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泽芳 《家庭护士》2009,7(6):488-488
[目的]通过对口服毒物中毒致呼吸心跳骤停病人复苏后的及时洗胃,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方法]对中毒致呼吸心跳骤停病人实施心肺复苏后,在气管插管下及时采用改进后的胃管插入胃内66 cm进行洗胃,并保留胃管24 h,应用各种保护胃黏膜及导泻药物,防止毒物再分泌吸收.[结果]插胃管一次性成功并能彻底清洗毒物.[结论]中毒致呼吸心跳骤停复苏后及时洗胃是成功抢救重度口服中毒病人的有效保证,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院前心跳呼吸骤停存活出院率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诊治的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存活出院率的因素。结果:影响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存活出院率的因素较多,包括有无第一目击者、是否专业急救人员、心跳骤停时的心电图类型(心室颤动、心电静止及无脉性电活动)等主要因素,且存活组与死亡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存活率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目击者、专业急救人员、心跳骤停时的心电图类型(心室颤动、心电静止及无脉性电活动)对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存活率的影响较大,应加强此方面的培训与识别。  相似文献   

3.
急诊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时,在最短时间内有效的复苏有可能挽救其生命.急诊心肺复苏(CPR)和有效的护理应对最能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为总结急诊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经验,本文将我院48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在急诊科的救治体会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中毒洗胃占总抢救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及时、正确、顺利彻底的洗胃,能减少毒物的吸收,为治疗打好基础.本文就抢救时洗胃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再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行们参考. 1 问题分析 1.1 洗胃不彻底 常规洗胃至胃内洗出液澄清无味,洗出量在2万毫升以上,转入病房后病人呕吐或再给予洗胃仍有中毒药物的气味.原因可能是胃管插入较深,平卧或侧卧洗胃时,胃泡及胃体皱褶处未充分冲洗干净之故。 1.2 窒息 在插胃管时,有的病人突然出现口唇、面部紫绀,呼吸骤停,心动过缓或心跳骤停,可  相似文献   

5.
心肺复苏是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采取的急救措施,心跳呼吸骤停是最危急的临床状态,必须分秒必争,抢救及时.因此,熟练掌握小儿心肺复苏技术,早期发现、快速准确的判断,急救小组的分工协作,及时采取准确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急诊室对28例小儿心跳呼吸骤停患儿采取了规范的急救措施,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措施,观察组采用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抢救工作流程。结果:观察组抢救质量、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睡眠质量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显著,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结论: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可以显著提升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心肺复苏(CPR)是指患者心搏呼吸骤停时,以迅速有效的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重新建立呼吸循环的复苏过程,是急救体系中抢救心搏呼吸骤停最有效的方法。按医学急救规范,心肺复苏30min内无成功者,一般放弃抢救,复苏1h后心跳呼吸恢复者实属罕见。我们遇到的1例重度颅脑损伤致心跳呼吸骤停后复苏1h成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烧伤病人气管切开术中心跳呼吸骤停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烧伤后行气管切开术患者90例,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跳呼吸骤停等情况以及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心脏呼吸骤停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术中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时,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跳呼吸骤停情况,降低死亡率,使患者更满意,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过程中的作用,评价其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心跳呼吸骤停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每组其它抢救措施均相同,对照组输入复方乳酸钠溶液10~20mL/kg,治疗组输入等量的高氧液。观察记录复苏过程中患者血气指标的动态变化、心跳和呼吸恢复正常率及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治疗组心跳恢复和呼吸恢复正常率较对照组增高(P<0.05),血气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提早(P<0.05),心肺复苏成功率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静脉输注高氧液是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时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我读了贵刊1984年第8期查房选录“过敏性休克,心跳骤停10分钟后”,有一点疑问:在患者心跳骤停后2分钟,而心率、呼吸、血压均为0时,肌注肾上腺  相似文献   

11.
探讨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脑复苏的护理。方法:对16例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气道管理、药物治疗、亚低温治疗及高压氧治疗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6例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经积极的抢救及护理,除1例电击伤后倒入水中误吸造成严重肺部感染,l例复苏后反应稍迟钝。其余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是内科的危重症,及时采取有效的心肺脑复苏,合理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是提高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例1:女,31岁。因饮酒后出现哭笑异常,意识模糊而晕倒,1小时后送入我院急诊。就诊时呕吐数次均为胃内容物,无浓酒味。查:心律80次/分,律齐,呼吸平稳,20次/分,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射存在。诊断为癔病,给予静推安定10mg镇静,效果不佳。家属提及病人酒杯边放有药瓶,何药不详,故考虑饮酒前可能服过药物,给予洗胃。在插入胃管行洗胃时,患者突然出现口唇、面色紫绀,呼吸及心跳骤停。即刻拔出胃管,给予吸氧,胸外按摩,约3分钟后呼吸、心跳恢复正常。肺部听诊无啰音,于次日晨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3.
口服重度中毒患者常伴有中毒量大、病情发展迅速、极易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甚至呼吸心跳骤停,进行初步的经口气管插管及心肺复苏后,须及时采取留置胃管清除毒物。近4年来本科采用早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紧急就地切开洗胃的方法结合药物治疗等综合抢救措施,成功抢救12例此类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专业人员在院内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院内专业急救小组成立前2012-01-2013-12期间8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及我院急救小组成立后2014-06-2016-06期间8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试验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各项操作开始与所需时间、循环自主恢复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除颤开始时间、气道开放时间与复苏需要时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较早。结论:院内急救小队的成立提高了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了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 9例心肌梗塞并发呼吸心跳骤停的急救及护理 ,认为迅速准确地判断、正确有效地施行心肺复苏术及加强复苏后的护理 ,对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成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谨防护理操作中的迷走神经反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临床工作中 ,我们经常进行气管内插管、吸痰、放置胃管、三腔管、肛管等操作 ,而气管、食管、胃底、肛门等部位的迷走神经丰富 ,若受到强烈刺激 ,可发生副交感神经反射 (即迷走神经反射 ) ,使乙酰胆碱大量释放 ,支气管平滑肌和胃肠平滑肌收缩 ,分泌物增加 ,呼吸循环功能受抑制 ,从而导致恶心、呕吐、流泪、气管内分泌物增多 ,呼吸抑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 ,严重的可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特别是当病人伴有缺氧和二氧化碳积蓄的情况下 ,行气管插管等操作时 ,更易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现就我院 2个典型病例 ,作具体分析讨论。1 典型病例例 1:患…  相似文献   

17.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突发非心源性呼吸心跳骤停,充分认识这类非心源性呼吸心跳骤停的机制,及时正确地实施心肺脑复苏,对挽救患者生命,为手术创造时机提供了可能[2].2003年6月至2009年10月经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抢救治疗的26例非心源性呼吸心跳骤停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心跳呼吸骤停是急诊室经常遇到的一种极为紧急的危重症.1999年3月至2000年12月本院急诊内科共抢救心跳呼吸骤停12例,其中心跳呼吸骤停6例抢救成功.  相似文献   

19.
所谓复苏病人,就是指因意外伤害或其他急症引起心跳呼吸骤停,需采用各种急救方法,力争其心跳呼吸的恢复。由于人体内除红细胞中含有氧合血红蛋白、肌肉中含有肌红蛋白以及组织中溶解一部分氧外,并无氧贮备。因此心跳呼吸骤停后,体内就造成严重的缺氧,出现无氧代谢,大量产生乳酸,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在酸中毒时,心肌的收缩力受到抑制,因此  相似文献   

20.
心跳骤停是指心脏因一过性急性原因突然丧失有效的排血功能,而致循环和呼吸停顿的临床死亡状态,是围手术期最严重的突发事件,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心跳骤停后,机体全身缺血缺氧,而脑细胞在5分钟内即可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因此临床心肺复苏指南中强调应立即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现将本院成功抢救的1例胰腺癌根治术中突发心室颤动、心跳骤停、经6次除颤后成功恢复心跳和呼吸的患者案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