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扁平钢箱梁斜拉桥拉索梁端新式锚固结构的疲劳性能,根据锚拉板与主梁的不同连接方式,分析、比较了锚拉板与箱梁外腹板连接和锚拉板与箱梁顶板连接时不同的受力特点及传力路径.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锚拉板与箱梁外腹板连接的锚固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以确定锚固结构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应力集中的重点部位;在数值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足尺模型对拉索梁端锚固区进行了疲劳试验.结合有限元分析和疲劳试验结果,对桥梁设计寿命期内新式锚拉板式锚固结构连接焊缝的抗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拉索梁端锚固结构板件间连接焊缝的疲劳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锚拉板与箱梁外腹板焊接的连接方式降低了应力集中程度,提高了构造细节的疲劳等级,改善了结构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2.
湛江海湾大桥锚拉板式索梁锚固区疲劳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评估湛江海湾大桥锚拉板式索梁锚固结构关键构造细节的疲劳性能,对该结构进行了足尺模型疲劳试验.为指导疲劳试验,了解结构受力特性,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锚拉板与锚拉筒之间的连接焊缝下端部应力集中明显,最大主拉应力出现在该区域;在设计疲劳荷载作用下,该结构关键构造细节处均未发现疲劳裂纹,结构疲劳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勐古怒江特大桥主桥为云南省首座双塔三跨空间扇形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主梁采用分离式扁平流线型钢箱梁。结合主桥施工特点,采用梁单元模拟计算主梁结构在各阶段的第一体系应力包络,板壳单元计算第二体系应力;主桥钢箱梁内外隔板受力复杂,分别建立标准段和梁端压重段局部模型,进行受力分析;斜拉索梁端锚固区钢锚拉板受力集中,对该区域建立实体模型,分析应力集中情况。计算结果表明钢箱梁结构整体受力状态良好,绝大部分区域应力数值均小于设计允许值;箱梁标准段和梁端压重区受力均满足规范要求;锚拉板局部应力集中现象明显(控制应力采用屈服应力),对应力集中位置须确保焊接后打磨匀顺并锤击以减少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4.
针对索锚管式锚固区构造复杂、应力集中的特点,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索锚管式锚固结构进行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吊杆力主要靠索锚管与拱肋横隔板之间的2条焊缝传递;索锚管承压板处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增加焊缝长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锚固区应力集中现象;设置单锚管,锚固区应力集中现象明显,设置采用双锚管可以有效缓解锚固区...  相似文献   

5.
彭涛 《湖南交通科技》2021,47(3):106-109
为探究钢锚箱式锚固结构弹塑性力学行为,以某中承式吊杆拱系梁锚固区钢锚箱为工程背景,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局部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弹性状态和极限状态下钢锚箱主要板件的受力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弹性状态下,钢锚箱支撑板主要受力表现为面外受弯,最大正应力为-180 MPa,内外侧加劲板在锚下区域有轻微应力集中现象,承压板受力复杂,空间弯曲现象较为明显,应力峰值达260 MPa;在极限状态下,支撑板大部分区域达到屈服状态,塑性应变发展较快,承压板与腹板焊接位置也出现局部屈服,内外侧加劲板除锚下区域达到屈服外,其余大部分位置仍然处于弹性阶段.  相似文献   

6.
斜拉桥索塔锚固区受到预应力和斜拉索索力的作用,局部受力十分复杂,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容易产生裂缝。采用钢锚梁这种组合锚固结构可以减少混凝土所受的拉应力,从而使受力更为合理。为揭示索塔锚固区的受力特性,以安海湾大桥为背景,运用有限元的方法对其锚固区钢锚梁及混凝土塔柱进行了空间应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荷载作用下锚固区整体上处于较平均的应力状态,结构传力体系清晰明确,受力合理,为日后类似桥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研究锚拉板式索梁锚固结构的传力机理和应力分布规律,评估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以湛江海湾大桥为工程背景,对锚拉板式索梁锚固结构进行了足尺模型试验,并与非线性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锚拉板与锚拉筒连接焊缝处应力水平较高,远离焊缝应力分布趋于均匀;结构整体受力合理,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但局部存在应力集中,设计时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在铁路简支箱梁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过程中,位于锚穴及检查孔槽口倒角处出现裂缝的问题,建立了该桥的三维有限元精细化模型,对该桥进行了锚固端局部应力精细化分析,通过参数化数值分析得出:当槽口半径R由0.25m增大至0.75m时,锚穴及检查孔槽口倒角处混凝土的拉应力显著降低、局部拉应力区域明显减小,从而从构造上改善了锚穴与槽口倒角处的应力集中现象,并对已经开裂的箱梁提出了补救措施,获得了良好的工程效益,防止了后续制梁张拉过程中出现类似裂缝,研究方法与所得结论对同类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某异型独塔斜拉桥主跨225m,设计中塔梁固结段和后锚点为关键构造节点。为确保关键节点结构设计的安全可靠,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空间板壳元模型,分析受力异常复杂的塔梁固结段和后锚点区域空间应力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塔梁固结段总体满足受力要求,但局部应力集中现象比较严重,设计中应引起重视;后锚点结构整体应力水平不高,局部构造设计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0.
对公路桥梁锚固体系进行了概述,同时从摩擦系数、锚合角度以及接触高度方面探讨了公路桥梁锚固体系中锚板安全性能影响参数,并研究了锚固体系中锚板参数设计,从锚板外观质量控制、硬度控制以及性能控制方面提出了锚板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为公路桥梁锚固体系中锚板的参数化设计提供一些参考,确保锚固体系的锚固性能,推动我国公路桥梁锚固体系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吊索锚固结构是自锚式悬索桥中的关键节点,锚固结构一般采用锚箱式、锚管式和销铰式等连接方式,受力状态复杂,局部应力集中现象突出,依靠平面杆件计算软件难以模拟实际复杂的应力状态,通常采用有限元建模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本文以一座自锚式悬索桥吊索锚固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建立锚固结构的三维模型,通过三维空间模型对锚固结构进行细部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朱倩 《北方交通》2012,(7):46-48
刚性自锚式悬索桥的锚固区结构和受力较复杂。以平顶山建设路立交桥为例,运用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建立该桥梁的整体计算模型,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边跨主缆锚固区梁段的局部计算模型,对主缆锚固区进行空间局部应力分析。得出结论:箱梁切开截面端与顶板交接处的正中心位置及主缆锚固位置处局部应力超限,出现明显应力集中,需要进行局部加强处理;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斜拉桥索梁锚固区空间模型,分析了在最大斜拉索索力下,索梁锚固处的受力情况,并对局部配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锚固区三向应力分析中,锚固处横梁与腹板结合处存在1.82 MPa拉应力,锚块与腹板相交位置最大拉应力接近2 MPa,边腹板位置拉应力为3.2 MPa,需对其进行配筋加固;锚块与边腹板结合处出现6.25 MPa拉应力,需进行配筋处理,其余位置总体受力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4.
观音岩大桥锚拉板区域焊接应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钢结构斜拉桥索梁锚固区域焊接应力较为集中的特点,以重庆江津观音岩大桥索梁锚固区域为研究对象,制作了三个足尺比例的试件,对锚拉板区域相关焊缝的残余应力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锚拉板区域各条主要焊缝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焊接残余应力,局部地方接近屈服强度。研究分析了锚拉板区域各类焊缝的残余应力特征、分布规律、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为同类桥梁索梁锚固区域的设计和制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斜拉桥锚箱式索梁锚固区应力及传力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出索力在主要焊缝间分配的定量描述及主要板件的受力特点和产生应力集中的原因,用有限单元法对锚箱式索梁锚固区应力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表明:锚垫板传递总索力的约20%,其主要作用不是承担索力,而是将索力传给2块锚箱腹板;2块锚箱腹板与箱梁腹板的焊缝传递总索力的约80%,且2条焊缝传递的索力相近,剪应力沿焊缝长度方向呈“马鞍形”分布;各主要板件在面内、面外集中力及弯矩作用下有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适合中等跨度斜拉桥的H型索塔的设计,对塔柱细部构造和横梁预应力张拉工序进行了优化和创新设计。拉索在塔上的锚固构造采用对塔壁受力有利和方便施工的钢锚梁,并对钢锚梁的设计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结合大连金州某斜跨钢拱桥的设计,分析斜跨钢拱桥拱肋锚固区的构造特点,建立钢锚箱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空间有限元法对拱肋钢锚箱节段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给出了钢锚箱的应力分布特点。分析表明:在钢锚箱基本板件组合的基础上,横隔板外侧采取相应的补强设计,部分区域虽存在一定程度的应力集中,但整体性能好,索力传递流畅,吊索索力能较合理地分散到钢拱肋上。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新型三腹板空间索面钢锚梁锚固结构, 其设置了三道腹板, 拉索锚固在中腹板和边腹板内部, 而不是像传统的 “骑在” 钢锚梁上方。 通过与常规的空间索面钢锚梁方案进行对比, 基于整体杆系模型受力分析, 分别建立两种钢锚梁锚固方案局部精细模型, 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案钢锚梁结构的受力特点。 结果表明, 相对常规方案, 新型结构几乎全部的板件应力都有所下降, 最大应力也下降了 15%, 且避免了一些应力水平很高的板件的使用; 板件厚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其整体用钢量下降了 15? 5%, 对施工的要求也相对降低; 紧凑的设计使得新型结构的结构尺寸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特别是横向尺寸相对常规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适用于各种空间相对狭小的桥塔。  相似文献   

19.
针对钢筋混凝土路面板悬空水毁灾害,提出了悬空钢筋混凝土路面板锚拉加固方法,由锚固钢绳、钢绳支墩和锚杆三部分组成;采用结构力学方法,建立了悬空钢筋混凝土路面板弯矩、最大允许宽度及锚固钢绳拉力的计算公式;工程实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悬空钢筋混凝土路面板锚拉加固方法有较强实用性,可实现钢筋混凝土路面板悬空灾害的应急抢修。  相似文献   

20.
襄河大桥主桥采用(102+55) m的拱形钢塔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采用流线型钢-混混合梁、桥塔采用钢-混混合塔的双结合段设计,钢梁、钢塔部分均采用后承压板式构造。该桥桥塔采用拱形钢塔,斜拉索采用无粘结钢绞线成品索,斜拉索在钢梁、混凝土梁及钢塔上分别采用锚拉板、齿块、钢锚箱进行锚固,桥梁下部结构采用承台及群桩基础,主梁及桥塔施工均采用少支架方法进行施工,该桥采用MIDAS进行整体计算并采用ANSYS进行局部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桥结构受力合理,构造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