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100只眼)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100只眼中顺利完成超声乳化术88只眼(88%)。12只眼转为ECCE+IOL手术。术中后囊破裂21例(21%),其中撕囊失败11例(11%),虹膜损伤6例(6%),其中3例(3%)伴有人工膜出血。未能植入晶体2例(2%);术后角膜水肿28例(28%)。一过性高眼压6例(6%),人工晶体后皮质残留3例(3%),瞳孔变形3例(3%),无张力性扩瞳3例(3%)。后房型人工晶体半脱位1例(1%),玻璃体积血3例(3%)。结论:手术过程中每一步规范操作是顺利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临床护理和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86例(86只眼)诊断为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PACS(primaryangleclosuresuspect,PACS)、PAC(primaryangleclosure,PAc)及PACG(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PACG)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回顾分析其围手术期及术后护理措施。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治疗,84只眼(97.7%)术后视力具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视力〈0.1者7只眼(8.1%),0.1~0.5者32只眼(37.2%),0.6~1.0者47只眼(54.7%)。83只眼(96.5%)随访期结束时不用药情况下眼压均在10~15mmHg。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术能有效控制PAC及PACG患者的眼压、提高视力。对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颜驾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383-1384
【目的】探讨治疗白内障晶体半脱位的有效方法。【方法】分别对32例(32只眼)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行PHACO人工晶体植入术(23只眼)和小切口ECCE人工晶体植入术(3只眼)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前部玻切悬吊式人工晶体植入术(6只眼),术后观察和总结患者的视力变化情况、人工晶体的位置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正常瞳孔下3只眼可见人工晶体上缘,散瞳后5只眼人工晶体偏住,均无复视症状发生;术中和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具有熟练的手术技巧,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手术治疗晶体半脱位白内障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32只眼)先天白内障和外伤性白内障儿童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5岁以下儿童行后囊环形撕囊,玻璃体前段切割。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8以上6只眼(19%),0.4~0.7 20只眼(63%),0.1~0.3 5只眼(15%),0.1以下1只眼(3%)。术后所有病例瞳孔区清亮。瞳孔移位3眼,无人工晶体夹持或偏位,眼底未见视网膜脱离及虹膜前后粘连。结论儿童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60例中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确诊为糖尿病的白内障60例(73眼),40眼Ⅱ~Ⅲ级核,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33眼Ⅳ~Ⅴ级核,采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54眼(73.97%)术后1周裸眼视力≥0.4。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经处理对术后视力元影响。结论采取恰当的术式,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15例(15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的变化,并分析术后并发症,随访1年。结果术后随访,13例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2例视力无明显提高;所有术眼眼压较术前显著降低,13只眼(86.7%)眼压<21mmHg;13只眼房角开放,2只眼术后房角粘连仍为180°~210°,15只眼术后前房均加深。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能有效降低眼内压,开放房角和提高视力,是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糖尿病合并白内障67例74眼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A组),其中32眼植入Pharmacia 812CPMMA人工晶体.42眼植入Acrysof丙烯酸酯折叠式人工晶体。手术结果与糖尿病合并白内障31例31眼的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及非糖尿病老年性白内障61例66眼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C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术后3天视力≥0.5者56眼(75.6%),术后1月视力≥0.5者61眼(82.4%),术后前色素膜炎4眼(5.4%),术后3~6月后囊膜混浊率8眼(10.8%),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优质人工晶体植入并发症少,具有更好的视力效果。  相似文献   

8.
老年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晶体植人术后老年患视功能与术前视力、年龄及术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人2003—03/2004—03在沈阳何氏眼科医院住院确诊为老年性白内障的患280例342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261只眼)或行白内障囊外除术+人工晶体植人术(81只眼),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术前视力、不同术式的术后视力。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80例(342只眼)全部进人结果分析。④术前视力水平与术后视力恢复的关系:术前视力〉4.0的163只眼术后视力≥4.7的为147只眼.视力提高水平为90.2%(147/163);术前视力≤4.0的167只眼术后视力≥4.7的为87只眼,视力提高水平为52.1%(87/167):差异有显性意义(X^2=67.87.P〈0.001)。②术后视力恢复与年龄的关系:〈70岁的白内障患210只眼,术后视力≥4.7的为175只眼,视力提高水平为83.3%(175/210);≥70岁的白内障患132只眼,术后视力≥4.7的为59只眼,视力提高水平为44.7%(59/132);差异有显性意义(X^2=52.02.P〈0.001)。⑧两种术式与术后视力恢复的关系: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人术组261只眼术后视力≥4.7的为218只眼.视力提高水平为83.5%(218/261),白内障囊外除术+人工晶体植人术组81只眼术后视力≥4.7的为16只眼视力提高水平为19.8%(16/81),差异有显性意义(X^2=116.37,P〈0.001)。结论:术前矫正视力好,手术年龄在50-70岁之间,术中实施超生乳化效果好的,可使术后视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方法:对年龄50岁~92岁的老年性白内障575例眼进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其效果。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视力。结果:术后视力:0.1~0.3者69眼(12%),0.3~0.5者264眼(45.91%),0.6~0.8者182眼(31.65%),10者60眼(10.43%),术后视力无明显提高者13例226%)见于网膜,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及视神经萎缩。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后发性白内障、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出、虹膜脱出.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早期反应轻及视力恢复快特点,手术成功关键在于手术技巧及手术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病人的视网膜病变治疗时机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189只眼)糖尿病性白内障病人行散瞳眼底检查,45例(79只眼)因严重白内障眼底窥不清。65例(90只眼)接受眼底荧光造影,其中60只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属于1~2期;30只眼属于3~5期,白内障手术前对其可见区域视网膜进行激光光凝。102例(157只眼)接受了白内障手术,植入人工晶体。白内障手术后有112只眼接受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包括术前曾行此检查的90只眼),对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3期病人行局部视网膜光凝治疗,4~5期病人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白内障术后眼底造影检查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2期40只眼,3期45只眼,4~5期共27只眼。10只眼放弃治疗,62只眼单纯行激光治疗。光凝治疗后随诊6~12个月,4只眼因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除术,1只眼注入硅油。其他病眼视力稳定或提高,视网膜病变未见明显进展。26只眼发现黄斑水肿明显,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4 mg。结论白内障术前及术后及时检查眼底,积极治疗,可控制视网膜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总结了近5年来本院收治的47例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患者,并对手术时机和术式的选择进行了总结和探讨。结果15例行角膜清创缝合术的同时行外伤性白内障吸除术,12例1期植人工晶体,15例清创缝合后3~6d行皮质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11例清创缝合2周后吸除残余皮质同时植入人工晶体。其中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38例,9例未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后3月复查,植入人工晶体的27眼裸眼视力0.2~0.6,47眼矫正视力在0.06~0.8。结论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1期行清创缝合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或2期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预后能获得较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人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晚期浅前房的疗效。方法:对抗青光眼术后晚期浅前房患者26例26只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术,术后随访6~10个月。结果:术后26眼眼压全部控制在2.0~2.8kPa。24眼前房形成良好.2眼有改善.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人术.是治疗扰青光眼术后晚期浅前房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宋湘梅  林勤  刘欣华 《全科护理》2012,10(12):1079-108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在高度近视眼白内障病人治疗中的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观察分析高度近视眼白内障病例144例(152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3个月~6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78眼术后视力≥0.5(51%),56眼术后视力0.2~0.4(37%),18眼术后视力≤0.1(12%),与术前相比视力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无一例发生高眼压并发症,32眼发生角膜水肿,对症治疗后所有角膜水肿均消退.术后观察3个月~6个月无术后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高度近视眼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方法,围术期护理对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咬切术(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三联术对31例(31只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4.2个月。结果术前平均眼压为32.15 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随访最终平均眼压降至14.78 mm Hg;术后随访最终矫正视力范围为0.05~1.0,其中≥0.5者23眼(74.2%);术后早期2只眼使用降眼压药物,随访后期无使用者;术后早期并发症为角膜水肿及前部葡萄膜炎症反应,经对症治疗3~5 d吸收。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咬切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恢复有用视力、并发症少等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院眼科自1995年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小切口(长3.2~5.0mm)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将采用“梨形”撕囊法手术158例(17只眼)进行回顾性总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6年4月~12月用梨形撕囊法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158例(174只眼)。其中男74例,女84例;年龄43~89岁,平均60.8岁。右眼69例,左眼73例,双眼16例。174只眼中老年性白内障152只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18只眼,先天性白内障4只眼。术前视力光感至0.4,有11例经内科确诊患有糖尿病。晶体核硬度按Emery分级法,Ⅰ级8只眼,Ⅱ级37只眼,Ⅲ级56只眼,Ⅳ…  相似文献   

16.
对30例(52眼)白内障患儿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严密观察与精心护理。结果17例(28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均待患儿满2周岁后再行二期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1年,均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3例(24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一期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1年,视力达0.1以上者8例(15眼),0.1以下者5例(9眼),出现继发性白内障1例、术后粘连2例,均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认为做好全麻苏醒期间病情观察与护理、加强术眼护理、强化术后康复指导,可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157例(167只眼),男95例,女62例。年龄40~87岁,平均66.5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53只眼,并发性白内障14只眼,术前视力0~0.4。153只眼植入硬性人工晶体,14只眼植人折叠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原因,探讨治疗原则。方法对224例285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术中及术后早期出现并发症者进行统计并分析原因。结果术中及术后早期出现并发症者30眼(10.53%),其中角膜水肿20眼(7.02%),晶状体后囊膜破裂2眼(0.70%),葡萄膜炎2眼(0.70%),暂时性高眼压4眼(1.40%),视网膜脱离1眼(0.35%),人工晶体移位1眼(0.35%)。结论术后早期出现角膜水肿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主要并发症,术中后囊膜破裂处理不好容易发生其他并发症,熟练的操作技巧是降低并发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Kelman(196)首创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以来,白内障手术已由普通囊外摘除术过渡到小切口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将1996年在天津参加超声乳化水和小切口白内障讲习班,胡光达博士示范手术,记录完整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31只眼),使用美国爱尔康公司超声乳化仪,在(Topcon)显微镜下进行,软性折叠式人工晶体由爱尔康公司提供,人工晶体度数计算采用电脑验光机和A型超声波电脑计算机测定。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4~74岁,平均52岁。老年性白内障25只眼,外伤性白内障4只眼,并发性白内障5只眼。2手术方法术…  相似文献   

20.
瞳孔闭锁或膜闭伴发白内障手术是采用反眉字巩膜隧道切口入前房 ,有针对性选用 3种不同方法对瞳孔区进行处理 ,环行撕囊或截囊 ,水分离 ,超声乳化吸出或挽出晶体核 ,注吸残余皮质后植入人工晶体。该手术损伤小 ,手术时间短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我科对 1997年~ 2 0 0 0年 3月 2 2 0例白内障中 15例 18只眼瞳孔闭锁或膜闭伴发的白内障患者 ,较成功进行了白内障摘出加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后疗效满意。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5例 (18只眼 )中外伤性 3例 3只眼 ,均为男性 ,年龄 15岁、2 9岁、5 1岁。 12例 (15只眼 )为陈旧性虹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