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准确掌握王石灌区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开展了水稻灌区利用系数的测定研究,对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测定到计算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推求出王石灌区渠道灌溉水利用系数并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2.
灌溉水利用系数表明三电灌区的节水潜力在田间。笔者通过大田抽样测试,计算了田间灌水质量,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智墒能够实时连续监测土壤含水量变化,基于智墒监测技术,实时动态监测云南省月字庄水库灌区大棚蔬菜灌水前后土壤相对含水量,采用首尾测算法,计算月字庄水库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结果表明:(1)智墒监测技术能够准确计算每次净灌溉水量。(2) 2018年月字庄水库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65 6,研究结果合理、可靠。(3) 2018年月字庄水库灌区大棚蔬菜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88 0;不同季蔬菜的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整体上呈现出毛灌溉水量越大,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越小的趋势,其中1~3季(1~5月)蔬菜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较低,为0.767 5;5~6季(7~9月)蔬菜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较高,为0.820 1。研究成果能够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灌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理论计算,2015年前,宁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时引水量中计入冬灌水量,而净灌溉水量中未计入冬灌有效灌溉水量。经测算宁夏冬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217,不同灌区在0.128~0.706之间变化。计入冬灌有效灌溉水量后,宁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84提高至0.516,系数提高0.032。研究同时表明,灌溉水量与灌溉水利用系数直接相关:自流灌区冬灌灌溉灌水量为210 m~3/亩,冬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均值为0.175;扬水灌区冬灌灌灌水量为120 m~3/亩,冬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均值为0.604。因此,合理制定灌区灌水定额,特别是冬灌灌水定额,可以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宁夏自流灌区冬灌灌水量偏大,造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低,节水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5.
灌溉水利用系数传统测定方法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溉水利用系数包括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田间水利用系数.由于灌区渠系复杂、级数多,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貌、水文及土壤条件,采用传统的动水测定法所获得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均不能反映灌区一段时期甚至当年的实际灌溉水利用情况,需要对灌溉水利用系数传统测定方法进行修正.结合某一灌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辽宁省灌区水利用系数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选取典型样点灌区对淮安市各县(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进行推算,进而分析各县(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现状水平及其对淮安市整体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浦区、洪泽县、金湖县和盱眙县典型样点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空间分布较为均匀,上下浮动约0.01;同一地区提水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均处于较高水平;各县(区)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与灌区规模成负相关关系;淮安区、洪泽县是提高淮安市灌溉水利用系数水平的关键地区。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工程、技术、管理三方面的增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是灌溉管理工作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各灌区仍然存在着灌溉水利用率低的问题,一般仅0.5左右,灌溉水损失的原因较多,据各地实测,渠道渗漏损失约占灌溉水总损失的80%;其它因管理不善、灌水技术不良造成的田间损失,以及泄水、决口跑水等约占18%;蒸发损失约占2%。灌溉水的损失数量往往很大,如宝鸡峡灌区年灌溉用水7亿立方米左右,灌溉水利用系数0.535,每年的水量损失达3.255亿立方米,其中干支渠损失水量2.45亿立方米,约占总损失水量的75%,斗渠以下(包括田间)损失0.805亿立方米。灌溉水的大量损失,不仅直接降低灌溉水利用系数,而且会减少可灌的面积,  相似文献   

8.
灌溉水利用系数试验包括渠系水利用系数试验、田间水利用系数试验,经过实验分析,探索适合黑龙江省水稻种植灌水方式的田间水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9.
渠系水利用系数及田间水利用系数测验表明,西营河灌区的节水潜力主要在田间。本文通过土壤入渗及灌水技术大田试验研究,指出了西营河灌区土壤入渗的规律、田间灌水质量状况及其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了解目前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量中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对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量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测定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综合测定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具体灌区工程为例,应用水量平衡的相关原理并主要借鉴首尾测算方法计算出某灌区干渠渠系水利用系数、支渠及以下渠系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及灌溉水利用系数等,简化了测算工作量,且这种简化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值测算方法对于类似灌区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北方以旱作为主的现状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定方法采用的是首尾测定法,其中田间净灌溉定额的测定分析是该方法的重点和难点。介绍了田间净灌溉定额测定的观测分析法和直接测定法2种方法在北方部分灌区测定和分析中的应用,比较分析了2种方法的特点,并提出了建议,为一线技术人员测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周连梅 《水利天地》2014,(10):26-27
<正>一、灌区概况星火灌区建于1943年,属日伪时期工程,原抽水站厂房于1999年停用废弃,新抽水站2000年建成,位于老抽水站西北侧,灌溉保证率P=80%。星火灌区是以松花江为提水水源的中型灌区,种植作物为一季水稻。灌区现有干渠2条即一干渠、二干渠,干渠总长15.1km。一干渠设有7条支渠,二干渠设有9条支渠,全长67km,有东西排干两条,总长12.3km。二、灌溉渠道水利用系数测定(一)水利用系数测定的方式选择目前,我们采用的灌溉水利用系数确定方法,主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黑龙江省肇源县中心灌区2013年工程状况与水稻灌溉用水管理,开展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传统测定法与首尾测定法的测验与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该灌区采用传统测定法与首尾测定法取得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验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误差仅为0.05%;较低的灌溉水有效利用水平,受灌区土壤、地质结构、建筑物工程老化与渠系防渗率低、渗漏量大、管理水平和灌溉技术水平低等客观影响,水资源浪费量大于有效利用量,通过灌区工程的完善,具有很大的节水空间与潜力。  相似文献   

15.
赵晓星  崔莉 《山东水利》2000,(10):17-17
1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势在必行 山东省大部分水库灌区是50年代末随水库兴建而建成的,已运行30余年,工程大部分老化失修,长期带病运行;建设标准低,90%的渠道是土渠,渗漏损失大;田间灌水技术落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0.4左右。如全省最大的水库灌区峡山灌区,工程设施完好率仅30%左右,渠系水利用系数0.43,工程配套率低,使有限的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农业灌溉年用水2亿m~3左右,占水库供水量的  相似文献   

16.
灌溉水利用系数综合测定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任何一种节水措施进行分析、评价都离不开灌溉水利用系数.目前,各地、各灌区给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具备可比性,难以作为比较和衡量节水措施的标准.灌溉水利用系数综合测定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渠道,而不是只测量典型渠段,并在测流断面、测量方法、测定条件、渠道数量、典型渠段长度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既使得测量的灌溉水利用系数比较符合实际,又使得不同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具有可比性.综合测定法测定的灌溉水利用系数需要根据渠道越级输水、渠道布置形式等情况进行修正,并用首尾测定法校核.  相似文献   

17.
《人民黄河》2015,(8):140-144
干旱扬黄灌区田间灌溉过程的水盐运移具有独特性。选取甘肃景电灌区的典型试验点,构建基于HYDRUS-2D软件的土壤水盐运移模拟模型,模拟了间歇性定额灌水-蒸散发条件下饱和-非饱和土壤盐分的运移过程。结果表明,经过两次灌水-蒸散发循环试验,各试验点耕作层土壤平均含盐量均大幅下降,土壤盐分缓慢下移,耕作层土壤脱盐趋势明显。各试验点耕作层土壤在灌水压盐及蒸散发返盐双重作用下,交替发生了脱盐和积盐现象。灌溉和蒸散发是影响干旱扬黄灌区田间土壤水盐运移的重要因素。灌水定额取4 000~6 000 m3/hm2的土壤脱盐效率较高,且首轮灌溉使田间0~100 cm土层含水率达到饱和、后几轮灌溉逐步增加灌水量的灌溉方案更有利于排出田间土壤盐分。  相似文献   

18.
本溪市十八里灌区渠道系数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十八里灌区的流量测试资料进行分析计算,修正后得出该地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8。分析得出影响渠道水利用系数的因素主要有渠道的防渗措施、土壤的透水性能、输水流量和地下水位等。  相似文献   

19.
水稻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省水稻灌区的实际情况,对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测定方法和有关参数的推求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省水稻灌区水利用系数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上海市小型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首尾法测算2013年和2014年11个样点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灌溉水利用系数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规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1个样点灌区中9个灌溉水利用系数在0.7以上,最大值为0.861,明显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水稻种植比、防渗渠道长度、渠道衬砌率和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比对灌溉水利用系数影响较大,且防渗渠道长度、渠道衬砌率和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比具有较大的正贡献率,而水稻种植比具有较大的负贡献,可通过优化灌区种植结构、继续开展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来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