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经导管灌注药物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疗效的研究。方法:对89例患者,149块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采用Seldinger’s穿刺超选择灌注融通术,将扩张、溶栓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直接注入ANFH的供血动脉内。结果:介入治疗后疼痛的缓解或消失占100%,X线、CT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新骨形成。DSA显示股骨细小动脉增多,供血小动脉增粗,静脉显影时间缩短,无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通过介入方法治疗ANF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扩张血管、溶栓及改善微循环药物直接注入缺血坏死股骨头的供血动脉。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并随访观察对比研究。结果介入治疗后疼痛缓解率为100%,髋关节功能恢复好转率为95%,DSA显示股骨头供血小动脉增粗,细小动脉增多,股骨头染色增强。X线、CT及MRI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新骨形成。结论介入治疗早期ANF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溶栓治疗疗效资料,探讨有效的介入治疗ANFH的方法。方法:对临床和影像诊断为ANFH的32例共51个股骨头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超选择性插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结果:股骨头供血血管主要来自髂外动脉的旋股内动脉的分支,占89%;DSA表现为缺血性、淤血性、缺血和淤血并存。结论:超选择性插管介入溶栓术是ANFH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旋股内、外动脉插管介入溶栓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28例33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对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将5FCobra导管超选择地送至旋股内,外动脉分别注入罂栗碱,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渗注射液,尿激酶,治疗后复行供血动脉造影检查,以观察股骨头的血供改善情况。结果28例患者共33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经介入治疗后疼痛缓解100%,疼痛消失占70%(23/33),髋关节能自如行走如54.5%(18/33),同时血管造影显示,股骨头供血小动脉增粗,增多,供血明显改善。结论血管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介入法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介入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ur head,ANF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例ANFH患者,全部病例均经X线、CT及MRI检查证实。经股动脉行Seldinger法穿刺插管,先行血管造影,再将导管超选择至病变股骨头供血动脉,灌注一定量溶栓及扩血管药物行介入治疗,术后血管造影观察病变股骨头供血情况,1周后所有病例行第2次介入治疗,方法同前,并随访临床疗效。结果:术后血管造影示股骨头供血动脉均不同程度增粗、增多,血供较术前丰富;随访发现患者关节疼痛缓解率达95%。结论:介入法是治疗ANFH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凌冰  陈东民  王海  乔风雷  惠本军 《当代医学》2009,15(17):343-344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疗效。方法对38例ANFH的患者采用介入插管的方法,先常规行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动脉和闭孔动脉造影,观察血液供应情况后,每支血管分别灌注溶栓并给予扩血管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术后再次造影,观察对比股骨头供血改变情况,并于1~20个月摄X线平片或\和CT及MRI随访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血管造影显示所有患者股骨头区血管增多,股骨头染色增强。随访1~20个月(平均10.5个月)影像检查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Ⅱ期以内的患者介入治疗后股骨头得以修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介入治疗ANF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扩张血管、容栓及改善微循环药物直接注入缺血环死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动脉。治疗后第2~8天,患肢静滴尿激酶50万U天,共7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对比研究。结果:介入治疗后疼痛的缓解或改善占100%,X线、CT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新骨形成。DSA显示股骨头供血小动脉增粗,细小动脉增多,显影时间缩短。结论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尤其是3级以前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股骨头坏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伟龙  陈忠  吴小红 《河北医学》2010,16(7):854-855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ANFH患者的12髋先常规行股动脉DSA,后在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内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即在每支血管内注入稀释后的罂粟碱25mg、尿激酶25万u、低分子右旋糖酐80mL、血栓通0.15mg;术后每日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血栓通0.3mg及肝素钠4500 u,连用5d,治疗后行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随访半年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患者患髋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不同程度改善,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随访1-6个月(平均4.5个月)示FicatⅠ、Ⅱ期患者介入治疗后股骨头修复明显。结论:股骨头供血动脉内的介入治疗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分析,评价该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插管成功后对髂动脉进行造影,将扩张血管、溶栓、改善微循环及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采用间断加压脉冲方法注入缺血性坏死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动脉及髂内动脉.术后继续运用溶栓和扩血管药物,连用7天,卧床休息1个月,可重复下一次介入治疗.治疗前后对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介入治疗后疼痛的缓解或改善占99.6%,经X线、CT复查示原坏死区域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新骨形成.DSA显示股骨头供血小动脉增粗,细小动脉增多,显影时间缩短.仅1例骨质改善轻微或不明显.结论改善或重建股骨头的血液循环是治疗Ⅲ期以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关键,介入治疗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个目的,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动脉造影征象,评价介入治疗对ANFH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9例病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80例病髋疼痛减轻或消失,70例病髋功能障碍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介入疗法是治疗ANF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系统抗凝、改善骨内微循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寻找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1 例共32 髋进行临床治疗,采用阿斯匹林进行系统抗凝,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骨内微循环。结果:经3 mo~2 a,平均11 mo 的随访,12 例患髋疼痛消失,7 例患髋疼痛减轻,2 例未改善。除2 例3 髋有放射学加重外,17 例26 髋表现放射学稳定,2 例3 髋表现放射学趋好。结论:系统抗凝、改善骨内微循环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2.
带肌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总结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案。方法: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5例51髋,均行头颈开窗、死骨清除、带血供骨瓣并松质骨髓植入术。结果:45例患者经过1.5-6年的随访,以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提出的疗效标准(百分法)评价治疗效果,优18髋、良23髋、可5髋、差5髋,优良率80.4%,总有效率90.2%。结论:带肌蒂骨瓣并松质骨髓移植,彻底清除死骨和减压,可恢复股骨头血运及股骨头外形,适宜于FicatⅠ~Ⅲ期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itanium alloy cage on the treatment of the ischem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in dog,the model of the ischem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was made with the liquid ni-trogen in 15 hybrid adult dogs.The titanium alloy cage made of a hollow cylinder was driven into the subchondral bone of necrotic femoral head via central channel.The dog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each group was sacrificed 3,6,12 weeks after the operation respectively.No collapse of femoral head was observed after the operation.The position of the cages was good on radiograph.Microscopically,the cancellous bone of necrotic femoral head rebuilt gradually and grew into cage.After 12 weeks of creeping substitution,the cancellous bone filled up the hollow cavity and holes of the cage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itanium alloy cage can provide structural support for the sub-chondral bone and prevent collapse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ischem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寻找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量化指标。方法 我们对临床X线片拍摄检查确定为股骨头缺血坏死Ⅱ~Ⅲ期的病例33例,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进行股骨头局部骨密度测量,与正常股骨头骨矿物含量值进行比较。结果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例的骨矿物含量值均高于正常股骨头骨矿物含量值。结论 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进行股骨头局部骨密度测量的量化结果表明,对其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移植于7例患坏死塌陷的股骨头内,关节外固定血管束。结果 7例手术全部获得成功。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关节疼痛全部缓解,行走2km以上无不适。全部病例X线摄片复查,未见继续塌陷。结论 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方法具有彻底清除死骨;重建股骨头血运;局部植入大量的成骨效应细胞.经传导或诱导作用在坏死骨小樑表面形成新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坏死指数与磁共振上的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找出坏死指数在股骨头塌陷的临界值,从而为利用MRI图像预测股骨头塌陷提供更可靠的参考标准(在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中,预测是否会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塌陷)。方法分析统计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明确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且MRI检查图像可以进行明确分期的共70例患者(共计100髋);依照伦诺克斯和亨格福德分期法(Lennox和Hungerford分期法)对100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图像进行分期,另按照Koo等提出的坏死指数法计算坏死指数,对二者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其相关性,并确定股骨头塌陷的临界坏死指数值。结果 I期至Ⅳ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指数分别为(0.31±0.08)(95%CI:0.29-0.34),(0.50±0.20)(95%CI:0.43-0.57),(0.62±0.18)(95%CI:0.53-0.71)及(0.83±0.23)(95%CI:0.70-0.95)。对各期股骨头坏死指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SD法对任意两期坏死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Ⅱ期中有3髋坏死指数大于53%,Ⅲ期中全部坏死指数大于53%。结论坏死指数与股骨头缺血坏死分期期数正相关,统计分析得到坏死指数53%可视作预测股骨头有无塌陷风险的临界值,在临床治疗中,坏死指数可以为预测股骨头缺血坏死是否塌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股骨头坏死的病理变化。观察带血运骨瓣移植术与带血运骨瓣与骨膜生发层细胞复合移植术的疗效。比较两种治疗方法之间是否有差别。探讨血供重建与骨重建相结合的可能性。方法 22只哈白兔分为3组。均将股骨头截下后埋于胸部皮下,制成股骨头坏死模型。3周后,A组对照组6只,无处置;B组8只,将带血运肋骨瓣植入已坏死的股骨头内,C组8只,将带血运肋骨瓣与骨膜生发层细胞复合植入已坏死的股骨头内,12周后,光镜、透射电镜观察股骨头的软骨及骨小梁的结构。结果 A组出现典型骨坏死而无修复,B组出现成骨细胞及红细胞,修复反应出现,C组出现修复反应,且修复效果优于B组。结论 应用哈白兔将股骨头截古后埋藏于皮下,可以制作出 血运肋骨诱发了骨重建,从而加快坏死骨修复,实验性血供重建与骨重建复合移植组对骨坏死的修复优于单纯血供重建组。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骨膜移植和中药 ,探讨一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方法 :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骨膜移植和中药综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果 :治疗 78例 ,5年以上随访 40例 ,采用 Harris疗效评分标准 ,其中优 2 3例 ,良 12例 ,可 5例。优良率 87.5 %。结论 :手术方法和结合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协同作用 ,中药具有改善受血区的血液循环 ,增强移植骨成骨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关节镜辅助下髓芯减压植入BAM骨诱导人工骨与自体骨髓细胞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2011年确诊的股骨头坏死按Ficat分期Ⅱ期25例30髋,Ⅲ期5例6髋;在C型臂透视定位及关节镜辅助下,有效准确地进行髓芯减压,对股骨头内病变组织清除彻底,改善股骨头内外环境,植入BAM骨诱导人工骨与自体骨髓细胞。术后3、12、24个月进行随诊,以Harris髋关节评分、X线片及MRI观察病变分期稳定性及临床疗效为评价指标。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24个月,按髋关节Harris评分,总优良率为86.11%。X线片显示股骨头部位有较好的骨修复,MRI显示病灶区信号无明显降低。结论:关节镜辅助下髓芯减压植入BAM骨诱导人工骨与自体骨髓细胞,具有诊断和定位准确,手术微创化特点,可用于治疗Ⅱ期,ⅢA期股骨头坏死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新技术。方法对31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二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用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加缝匠肌蒂髂骨瓣植骨、克氏针固定,适度制动及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平均127d骨折均愈合,随访平均36个月,按Harris评分优20例,良7例,可4例,关节功能满意,恢复日常工作,无股骨头缺血坏死。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用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加缝匠肌蒂髂骨瓣植骨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效果好,能促进骨折愈合,对预防股骨头缺血坏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