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假性低血糖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1.1例1男,丁**,27岁。主因反复发热2周,于2004年11月10日人我院血液科诊治,查体:一般状态较好,胸骨下端压痛,脾大肋下可及8cm、质硬。血常规:WBC428.0×109/L,原始+早幼粒0.06,中幼粒0.26,嗜酸0.03,嗜碱0.05;HGB96g/L,PLT1247×109/L。骨髓象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空腹血糖2.1mmol/L(参考范围3.89~6.11mmol/L),静点葡萄糖治疗后2次复查血糖分别为1.64~1.83mmol/L,患者无低血糖表现,胰岛系列结果示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胰岛素及C肽测定值正常,B超示胰腺正常,除外胰岛细胞瘤所致低血糖。同时检测指端全血葡萄糖值正常,考虑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血糖酷似胰岛β细胞瘤临床表现的机制,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对服用降糖药导致低血糖伴高胰岛素血症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文2例均为老年患者,例1入院前2h于睡眠中突发意识恍惚,不能回答问话伴全身大汗,面色苍白.例2因突发胡言乱语半小时就诊,急诊行脑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2例急诊查指尖血糖1.2 mmol/L 、2.5 mmol/L,予葡萄糖静脉推注后仍处于持续低血糖状态并伴高胰岛素血症,考虑为胰岛β细胞瘤,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并追问病史,得知患者入院前均自认为有糖尿病而服用降糖药物,药物致低血糖诊断明确,后复查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正常.结论 老年患者服用格列本脲后可出现严重低血糖伴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表现酷似胰岛β细胞瘤,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24h动态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β细胞功能、特点及其关系。方法: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5例、正常人群30例分成初诊组、正常组,查空腹血糖、24h动态血糖及胰岛素,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modelassessment,HOMA-IR)及胰岛β细胞基础分泌指数(homeostasismodelassessment,HOMA-βcell);采用糖负荷30min净增胰岛素/30min净增葡萄糖(ΔI30/ΔG30)评价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初诊组患者空腹血糖(11.4±2.2)mmol/L、24h平均血糖(15.5±3.6)mmol/L、餐后1h血糖(17.3±3.1)mmol/L、餐后2h血糖(16.6±3.2)mmol/L、餐后3h血糖(13.6±3.5)mmol/L、糖化血红蛋白(9.7±1.1)%均比正常组高(t=3.524~3.535,P<0.01)。初诊组患者HOMA-βcell(92.4±22.4),ΔI30/ΔG30(23.9±6.3);均比正常组低(t=2.826,2.835,P<0.05)。初诊组患者HOMA-IR(8.4±1.3);均比正常组高(t=2.837,P<0.05)。当平均血糖值超过11.1mmol/L,患者HOMA-βcell及ΔI30/ΔG30明显下降;但患者HOMA-IR却变化不大。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24h平均血糖、餐后2h血糖高;全程持续高血糖是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特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的在初诊患者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靶动脉栓塞治疗嗜铬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9岁。1999年因阵发性心悸、头痛在我 院诊断为嗜铬细胞瘤行手术治疗,术中未见转移,术后 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术后血压正常。2004年4月再 次出现阵发性心悸头痛,血压高达180/140 mmHg。入 院后血糖空腹10.1 mmol/L,餐后2 h 17.1 mmol/L, 腹部CT示右肾上腺占位5 cm×4 cm×3 cm,ECT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孕期葡萄糖耐量试验(GTT)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接受孕检的135例妇女,于24~28孕周时,孕妇口服葡萄糖50 g,并饮水150 mL,进行葡萄糖负荷试验(GCT),于1 h后检测血糖.GCT阳性的孕妇进行GTT,并检测空腹血浆葡萄糖(FPG)及口服葡萄糖液1、2 h后的血糖.观察并记录孕妇血清碱性磷酸酶(AKP)、丙氨酸转氨酶(ALT)、淀粉酶等生化指标.结果 孕妇口服葡萄糖后的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空腹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正常的孕妇95例(70.37%),FPG 3.5~5.3 mmol/L,平均(4.34±0.37)mmol/L.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孕妇22例(16.30%),FPG 3.60~5.60 mmol/L,平均(4.43±0.46)mmol/L.GDM患者18例(13.33%),FPG 3.80~11.70 mmol/L,平均(5.31±1.54)mmol/L.口服葡萄糖1 h后,血糖正常的孕妇、GIGT孕妇及GDM患者的血糖分别为(8.01±1.04)、(8.83±1.08)、(11.35±2.13)mmol/L;口服葡萄糖2 h后,上述孕妇的血糖分别为(6.64±0.87)、(8.01±0.86)、(10.20±2.47)mmol/L.结论 孕检中GTT对GDM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糖耐量低减是指血糖已经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水平,血糖介于正常和糖尿病诊断标准之间,即餐后血糖在7.8 mmol/L~11.1 mmol/L之间即为糖耐量低减.因为糖耐量试验是空腹进行的,先抽血做空腹血糖测定,然后在5 min内服溶于300mL水中的75 g葡萄糖粉,然后在服糖后0.5 h、1 h、2 h分别抽血化验血糖值.如果服葡萄糖2 h血糖≥3.9mmol/L,而<7.8mmol/L为葡萄糖耐量正常,如果≥7.8 mmol/L但<11.1 mmol/L,为葡萄糖耐量低减.此时如加以注意,有可能回到高危人群中去,否则将发展为糖尿病.  相似文献   

7.
胰岛细胞瘤1例超声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胰岛细胞瘤1例超声表现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36岁。因发作性意识不清1a余就诊,多在清晨发生,0.5~2h自行缓解。每次发作均有严重的低血糖,静脉滴注葡萄糖液后患者清醒。生化检查:检查发作时的胰岛素、C肽水平,存在胰岛素不适当分泌,胰岛素释放指数为100。空腹血糖3~3.7mmol/L,餐后血糖7.3~9.5mmol/L。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例1,男,70岁,以“健康体检时发现血小板明显升高1周”于2007年4月12日入院.无发热、盗汗、消瘦等.体格检查:体温36.8℃,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脏、肺部未见异常,肝脏、脾脏肋缘下未触及.辅助检查:(1)血常规示白细胞12.1×109/L,血红蛋白134 g/L,血小板1848×109/L,白细胞分类正常.(2)肝脏、肾脏功能正常.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eutrophilic alkaline phosphatase,NAP)积分40,阳性率30%.血清铁蛋白及维生素B12正常.(3)骨髓检查提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细胞系增生明显活跃,占71%,分类中性中幼粒7%,晚幼粒18.8%,杆状核28%,分叶核17.5%,未见嗜酸、嗜碱粒细胞;红细胞系占21%,形态正常;巨核细胞系增生明显活跃,巨核细胞体积偏小,血小板呈大簇可见.骨髓染色体检查正常核型,p210bcr/abl融合基因阳性,JAK2V617F突变阴性.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莉  欧阳玲莉 《临床荟萃》2001,16(19):883-884
胰岛素瘤即胰岛 β细胞瘤 ,是来源于胰岛 β细胞的肿瘤 ,症状复杂易误诊。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 1989年 11月至2 0 0 0年 6月手术病理证实为胰岛素瘤 2 1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8例 ,女 13例。年龄 2 2~ 64岁 ,平均 4 1岁。病程 2个月至 4年。1.2 临床表现  2 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低血糖发作史 ,符合Whipple三联征。即 :1发作性低血糖症状或昏迷 ,常于空腹或劳累后发作 ;2发作时血糖低于 2 .8mmol/ L;3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立即消失。 2 1例患者低血糖发作时间均在清晨早餐前 ,8例尚有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社区反应性低血糖者的情况并分析。方法选取社区无糖尿病症状人员439例,测定空腹血糖(FPG)与口服75 g 葡萄糖的餐后2 h 血糖,根据资料分餐后2 h 血糖低于 FPG,餐后2 h 血糖高于 FPG 及所有人员3组,每组又按 FPG 值分为血糖正常(3.9~6.1 mmol/L)、空腹血糖受损(IFG,6.11~7.0 mmol/L)和2型糖尿病(DM,≥7.0 mmol/L)3个亚组。结果439例受试者共筛查出餐后2 h 血糖低于 FPG 121例,包括 IFG 17例、DM 6例,其中餐后2 h 血糖大于或等于7.8 mmol/L 0例、餐后2 h 血糖低于2.8 mmol/L 5例,最低达1.78 mmol/L。餐后2 h 血糖低于 FPG 组与餐后2 h 血糖高于 FPG 及所有人员组间 FPG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餐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反应性的低血糖对于 DM 的早期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应当引起临床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晨起空腹血糖及早餐后2h血糖达标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及特征。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年龄分3组,均用胰岛素治疗3周,A组:年龄36~50岁,B组:年龄51~64岁,C组:年龄65~76岁。达标标准:测空腹血糖≤7mmol/L,早餐后2h血糖≤8mmol/L。结果:中年妇女易出现低血糖反应,老年患者随着血糖逐渐接近正常,低血糖的发生增多,低血糖的表现不典型。结论:血糖的控制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群要有不同目标。老年患者空腹血糖约8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较适宜,较少出现低血糖。  相似文献   

12.
1病历摘要患者,男,47岁,自感头晕乏力1月余,于1999年8月2号人院.体检:T36.2℃,P 80次/分,R 20次/分,BP 120/75mmHg.中年男性,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正常,肝肋下未及,脾肋下3cm.实验室检查:肝功及电解质正常,ALP 3250u/L,LDH 342u/L,UA 505.8umol/L,Hb 71g/L,RBC 2.53×1012/L,WBC3.8×109/L,BPC 41×109/L,RC 6.1%,ESR 10mm/h.血片分类:中幼粒0.01,晚幼粒0.01,中性分叶核0.51,淋巴0.45,单核0.01,嗜酸分叶核0.01.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见到有核红细胞7个,成熟红细胞轻度大小不均,破碎、组滴形红细胞多见.骨髓检查:经过多次部位穿刺均为血抽,最后经胸骨穿刺成功,髓片示增生减低,晚幼粒细胞呈类巨幼样改变,核浆发育失衡.  相似文献   

13.
例1,女,72岁.2010年5月在外院体检时发现白细胞升高(11.53×109/L),单核细胞比例升高(具体不详),未予注意.2010年7月来我院查血常规示WBC 14.31×109/L,HGB 139 g/L,PLT 211×109/L,单核细胞0.169、嗜酸粒细胞0.059,嗜碱粒细胞0.015,中性粒细胞8.67×109/L.患者无头昏、头痛,无发热、盗汗,无腹痛、腹胀.入院查体:皮肤黏膜未见新鲜出血点及瘀斑,两侧腹股沟可触及多个黄豆大小肿大淋巴结,胸骨叩痛阴性,肝、脾肋缘下未及.结核杆菌抗体提示弱阳性;红细胞沉降率26 mm/1 h;C反应蛋白(CRP)正常;肿瘤标志物全套检测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彩超示右侧颈部(0.8 cm×0.3 cm)及双侧腹股沟(1.2 cm×0.3 cm和0.6 cm×0.3 cm)可见淋巴结,颈部左侧、双侧腋下及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7月27日骨髓细胞学检查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占0.498,嗜酸粒细胞0.072,幼稚单核细胞0.072,成熟单核细胞0.132,考虑为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外周血细胞分类示单核细胞0.12,未见幼稚细胞.染色体检查提示46,XX.bcr-abl融合基因阴性.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天津市为农民做健康体检.此间,我们共检查22539名35~65岁的成人空腹血清葡萄糖(以下简称血糖).为调查空腹葡萄糖受损的下限切点值,凡血清葡萄糖高于5.0mmol/L者,进一步作餐后2h葡萄糖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探讨7点末梢血糖谱中不同时间点血糖值预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0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老年T2DM患者225例,入院后监测7点末梢血糖,同步进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CGM),调查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状况,根据结果分为夜间有症状低血糖组和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组,比较两组低血糖相关指标,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定各指标与夜间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相关的最佳切点值。结果225例患者在CGM监测中,74例出现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为32.89%;其中,34例为夜间无症状低血糖,占45.95%(34/74)。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组患者空腹、晚餐后、睡前血糖均低于夜间有症状低血糖组。睡前血糖和空腹血糖预测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最佳切点值分别为6.9 mmol/L和6.0 mmol/L,AUC分别为0.822和0.651。结论应警惕老年T2DM患者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睡前血糖<6.9 mmol/L或空腹血糖<6.0 mmol/L提示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6.
葡萄糖调节异常的现代认识与干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福平  彭雁  徐保真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2):1057-1058
葡萄糖调节异常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是正常血糖调节状态发展成糖尿病的一种临床前的中间状态。在人群中 ,IGR 可表现为糖耐量异常 (impaired glucosetolerance,IGT)和空腹血糖受损 (im 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或二者并存。 IGT是指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后 ,2小时测血浆葡萄糖为 7.8~ 11.0 mmol/ L。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在保留 IGT诊断标准的基础上 ,将糖尿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诊断标准降低为≥ 7mmol/ L,并提出空腹血糖 6 .1mm ol/ L~ 7.0 m mol/ L为 IFG。随着糖尿病研究的深入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血糖所致偏瘫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低血糖致双侧肢体交替瘫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65岁,因失语、右侧肢体无力5 h入院。有糖尿病病史5年。入院时查体示右侧肢体肌力0级、病理征阳性,左侧正常。行头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并急查血糖(1.5 mmol/L),考虑偏瘫为低血糖所致,遂停用降糖药并静脉补充葡萄糖。患者精神状态好转,但随后又出现意识淡漠、反应迟钝,查体示左侧肢体肌力0级、病理征阳性,复查血糖(2.2 mmol/L),继续予葡萄糖静脉补充治疗,使空腹血糖维持在5.9~7.1 mmol/L,偏瘫未再发作。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其他检查及治疗,住院4 d出院。结论临床接诊急性神经功能缺损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想到低血糖所致可能,常规检测血糖,及时治疗,以免造成不可逆性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确立该地区成人空腹血清葡萄糖(以下称空腹血糖)在本实验室内的参考区间.方法 使用氧化酶法在奥林巴斯AU400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该地区1 248例体检人员进行空腹血糖水平测定.结果 空腹血糖平均浓度:x=4.827 mmol/L,s=0.454 mmol/L.结论 该地区成人空腹血糖估计参考区间为3.94~5.72 mmol/L.  相似文献   

19.
多选题(仔细阅读“继续医学教育园地”栏目的文章,即可找到答案)试题:1.下列哪几项是低血糖发作时的症状?A 心慌B .手足颤软C .恶心D .面色苍白E .呕吐2 .WHIPPLE三联症是指:A 癫痫发作B .剧烈运动或空腹时出现低血糖症状C .意识障碍、昏睡不醒D .发作时血糖低于2 .78mmol L E .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缓解3.对胰岛素瘤有诊断价值的空腹血糖值为:A 2 .70mmol LB .7.8mmol LC .1.78mmol LD .3.6 0mmol LE .8.4mmol L4 .胰岛素瘤患者低血糖发作时正确的处理步骤为:a .避免外伤;b .观察有无缓解;c.进食或静脉推注葡萄糖;d .测…  相似文献   

20.
糖调节受损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内分泌代谢疾病(8)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杨文英 《新医学》2004,35(1):57-58
1引言 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ucose regulation,IGR)的概念包括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和空腹葡萄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糖耐量减低是指空腹静脉血浆血糖小于7.0 mmol/L,同时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静脉血浆血糖在7.8~11.1 mmol/L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