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报道:本文对该厂棕、白刚玉生产的工序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测定粉尘样品527个,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为2.0~1294.89mg/m~3,粉尘分散度较高,粒径<5μm的占90%以上。粉尘中游离SiO_2含量为0~2.85%。共有接尘工人603名,其中摄X线胸片者474人,共诊断尘肺病人7名,均为Ⅰ期,尘肺检出  相似文献   

2.
肖长权(东沟县卫生防疫站)报道:该水泥厂多年来粉尘污染严重。1986~1987年经丹东市职业病防治院诊断,550名工人发现尘肺病32名,可疑尘肺300名。尤其配料工序更为严重,经检查有尘肺5名,占总发病率16%,可疑尘肺13名。经历年监测,粉尘浓度最高达693.9mg/m~3,最低104.2mg/m~3。1989年按装了除尘器,使现场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承德县水泥厂粉尘危害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分别对3家不同企业性质的水泥厂进行粉尘浓度、分散度和游离二氧化硅(SiO2)含量测定,对接尘作业工人进行胸部X射线检查,依据国家GBZ 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诊断尘肺病。结果显示,共检测作业点64个,采集样品162份,粉尘浓度为4.85~194.25mg/m3,合格点9个,合格样品14份,粉尘分散度<5μm为79.5%~88.0%,绝大多数在80%以上。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为5.6%~57.4%。胸部X射线检查731名作业工人查出I期尘肺病患者7人,检出率为0.96%。检测点合格率及样品合格率分别占14.10%和8.64%。提示,该水泥厂粉尘浓度超标现象相当严重,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均较高,长期吸入严重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导致尘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报道:为了解本地区矽砂作业人员的矽肺患病情况,我们于1984年初对湘谭市21个矽砂矿中单纯从事矽砂作业、工龄连续两年以上的在职及退休工人705名进行了X线胸片检查。同时对现场粉尘浓度进行了测定。其结果:共测定98个作业点的粉尘浓度,浓度范围0.7~696.0mg/m~3,平均30.6mg/m~3在705名受检工人中检出矽肺77名,检出率10.9%,  相似文献   

5.
蒋绪亮(淄博市卫生防疫站)等报道:某区90个以粉尘危害为主的乡镇企业的危害情况。共测定339个粉尘作业点,合格率仅为15.9%,平均粉尘浓度为67.6mg/m~3。对563名粉尘作业工人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赤铁矿工人接尘量与尘肺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铁矿2740名接尘工人(尘肺患者44例)用寿命表法进行接尘量与尘肺发病关系的研究表明:尘肺发病概率与累积接尘量之间呈直线相关,若以工人一生工作30年,发病概率小于1%计,则年平均粉尘浓度在5.78~6.96mg/m~3。该矿矿尘平均游离SiO_2含量为8.82%。作者建议,赤铁矿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应从现行10mg/m~3的卫生标准降至5mg/m~3。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河北省中小铁矿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状况及作业场所中粉尘浓度,评估企业粉尘危害现状及职业病防治工作水平。方法选择河北省38家中小铁矿采选企业,开展基本情况问卷调查,对3 394名接尘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抽取21家企业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和粉尘浓度及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检测,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疑似尘肺病89人,检出率2.6%;检出职业禁忌证56人,检出率1.7%。总粉尘检测105个采样点,粉尘浓度范围为0.4~23.8mg/m3,粉尘浓度最高超标率达41.7%;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均大于10%,其范围在10.6%~41.6%。结论河北省中小铁矿采选业粉尘职业病危害较重,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用人单位粉尘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威远煤矿是一座有50余年开采历史的老矿,解放前是小煤窑手工采掘。1957年以后为干式作业,并下岩尘浓度高达187.5~795.0mg/m~3,1964年以后实施水风钻打眼,岩尘浓度降至5.56mg/m~3。采煤一直是机式干采,仅1986年的粉尘平均浓度高达133mg/m~3。历年采掘工作面粉尘浓度合格率为0。岩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波动在6.43~70.5%之间,煤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波动在2  相似文献   

9.
杨松、贾维天(河北省唐山市职业病防治所)、董士利(河北省丰南县卫生防疫站)报道:为探讨单纯猪鬓加工业的产尘程度及其对作业工人的危害情况,我们对某猪鬓加工厂进行了现场卫生学调查及其作业工人的体检。结果:生产环境粉尘浓度,准备工序为7~24mg/m~3,平均14mg/m~3;操作工序共三个车间,粉尘浓度范围为14~60mg/  相似文献   

10.
宋森炎、郑寿贵、王巧玉(金华县卫生防疫站)报道:本文对某乡镇釉面砖厂职业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1986~1988年的三年间,车间空气中粉尘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24.68mg/m~3、101.17mg/m~3、26.47mg/m~3;粉尘中游离SiO_2含量平均为27.82%;粉尘分散度在5μm以下者占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我市乡镇煤矿职业危害现状,摸清从业人员尘肺病的发病情况,保护乡镇煤矿职工健康,减少坐肺病的发生,为国家制订乡镇煤矿尘肺病管理办法和有关的政策法令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4年和1987年两次对我市99家乡镇煤矿进行了尘肺病调查,并在1989~1990年选了两个全肺人数较多的矿,进行了两个季度共8天的井下掘进、采煤时粉尘测定,其粉尘浓度为0.8~412.0mg/m~3,平均浓度9.8mg/m~3分散度5μm以下占8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0.2~44.2%,平均5.2%m。体检672人,列入统计范围的有598人,检出尘肺27人,检出率4.52%,检出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火山石加工行业尘肺病发病情况,分析火山石加工与尘肺病发病关系,为制定火山石加工行业尘肺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对腾冲县所有工商注册登记石材加工户开展火山石加工作业场所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接尘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加工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共调查工商注册石材加工户228户,生产工人958名,粉尘作业场所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14%~7.67%;石材切割岗位4个点空气中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0.01~3.10 mg/m3,平均浓度0.80 mg/m3。完成职业健康体检209户,857人,体检率89.5%,其中男性占85.65%(734/857),女性占14.35%(123/857);年龄最大74岁,最小16岁,平均37.8岁;从事石材加工最长31年,最短7 d,平均4.46年;检出尘肺壹期2人,患病率0.23%(2/857)。 结论 长期接触火山石粉尘可引发尘肺病,应加强石材加工人员尘肺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某建筑陶瓷厂粉尘接触调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1月期间某工厂作业人员289人次的尘肺病职业体检情况,依据粉尘接触浓度(以国家职业粉尘接触标准限值为界限)分为高浓度组(132人次)和低浓度组(157人次),结合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工作场所粉尘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建筑陶瓷厂的粉尘种类为煤尘、矽尘、石膏粉尘和石灰石粉尘,输煤系统C0皮带头和C3皮带头的煤尘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分别为15.47mg/m~3和15.73mg/m~3,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其余各检测点各类粉尘浓度均未有超标情况。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作业人员尘肺病检出率分别为2.71%、0.8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尘肺病患者发病年龄和发病工龄明显低于低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筑陶瓷厂粉尘危害易发生在输煤系统,应加强防护设施设计和维护保养,粉尘接触调查有利于提高诊断医师对疑似尘肺病对象实际情况的了解程度,对准确诊断尘肺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无锡县有乡村二级电镀行业61家,生产工人5805人,其中接触粉尘561人,接触毒物1354人。我们于1990年5月至1991年6月对上述61家工厂进行了生产环境监测。结果粉尘监测对25家工厂测定结果,粉尘浓度在2~69mg/m~3之间,平均为10.6mg/m~3,合格率为72%。毒物监测检测51家工厂。氯化氢浓度均值为13.7mg/m~3,最高浓度134.7mg/m~3,合格率72.54%。硫酸浓度均值0.2mg/m~3,最高0.44mg/m~3,合格率  相似文献   

15.
1983~1986年对某厂镍冶炼作业劳动卫生条件和工人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近年粉尘浓度在降低。作业地点空气镍平均浓度波动在0.0095mg/m~3~1.7331m g/m~3,82.56%的样品浓度低于0.5mg/m~3。熔化工序空气中Co、Cd、Cu、Zn、Pb及As浓度很低或低于MAC;但二氧化硫、氯化氢及硫酸雾浓度较高,有些样品浓度超过国家标准。对428名接镍工人和111名机械加工工人(对照)进行了健康检查。除尿镍增高外,检出的临床所见不能完全归因于接触镍。从现场资料分析,车间空气中镍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最高容许浓度可考虑订为0.5mg/m~3。  相似文献   

16.
本站于1982~1990年对两个烟草生产厂4712名工人和作业环境进行了调查,对两厂11个扬尘点进行监测,结果有9个点超过烟草尘最高容许浓度(3mg/m~3),粉尘分散度<5um 占50~77%,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0.5%。同时对接尘工龄10年以上的工人532名进行了健康检查,检出慢性鼻咽炎患者267例,检出率为50.19%,发现可疑尘肺(0~ )9例,Ⅰ期尘肺病人1例。检出率为1.88%。因此,应改善作业环境,降低年间空气烟草尘浓度,加强个人防护,以保障工人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报道:本文对余杭县建矿较早的四家乡办石矿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测定粉尘样品25个,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为2.3~1855.0mg/m~3,粉尘分散度较高,粒径<5μm的占90%以上,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常德市小煤窑职工的尘肺发病现状,保护该类企业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方法]于2004~2006年,对该市小煤窑接触粉尘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分析小煤窑尘肺发病情况。[结论]常德市共有小煤窑39座,在职职工2331人;现场测定了265个作业点的粉尘浓度,共采集样品1165个,样品合格率35.00%,粉尘浓度最高达58.80mg/m~3;对5274名接触粉尘作业人员进行了职业性健康检查,确诊各期尘肺1070例,患病率20.29%;合并肺结核152例,尘肺合并结核率14.21%;Ⅰ期尘肺构成比仅占39.34%。[结论]常德市小煤窑的尘肺发病情况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锡冶炼工工作场所粉尘危害状况,从而为制定锡冶炼工尘肺病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某企业锡冶炼车间历年来职工职业健康体检和尘肺病诊断及工作场所粉尘浓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等资料,对工作场所进行粉尘成分及粉尘分散度分析,并通过粉尘接触剂量与尘肺发病率的分析,评价锡冶炼工尘肺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1999—2010年间共对粗炼车间512名和精炼车间273名工作1年以上的作业工人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确诊尘肺病9例(7例在粗炼车间,占77.78%),平均发病年龄(39.0±5.1)岁,平均发病工龄为(15.7±3.0)年。尘肺小阴影形态以q影为主,总体密度集1级,分布范围达2~4个肺区,仅1例有限制型肺通气功能轻度障碍,无合并肺结核病例。锡冶炼生产粉尘主要由SnO2、SiO2、Sn、SnS、Fe3O4、Fe2O3、FeS等物质组成,粗炼车间冶炼工工作场所粉尘浓度为0.67~36.13 mg/m3,TWA为5.92 mg/m3,最大超限倍数为6.3倍,粉尘SiO2平均含量为22.43%;精炼车间冶炼工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为0.90~95.44 mg/m3,TWA为4.17 mg/m3...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金雄波(萧山县工业普查办公室)报道:该厂经1986年一次性23个点的车间内粉尘浓度测定,有18个点达到容许浓度,占测定点的78.26%,平均浓度为5.86mg/m~3。对创造“文明卫生工厂”验收合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建厂初期,防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配套,加上生产工艺落后,设备简陋,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可高达1,613mg/m~3s。1980年5月经杭州市职业病院诊断Ⅰ期矽肺患者2名,经2年后又发现3名疑似矽肺。1982年起该县计委、经委环保办联合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