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研究的铝合金端板构件为端部异向翻折零件,成形过程中局部极易产生起皱和破裂等缺陷。针对端板构件成形过程中存在的起皱及成形精度差等问题,通过对模具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单道次整体成形,提高了产品的整体性及成形质量;同时,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选取合理的坯料形状,解决了零件成形过程中的开裂问题,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无顶板的传统凸、凹模结构相比,采用带凹模顶板的优化结构时,端板构件过渡区域起皱现象得到有效缓解,最大增厚率减少至6.7%;采用过渡圆角为R50 mm的凸耳结构坯料时,端板构件过渡区域最大减薄率减少至12.11%。  相似文献   

2.
肖夏  孙玲  余志友 《热加工工艺》2012,41(23):78-80,84
在冲压汽车曲面翻边件时,容易产生边部破裂缺陷.通过对产品的结构和成形特点分析,提出了弯曲、翻边复合加工工序,即在弯曲时进行一定程度翻边的预加工方案.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DYNAFORM对板料的成形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预成形量、凹模圆角等工艺参数对成形减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案使板料的塑性流动更为合理均匀,降低减薄量,避免局部开裂,为下一步修改模具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载荷下降法研究了双相钢DP590在不同压边力下拉深成形的减薄率。采用BCS-50AR通用板材成形性试验机进行有无润滑条件的对比拉深试验,获得成形力-凸模位移关系曲线。试验结果发现,拉深件凸缘部位和凹模圆角处的润滑有利于拉深成形,而无润滑条件下的拉深容易破裂。拉深件凸缘部位增厚,凹模圆角处和筒壁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薄。危险断面处的减薄率最大,破裂情况下的最小减薄率为28.6%,无破裂情况下的最大减薄率为19.3%,达到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MSC.Marc软件对圆筒件粉体软凹模拉深成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成形过程中应力状态和变形情况,设计圆筒件粉体软凹模拉深成形实验模具,对圆筒件粉体软凹模拉深成形进行实验研究。有限元模拟与实验结果表明,与刚性凹模拉深成形相比,粉体软凹模成形工艺可以改善零件成形受力状态和壁厚分布,能有效抑制圆筒件凸模圆角破裂危险区域微裂纹的产生,提高板材的成形极限。  相似文献   

5.
采用MSC.Marc软件对圆筒件粉体软凹模拉深成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成形过程中应力状态和变形情况,设计圆筒件粉体软凹模拉深成形实验模具,对圆筒件粉体软凹模拉深成形进行实验研究。有限元模拟与实验结果表明,与刚性凹模拉深成形相比,粉体软凹模成形工艺可以改善零件成形受力状态和壁厚分布,能有效抑制圆筒件凸模圆角破裂危险区域微裂纹的产生,提高板材的成形极限。  相似文献   

6.
针对载重汽车变速器花键主轴在传统切削加工时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考虑开式冷挤压的缺点,提出了贯通式冷挤压成形工艺方案。借助DEFORM-3D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研究了坯料定位精度、凹模定径带、凹模入模半角和模具间隙对金属流动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当凹模定径带长度为26 mm、凹模入模半角为28°、凸模直径为Φ46 mm时,花键主轴在成形过程中的弯曲变形量较小,成形质量良好。最后采用贯通式冷挤压成形方案进行工艺试验,得到的挤压件的成形质量和尺寸精度均可满足设计要求,试验证明该工艺方案切实可行,数值模拟结果对工艺试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塑性工程学报》2015,(6):52-57
针对盒形冲压件成形过程中易出现破裂、起皱和回弹过大的问题,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DYNAFORM对顶部弧面、侧壁直边的磁体外盖进行拉延、切边和回弹过程模拟,分析制件成形规律;采用正交实验法模拟研究压边力、凹模圆角半径、模具间隙和冲压速度等工艺参数对制件冲压成形的影响。以制件的最大减薄率和回弹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极差和方差分析法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各工艺参数对评价指标的影响显著性,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优化组合为压边力120kN、凹模圆角半径3mm、模具间隙1.05t、冲压速度6m·s-1。采用优化工艺参数组合进行模拟和冲压实验,获得了较好的评价指标值,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赵燕  刘光烨  李鹤  丁乃秀 《模具工业》2006,32(11):35-38
介绍了洗衣机外壳加工工艺,设计出冲孔、翻边一次成形模结构,包括镶拼式结构,凸、凹模共用,减少了零件成形加工工序,缩短了模具生产周期,模具已投入生产,零件质量稳定,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无缝钢管翻边的模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晶 《模具技术》2007,(4):24-26
着重介绍应用于客车制造业中的无缝钢管以及在管壁预制孔的边缘弯曲成一定角度即翻边的模具设计.叙述了无缝钢管翻边的原理,通过对无缝钢管的变形特点、变形程度的分析,确定了无缝钢管翻边模具设计的方案.要保证翻边质量,凸、凹模的设计是关键,通过对不同形式的凸、凹模的分析,确定钢管翻边模结构,采用钢管翻边工艺简化了零件结构,提高密封性,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0.
<正> 圆孔翻边加工方法 把翻边坯料(8)置于凹模(22)上,下降压边圈(11)压紧坯料。四模孔壁的(24)部分内径应与工件颈口外径相同,小径(25)部分则稍大于翻边凸模(12)的d_2外径,由(24)和(25)两交界处构成阶梯形状(26)。从凹模面(28)到阶梯(26)的深度为(H),近似于工件颈部高度(图1—a)。当凸模下行进行圆孔(7)翻边时,首先是工件颈部(29)的端部接触凹模  相似文献   

11.
影响曲面翻边成形回弹的因素主要有零件弯曲曲率半径R、凹模圆角半径r以及材料的厚度t,利用Dynaform软件重点模拟零件弯曲曲率半径R对压缩类翻边中的凸曲面直线翻边的成形回弹影响,得出了零件弯曲曲率半径R对曲面翻边的成形回弹影响规律。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得到在R30mm、R45mm和R60mm 3种半径下的成形极限图以及回弹前、后的主应变分布图,并结合试验的结果,得到随着弯曲半径增大而成形的回弹有所改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正> 图1所示为一夹箍件,设计的弯曲模如图2所示。坯料首先放在两活动凹模2定位槽中,工作时,凸模1将坯料压过两活动凹模2的夹刃口,凸模继续下行并碰着两活动凹模2的底部,这时,两活动凹模2才绕两销轴3的圆心转动与凸模1继续压下,直至最后成形。两活动凹模靠凸模回升时的带动和下面弹簧4的作用而复位。  相似文献   

13.
《塑性工程学报》2013,(6):35-38
文中提出一种新型滤网的成形方法,即对带有梅花孔的不锈钢箔材坯料通过起皱拉深的方法成形出一种侧壁带皱褶的球头滤网。在DYNAFORM软件中模拟成形,并在自主开发的设备和模具中试生产出滤网产品,产品的成形过程与模拟基本一致。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凹模内径和凹模半锥角对成形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存在使滤网最大减薄率最小的最佳凹模内径;凹模半锥角越大,最大减薄率越大。  相似文献   

14.
陈湛军  黄毅 《模具工业》2010,36(8):27-28
介绍了1副折边模,采用合页折边结构形式,将凸、凹模设计成铰链结构,一次冲压翻包折边成形,即可完成盒体和盒盖的弯曲、整形。解决了不锈钢礼品烟盒折边中表面会产生拉丝伤痕等表面质量问题,同时一次冲压完成盒体和盒盖的折边,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翻边成形边部开裂包含减薄开裂和起皱开裂两种类型。针对某车型QP980钢门槛隔板零件存在的翻边成形边部开裂问题,对开裂零件样板进行基本力学性能检测、零件开裂部位断面研究;基于Auto Form软件对原工艺方案进行了全流程仿真分析,提出坯料优化方案,并从成形、主次应变状态、减薄等方面对新方案进行了评估;此外,对开裂零件的模具状态和修边质量进行现场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坯料方案进行现场零件试冲。结果表明:坯料优化后,起皱开裂区域增厚由18.6%降低至10.4%,起皱现象明显改善;优化模具表面状态能有效改善成形后零件表面拉毛情况,减薄开裂区域的开裂现象消除;采用激光切割获得优化后坯料,成形后零件无肉眼可见的起皱及开裂,此外零件边部质量改善明显。通过研究,总结出影响QP980钢门槛隔板零件翻边成形边部开裂问题的主要因素,便于指导后续零件设计及量产稳定。  相似文献   

16.
根据经验公式和理论数据对某304不锈钢壳进行直径减小、壁厚变薄的变薄拉深级进模设计,并运用Deform-3D对连续变薄拉深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成形过程等效应力和行程载荷曲线的分布规律。模拟与试验结果表明:成形过程中,坯料的最大应力集中在与凹模圆角和凹模工作带相接触的区域;随着凸模圆角减小,凸模圆角与直壁连接处应力增大,出现危险区域;为防止最后一道拉深过程中凸模容易磨损及产品被拉伤,应合理设计拉深系数、变薄量及凹模圆角;直径减小壁厚变薄拉深件的直壁壁厚均匀。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汽车覆盖件的冲孔、翻孔复合模具的详细结构和冲孔、翻孔复合模具的主要工作原理,给出了预冲孔坯料尺寸的计算方法和冲孔力、翻孔力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生产中冲孔、翻孔凸模与翻孔凹模的间隙值设定。  相似文献   

18.
结合前挡板支架形状特点及工艺分析,设计了凸凹模结构,并基于DYNAFORM软件反求得到准确的坯料尺寸,通过对坯料的弯曲翻边仿真模拟,预测了成形中易出现的拉裂、起皱、回弹等缺陷,据此优化了工艺参数,改进了凸凹模结构。最后采用CATIA软件设计了前挡板支架弯曲翻边整体模具,实践证明,该模具能生产出良好制件。  相似文献   

19.
《模具工业》2013,(5):23-23
高硅铝合金斜盘模锻工艺,由小飞边开式锻模实现模锻件的塑性成形,模锻工艺流程为:挤压棒材一下料一加热一模锻塑性成形一后续处理,坯料加热温度为(500+5)℃,凹模预热温度为(200±5)℃,小飞边模锻:工艺将加热后的铝合金棒料直接模锻成形为带小飞边的斜盘模锻件,模具为小飞边开式锻模,由上凸模、下凸模和挤压筒组成,凹模采用可分结构,顶出时锻件由下凸模直接顶出,在上凸模设置高度为3mm、厚度为0.5mm的环形均匀缝隙,即飞边槽,  相似文献   

20.
《模具工业》2015,(12):6-10
利用Dynaform软件在一次翻边工艺中设置拉深筋来完成曲面翻边类零件的成形,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拉深筋在凹模上4处不同的位置对曲面翻边类零件的成形回弹影响,得到可以控制制件壁厚减薄率回弹的最佳拉深筋位置在2和3之间,在实际生产中对提高类似零件的成形质量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