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本试验利用干法分提、溶剂法分提和干法偶联溶剂法分提3种工艺来对猪油进行改性,对比了3种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分提液脂的1,3-2油酸-2棕榈酸(OPO)富集效果,同时对每种工艺条件下的分提产物进行了全面的理化性质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分提液脂中OPO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干法分提液脂的OPO含量为26.12%,溶剂法分提液脂OPO含量为34.02%,干法偶联溶剂法分提工艺OPO含量为43.36%,确定富集OPO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干法偶联溶剂法分提工艺。  相似文献   

2.
乳木果油是一种很好的类可可脂制备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乳木果油最佳溶剂分提条件,并对可可脂及分提前后的固体脂的熔点、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热力学性质、固体脂肪含量等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4 g/mL,结晶时间4 h,结晶温度10℃条件下分提效果最好,固体脂得率为63%。乳木果油分提固脂理化性质与可可脂符合性好。可可脂总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组成,而乳木果油的脂肪酸种类较多,分提后固体脂的脂肪酸组成与可可脂接近一致。10℃分提固脂的DSC熔融结晶曲线和固体脂肪含量与可可脂接近,其结果与熔点保持一致。研究为乳木果油分提固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羊尾巴的利用价值,运用真空抽提法从苏尼特羊羊尾巴中提取羊尾油,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质的测定。另外,将羊尾油进行干法分提,分为固脂、液油两部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原油、固脂与液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苏尼特羊尾油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为8.63%,酸值(KOH)为0.67 mg/g,皂化值(KOH)为180.1 mg/g,碘值(I)为45.48 g/100 g; 3种油样都检测出16种脂肪酸,主要含有棕榈酸、油酸和硬脂酸,液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原油和固脂的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研究新疆哈萨克羊不同部位脂肪经溶剂法分提改性后的变化,通过GC/MS法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为后续脂肪食用健康性的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分提脂顺序为37℃固脂、17℃固脂、2℃固脂和2℃液脂,其熔点降低(p0.05),碘值则升高(p0.05);尾脂、肾周脂和网膜脂脂肪分提组分的脂肪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其中分提组分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比原脂的SFA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不饱和脂肪酸(UFA)的变化趋势则和SFA相反。SFA中变化较明显的脂肪酸为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而UFA中变化较为明显的脂肪酸为油酸(C18:1n-9c)。结论:无论是从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还是n-6/n-3的值来考虑,哈萨克羊尾脂处理组2℃液脂的食用健康性更加优秀,其16.67℃~17.07℃的低熔点、高不饱和脂肪酸(58.13%~59.65%)的特性,可作为商业色拉油的潜在替代品。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新疆哈萨克羊不同部位脂肪经溶剂法分提改性后的变化,通过 GC/MS 法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为后续脂肪食用健康性的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分提脂顺序为 37 ℃固脂、17 ℃固脂、2 ℃固脂和 2 ℃液脂,其熔点降低(plt;0.05),碘值则升高(plt;0.05);尾脂、肾周脂和网膜脂脂肪分提组分的脂肪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其中分提组分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比原脂的 SFA 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不饱和脂肪酸(UFA)的变化趋势则和 SFA 相反。SFA 中变化较明显的脂肪酸为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而 UFA 中变化较为明显的脂肪酸为油酸(C18:1n-9c)。结论:无论是从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还是 n-6/n-3的值来考虑,哈萨克羊尾脂处理组 2 ℃液脂的食用健康性更加优秀,其 16.67 ℃~17.07 ℃的低熔点、高不饱和脂肪酸(58.13%~59.65%)的特性,可作为商业色拉油的潜在替代品。  相似文献   

6.
针对不同部位猪膘,测定其脂肪含量及对应猪油的熔点、碘值、固体脂肪含量(Solid fat content,SFC)、脂肪酸组成和甘三酯组成,并结合感官评价,对猪油进行香味的比较,结果表明:前腿膘的脂肪含量最高,为(88.18±0.21)%,花膘脂肪含量最低,仅为(64.31±0.69)%。猪油的熔点范围在(27.5~48.4)℃之间,以花膘油的熔点最高、前腿膘油的熔点最低。SFC曲线表明花膘油、网膘油的SFC曲线较为陡峭,可塑性较差,板油、背膘油、碎膘油的可塑性较好。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为猪油的脂肪酸主要包括油酸、棕榈酸、亚油酸和硬脂酸,其中花膘油的硬脂酸和棕榈酸最高、背膘油中油酸含量最高,前腿膘油中亚油酸含量最高,与植物油不同的是,猪油含有少量的奇数碳脂肪酸。猪油的甘三酯成分分析表明,猪油的主要成分为OPO、SPO和LPO,3种甘三酯的总和占50%,Sn-2位置上主要以棕榈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主要集中在Sn-1,3位置上,感官评价不同部位猪油的香味,以板油和网膘油的焦糊味较浓、背膘油的猪肉特征香味较浓,而花膘油的油腻味、腥膻味、刺激味较浓,不宜食用。通过不同部位猪油的品质特点比较,为猪油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巴沙鲶鱼油为原料采用酶法酸解制备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首先将巴沙鲶鱼油在30℃下分提,富集鲶鱼油中富含sn-2棕榈酸的部分,再以sn-1,3位选择性脂肪酶Lipozyme RM IM为催化剂,以高油酸葵花籽油脂肪酸为酰基供体,在填充床反应器中酸解鲶鱼油分提物,制备得到富含OPO的产品。酸解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停留时间1 h,鱼油与脂肪酸的比值1∶6(摩尔比),反应温度50℃,水分含量3.5 wt%。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的sn-2棕榈酸含量为57.8%,sn-1,3油酸含量为78.7%。  相似文献   

8.
鸵鸟油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了在陕西养殖的鸵鸟油,室温分离得到液体油和固体脂.采用化学方法和气相色谱仪测定了两者常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鸵鸟液体油和固体脂除碘值外其他理化指标稍有不同,其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也有差异.液体油主要含有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3.96%,其中油酸含量最高,达到42.23%;固体脂主要含有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等,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5.93%,其中棕榈酸含量最高,为45.23%.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与中国人乳脂脂质组成高相似的天然人乳替代脂,分析比较了3种鱼油(金鲳鱼油、银鲳鱼油和巴沙鱼油)的总脂肪酸、sn-2位脂肪酸、甘油三酯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金鲳鱼油中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4.93%、25.61%和26.52%,其中sn-2位棕榈酸的含量为39.71%,占总棕榈酸比例为53.10%;在3种鱼油中,金鲳鱼油总脂肪酸组成最接近中国人乳脂;甘油三酯组成分析结果证实,金鲳鱼油中富含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OPL,24.36%),其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鱼油,且其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的含量(16.79%)接近报道的中国人乳脂的平均含量(15.84%)。因此,金鲳鱼油是理想的中国婴儿配方奶粉专用油脂基料油,在人乳替代脂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宗蕾 《中国油脂》2020,45(6):82-87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是人乳脂中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婴儿对脂肪酸的吸收利用。以高油酸花生油脂肪酸乙酯(以下简称油酸乙酯)和棕榈硬脂为原料,在Novozym40086脂肪酶的催化作用下酯交换合成OPO。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酶法合成OPO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法合成OPO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油酸乙酯与棕榈硬脂摩尔比6∶1、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60℃、加酶量8%(以底物总质量计),在该条件下合成的产物甘三酯中OPO含量、2位棕榈酸占所有棕榈酸含量以及PPP含量分别为(46. 30±0. 03)%、(60. 70±0. 23)%、(5. 67±0. 30)%。产品指标均满足GB 30604—2015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猪油脂的开发利用新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猪油脂原料特性、加工工艺、应用途径及存在的问题几方面探讨猪油脂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发展前景,重点介绍了猪油脂提炼、精炼工艺及保健猪油、液体猪油和粉末猪脂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氢用量对猪油环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酸作催化剂,在60℃下,用双氧水对猪油进行环氧化,考察了过氧化氢用量对产物碘值和环氧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过氧化氢用量的增加,产物碘值减小,环氧指数增大,H2O2/C C摩尔比为1.5:1时,碘值达到最小值,环氧化指数达到是大值,此后碘值基本不变,环氧指数减小;参与环氧化的碳碳双键与测定碘值所用双键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3.
张东明  马美湖 《食品科学》2012,33(14):78-84
为使猪油在常温下可呈液态,采用两次干法分提的方法对结晶温度、冷却速率、养晶时间分别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将猪油加热平衡后以一定的速率冷却至一定的温度,在晶核形成后经过特定的时间进行养晶使晶体形成,最后通过离心法使固液相分离;同时探讨搅拌方式和一次干法分提的平衡温度对分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分提最佳条件为结晶温度21℃、冷却速率2℃/h、养晶时间14h;二次分提最佳条件为结晶温度16℃、冷却速率0.5℃/h、养晶时间30h;一次分提液化猪油的得率可达81.59%,二次分提液化猪油的得率可达79.93%。经二次干法分提得到的猪油在室温下可呈液态。  相似文献   

14.
猪油的连续精炼工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猪油来源丰富,但因制油方法上存在很多弊端及猪油的特性,使毛猪油在常温下非常容易氧化酸败。通过精炼可以将毛猪油加工成符合食品工业用的精制猪油,其稳定性好、应用范围广。概述了猪油的连续精炼工艺,对各工序的操作过程、参数、使用设备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提出了在设计、安装及生产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猪油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猪油的主要组成及性质。对食品工业中液化猪油、猪油精制、粉末猪油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详细论述。在猪油的工业应用中,着重介绍了猪油改性、醇解、水解(包括生物酶催化水解)、皂化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展望了猪油工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山稔子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山稔子为原料,研究了山稔子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实验表明,山稔子的水、无水乙醇、甲醇、50%甲醇、正己烷和乙酸乙酯的提取物对猪油均具有抗氧化作用,而且其抗氧化作用的强弱与溶剂的极性直接相关。对山稔子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和消除自由基能力的测定,并经过分析比较发现,50%甲醇和水的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较好,而50%甲醇稍占优。  相似文献   

17.
微胶囊粉末猪油膜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滕剑敏 《食品科学》2000,21(5):12-15
采用乳化喷雾干燥法制备粉末猪油,考察了蛋白质与麦芽糊精的比例、麦芽糊精DE值以及喷雾干燥条件对胶囊膜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猪油和甲醇为原料,KOH为催化剂,采用单因素法确定醇油摩尔比、超声波功率、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猪油酯交换反应的脂肪酸甲酯产率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显示各因素的最佳值分别为醇油摩尔比6∶1,超声波功率为120 W,催化剂用量为0.8%,反应温度为60℃。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强化KOH均相碱催化酯交换条件,结果显示最优条件为:醇油摩尔比为5.8∶1,超声功率为135.91W,反应温度为52.78℃,催化剂用量为0.86%,在该条件下甲酯最大的理论转化率为99.53%。  相似文献   

19.
添加猪油对馒头品质的改善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研究了猪油对酵母发酵性能,馒头品质及馒头老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猪油能增加面团的膨发体积,改善馒头体积,色泽和组织结构,并在延缓馒头化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柿叶乙醇提取物在猪油中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柿叶乙醇提取物在猪油中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 ,柿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性随着在猪油中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强。使用浓度为 60 0 mg kg时 ,其抗氧化性比 1 0 0 mg kg橙皮甙和 1 0 0 mg kg茶多酚略强。柠檬酸的增效作用比硬脂酰 L 抗坏血酸酯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