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前进》2019,(8)
<正>王崇古(1515—1588年),字学甫,号鉴川,别号清川,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陕西按察使,总督宣府(今宣化)、大同、山西军务以及兵部尚书等职。王崇古是明朝后期著名的守边大臣之一,长期担任封疆大吏。  相似文献   

2.
张君劢(1887—1969)原名嘉森,号立斋,别号世界室主人。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哲坛和政界中,张君劢是一位相当活跃的人物。在东西文化的比较、科学与哲学关系的研讨、人生哲学的探索及中国新哲学的创造等诸方面均有许多独特的见解。而《人生观之论战》(论文集),《民族复兴的学术基础》、《理学的发展》则构成了他漫长哲学生涯的代表作品。1887年(清光绪十二年),张君劢出生于江苏宝山,6岁入私塾,10岁入上海方言  相似文献   

3.
<正>螭纽田黄石印(清)高6.5 cm。印为黄色,方形,浮雕螭纹纽,数条螭龙盘踞于上,左右出边。印面刻"成哲亲王之宝"。成哲亲王即乾隆皇帝第十一子爱新觉罗·永理(1752-1 823),号少厂,一号镜泉,别号诒晋斋主人,工书法。乾隆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故居     
<正>梁启超(1873~1929),宇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其故居和饮冰室书斋位于今河北区民族路44号和46号,是颇具意大利建筑风格的小洋楼。其故居建于1914年,共两层,有地下室,顶层带阁楼。造型别致典雅。楼下是过厅、小书房、客厅和起居室;楼上是书斋,称饮冰室,并有图书室和浴室。1924年梁启超又在寓所左侧建起一座书斋,遂将饮冰室斋名专用于此楼。  相似文献   

5.
叠山诗是南宋爱国诗人谢枋得的诗歌作品,它通过一系列的景物和人物意象,表现了宋末元初复杂动荡的岁月中,谢枋得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表现手法十分独特。  相似文献   

6.
赵又新(1881—1920年),原名复祥,字凤喈,别号又新,云南顺宁(今凤庆)人。早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同盟会,后转入国民党。他在短暂的一生中,领导过辛亥云南临安起义,参加过“二次革命”、护国起义及护法战争,是辛亥革命的英勇战士,维护共和、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著名将领,是值得我们纪念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英烈。研究他的一生,对于我们研究云南地方史、中国近代军事史和中华民国史,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易水古硯     
易水古硯產於北京西南一百多公里的河北省易縣,自唐代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不僅有文獻記載,還有民間傳說爲證:後唐(九二三——九三六年)時,易縣奚家父子製墨、硯極精,其後代自易縣遷居歙中(今安徽歙縣),仍以製墨、硯爲生,其作品被後唐皇帝所垂青,故賜姓李氏。今易縣所產易水古硯也爲李氏祖輩所傳。  相似文献   

8.
李贽(一五二七——一六○二年),本姓林,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闽南泉州人.在明清正史中,李贽被视为死有余辜的"狂悖不法小人",封建统治者恨之入骨.只是到了今世,他才被称为伟大的爱国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列入《中华英杰录》八十四英杰之中.李贽于一五五三年(明嘉靖三十二年)乡试中举,越三年为"假升斗之禄以为养"而去做  相似文献   

9.
正苏明良(1682—1742年),字虞廷,号省斋,福建漳州海澄虎渡人(今龙海市东泗乡虎渡村)。曾随南澳总兵蓝廷珍、提督施世骠攻克收复台湾有功,是第一任台湾挂印总兵官,为官期间细心勤政、"洁己奉公,清誉甚著"。在虎渡村岭头自然村的正中央,坐落着一座故居,背靠虎山,面朝北方,古朴典雅,颇具特色。"指日高升,当朝一品"的对联令人肃然起敬。这便是福建陆路提督苏明良的生前故居。故居分成前后两座,占地面积300平方米,距今已有270多年了,在后代宗亲的保修下,依然保存完好。村民说,  相似文献   

10.
林嵩     
正林嵩,字降神(又作降臣),古长溪赤岸(今霞浦县松港街道赤岸村)人,约生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他自幼聪颖,胸有大志。懿宗咸通年(860—873年),在灵山(今福鼎市太姥山东)搭建草寮读书,刻苦攻读,博通经典,成为饱学之士。僖宗乾符二年(875年),跋涉千山万水,远赴都城长安应试。所作《王者之道如龙首赋》策论,因立意高远,词采隽永而考中进士,誉满京师。自唐神龙至后唐天成的223年问,今福州、宁德两地仅有的36名进士中,林嵩是继"开闽进士"薛令之后闽东  相似文献   

11.
《春秋》1995,(5)
曹鸿勋(一八四六——一九一○年),宇仲铭,号兰生,(今潍城区西南关新巷子人。家贫好学,十八岁县考第一,二十岁府试秀才,二十八岁拔贡一等一名,三十岁顺天府乡试举人,三十一岁殿试一甲一名,一八七六年(清光绪二年)会试,得中丙子科状元。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洛阳市西五十公里的新安县铁门镇的“千唐志斋”,收藏有一千四百多件自西晋(二六五——三一七年)、北魏(三八六——五三四年)以来历代墓志石刻,其中以唐志最多,达一千一百八十五件,故被视为“唐志博物馆”,是史学家研究古代尤其是唐代(六一八——九○七年)历史的重要史料。收集这些墓志的张钫称这处院落为“千唐志斋”。  相似文献   

13.
蔡润祥(1917—1999),又名蔡毅,祖籍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1917年生于上海,12岁患脑膜炎高烧致双耳失听。后肄业于普通国民小学。先生早年家境贫寒,至16岁得亲友资助,方入私立上  相似文献   

14.
正陶元淳(1646年—1698年),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考中进士,六年后,朝廷任命他去昌化(今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担任知县。当时昌化兵乱频繁,县府册籍全被烧毁,一些豪强趁机霸田占地,百姓只得外出逃荒,城中居民不满百户。如何减轻民众负担,使失业流  相似文献   

15.
《前进》2020,(8)
正申不害(前385—前337或前420—前337),史称申子,郑韩时期郑国京邑(今河南新郑)人。思想家、战国时期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以推崇"术"著称,著有《申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他在郑国曾为小吏,韩哀侯二年(前375),韩国灭掉郑国,遂成为韩人,韩昭侯重用他为丞相。他在韩国主持改革,为相19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帮助韩  相似文献   

16.
一郭在贻(1939—1989),号旻盦居士,室名朴学斋、仪二王斋(寓心仪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冷凳斋。1939年1月11日,郭在贻出生于山东省邹平县碑楼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由母亲和大哥抚养成人。大哥郭连贻,早年在浙江舟山参军,复员后返回乡里,一手务农持家,一手临池笔耕,大器  相似文献   

17.
《春秋》2021,(1)
正蒲松龄,困顿终生的布衣秀才,默默无闻的乡间文人王士祯,位高权重的朝廷大臣,执牛耳的诗坛领袖一部《聊斋》,让地位悬殊的两人相知相赏,友情延续20多年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济南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清初诗人、文学家。  相似文献   

18.
蒋元枢(1739年-1781年),字仲升,别号香岩,常熟港口镇(今属张家港市)人,清乾隆年间台湾知府,为加强清廷对台湾的统治、巩固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元枢祖父蒋廷锡是清雍正年间文华殿大学士,《明史》总裁,著名花鸟画家。父亲蒋溥是清乾隆年间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世称父子宰相。元枢幼承家学,操行严谨,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中举,历任福建惠安、仙游、崇安、建阳、晋江等地知县,后升任同知(即知府副职),驻防厦门。厦门为澎、台咽喉,元枢悉心筹划,严加管理往来船舶,屡举便民便商之政,深受福建总督赏识。乾隆四十年(1775年)晋升台湾知府。  相似文献   

19.
罗鸿 《创造》2014,(2):60-61
正近年来,在定位永胜历史名片时,有人提出"边屯名郡"概念,所指空泛,远不如"边屯明郡"具体实在、含义清爽、寓意明朗。永胜之名,颇堪玩味。《滇考》载:1280年(元至元17年),忽必烈从甘肃分兵3路进攻大理,其中1路首克永胜,因元兵自北而来、首战取胜,故改施州为北胜州。1287年(至元24年),升北胜州为府,管辖北胜、顺州、蒗蕖、永宁等地。1692年(清康熙31年),取永宁(今宁蒗县境,因忽必烈驻跸而得名,寓意永远安宁)、  相似文献   

20.
《前进》2021,(3)
正窥基(632—682),俗姓尉迟,字洪道,祖籍河东道朔州(今山西朔州),出生于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他是唐代著名高僧,中国佛教唯识宗的实际创始人。由于其著述常题名"基"或"大乘基",也称灵基,《开元释教录》始作窥基,故以窥基法师之名流誉后世。他二上五台山,"道著清凉",又开创了唯识道场,是五台山佛教唯识宗的开山祖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