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粉煤灰合成NaA型沸石及其对Pb2+离子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煤灰为基本原料,成功合成了NaA型沸石,将合成的NaA型沸石应用于含铅废水的吸附处理中.结果表明:用1.67 mol/L NaOH溶液溶滤粉煤灰后添加2.4 g NaAlO2制备溶胶,在100℃条件下,晶化350min后可以制备出单相的NaA型沸石,NaA沸石对Pb2+离子有快速吸附作用,吸附过程中,溶液的初始pH值、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等因素对去除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采用碱熔融水热法,以预处理过的粉煤灰为主要原料,以固体NaOH为助溶剂制备性能稳定的沸石分子筛.研究了NaOH与粉煤灰比、煅烧温度、晶化时间、晶化温度等实验因素对合成沸石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BET)、分光光度计,分别对晶型、表面形貌和吸光度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NaOH与粉煤灰比为1.3、煅烧温度为600℃、晶化时间为10h、晶化温度为100℃条件下合成的沸石分子筛是Na—A型,BET测定其比表面积是97.053m2,g,2h内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可达97%,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粉煤灰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NaOH浓度、反应温度、液固比对沸石合成产物的影响,借助正交试验考察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寻求最优条件组合,沸石的品质以阳离子交换量(CEC值)定性衡量.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沸石合成的较优条件为NaOH浓度2mol/L、反应温度150℃、液固比10mL/g.L16(45)型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NaOH浓度、反应温度、液固比,较优组合水平为A2B2C2,即NaOH浓度2mol/L、反应温度150℃、液固比10mL/g,此条件下合成沸石的CEC均值为144mmol/100g.  相似文献   

4.
以煅烧煤系高岭土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水热合成制备NaA分子筛。以NaA分子筛晶体的生长过程为基础,利用XRD、SEM对NaA分子筛晶体生长规律进行表征,并对其结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系高岭土制备NaA分子筛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煅烧温度为725℃;配料比m(Na2O)/m(SiO2)为3,m(H2O)/m(Na2O)为40;胶化条件为70℃×2 h;晶化条件为100℃×6 h。所制NaA分子筛的钙离子交换量为316.55 g CaCO3/g。在NaA分子筛的碱液合成过程中,在晶化条件下,凝胶固相中的硅铝酸根骨架解聚重排晶化成沸石晶体骨架。  相似文献   

5.
煅烧活化化工原料水热合成4A沸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煅烧活化化工原料后,缩短了晶化时间,而且使合成4A沸石的纯度达到最高。通过实验得出了用化工原料煅烧合成4A沸石的最佳条件:煅烧温度500℃,煅烧时间2h,水热合成时间4h。  相似文献   

6.
采用静置吸附法,以苹果渣为生物吸附剂,研究了其对水体中pb2+的吸附作用、影响吸附过程的因素、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结果显示:苹果渣对pb2+的吸附率随其粒径的减小而增大;pb2+初始质量浓度相同时,吸附率随苹果渣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苹果渣加入量相同时,吸附率随pb2+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正交试验显示:3种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程度顺序为pH值>吸附温度>吸附时间,最优吸附条件为pH值2.0、吸附温度40℃、吸附时间4 h.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能较好地描述苹果渣对pb2+的吸附热力学行为,二级动力学模型可描述其吸附动力学行为;吸附过程先是快速吸附,60 min后变为慢速吸附;对于60 mg/L的pb2+溶液,苹果渣为吸附剂时的最佳固液比为12 g/L.  相似文献   

7.
采用煅烧高岭土制备的纳米沸石分子筛吸附、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苯,试验中研究了纳米沸石分子筛的用量、原水浓度、反应时间、pH值、温度等条件对水中苯的吸附量和去除率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下,吸附平衡时间为80 min;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纳米沸石分子筛对苯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当温度为10℃,pH值为6时,吸附效果较好,其饱和吸附量为92.5 mg/g.  相似文献   

8.
从松花江下游排污口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在低温下有较强生长率并对pb2+有较高耐受性的真菌菌株PWK6,采用此株低温真菌对Pb2+进行物理吸附,研究对不同Pb2+浓度的吸附情况及不同pH值、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并对pb2+ 的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2+浓度为100 mg/L时,吸附达到平衡.吸附的最适pH值...  相似文献   

9.
L沸石的合成条件与反应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合成法成功合成了L沸石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在固定床装置上评价了其芳构化、异构化性能。结果表明,在L沸石合成初始凝胶组成为:n(K2O)/n(Na2O)/n(Al2O3)/n(SiO2)/n(H2O)=5.4∶5.7∶1∶30∶500时,最佳合成条件为:晶化温度170℃,晶化时间24h,陈化温度25℃,陈化时间2h,pH为9~10;该条件下制备的L沸石结晶度更高、骨架结构完整,并且在反应温度为460℃时液体收率达60.5%,异戊烷选择性35%。  相似文献   

10.
凹凸棒石粘土经酸化、水热晶化合成MCM-41分子筛并对其进行了氨基改性。采用XRF、XRD、SEM、TEM、FT-IR和N2吸附-脱附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模板剂和NaOH浓度、晶化温度和时间对MCM-41分子筛合成的影响以及氨基改性后对单宁酸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模板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浓度为10%、NaOH浓度为0.4 mol/L、晶化温度100℃、晶化时间96h时,所得MCM-41分子筛具有较好的结晶度和最大的比表面积。氨基改性可有效提高MCM-41分子筛对单宁酸的吸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10mg/g。  相似文献   

11.
用15%氢氧化钠对芦苇进行改性制成芦苇吸附剂,并进一步研究了该吸附剂对印染废水中Pb^2+的吸附过程。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pH值以及溶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Pb^2+为40-160 mg/L的模拟废水中,吸附剂用量为2 g/L、粒径为150μm、pH值为4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吸附120 min后基本达到平衡,去除率最高可达95%以上。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等温方程较好地拟合,改性芦苇对Pb^2+的最大吸附量为144.1 mg/L。  相似文献   

12.
黑曲霉对含铅废水的生物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黑曲霉真菌对污染废水中Pb^2+的吸附.研究铅离子质量浓度、pH值、温度、灭菌与不灭菌以及重金属离子存在时对铅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Pb^2+的最佳吸附质量分数是120mg/L,最适宜pH值为6.0,最佳温度为25℃.在20min取样时不灭菌对模拟废水中Pb^2+的去除没有影响;20h时取样则由于环境中微生物与黑曲霉的竞争与协同作用使不灭菌的情况对铅的吸附明显好于灭菌的情况;干扰离子Hg^2+、Cu^2+、Zn^2+的存在对铅的吸附无显著影响,并且在同一质量浓度情况下,这3种干扰离子的去除率大小为Zn^2+〉Cu^2+〉Hg^2+.  相似文献   

13.
以粉煤灰作原材料制备沸石负载氧化铜处理活性艳红X-3B废水。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灰/碱比、煅烧温度、晶化时间和灰/水比对出水COD和色度指标的影响,确定了沸石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灰/碱质量比1.2∶1、焙烧温度600℃、晶化时间6 h和灰/水质量比1∶11,制备的沸石负载氧化铜催化剂与过氧化氢联合催化氧化处理活性艳红X-3B废水,可使出水中COD和色度的指标由原水中的450 mg.L-1和10 240降至90 mg.L-1和3倍(稀释倍数),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80.02%和99.97%。  相似文献   

14.
粉煤灰制备沸石负载氧化铜处理酸性大红GR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粉煤灰为原料,用碱熔-水热合成法制备沸石并负载氧化铜处理酸性大红GR废水。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m(灰)/m(碱)比、m(灰)/m(水)比、煅烧温度和晶化时间对出水中色度和COD指标的影响,并确定了沸石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m(灰)/m(碱)比1.2:1、m(灰)/m(水)比1:9,焙烧温度500℃和晶化时间10 h。将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沸石负载氧化铜并与过氧化氢联合催化氧化处理酸性大红GR废水,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出水中色度和COD指标达到25(稀释倍数)和105 mg.L-1,分别低于纺织染整工业污染排放标准GB 4287—92规定的一级和二级排放标准。制备的沸石经XRD表征,确定为NaA型沸石相。  相似文献   

15.
以壳聚糖、钛酸正四丁酯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Pb^2+印迹杂化膜,并利用红外光谱、TGA对印迹杂化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溶液中Pb^2+叶。质量浓度、pH、温度三个因素对印迹杂化膜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2+质量浓度为100mg/L时,pH=3.5左右,温度60℃的条件下,该印迹杂化膜对Pb^2+有良好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m(沸石)/V(硝酸铜溶液)(g.mL-1)、硝酸铜溶液浓度(mol.L-1)、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h)对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因素趋势图分析,确定了沸石负载氧化铜的最佳工艺条件:m(沸石)/V(硝酸铜溶液)=1∶4 g.mL-1,硝酸铜溶液浓度为1.0 mol.L-1,焙烧温度为400℃,焙烧时间为5 h。用上述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样品处理酸性大红GR废水,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9.97%和88.27%,相应的出水色度和COD指标分别为6稀释倍数和76 mg.L-1,达到GB 4287-92《纺织染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利用满氏缩合反应,以甲醛、乙酸、伯胺树脂为原料,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的螯合树脂-亚胺基二丙酸型树脂,它对Cu^2+的饱和吸附量达到4.60 mmol/g。考察了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溶剂及反应时间等对产品吸附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与红外光谱对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运用恒温动力学吸附实验考察了新树脂对Cu^2+与Pb^2+的吸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