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一种2-羟基-3-(3-氧代-1,3-二苯基丙基)萘-1,4-二酮的合成方法。以2-羟基萘醌-1,4-二酮和(E)-查尔酮为原料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得到标题化合物2-羟基-3-(3-氧代-1,3-二苯基丙基)萘-1,4-二酮,采用MS、~1H NMR和~(13)C NM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验证,并考察了反应条件。n(查尔酮):n(2-羟基-1,4-萘醌)=1.1:1;TEA用量为n(TEA):n(2-羟基-1,4-萘醌)=0.20:1;以二氯甲烷为溶剂,25℃,反应45 min为最佳反应条件,此时产物1a收率为92.9%。对反应底物进行拓展,该最佳反应工艺条件被用于1-(3-羟基-1,4-二氧代-1,4-二羟基萘-2-基)肼-1,2-二羧酸二异丙酯1b的合成,收率达到94.4%。  相似文献   

2.
以1?3-二苯基丙酮和二苯基乙二酮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在氢氧化钾(KOH)作用下经过2次Aldol缩合-消除反应,得到2?3?4?5-四苯基环戊-2?4-二烯酮。产物结构通过~1HNMR和ESI-MS鉴定。确定的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n(二苯基乙二酮)∶n(1?3-二苯基丙酮)=1.1∶1,n(KOH)∶n(1?3-二苯基丙酮)=1∶4,反应温度为78℃,反应时间为50min。在此最佳条件下,产物的收率为88.5%。  相似文献   

3.
以β-硝基苯乙烯和乙酰丙酮为原料,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硝基还原、关环三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1-(2-甲基-4-苯基-1H-吡咯-3-基)乙酮,反应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和MS进行表征,并重点考察了碱催化的β-硝基苯乙烯和乙酰丙酮的Michael加成反应条件。确定Michael加成反应最佳条件为:碱为三乙胺、其用量n(三乙胺)∶n(β-硝基苯乙烯)为2.0∶1,物料比n(乙酰丙酮)∶n(β-硝基苯乙烯)为1.2∶1、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反应总收率为46.3%。  相似文献   

4.
以3-溴-4-氧代哌啶-1-羧酸叔丁酯和邻苯二甲酰亚胺化钾为原料,经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得到目标化合物3-苯甲酰亚胺-1-叔丁氧羰基哌啶-4-酮,其结构经过1H NMR和ESI-MS进行确证。并进一步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物料比n(化合物3)∶n(化合物2)=1.1∶1;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9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目标产物收率为76.8%。  相似文献   

5.
通过逆合成分析法设计一条合成标题化合物的路线,以4-异丙基苯胺为原料,经溴化反应和重氮化—去氨基还原反应生成3-溴异丙苯,再经格氏反应和Michael加成反应,最终得到目标化合物,通过IR、~1HNMR和MS对主要产物和中间体结构进行表征。对溴化反应和重氮化—去氨基还原反应的工艺进行了改进,并对Michael加成反应的条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当n(MnCl_2)=30 mol%,n(MnCl_2)∶n(LiCl)=1∶2,n(CuCl)=5 mol%,T=-20℃时,Michael加成反应的产率为85.2%,总收率为73.5%。  相似文献   

6.
以芳香醛(2a~2h)和亚膦酸二乙酯(3)为原料、三乙烯二胺(DABCO)为有机碱,采用研磨法一步合成α-羟基膦酸酯(1a~1h),通过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目标化合物(苯基)(羟甲基)膦酸二乙酯(1a)的合成为模型反应,确定最佳合成条件如下:物料比n(亚膦酸二乙酯)∶n(苯甲醛)为1.8∶1、DABCO用量n(DABCO)∶n(苯甲醛)为0.5∶1、研磨时间为15 min,在此条件下,目标化合物1a收率达到83.6%。  相似文献   

7.
以二苯基氧膦(DPPO)和马来酸(MA)为原料合成新型含磷阻燃剂2-(二苯基磷酰基)琥珀酸(DPPS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 IR)光谱,1H NMR和13C NMR核磁共振光谱表征化合物,并利用正交试验对反应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产物结构与目标产物结构一致,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为20 h,n(DPPO)∶n(MA)为1.0∶1.3,溶剂用量为200 mL,DPPSA产率为83.4%。  相似文献   

8.
仝红娟  唐文强  张彦民  刘斌 《化学世界》2019,60(11):799-803
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2-甲氧羰基环酮(2-甲氧羰基环戊酮、2-甲氧羰基环己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反应得到2-甲氧羰基环酮缩乙二醇,再经过碱性条件下酯水解得到目标化合物2-羧基环酮缩乙二醇,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GC-MS表证。并以2-甲氧羰基环戊酮和乙二醇的反应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影响缩酮产物收率的因素。确定最佳缩酮合成条件为:n(乙二醇)∶n(2-甲氧羰基环戊酮)=2∶1;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n(TsOH)∶n(2-甲氧羰基环戊酮)=0.05∶1;溶剂为甲苯;反应时间为16 h;反应温度为110℃。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化合物2-甲氧羰基环戊酮缩乙二醇收率为59.5%,化合物2-甲氧羰基环己酮缩乙二醇收率为73.1%。  相似文献   

9.
侯玲  李依南  刘若灿  张波  杨迪  蔡志强 《应用化工》2014,(7):1297-1298,1302
以苯乙酮为原料进行自身羟醛缩合反应,生成1,3-二苯基-2-丁烯-1-酮,然后在BPO引发下,用NBS进行溴代,经水解后生成新型查尔酮衍生物(Z)-1,3-二苯基-4-羟基-2-丁烯-1-酮,并采用IR、ESI-MS、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羟醛缩合反应催化剂、温度、物料配比等因素对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缩合反应的较佳条件是∶n(苯乙酮)∶n(氯化亚砜)=1.2∶1,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30 min,缩合产物收率达72%。  相似文献   

10.
以(S)-(-)-1,1'-联萘-2,2'-二酚为原料,经三氟甲基磺酸基保护后与二苯基氧膦偶联,最后经三氯硅烷还原得到(S)-(-)-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采用~(31)PNMR、~1HNMR和HRMS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考察各步的反应条件,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n〔(S)-(-)-1,1'-联-2-萘酚二(三氟甲磺酸酯)〕∶n(二苯基氧膦)∶n(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n〔Ni(dppe)Cl_2〕∶n(HSiCl_3)=1∶2.1∶2.5∶0.1∶3,在催化偶联步骤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48 h,三氯硅烷还原步骤加热回流5 h,得到手性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的收率可达82.3%,e.e.值为99.3%。  相似文献   

11.
以2-氧代环戊烷甲酸甲酯和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为原料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得到目标化合物1-(1-乙氧羰基-2-氧代环戊基)肼-1,2-二甲酸二异丙酯,其结构经1H NMR和ESI-MS确证。并对影响产物收率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物料比n_((DIAD))∶n_((2-氧代环戊烷甲酸甲酯))=1.1∶1;TEA用量为n_((TEA))∶n_((2-氧代环戊烷甲酸甲酯))=0.05∶1;溶剂为二氯甲烷;反应温度0℃;反应时间40min。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目标产物收率为98.0%。  相似文献   

12.
以3-氧代环戊烷甲酸甲酯和乙二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TsOH)为催化剂,甲苯为反应溶剂,回流反应12 h,得到目标化合物1,4-二氧螺[4.4]壬烷-7-甲酸甲酯,其结极经1H NMR和GC-MS确证。并对影响反应收率的因素迚行了考察,最佳反应条件为:物料比n(乙二醇)∶n(3-氧代环戊烷甲酸甲酯)=2∶1;催化剂用量n(TsOH)∶n(3-氧代环戊烷甲酸甲酯)=0.05∶1;溶剂为甲苯;回流反应12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目标产物收率为62.3%。  相似文献   

13.
以4-溴苯-1,2-二胺、芳香醛和对甲基磺酰甲基异腈(TOSMIC)为原料,甲苯为反应溶剂,在三乙烯二胺(DABCO)碱性条件下,三组分“一锅法”合成了5种目标化合物6-溴-2-芳基喹喔啉衍生物1a~1e,产物经1H NMR、13C NMR和电喷雾离子源质谱(ESI-MS)表征。其中,6-溴-2-苯基喹喔啉(1a)的结构进一步通过X射线衍射(XRD)确定。并以4-溴苯-1,2-二胺(2)、苯甲醛(3a)和TOSMIC的三组分反应合成6-溴-2-苯基喹喔啉(1a)的反应为模型,研究了影响产物1a收率的主要因素,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3a)∶n(TOSMIC)∶n(2)比为1.2∶1.1∶1.0、n(DABCO)∶n(2)=1.2∶1.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5 h条件下,产物1a收率为56.1%。  相似文献   

14.
4-二甲氨基苯甲醛与4-氟苯乙酮通过羟醛缩合反应生成了4-二甲氨基-4′-氟查尔酮,再与咪唑反应合成得到了4-二甲氨基-4′-(1-咪唑基)查尔酮,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温度、物料配比、无机碱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优化的条件为:n(4-二甲氨基-4′-氟查尔酮)∶n(碳酸铯)∶n(咪唑)=1∶2∶2,反应温度110℃时,总收率79.2%。  相似文献   

15.
以取代芳酮和取代芳酯为原料,经克莱森反应合成了5个取代1,3-二苯基-1,3-丙二酮。采用正交实验优化1,3-二(4-甲氧基苯基)-1,3-丙二酮较佳的工艺条件:以甲苯为溶剂,NaNH2作催化剂,n(对甲氧基苯乙酮)∶n(对甲氧基苯甲酸甲酯)∶n(氨基钠)=1∶4∶5,微波辐射功率320 W,反应时间45 min,收率为72.1%。合成的产物结构经IR与1HNMR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用HPLC测定其含量。对UV光谱有良好的吸收及对猪油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2,6-二羟基苯甲醛为原料,通过氯代、醚化两步反应,合成得到3-氯-6-羟基-2-(甲氧基甲氧基)苯甲醛。通过对反应条件优化,确定最佳氯代条件为:n(NCS)∶n(2,6-二羟基苯甲醛)=1.2∶1;甲醇为反应溶剂;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6 h条件下,氯代产物收率达到94.8%。最佳醚化条件为:氢化钠用量为n(NaH)∶n(3-氯-2,6-二羟基苯甲醛)=1.5∶1;n(氯甲基甲醚)∶n(3-氯-2,6-二羟基苯甲醛)=1.4∶1,反应室温进行1 h,3-氯-6-羟基-2-(甲氧基甲氧基)苯甲醛(1)收率为39.3%。反应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结构通过1H NMR和ESI-MS进行表征,并通过1H-1H NOESY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以2-溴-5-羟基苯甲醛为原料,经过羟基甲基化反应、Sonogashira偶联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产物及中间体结构经~1HNMR、~(13)CNMR和ESI-MS确证。并对Sonogashira反应条件进行研究,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n(2-溴-5-甲氧基苯甲醛)∶n(苯乙炔)=1∶1. 2,催化剂PdCl2(PPh3)2用量为n(PdCl_2(PPh_3)_2)∶n(2-溴-5-甲氧基苯甲醛)=0. 05∶1,PPh3用量为n(PPh3)∶n(2-溴-5-甲氧基苯甲醛)=0. 3∶1,CuI用量为n(CuI)∶n(2-溴-5-甲氧基苯甲醛)=0. 1∶1,反应溶剂为DMF和TEA的混合溶剂(V(DMF)∶V(TEA)=1∶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0 h,产物收率为74. 5%。按照最佳反应条件对6种取代苯乙炔底物进行拓展,均得到较高收率的5-甲氧基-2-(取代苯乙炔基)苯甲醛产物。  相似文献   

18.
冯筱晴  唐龙  王瑞瑞  王羚竹  宋国强 《化工进展》2013,32(10):2486-2490
以二苯胺和乙二酰氯为起始原料经偶联、酰化、还原反应得到1-苯基吲哚,并探索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合成中间体N,N-二苯基-2-氯-2-氧代乙酰胺的较佳条件为:n(二苯胺):n(乙二酰氯)=1∶3,反应温度20~25 ℃,反应2.5 h,收率98.02%,HPLC纯度97.68%;产品1-苯基靛红的较优合成工艺条件为: n(N,N-二苯 基-2-氯-2-氧代乙酰胺) :n(无水AlCl3)=1∶3,反应温度10 ℃,反应时间2 h,收率86.76%,HPLC纯度98.45%;目标产物1-苯基吲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1-苯基靛红):n(硼氢化钠)=1∶3,n(1-苯基靛红):n(氯化锌)=1∶0.05,反应温度110 ℃,反应时间12 h,收率72.41%,HPLC纯度98.14%。产品及中间体结构经1H NMR、MS和显微熔点仪分析表征确认。  相似文献   

19.
肖玲娜 《精细化工》2011,28(11):1141-1144
以溴代二硝基甲烷钾盐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的作用下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得到4-溴-4,4-二硝基丁酸乙酯。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反应物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0℃,n(丙烯酸乙酯)∶n(溴代二硝基甲烷钾盐)=2∶1,反应时间30 min,四丁基溴化铵用量为溴代二硝基甲烷钾盐物质的量的20%,在该条件下产物产率可达52%;并用UV-vis、FTIR、1HNMR、MS以及元素分析等方法表征了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唐建生  莫敏  郑敏 《化学世界》2013,54(3):169-171,192
以N,N-二甲基甲酰胺作溶剂,2-对甲苯乙炔基苯酚和α-环己烯酮在氯化钯和四丁基碘化铵的作用下,可以顺利发生分子内环化反应一步合成3-(2-对甲苯基苯并呋喃-3-基)环己-2-烯酮。反应最佳条件为:n(2-对甲苯乙炔基苯酚)∶n(α-环己烯酮)∶n(氯化钯)∶n(四丁基碘化铵)=1∶5∶0.05∶1,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24h,反应最佳产率82.0%。产物经1 H NMR、13 CNMR和GC-MS确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