验进行老化模拟更加方便、科学,RTFOT试验5 h获得的改性沥青指标与服务年龄为7 a的SBS改性沥青一致;4种再生方式对老化沥青性能均有改善作用,且每种方式的新、旧沥青最佳比例及添加剂最佳掺量均不相同,在各自最佳条件下比对4种再生方式知,最优再生方式为Ⅱ,然后依次为Ⅲ、Ⅳ、Ⅰ.  相似文献   

6.
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再度老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对沥青进行24 h、48 h TFOT老化,分别模拟沥青的中度和重度老化,然后将老化沥青再生,对再生沥青拌制的混合料及新鲜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短期与长期老化,并对老化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性能试验与对比评价,分析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及其老化规律,评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橡胶沥青混合料老化及再生后的路用性能,采用热氧老化的方法,研究了老化时间对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热拌再生研究了再生后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橡胶沥青老化后低温抗裂性能发生严重衰减,间断级配的橡胶沥青混合料比连续级配的橡胶沥青混合料耐老化。老化后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得到增强,低温抗裂性下降,抗水损害能力降低。橡胶沥青混合料老化再生后,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改性沥青是指通过往沥青中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它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到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而改性剂则是指在沥青或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的天然或人工的有机或无机材料,它应可溶融、分散在沥青中,能够改善或提高沥青路面材料性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沥青加速老化试验,实验室制备了经薄膜烘箱老化(TFOT)、压力老化(PAV)和紫外老化(UV)的沥青样品。随后,在老化沥青中加入了两种不同的再生剂进行老化沥青的养护再生并在室温条件下养护3d。对基质沥青、老化沥青、再生沥青进行了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的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再生剂都能使老化沥青性能得到一定的恢复,对老化沥青均有再生功能,但是再生剂1具有比再生剂2更好的再生效果。通过对老化沥青进行了不同剂量再生剂1的掺加试验,借助流变性能测试,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再生剂1的最佳掺量为6%。  相似文献   

10.
青岛炼化公司的焦化蜡油经过糠醛抽提工艺得到糠醛抽出油,由于其芳烃含量高,可作为沥青再生剂的调合组分。将其与AH-90直馏沥青调合制备再生剂,并评价了再生剂对老化沥青的再生性能。结果表明,富含芳烃的抽出油通过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90%、70%、50%、86.8%以及60.7%的AH-90沥青可以制备出5种符合NB/SH/T 0819—2010标准的热拌沥青再生剂产品RA5、RA25、RA75、RA250和RA500。将5种再生剂与氧化沥青按不同比例混合,得到的再生沥青性能与AH-70号沥青性能相当,表明本研究研制的再生剂能够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本质特性,采用锥入度试验和拉拔试验,研究了胶粉掺量和矿粉掺量对橡胶沥青胶浆抗剪强度和粘结强度的影响规律,发现胶粉对橡胶沥青胶浆粘结强度的影响大于矿粉,而对其剪切强度的影响不及矿粉。在此基础上,根据两者的交互作用提出了胶浆中胶粉和矿粉掺量的比例系数r∶f,进一步分析了r∶f对橡胶沥青胶浆高温性能、粘结性能的影响规律,推荐r∶f一般不宜小于0.4,且粉油比不宜过小或过大,胶粉内掺掺量范围宜为15%~21%。  相似文献   

12.
不同沥青胶结料重复蠕变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复蠕变试验,对3种不同类型沥青结合料进行高温性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沥青高温性能明显优于S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最差。对不同粉胶比橡胶沥青胶浆试验分析发现,累积变形增长率随粉胶比变化呈现出峰值关系,粉胶比为0.3时橡胶沥青胶浆高温性能最差,进行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时,粉胶比应尽量远离此值。  相似文献   

13.
橡胶沥青水老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沥青路面的长期使用过程中,水是影响沥青老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为研究水老化作用方式及水量对橡胶沥青老化性能的影响,本文以橡胶沥青和TOR橡胶沥青两种材料为例,通过改变水作用阶段和用水量试验研究不同水老化方式对橡胶沥青老化后软化点、粘度、疲劳因子、蠕变劲度、蠕变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在压力老化前三分之一时间(400min)进行加水压力老化试验,后三分之二时间进行无水压力老化试验的水老化作用方式最具可行性;对比无水压力老化试验和加水压力老化试验可知,水的存在促进了橡胶沥青的热氧老化;随水量的增加,TOR橡胶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能降低,抗疲劳开裂能力和低温性能降低,沥青老化加剧。  相似文献   

14.
The use of waste crumb rubber powder as a modifier for modified asphalt can recycle waste rubber to ease pressure on the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sphalt. Diffusion of components of asphalt into waste rubber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rubber modified asphalt,while the related researches are scarce. Diffusion of components of asphalt into waste rubber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this work. Rectangle rubber was immersed in asphalt at certain temperature for a period of time. And the mass increment of rubber was measured to determine the diffusion rate of components of asphalt into rubb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iffusion rate of components of asphalt into waste rubber increases along the temperature,but the diffusion rate of components of fractions oil which is distillated from catalytic cracking slurry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components of asphalt. Compared with asphalt,fractions oil enjoys lower viscosity and better permeability with higher content of saturates and aromatics. All the characteristics are contributed to the efficient diffusion of components of fractions into waste rubber.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试验分析研究了不同橡胶粉掺量对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分析了橡胶沥青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耐久性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轮胎橡胶粉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轮胎橡胶粉掺量越高,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越好;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要比基质沥青混合料有所提高,体现了橡胶沥青较好的抵抗水损害的能力;橡胶粉改性沥青的耐老化性能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Crumb rubber modified asphalt containing 20 percent crumb rubber particles of 30 mesh has been exa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o observe the microcosmic appearan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 distribution of crumb rubber particles in asphalt. The SEM pictures reveal that the crumb rubber particles distribute evenly in the asphalt and they are compatible well with asphalt. The shear creep test of crumb rubber modified asphalt was carried out at -10 ℃ and 40 ℃ by Dynamic Shear Rheology (DSR). The shearing deformation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creep stiffness modulus curve at loading stage of crumb rubber modified asphalt have been measured. The stiffness modulus of crumb rubber modified asphalt is much temperature sensitive and it decays much quick at the early stage of loading than normal asphalt. The rate of decay of stiffness modulus is slow at the subsequent stage and stiffness modulus approaches to a stable value at the final stage at a higher temperature. In addition, Burgers model is suitable to describe and simulat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 crumb rubber modified asphalt.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的问题,提出采用反应型聚合物沥青改性剂( reactive elastomeric terpolymer, RET)复配丁苯橡胶( styrene-butadiene rubber,SBR)的方案来获得综合性能优越且性价比较高的改性沥青。通过多应力蠕变恢复( MSCR)试验、小梁弯曲( BBR)试验、原子力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对不同RET掺量与SBR复配改性沥青的流变特性及其微观改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加适量的RET后,RET、SBR和基质沥青相互发生化学交联反应,复合改性沥青中形成新的大分子物质和化学交联网络结构,显著提高了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其稳定性,可有效延缓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基于流变学的沥青抗疲劳性能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了8种沥青材料的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时间-扫描"试验以及对应的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研究适于评价沥青疲劳性能的试验方法和指标.分析表明,与动态剪切试验相比,"时间-扫描"试验适于沥青(不包括如橡胶沥青等采用较大粒径改性剂的改性沥青)疲劳性能的评价;并提出了将"简化耗散能"用于"时间-扫描"试验数据分析和沥青疲劳性能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在提出环保型沥青路面中应用废旧胶粉的材料要求与工艺要求的同时,通过对应用废旧胶粉的大孔隙沥青路面技术性能、排水降噪性能的对比试验表明,环保型沥青路面中掺加废旧胶粉可以有效提高大孔隙沥青路面结构的稳定性与耐久性,是设计和修筑环保型沥青路面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