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莫静 《中外健康文摘》2012,(38):397-398
目的观察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29%,对照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5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7.86%.结论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川芎茶调散合葛根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川芎茶调散合葛根汤加减治疗,对照组50例用西比灵治疗,2周为1个疗程,1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茶调散合葛根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川芎茶调片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强的松片联合西比灵治疗,治疗组采用川芎茶调片联合西比灵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川芎茶调片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能显著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从而减轻患者的头痛症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张久瑞 《吉林医学》2011,(6):1132-1132
目的:探讨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性头痛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比灵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30例痊愈2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痊愈15例,好转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4.4%。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神经性头痛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川芎茶调散与耳穴贴压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门诊病人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与对照组43例.治疗组用川芎茶调散加减配合耳穴贴压疗法.对照组用西比灵5 mg,日1次,路盖克1片,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24%,对照组有效率为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茶调散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血管性头痛较对照组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吴勇飞  范立红  罗晨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106-107,109
目的探讨川芎茶调散加减联合点穴按摩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54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西比灵胶囊,观察组给予川芎茶调散加减联合点穴按摩治疗。28 d为一个疗程,疗程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TCD及甲皱壁微循环检测结果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TCD及甲皱壁微循环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茶调散加减联合点穴按摩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与西比灵联合对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30例口服西比灵胶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养血清脑颗粒,疗程30天,一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头痛宁胶囊与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头痛宁胶囊联合西比灵,对照组用西比灵,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发作次数、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8%,对照组64%.结论 头痛宁胶囊联用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比灵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清脑熄风消痛颗粒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其中脱落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用清脑熄风消痛颗粒配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用西比灵胶囊。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11%,治疗组为94.44%,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脑熄风消痛颗粒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较单用西比灵胶囊有更明显的效果,可降低复发率,减轻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偏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脑心通胶囊3粒/次,3次/d口服; 西比灵每晚5mg口服,1次/d,治疗2个月.对照组采用西比灵每晚5mg口服,1次/d,治疗2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脑心通胶囊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米替林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米替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米替林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杨闯  周贤刚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5):769-771
目的评价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轻中度气滞血淤型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轻中度气滞血淤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三七通舒胶囊,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结果就总体疗效而言,ITT结果显示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7%,83.33%,PP结果显示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84.31%,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具有临床上的非劣性(P〈0.05)。ITT分析与PP分析结果一致。临床观察中未发现三七通舒胶囊有任何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轻中度气滞血淤型偏头痛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刘锟 《继续医学教育》2014,(12):123-124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无先兆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天津市红桥区双环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治疗的偏头痛患者6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治疗配合氟桂利嗪;治疗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疗程均为15天,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54.8%。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偏头痛患者85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单纯采用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用药1个月后开始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症状量化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症状量化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能有效地减轻或终止头痛的发作,缓解伴发症状,提高疗效,预防头痛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散偏汤联合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沈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口服散偏汤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川芎清脑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头部刺痛或胀痛、头晕目眩、恶风畏寒、肢体沉重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头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效果优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98例CC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98例.治疗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0g/次,3次/d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1次/d(每晚睡前服).对照组仅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次,1次/d(每晚睡前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TCD参数变化. 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流变学和TCD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CCCI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81例偏头痛患者,其中因失访脱落6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奇数者为氟桂利嗪组(37例,给予氟桂利嗪治疗),偶数者为丙戊酸镁组(38例,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头痛发作频率及头痛严重程度。结果:治疗后氟桂利嗪组和丙戊酸镁组头痛发作频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氟桂利嗪组和丙戊酸镁组头痛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8.92%和23.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用于防治偏头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与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9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96例,给予尼莫地平30 mg/次,每日3次,对照组92例给予氟桂利嗪5 mg/次,每晚1次。结果:尼莫地平与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与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尼莫地平不良反应较氟桂利嗪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防治偏头痛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