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王涛 《中国建材科技》2017,26(3):152-154
城市区域风险评估是城市消防规划和部署消防力量的基础。以韶关市规划中心城区为例,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用地性质、人口密度和交通可达性4个方面,采用AHP法构建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应用GIS对地块各指标按权重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城市火灾风险等级图,并以此对消防站规划布局进行了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2.
结合风险理论,从宏观城市区域特征、微观典型场所火灾风险水平、公共基础设施、火灾防范水平和灭火救援能力5个方面构建城市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新增一级指标"城市火灾危险性特征",新增"微型消防站""、消防教育基地建设情况"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宣传情况"等评估指标。完善现有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各指标的定量标准,实现了所有指标的量化。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将该指标体系运用到荆门市的火灾风险评估中,验证其实用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3.
张辉  郭超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0,39(8):1107-1100
为科学确定城市消防救援站的建设布局和数量,建立基于GIS 和消防救援站响应覆盖率的评估模型,对乌鲁木齐市主城区现有消防救援站的响应覆盖率进行评估。介绍评估模型的基本定义、设定条件、数学描述、评价方法和判定准则,对乌鲁木齐市道路网络图和现有21 个城市消防救援站分布图进行了矢量化处理,对消防救援站的响应覆盖率和交叉响应覆盖率、响应平均行车时间进行了计算。计算表明:第一行车时间段内的主城区消防救援站的响应覆盖率为28.14%;交叉响应覆盖率为23.33%;响应平均行车时间为7.7 min。乌鲁木齐市主城区现有消防救援站的布局基本合理,数量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4.
从区域固有火灾风险水平、区域消防保护水平和区域可接受火灾风险水平3方面论证,建立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应用加权综合法计算火灾风险。采用C/S模式,选择C#语言基于ArcGIS Engine进行系统的二次开发,开发了区域火灾风险评估应用系统。该软件基本实现了地图数据导入与浏览、火灾风险评估模型构建,火灾风险评估与结果展示等功能。以P城市为例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示范,示范结果较好地实现了区域火灾风险数据处理、火灾风险评估与火灾风险地图分级显示。  相似文献   

5.
付小千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1,40(11):1622-1624
结合火灾风险评估的定义,对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的概念及发展概况做出明确说明。针对区域火灾风险评估问题,提出了将评估方法划分为基于指标的传统评估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现代评估法两大类,分别对两类方法的评估流程进行概括总结并根据评估流程对常用的传统评估方法进行分类归纳。结合目前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的国内外现状,对比总结了两类评估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借鉴了现有研究成果,阐述了火灾风险评估技术、评估方法。对城市中心区火灾原因、蔓延过程进行分析,结合城市中心区火灾风险分区以及消防站点布局,构建了火灾风险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7.
陈家轩 《福建建筑》2023,(2):134-140
为科学评估南充市中心区火灾风险状况,指导未来消防站选址,在收集,整理与分析历史火灾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城市POI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火灾风险评估体系。结合GIS核密度分析功能,得到南充市火灾风险等级图。利用GIS网络分析,对南充市中心区现存6座消防站5分钟覆盖范围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现存消防站未能完全覆盖火灾高风险区域。为此,提出未来应新增8座消防站才可以保证南充市中心区100%的区域内满足5分钟消防救援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实际路网和路况开展消防站可达范围分析,结合人口大数据与城市POI数据,从消防站服务区面积、消防站服务人口数量、消防站覆盖POI数量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评估,探索了一种区域消防站救援覆盖能力的精细化评估方法。以广州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试用,分析广州市消防站覆盖能力存在的问题。研究成果可为城市消防站布局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存在周期长、人力消耗大和难以实现标准化等不足,限制了其在火灾保险行业的应用。文章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结合工业建筑火灾风险因素特征,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4个准则层、12个指标层及38个典型识别物的火灾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开展火灾风险场景捕捉试验,建立工业建筑火灾风险场景图像数据库,基于YOLOX-nano神经网络结构,利用超参数优化方法对火灾风险图像识别算法进行优化,优化后算法的平均准确率提高了53%;开发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应用软件,对某工业建筑进行远程火灾风险评估,得出的火灾风险值为4.2,风险等级为一般风险,与火灾风险评估专家评估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根据福州市城乡规划一张图,结合规划管理、用地功能分区,在规划单元划分基础上将福州市中心城区划分为470个火灾风险评估单元,运用模糊量化评判法,建立福州市城市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预测福州市中心城区已规划发展区域的火灾风险等级。根据评估结果,得到中心城区的高风险、中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区域分布。并在分析评估城市火灾风险的基础上,将城市建设用地分为3大类:城市重点消防区域、防火隔离带及避难疏散场地,优化消防布局。  相似文献   

11.
快速城市化进程下消防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快速城市化进程下城市消防规划面临的新问题,如区块失衡、基础设施滞后、空间发展模式转变、相关法律规范缺失等。结合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景,提出火灾风险评估、消防站布局优化、运用新技术、消防规划的可持续以及将提高全民消防意识规范化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规划消防站选址,实现有限资源下应急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消防站覆盖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容量有限的嵌套型消防站层次覆盖选址模型。首先,基于层次和嵌套,提出选址时应对消防站进行分级,允许高级别消防站覆盖范围内嵌套建立附属低级别消防站,实现重点区域的多重覆盖及提高郊区的覆盖效率;其次,基于消防站容量有限,在一定范围内使同级同类消防站负担火灾风险平均化;最后,设计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流程并进行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广义最大覆盖模型相比,层次覆盖选址模型覆盖火灾风险更大,对火灾风险高的区域覆盖更全,同级同类消防站之间覆盖火灾风险差距更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城市消防高空瞭望系统进行GIS空间分析建模,在可视域分析的基础上分别计算瞭望点的区域覆盖率、重点单位覆盖率、重点单位重叠覆盖率,并由此建立瞭望点布局优化的综合判据,建立城市消防高空瞭望系统布局优化方法。在铜陵市的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兼顾区域覆盖率指标和对消防重点单位的监控,便于对灭火救援处置现场的全方位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4.
安全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底线,消防资源优化布局是提升城市救援能力,保障城市安全的有效手段。针对我国城市目前消防站点覆盖率低、责任分区难划分及消防人员、装备配备结构不完整、不合理等问题,通过科学构建城市消防资源优化及布局模型,对消防站救援响应时间满意度、辖区需求点覆盖防护等级、装备贡献度及人员工作负荷度进行评估,实现消防站优化布局选址、消防救援力量及装备优化配置的模型应用,为新建消防站的选址和现有消防站的救援力量及装备优化配置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技术,建立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的评价方法。以龙岩市区为例,结合实地调研成果,对龙岩地区地震次生火险进行区划,同时评估了不同地震烈度下地震次生火险的危险性,根据计算结果对龙岩地区防范地震次生火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实时动态反映商业综合体的消防安全状态,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商业综合体动态火灾风险评估模型。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结合火灾风险定义选取评估指标,将选取的评估指标进行动静态分类,并对分类指标进行量化转换,使之成为统一的标准数据,消除以往由于不同指标数据类型所带来的不可比性。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监测到的数据与标准数据进行一一对应,引入到火灾动态评估模型,评估结果随物联网监测数据的变化而动态变化,弥补以往节点式静态反映火灾风险的不足。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时准确地定量评估商业综合体的火灾风险,提高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动态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王玲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1,40(9):1355-1359
针对超高层建筑火灾指标模糊性、专家认知极端性等特点造成传统评价方法难以界定火灾安全等级的问题,提出基于IOWA和向量夹角余弦的超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模型。首先从防火能力、灭火能力、安全疏散及施救能力、管理能力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然后运用IOWA算子(Induced Ordered Weighted Average Operator)对决策数据二次排序,消除数据冲突,降低数据极端性并引入█(θ)系数,动态调整边界权值,得到指标权重。接着借助向量夹角余弦通过计算评价目标实际安全状态与理想安全状态的贴近度确定超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等级,利用敏感性分析得出影响超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的关键指标。应用本方法对已有3个文献的成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计算结果与原文献结论一致,均认为原有文献案例中超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等级高,并指出总图布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疏散设施、安全制度落实情况是影响超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