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应用治疗肾性贫血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1例,观察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都静脉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100~150U/kg。治疗组于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每周3次。结果:治疗组Hb、Hct提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凤琴 《中国药师》2010,13(6):861-862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09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对照组只采用EPO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Hb、Hct的变化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的Hb含量及血细胞比容均出现上升现象,且治疗组的上升幅度远大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疗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左卡尼汀联合EPO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同时治疗组于每次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疗程共12周。结果治疗组Hb、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0例尿毒症血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同时于血透后予以r-HuEPO 100~150 u/(kg.周)皮下注射。待红细胞压积(Hct)≥30%后减量,维持Hct在30%~35%治疗组于每次血透后静脉推注左卡尼汀1.0 g,而对照组不用。血浆游离左卡尼汀浓度采用放射化学酶联法测定。结果治疗组血浆游离左卡尼汀浓度及血红蛋白(Hb)、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压升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和35%。P〈0.05)。治疗组于治疗后第12周r-HuEPO用量仅为治疗前的一半,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r-HuEPO的疗效,纠正贫血,减少r-HuEPO用量,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相关高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为每周100-150U/kg,待血细胞比容(Hct)上升至30%时后减量。同时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20-50mg/(kg·次),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于治疗后第12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对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无明显改变。而两组血压升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2)。结论左卡尼汀能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及提高其疗效,纠正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左卡尼汀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2月~2014年11月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8例,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联合左卡尼汀治疗)与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各34例,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总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白蛋白(Alb)以及贫血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Hct及Alb水平依次为(123.49±7.53)g/L、(30.19±1.24)%、(38.47±3.19)g/L,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贫血改善有效率为94.12%,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上升,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的同时予以左卡尼汀辅助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使其贫血状况得以缓解,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崔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354-3355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HD)的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9 000 u/周,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同时常规口服铁剂、叶酸.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左卡尼汀1.0g加入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缓慢注射3~5 min,每周2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4周、3个月后检测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HT)并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4周后,Hb、Hct水平较治疗前上升(均P<0.05).3个月后两组Hb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均P<0.05),而且治疗组Hb的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左卡尼汀能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疗效及不良反应,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将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2组同时于血透后每周给予r-HuEPO100—150U/kg皮下注射,待血红蛋白(Hb)≥110g/L,红细胞压积(Hct)≥30%后减量,维持Hct在30%-35%;治疗组另于每次血透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2.0g,共12周。结果2组患者的Hb、Hc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红细胞生成素的每周平均用量较对照组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在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贫血患者中的辅助疗效。方法将40例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单用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2组疗程均为16周。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浆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血清铁蛋白(SF)、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rHuEPO用量。结果 2组治疗后TP、ALB、SF、Hb、HCT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rHuEPO用量为(137.51±17.76)U.kg-1.周-1,低于对照组的(211.32±14.27)U.kg-1.周-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有效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MHD患者肾性贫血及营养状态的疗效。方法将肾性贫血患者62例分成2组,每组31例。两组同时于血液透析后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150 U/kg。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于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2.0 g,2次/周,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白蛋白、总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并且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50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b及Hct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疗效显著,而且减少了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和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肾性贫血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给予铁剂、叶酸及复合维生素B,每次血透后皮下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次血透后予静脉注射左卡尼汀,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b、Hct水平及r-HuEPO的用量以及两组高血压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Hb、H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治疗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r-HuEPO用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对照组无明显减少;治疗组高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以提高r-HuEPO对肾性贫血的疗效,并降低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秦应娟 《黑龙江医药》2010,23(2):243-244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0例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两组患者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为每周100—150μ/kg,待血细胞比容升至0.33后减量,同时两组患者根据血清铁蛋白的水平给予静脉使用蔗糖铁,使血清铁蛋白维持在500彬L以上并补充叶酸和维B12。治疗组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克,每周三次,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的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贫血情况明显好转,与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于治疗后4、8、12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分别减少18%、34%和50%,而对照组用量无明显减少。同时治疗组血压升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充左卡尼汀能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同时可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从而减少其不良反应,并明显改善透析患者肌痉挛、肌无力、心绞痛、心力衰竭及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泽梅  刘春  晏佳  余慰  张燕佳 《中国药业》2010,19(13):78-79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150U/kg;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1.0g,静脉注射,每周2次,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结束时,治疗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可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超纯透析液对尿毒症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桂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超纯透析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结果观察组的BUN、SCr、β2-MG都显著降低,降低水平显著优于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Hb、Hct水平显著上升,上升水平显著优于的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超纯透析液对尿毒症贫血疗效较好,长期治疗可改善尿毒症贫血。  相似文献   

16.
李光来  苏双全  王梅菊  付纯 《安徽医药》2013,34(8):1155-1156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慢性肾衰合并贫血患者共50例,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25例,单用EPO治疗,试验组25例,在EPO治疗的同时加用左卡尼汀,试验周期为12周。治疗期末观察各组贫血指标的变化。结果①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贫血状况均明显改善。②两组之间对比,试验组的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EPO治疗可以改善MHD患者的贫血状况,左卡尼汀可明显提高EPO治疗MHD患者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40例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于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EPO,每周150 U/k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每周3次,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Hb、HCT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至12周时EPO用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疗效更佳,同时可减少EPO用量,降低促红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唐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4):109-110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8例尿毒症且具有肾性贫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2次/周,3000 U/次.治疗组于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2次/周.3个月为1个观察周期.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升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增强肾性贫血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季存珠 《海峡药学》2012,(12):133-134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与红细胞生成素联合使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6例,随机把7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均皮下注射rh-EPO,对照组再给予静脉注射15mL生理盐水,实验组再给予静脉注射左旋卡尼汀1.0g(溶于15mL生理盐水中),疗程为15周。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及血细胞压积(Hct)均有明显上升(P<0.05),但实验组上升的幅度更大;实验组高血压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卡尼汀联合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比单纯使用红细胞生成素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肾性贫血。方法将56例尿毒症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同时给予EPO皮下注射。治疗组于每次透析结束后注射左卡尼汀,对照组不用左卡尼汀,疗程共三个月。治疗前和治疗后每月取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同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上升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结论左旋卡尼汀联合应用EPO显著提高尿毒症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