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冠国  马虎  曹鹏飞 《混凝土》2011,(12):70-72
水泥细度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控制水泥细度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步骤.研究了水泥细度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抗压强度、早期干燥收缩和自身收缩、早期开裂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泥细度的增加,早期水化程度加大,混凝土早期强度越高,早期收缩及开裂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针对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性能有重要影响因素的水泥品种和减水剂类别,进行了相应的定量测试试验,并分析了水泥品种和减水剂类别对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性能影响的作用机理,得出了提高混凝土早期抗开裂性能的水泥品种和减水剂类别。  相似文献   

3.
内养护对混凝土收缩开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使用高吸水材料的混凝土试件的早期自收缩、长期干燥收缩及椭圆环约束开裂试验,探讨混凝土内养护措施对改善混凝土收缩开裂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内养护对混凝土强度及抗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有矿物外加剂的情况下,该内养护剂可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混凝土的抗开裂性能得到提高,同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混凝土强度及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减缩防水密实剂是一种能有效减小混凝土的早期收缩,降低混凝土开裂风险进而提高其防水性能及密实性的外加剂。对混凝土减缩防水密实剂对混凝土的早期收缩性能及对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减缩防水密实剂掺加到混凝土中,可有效减小早期收缩,降低混凝土制品的开裂风险,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不大,有较大的工程使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水泥与混凝土的生产和结构工程技术的发展,温度收缩和自身收缩日益成为引起开裂的主要收缩现象.同时,由于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加速,弹性模量、徐变松弛等参数随之变化,造成开裂趋势明显加大.因此,更新评价和预测混凝土收缩与开裂的方法,寻求改善现今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方法已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的早期开裂是混凝土结构和材料科学的重大课题之一.导致这类开裂的两大关键冈素是早龄期数天内水化热的集中释放诱发的过高绝热温升和同时期内毛细孔自干燥诱发的自收缩的快速增长.以净浆和砂浆为试验对象.初步研究了通过提高水灰比、改用粗磨水泥及以石灰石粉取代部分水泥等三种配合比优化手段,以达到减小温度变形和自收缩,从而缓和早期开裂之目的,并为进一步制备抗早期开裂的高性能混凝土奠定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过大的自收缩是造成混凝土早期开裂的主要因素之一,防治混凝土早期开裂对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至关重要,目前掺入矿物掺合料是减小混凝土自收缩的重要措施。介绍了水泥基材料自收缩理论,然后对比、分析和总结了不同矿物掺合料种类、掺量、细度、掺入方式和水胶比对不同龄期水泥基材料自收缩的影响,同时探究了其作用机理,对未来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泥砂浆流动度试验、水泥胶砂试件强度试验、水泥胶砂试件干缩试验、混凝土强度试验、混凝土孔结构分析和混凝土面板早期诱导开裂试验,系统研究了高吸水树脂对水泥胶砂及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吸水树脂内养护对水泥胶砂试件流动性影响与其吸水性能有重要关系,但在混凝土中则并不明显;高吸水树脂对水泥胶砂试件早期干缩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后期干缩抑制效果不明显;高吸水树脂对混凝土后期强度降低不大,对混凝土孔结构总孔隙率影响不明显,高吸水树脂增大了混凝土大孔的体积,稍微降低了气孔间距系数;掺吸水树脂的混凝土要控制早期水分蒸发,避免发生塑性收缩开裂。  相似文献   

9.
铝酸钙膨胀剂(简称AEA)是一种硫铝酸钙型混凝土膨胀剂,在制备混凝土时掺入水泥重量的8~12%,代替相同重量的水泥,制成补偿收缩混凝土.其特点是膨胀稳定快,膨胀能量大,后期强度高,干缩小.能防止混凝土建筑物的开裂,提高抗渗防水性能.普通混凝土的收缩开裂时有发生,导致渗漏,钢筋锈蚀,影响结构的使用功能和寿命.为此,国内外工程界在材料,设计和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工程实践证明:采用膨胀剂或膨胀水泥制成的膨胀混凝土,取代普通混凝土是较理想的建筑结构材料,将结构承重与结构自防水合二为一,具有优良的自防水性能.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2016,(2)
自研究高性能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与自生收缩入手,进行系统地研究混凝土早期开裂问题。主要研究混凝土浆体的早期抗裂性能,参照《水泥混凝土砂浆体抗裂性能试验方法》,把混凝土早期抗裂问题简化成水泥浆体的抗裂行为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唐明  傅柏权 《混凝土》2006,(10):1-3
针对混凝土早期裂缝日益严重的现象,研究不同水灰比混凝土早期开裂的规律及分形特征,为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减少早期裂缝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平板约束法对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的早期开裂进行测试;并应用分形理论测量并计算不同水灰比混凝土裂缝的分形维数。水灰比从0.44减小到0.28,6h裂缝总长增加2.1倍,最大裂缝宽度增加了5.9倍,分形维数从0.95增加到1.14。研究表明,水灰比的减小加剧了混凝土的塑性开裂;应用分形理论定量描述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分布规律是十分有效的,为评价早期开裂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强度与水泥水化率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非接触式微位移传感器法对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从6h到28d龄期内的自收缩进行了测量,同时研究了密封条件下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水泥水化发展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的降低,混凝土自收缩和早期自收缩速率明显增大;对于同一混凝土而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水泥水化率均与自收缩成较好的线性关系;水灰比越低,同一龄期水泥的水化程度越低,水泥的化学收缩就越小,但混凝土的自收缩值却越大,证明自收缩与化学收缩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行设计的塑性抗拉强度、塑性收缩开裂应力测定装置测试了水泥砂浆、混凝土塑性抗拉强度和塑性收缩开裂应力.出现塑性收缩开裂时,试件表面实际的塑性收缩开裂应力应大于或至少等于其塑性抗拉强度,据此提出了以试件的毛细管收缩开裂应力临界作用深度来计算其他试件的名义开裂应力,再以此计算它们的塑性收缩开裂抗裂指数,从而得出水泥基材料塑性收缩开裂抗裂判据的思路.实验发现:当抗裂指数≤1.360时,水泥砂浆、混凝土出现塑性收缩开裂;当抗裂指数>1.360时,水泥砂浆、混凝土不出现塑性收缩开裂.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水泥细度对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与干燥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一定时,水泥细度在297~400 m2/kg范围内,随水泥比表面积增加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及干缩呈增大趋势,但当水泥比表面积增加至450 m2/kg时,混凝土28 d强度发展受到影响,干缩反而减小;用同一细度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同龄期内其干缩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水灰比对混凝土干缩的影响程度大于水泥细度。  相似文献   

15.
水泥细度对水泥水化及混凝土早期开裂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量热仪法研究了细度对水泥水化热及水化放热速率的影响规律,利用非接触式激光位移传感器和集中约束平板法测试了不同细度水泥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变形与开裂.结果显示:随着细度的增加,水泥水化热与水化放热速率增加,水化放热峰值时间明显提前;水泥比表面积提高,混凝土早期收缩增大,早期单位裂缝面积增加,但混凝土水分蒸发速率与最大裂缝宽度减小.建议混凝土工程中应限制水泥过细.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塑性收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了混凝土用水量、水灰比等混凝土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塑性收缩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混凝土塑性收缩与水灰比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并存在某一临界值(0.42),当水灰比处于某一临界值时,具有较大的塑性收缩.此外,在水灰比一定的情况下,用水量较大的混凝土具有较大的塑性收缩.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UEA(硫铝酸钙类膨胀剂)和HCSA(硫铝酸钙-氧化钙类膨胀剂)的膨胀特征,比选出适宜于配制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剂;研究了内养护对补偿收缩混凝土抗压强度、早期变形、干缩落差和抗裂性的影响,并在西北大风干旱地区开展了内养护补偿收缩混凝土的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HCSA的膨胀效能高、膨胀速率快、对后期水分补充的依赖程度低,掺量(质量分数)为6%时可满足混凝土补偿收缩的要求;内养护可提高HCSA的膨胀效能,减小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和干缩落差,提高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抗裂性;内养护补偿收缩混凝土用于西北大风干旱地区暴露面大的薄壁平板实体结构时具有良好的抗裂性.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易开裂空鼓问题,试验研究了水泥砂浆、掺加砂浆王的砂浆和添加复合外加剂的专用砂浆,并就三种砂浆的泌水性、稠度、抗压强度和收缩值等性能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最高,且泌水较严重,收缩值最大;掺加砂浆王的砂浆的抗压强度比水泥砂浆略有减小,但相对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仍较大,泌水性较...  相似文献   

19.
段成涛 《施工技术》2006,35(4):31-33
介绍超长钢筋混凝土墙体中使用膨胀加强带及增加温度应力钢筋提高混凝土自身的抗拉性能,控制混凝土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Basic properties of blast furnace slag cement mortar and concrete are investigated by adding inorganic activators.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concludes that slag cement mixed with suitable activator agents such as lime, gypsum and limestone powder could accelerat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tighten pore structure at early age. The addition of activator into mortar and concrete containing slag cement produces superior properties, reduced shrinkage and less carbonation compared to mortar and concrete containing slag cement without the addition of activator. Consequently, there are possibilities for manufacturing blast furnace slag cement, which could compensate the weak properties at early curing age. When compared with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this cement has superior characteristics for long curing 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