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昆山市2010年150家重点监管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进行分析。150家重点监管企业主要分布于电子、建材、机械等行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苯系物、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正己烷、粉尘、噪声。不同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电子92.16%,皮革94.59%,机械59.46%;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苯100%,甲苯87.5%,二甲苯94.97%,乙酸乙酯88.89%,二甲基甲酰胺92.59%,正己烷100%,其他粉尘88.16%,矽尘56.25%,噪声60.71%。提示150家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有机溶剂和噪声、粉尘为主,其中甲苯、噪声、粉尘控制效果最差,作业场所监测合格率低。用人单位应加强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治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中小企业流动女工职业健康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为制定流动女工职业卫生服务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电子、五金、塑胶、印刷行业共10家企业中的2400名女工为调查对象,对其基本情况、生殖状况、职业健康培训等方面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按照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738名接触有机溶剂女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10家企业规模均为中小型,工艺模式多为劳动密集型。主要职业性危害因素为苯系物、正己烷、三氯乙烯、铅、噪声,其中三氯乙烯、正己烷和噪声职业危害治理控制效果较差,作业场所监测合格率偏低。738名接触苯系物、三氯乙烯、正己烷女工的血常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总数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92名正己烷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异常检出人数26人(8.90%),神经肌电图检查异常20人。结论 中小企业中流动女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为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以及二氯乙烷和三氯乙烯等有机溶剂。在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除了考虑化学毒物靶器官的影响外,对女工生殖健康的长远影响以及生殖健康教育,也是今后工作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辖区中小型企业职业病危害哨点调查分析,了解这类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情况,为中小型企业职业卫生监督、职业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xcel 2003建立辖区中小型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接触人数、工作场所监测、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发病等五方面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7家哨点企业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11 165人,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有机溶剂、噪声、粉尘等为主;化学毒物、噪声、粉尘监测合格率分别为75.4%、39.6%、81.8%;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的体检率分别为22.6%、89.1%、13.9%; 15例确诊职业病,三氯乙烯、正己烷和苯危害因素致职业病11例,占73%.结论 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应当加大对中小型企业职业卫生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某特区市属企业有机溶剂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某特区市属不同性质企业有机溶剂职业危害因素调查 ,了解某特区市属企业使用有机溶剂的种类、分布及作业点污染情况 ,为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市属 10 0家企业 (其中使用有机溶剂企业2 8家 )有机溶剂使用及分布情况进行调查 ,同时对作业场所进行监测 ,将资料汇总综合分析。结果 外资企业占市属企业的 81.0 % ;混苯作业点合格率 92 7% ;丙酮作业点合格率为 10 0 % ;异丙醇作业点合格率 10 0 % ;正己烷合格率为72 2 % ;三氯乙烯作业点合格率为 73 7% ;未检出二氯乙烷、三氯甲烷。结论 调查显示某特区市属企业使用有机溶剂种类主要为混苯、正己烷、三氯乙烯、丙酮、异丙醇。建议加强对上述有机溶剂危害因素的治理及监督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市西乡街道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探讨防治对策,为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制定职业卫生服务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西乡街道2010-2012年工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进行分析,采用Excel录人数据,利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该街道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总合格率为76.46%,其中粉尘类最高,为97.05%;其次是化学毒物,为96.19%;物理因素最低,为28.69%。不同危害因素检测中,二甲苯合格率最高,为99.78%;其次分别是苯、正己烷、甲苯、粉尘、三氯乙烯,合格率分别为99.52%、98.70%、98.59%、97.05%和87.04%;噪声合格率最低,只有28.69%。结论西乡街道工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有机溶剂(三苯、正己烷、三氯乙烯)和噪声为主,其中对三氯乙烯和噪声的治理控制效果较差,检测合格率较低,用人单位应加强对三氯乙烯和噪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治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某区中小型企业作业场所苯系物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小型企业作业场所苯系物的职业危害状况,为有关部门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某区28家中小型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状况进行调查,测定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结果]苯、甲苯、二甲苯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4.48、62.03、45.01mg/m3,其合格率分别为27.27%、74.42%、83.72%.其中油漆工作业场所苯污染比喷漆工作业场所严重(苯合格率分别为18.18%、46.67%, P<0.05).[结论]重庆市中小型企业作业场所中苯系物的污染严重,需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辖区内工厂企业使用有机溶剂的职业危害现状,为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和制订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进行职业危害因素调查,同时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进行检测,对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结果汇总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苯检测点超标率为0.53%,甲苯检测点超标率为0.79%,二甲苯检测点超标率为4.72%,三氯乙烯监测点超标率为15.38%,正己烷检测点超标率为2.71%。结论本辖区企业使用有机溶剂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正己烷和丙酮等。有机溶剂对工人健康可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损害,今后应对这类企业进一步加强监督监测工作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对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48间线路板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况调查,为其创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措施,建立职业卫生规范。从工艺流程和现场调查中发现,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高温、噪声、粉尘、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钠、甲苯、油墨(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等,清洁溶剂包括乙二醇醚、醇类、甲苯、正己烷等。对48间线路板企业现场调查发现,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进行检测与评价的28间,占同类企业的58.3%。主要检测的项目有: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噪声、粉尘等,未对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钠等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有机溶剂监测结果不合格3间,不合格项为苯、甲苯;物理因素监测结果不合格为噪声,17间不合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印刷企业职业病危害基本情况,为该行业开展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和监督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辖区内30家印刷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状调查,并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印刷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落实率低,只有0.0%~43.3%。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有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酮、丁酮、正己烷、噪声等,其中合格率较低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甲苯、正己烷、噪声,其合格率分别为95.6%、93.8%和74.2%。甲苯超标的岗位为印刷机位和版房清洁岗位,正己烷超标的岗位为版房清洁岗位,噪声超标岗位主要是折页机位、印刷机位。结论本辖区印刷企业应当重点预防苯、甲苯、正己烷、噪声对工人的危害,加强印刷机位、版房清洁岗位、折页机位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落实好各项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促进印刷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珠三角某市五金业主要职业病的危害和健康监护情况,为制订相应行业职业病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4年珠三角某市50家五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监护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五金业噪声、三氯乙烯、氰化氢、粉尘等职业病危害较为显著,合格率分别仅为50.4%、76.2%、75.0%、87.0%。50家企业的危害分级中,化学物Ⅲ级危害占7.2%,粉尘Ⅲ级危害占7.8%;噪声危害分级以Ⅲ级为主,占36.0%,Ⅳ级占2%。职业健康检查共5 965人,未见异常占23.2%,发现疑似尘肺病7例,疑似职业性噪声聋3例,疑似电光性眼炎2例;职业禁忌证140例,禁忌证检出率为2.3%。 结论 噪声、三氯乙烯、氰化氢、粉尘等是该市五金业的重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疑似尘肺病和职业性噪声聋是主要的疑似职业病,应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监测和重点危害人群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