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腐植酸》2021,(2)
为了了解复合肥添加矿物源腐植酸后对土壤养分、生物活性和玉米产量的增效作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腐植酸复合肥、常规复合肥处理对石灰性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数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腐植酸复合肥和常规复合肥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土壤养分(铵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玉米产量。与常规复合肥处理相比,腐植酸复合肥处理显著地提高了玉米苗期土壤铵态氮、速效磷含量;显著降低了玉米灌浆期、收获期土壤脲酶活性;显著增加了玉米灌浆期、收获期土壤细菌数量。综上,复合肥添加矿物源腐植酸后对土壤养分和生物活性有一定的增效作用,进而可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
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定量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在玉米上的效应,以明确定量秸秆还田和不同氮量配施对玉米生长、氮素利用率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为秸秆还田和科学施氮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定量秸秆6000 kg/hm~2还田条件下,能有效提高玉米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施氮量在180.0~270.0 kg/hm~2时增产效果显著,比施氮量75.0 kg/hm~2和150.0 kg/hm~2增产20.33%~26.15%;秸秆还田配施氮量180.0~300.0 kg/hm~2,能有效提高玉米植株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并降低土壤氮素依存率,是田间试验条件下玉米种植定量秸秆6000 kg/hm~2还田的最优配施氮量范围;在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可以微调玉米根区土壤酸碱度;配施氮量270.0~300.0 kg/hm~2时,可有效提升土壤中全氮含量,并有效调节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带状还田对当年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为黑龙江省黑土区秸秆还田策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黑龙江省高纬度寒区开展,于2022年春季设置秸秆离田(CK)、整株秸秆带状还田(T1)、粉碎秸秆带状还田(T2)和粉碎秸秆配施有机肥带状还田(T3)4个处理。结果表明:短期内,秸秆带状还田不同模式对土壤养分指标和玉米产量构成指标有不同影响,与CK相比,T3处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增加7.62%和9.75%,电导率减少9.21%,玉米穗长增加8%以上,行粒数增加6.98%,单棒重增加23.61%,产量增加24.05%。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发现秸秆不同带状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影响的权重高于其他养分指标,对玉米产量构成指标影响较大的是单棒重、穗长和百粒重;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与玉米单棒重、穗长和百粒重呈正相关性,而土壤电导率与玉米单棒重、穗长和百粒重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采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生物菌剂与腐植酸肥配施的肥效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影响。试验共设生物菌剂与腐植酸肥配施、腐植酸肥、化肥和无肥(CK)、生物菌剂5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菌剂与腐植酸肥配施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总数均有显著增加;同时,能显著提高作物养分含量及生物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化肥减量施用条件下,配施不同配比的生物有机肥对玉米生长、产量、土壤生物学特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为化肥减量化应用于玉米生产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100%化肥)相比,在化肥减量施用15%~30%的条件下,增施生物有机肥后促进了孕穗期玉米的生长,且当生物有机肥增施量为40 kg/亩(1亩=666.67 m~2)时,玉米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2.19%(T2)和8.64%(T4);而当生物有机肥增施量为20 kg/亩时出现了减产效应,其中T3玉米产量显著降低了12.62%;减量化肥增施生物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而降低了真菌数,同时提高了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进而提高了土壤中有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但当化肥减量施用30%、生物有机肥增施量为20 kg/亩时,其有效养分和总养分含量却低于常规施肥。在化肥减量与生物有机肥增量配比适宜的条件下,才具有增产提质和养地改土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有机物料腐熟剂的生产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深绿木霉菌、酿酒酵母菌、白腐菌分别通过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制备成菌剂,然后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制得的粉状功能性有机物料腐熟剂具有效果好、能防控有害生物、使用方便的特点。通过玉米秸秆腐熟效果试验,证明该功能性有机物料腐熟剂可加速玉米秸秆的腐熟,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纳米ZnO(ZnONPs)对小麦秸秆还田土壤中土壤生态系统的生态毒性,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方法,探究了56天ZnONPs暴露对土壤呼吸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探讨其影响因素,对土壤p H值和土壤微生物量碳(MBC)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培养56天后,相比于对照土壤,添加秸秆的土壤的过氧化物酶、纤维二糖水解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分别增加了2. 0%、51. 1%和5. 6%,p H值显著下降,土壤呼吸作用增强,CO2的释放增加了73. 6%。相比于秸秆还田处理,ZnONPs的暴露抑制了土壤的呼吸作用,降低了CO2释放,并且微生物吸收Zn2+量增加了235. 5%。研究显示,小麦秸秆添加到农田土壤中显著提高了土壤的呼吸作用和土壤酶活性,ZnONPs在整个培养周期都抑制土壤呼吸,降低了SOC含量。  相似文献   

8.
腐植酸的养分增效作用与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地研究了腐植酸对NPK养分的增效作用与机理。结果表明,风化煤中的腐植酸能显著提高沙土的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养分淋失,适宜用量为100g/kg;NPK与腐植酸有效络合后颗粒的水稳性可延长到140小时,养分的释放速率比无机复合肥降低30%~40%;土培试验与田间观察试验表明,腐植酸复合肥对土壤有机质具有显著的超补偿效应,其机理在于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激发效应增强;与等养分量的无机复合肥相比,施用腐植酸复合肥小麦体内NPK含量较高,生物产量提高6.05%,产量与体内养分含量同施肥量呈二次曲线趋势相关,适宜的NPK投入量为4.35g/pot(12.5kg土)。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有机物料腐熟剂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杆处置常采用焚烧和直接还田的方式,焚烧处置污染环境,直接还田处置影响田间耕作。介绍一种功能性有机物料腐熟剂的制备方法,包括菌种的选择与制备、液体发酵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该功能性有机物料腐熟剂符合GB 20287—2006的要求,可使秸杆快速腐熟,使用方便,并具有防控有害生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含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对盐碱土的淋洗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含不同腐植酸的土壤调理剂对盐碱土改良的效应,采取土柱淋溶系统进行模拟试验,设置含腐植酸褐煤及硝基腐植酸与钙、镁配施6个处理,HA1:施入含腐植酸褐煤375 kg/667 m~2;HA2:含腐植酸褐煤和磷石膏按3∶1配施共375 kg/667 m~2;HA3:含腐植酸褐煤、磷石膏和硫酸镁按5∶2∶1配施共375 kg/667 m~2;XHA1:施入硝基腐植酸375 kg/667 m~2;XHA2:施入硝基腐植酸和磷石膏按3∶1配施共375 kg/667 m~2;XHA3:硝基腐植酸+磷石膏+硫酸镁(5∶2∶1配施,施用量375 kg/667 m~2)。通过9次淋洗水溶盐含量达到较平衡的状态,然后检测9次土壤淋洗液及土壤中p H、电导率(EC值)、Na~+、Cl~-、HCO_3~-及CO_3~(2-)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淋洗条件下,施用硝基腐植酸较含腐植酸褐煤处理淋洗出更多的盐基离子。9次淋洗结束后,硝基腐植酸+磷石膏(3∶1配施,施用量375 kg/667 m~2)处理在土壤层的0~40 cm盐碱程度降低显著,电导率、水溶Na~+、水溶Cl~-和水溶HCO_3~-较CK分别显著降低24.00%、56.33%、89.19%和12.74%,土壤溶液p H降低0.1~0.16个单位。硝基腐植酸+磷石膏(3∶1配施,施用量375 kg/667 m~2)处理在本试验淋洗方式下取得较好的土壤盐碱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腐植酸》2020,(1)
正在华北平原进行了连续3年的花生种植试验,研究了腐植酸对连作花生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影响。除氮、磷、钾输入量相等外,设置无机肥配施腐植酸处理。与对照相比,腐植酸提高了连作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为了阐明腐植酸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机理,本研究对各种土壤质量指标进行了评价和比较。研究发现:腐植酸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包括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在第3年中效果最好;同时,腐植酸处理后土壤脲酶、蔗糖酶和  相似文献   

12.
为寻求南四湖水稻优化施肥模式,根据当地习惯施肥和水稻的需肥特性,设计了7种不同施肥模式,对不同施肥模式下水稻生长因子(水稻地上部干重、植株及籽粒中氮含量)、产量因子(水稻成熟区生物量、产量)、肥料利用率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控释尿素比普通尿素更符合水稻生长特性,水稻地上部干重优于普通尿素,籽粒氮的吸收量较普通尿素增加15.83%;降低化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可提高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和养分向籽粒中的迁移;在等氮磷钾量情况下,控释尿素和20%减量控释尿素配施推荐磷钾肥的水稻产量较普通尿素分别提高8.75%和8.70%;控释尿素配施推荐磷钾肥显著提高了氮磷钾肥的利用率,20%减量控释尿素的氮肥利用率可提高21.40%。从降低施肥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控制面源污染角度出发,20%减量控释尿素配施推荐磷钾肥为最优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水稻生长的不同时期,分6次滴施5 kg/667 m~2和7 kg/667 m~2腐植酸肥料,研究其对水稻的根系发育、株高、分蘖数、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理论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7 kg/667 m~2施用量处理在株高、平均分蘖数、净光合速率等方面优于5 kg/667 m~2施用量处理,但5 kg/667 m~2施用量处理在根系发育、叶绿素含量、理论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方面要优于7 kg/667 m~2施用量处理,且施用腐植酸肥料处理各指标均优于未施用腐植酸肥料的对照组。综合考虑肥料成本和经济效益,建议在推广水稻膜下滴灌种植时采用腐植酸肥料5 kg/667 m~2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4.
长期施肥对作物氮磷利用及土壤速效氮磷供应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永林  李小平 《磷肥与复肥》2008,23(2):71-72,78
通过北京昌平"国家褐潮土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长期定位试验(1991~2004年),研究了褐潮土务件下长期施肥对作物氮磷吸收利用及土壤速效氮磷供应能力的影响.主要结论是:无论是作物总养分吸收量还是养分表观利用率,氮磷钾配合施用均高于单一施氮或氮磷钾两两配合处理;耕层土壤碱解N含量氮磷钾配施有机肥或秸秆处理优于单施化肥;氮磷钾配施有机肥土壤速效磷含量比不施肥增加11倍,而磷钾比对照增加5倍;氮磷、或氮磷钾配施秸秆、或氮磷钾配合分别比对照增加3倍左右.  相似文献   

15.
腐植酸肥料对生姜土壤脲酶活性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池栽方式,研究了腐植酸肥料对生姜土壤脲酶活性和碱解氮含量、植株氮素吸收量以及根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用等量腐植酸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植株氮素吸收量和根茎产量;土壤脲酶活性前期降低、后期提高。与施用等量无机养分处理相比,施用腐植酸缓释肥料能显著提高生长后期土壤脲酶活性、土壤碱解氮含量和植株氮素吸收量,根茎产量提高9.17%。  相似文献   

16.
控释肥不同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水稻高产的施肥模式,解决水稻生产中多次追肥、用工多、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对控释肥不同用量下的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控释肥用量处理的水稻产量均高于对照处理,增产幅度在5.4%~8.1%之间,以K3处理最高;施用控释肥处理能提高分蘖成穗率,同时缩短稻株基部节间长度,利于提高水稻抗倒伏性能;与对照处理相比,不同用量控释肥处理的土壤无机态氮含量分别增加10.89%和3.12%,速效磷含量分别提高4.32%~10.23%(拔节期)和2.52%~6.57%(成熟期),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4.89%~23.56%(拔节期)和3.44%~13.21%(成熟期)。不同控释肥用量处理均对水稻产量、土壤养分含量有正效应,建议在水稻种植上用控释肥替代常规用肥。  相似文献   

17.
《腐植酸》2017,(1)
<正>采用石灰和腐植酸钾对新平整烟田进行土壤改良田间试验,研究了2种改良剂与化肥配施对烤烟养分吸收、产量、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可显著提高土壤速效养分,保证烤烟正常生长;石灰明显改善土壤pH,提高烤烟产量;腐植酸钾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提升烤烟品质。化肥、石灰、腐植酸钾配施可以有效缓解土壤酸害,提  相似文献   

18.
复合肥减量施用对覆膜栽培水稻产量和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怡 《磷肥与复肥》2012,27(3):76-77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水稻覆膜栽培条件下复合肥配施有机肥(榨菜叶)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量和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覆膜栽培条件下减少复合肥施用量20%,较CK(淹水栽培)增产6.9%,在此基础上配施有机肥较CK提高水稻产量14.3%~19.0%,水稻氮、磷、钾养分利用率提高4.7~26.1百分点。在紫色土水稻产区覆膜栽培条件下复合肥减量20%及配施有机肥15~30 t/hm2是水稻节肥增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发展生物有机肥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石元春院士介绍,我国每年产生7亿多吨作物秸秆,其中,每年有2亿t被就地焚烧;每年有25余亿吨畜禽粪便及大量有机废弃物。生物有机肥是以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产生的有机废弃物为原料,配以多功能发酵菌种剂加工而成的含有一定量功能性微生物的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除了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外,还含有改善肥料或土壤中养分释放能力的功能菌,既能向农作物提供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又能增肥土壤,在我国发展生物有机肥的意义很大。1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单纯使用氮肥,由于挥发、淋失、径流等原因,氮肥的利用率只…  相似文献   

20.
《腐植酸》2021,(1)
正在山东济南粘质水稻土上进行水稻–小麦轮作田间小区试验,试验设不施氮(CK)、普通尿素(U)、控释尿素(CR-U)、控释尿素减量40%(60%CRU)、控释尿素配施黄腐酸(CR-U+F)和控释尿素减量40%配施黄腐酸(60%CR-U+F)6个处理。于水稻和小麦苗期、拔节期、灌浆期/抽穗期和完熟期采集植株和土壤样品,测定植株叶片光合特性、氮素吸收量和籽粒产量,及土壤pH和有效氮、磷、钾养分含量。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