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数字城管的建设状况来看,我国数字城管的发展趋势呈现"两多一少"和"两个同步"的趋势。"两多一少"即大城市多,全国的4个直辖市和19个省会城市在建或建设了数字城管;沿海市多,浙江有18个城市在建或建设了数字城管,江苏有13个;中西部少,中西部只有10个城市。"两个同步"是指数字城管的建设,与该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步,需要完善基础设施,以维护为主;与社会发展同步,需要完善行政执法,以规范为主。  相似文献   

2.
李晓影 《山西建筑》2008,34(16):367-368
指出城市部件数据建库是"数字城管"建设的基础工作,针对杭州实际情况,分析了杭州市城市部件数据库建设的情况,研究提出了杭州市城市部件数据采集技术方案,并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3.
卢廷玉  纪彦忠 《城市勘测》2013,(3):46-48,52
现代城市管理工作具有高度的繁杂性,如何以信息化建设来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与效率,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论述了在建设城管部件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采集城市街道实景信息,构建城市管理实景地理信息系统,整合南岗区现有城管信息化建设成果,形成计算机体系、数据信息体系的综合集成。  相似文献   

4.
数字     
全国300多个城市开展了数字城管工作,数字城管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工具。随着技术的更新.宁波、杭州、深圳等城市数字城管升级为智慧城管,城市管理进入2.0时代。  相似文献   

5.
正基于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水与现代城市管理的深度结合,数字城管系统正逐步实现政府在管理城市和提供公共服务时从被动滞后向实时高效转变。本文以柳州市数字城管系统为例,介绍中小城市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架构、运行、应用及效用评估,积极响应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探索城市治理从"数字城管"提升为"智慧城管"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福州市实际,介绍了福州数字城管中空间数据的建设内容,重点阐述了空间数据库结构、基础数据获取、管理部件资源普查,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作为数字化城市管理(以下简称数字城管)的基础,城市部件普查的质量,乃至作为部件普查核心成果的部件数据库质量,成为数字城管项目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笔者结合参与的若干数字城管项目的经验,对城市部件数据库构成进行简单的介绍,就城市部件数据库质检内容和方法作简要探讨,供大家参考指证.  相似文献   

8.
金世斌 《现代城市研究》2011,26(4):83-87,96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在江苏推进以来,在提高城市问题发现能力、问题处置效率、综合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在体制机制、推进主体、队伍建设、参与主体等方面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认为,深入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应把握好数字城管与"大城管"、数字城管与数字政府、数字城管与城市综合执法的关系,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合理定位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全面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城市治理;加强绩效考核,着力提高问题处置率;拓展应用范围,逐步向数字城市过渡。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理空间信息标准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化工作是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福州市空间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及其应用需求,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库标准化的重要性、标准构成、重点建设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了解决城市地理空间信息标准化问题的若干对策,可供“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的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与指挥系统,是在大城管理念下,城市管理、应急指挥与市场服务和行政效能的管理创新,对于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数字城管建设背景入手,分析当前数字城管建设内容与特点,探讨数字城管在城市管理的重要作用,分析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准确实时的城市绿地资源信息数据库是绿地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但实际却面临空间信息延误、绿地属性信息缺失的难题,严重制约了绿地信息化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本文在分析城市绿地空间和结构的特点之上,基于GIS提出了一套城市绿地资源空属一体化信息库构建和维护的实用方法。研究基于GIS建立了一套空间信息获取和校核的方法流程,包括基于遥感的绿色信息提取方法、空间信息核准的校核单元、核准内容、核准方法等;提出了基于绿地分类的属性数据库构建的方法流程,包括数据库字段设计和调查方法等。该空属一体化的建库和维护方法能够为各地园林绿化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实用的方法支撑,可以有效解决由于信息更新滞后带来的信息管理系统使用"夭折"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许重光  杨成韫 《规划师》2007,23(9):62-64
深圳市规划局重视和加强信息化规划与统筹管理,建立规划电子政务发展框架;建立了多种类、多层级、多尺度的数据库,形成规划"一张图"体系,完善了数据动态更新的长效机制;通过集成化规划电子政务环境建设,提高规划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开展全市空间信息平台建设,创新信息共享和规划空间统筹模式;积极推广遥感、仿真和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为规划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城市空间资源数据库实时同步问题,是当前城市空间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对于提高地理空间信息现势性与应用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分析空间信息资源同步技术需求和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空间匹配分类更新模式的同步技术方案,重点探讨了"空间要素快速匹配技术"、"基于WCF信息快速传输技术"、"Arc SDE版本管理"、"原子钟授时同步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技术方案在Arc Engine10.1+VS.NET 2010平台上实现,并经过福州市勘测院生产实践的检验,证明其可行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太原规划一张图“系统实现了总体规划、分层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建库与动态更新,然而,修建性详细规划作为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未包含在该系统中.建立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规整、审核、建库、更新系统成为现有系统发展完善、规划编制人员辅助决策的迫切要求.根据太原市城乡规划局《太原市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报批系统技术要求细则》,我院建立起了太原市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审批系统.  相似文献   

15.
建设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是高效管理城市基础设施资料的基础,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阐述建立南宁市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建设方案,对南宁市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设计、数据入库与质检、数据更新维护等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思路,对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常洲  许培培  戴相喜 《城市勘测》2010,(5):28-30,50
保证空间数据库现势性经济有效的办法是对其进行动态维护。南京市于2007年6月启动了城建基础设施普查与建库项目,该项目已于2009年底全部结束,建立了准确完整的城市基础设施数据库。采用何种方法对其现势性进行有效维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南京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城市基础设施数据库动态维护的方案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GIS已经成为支撑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基于空间数据库引擎实现数据一体化存储管理成为地理空间数据框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漳州为例,采用Oracle 11g为数据库平台,ArcSDE为空间数据库引擎,构建了C/S体系结构下的基础空间数据及元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多源数据的高效整合和集成管理,为城市相关空间数据组织管理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系统是实现城市信息化建设和可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平台。本文首先介绍了Geodatabase数据模型,然后,以长沙市为例,分析了城市级空间数据系统的数据特点,阐述了“长沙市基础空间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分层设计、属性结构设计、数据编码设计等,最后,介绍了“长沙市基础空间数据库系统”的实现过程,并对系统的应用前景做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李文柱 《城市勘测》2013,(5):150-151
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摸索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的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有效改变城市道路建设中重复开挖、无序建设的局面。。本文以韶关市为例,简要介绍地下管线普查、数据建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内容与成果,并根据韶关市的具体情况,提出城市地下管线动态更新与维护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20.
数字城市规划体系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高军  刘文新  吴冬梅 《规划师》2006,22(12):5-8
数字城市规划体系框架包括平台、规划宝典和应用系统三部分,具有信息的完整性、支撑技术的多样性、系统功能的完备性特征.在数字城市规划体系框架的指导下,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全面开展了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工作,建立了"防水墙"、规划宝典、行政许可与执行信息系统、基于GIS的辅助分析决策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