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药物治疗时间。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83.3%比69.1%,P<0.05),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药物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均P<0.05)。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不仅能促进症状消失、体征恢复,还可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抗病毒能力,改善机体免疫力。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孙婷  毛春燕 《妇幼护理》2023,3(19):4595-4597
目的 探究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60 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利巴韦林。研究组 接受更昔洛韦治疗。每组各 30 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退 热、淋巴结肿大消退、咽峡症状缓解、肝肿大消退、脾肿大等症状消退时间明显要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的 T 淋巴细 胞亚群指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白细胞计数及 C 反应蛋白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可以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改善免疫功能,减低白细胞计数,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更昔洛韦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干扰素组则给予干扰素雾化治疗,比较2组患儿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总体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与随访结果。结果更昔洛韦组患儿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早于干扰素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干扰素组(P 0. 05);治疗后,更昔洛韦组异型淋巴细胞比例(ALY%)、谷丙转氨酶(ALT)与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干扰素组,CD4+与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干扰素组(P 0. 05);更昔洛韦组治疗后复查白细胞(WBC) 20×109/L与ALY% 10%者占比均显著低于干扰素组(P 0. 05); 2组患儿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相较于干扰素雾化治疗方式,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更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2013年住院的65例EB病毒感染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两组其他辅助治疗相同,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热程,淋巴结缩小时间,异型淋巴细胞10%时间,转氨酶正常时间及EBV-DNA拷贝量1×103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EB病毒感染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黄维肖  夏焱  潘莉  刘勇  檀卫平 《新医学》2011,42(4):250-253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感染所致的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5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更昔洛韦组和对照组(INF-α或炎琥宁)体温恢复正常、肝脾及淋巴结缩小、白细胞降低至正常(小于10×109/L)、异型淋巴细胞恢复至小于10%的时间、肝肾功能情况及治疗前后EBV-DNA-PCR、EB四项变化情况。结果:更昔洛韦组在咽峡炎缓解、肝脾及淋巴结缩小、白细胞降至正常、异型淋巴细胞恢复到小于10%的时间、EBV-DNA-PCR转阴情况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IM患儿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3954-3956
观察丙种球蛋白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疗效。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更昔洛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呕吐、高热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种球蛋白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快,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4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分析,进一步了解更昔洛韦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2月至2006年11月确诊的4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选择更昔洛韦治疗,5ml(kg.次),每12h1次,疗程2周,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3例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无论从热退时间、咽峡炎消失、异型淋巴细胞降低等均有显著效果。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银翘散加减联合更昔洛韦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银翘散加减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咽痛流涎消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神经精神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翘散加减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优于单纯更昔洛韦治疗,治疗期间有效护理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朱艳平 《临床医学》2013,33(3):78-79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于宜阳县人民医院儿科就诊并被诊断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48例,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入选患儿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4例,治疗组采用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和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为75.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有1例患儿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经调整静脉滴注速度后不良症状好转;对照组中有1例患儿出现腹痛症状,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情况好转,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将11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提示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对2002—07-2004—12我院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病性毒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应用更昔洛韦,对照组30例应用利巴韦林,7~10d为一疗程。结果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和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选取我院12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对2组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见效快、疗程短并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伴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IM伴心肌损害患儿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更昔洛韦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CP)治疗,对照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疗程均为14天,观察治疗前后病人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和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心肌酶水平相似且高于正常值,治疗后两组心肌酶均显著下降(P<0.01), 治疗组心肌酶改善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改善率、肌钙蛋白I阴转率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CP 可治疗小儿IM心肌损害,其效果优于FD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康复新液对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疱疹性口腔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单一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体温正常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口腔疼痛时间、溃疡愈合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口腔炎,可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10mg/(kg·d)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治疗,对两组平均退热天数和疱疹消退天数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平均退热天数和疱疹消退天数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EB病毒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治疗,研究组采用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包括体征症状消失时间、病毒转阴状况、免疫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体征、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EB病毒核心抗原免疫球蛋白G转阴率为96.67%,稍高于对照组的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EB病毒衣壳抗原免疫球蛋白M转阴率和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抑制/杀伤性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水平低于对照组,辅助性T淋巴细胞和成熟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病毒感染患儿接受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可显著改善其免疫功能,对病毒转阴及体征、症状消失有促进作用,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更昔洛韦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9月13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更昔洛韦,10mg/(kg·d),每日1次,疗程5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静脉滴注,0.5mL/(kg·d),每日1次,疗程5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8.53%(67/68),高于对照组88.24%(6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事件。结论:热毒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明显,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将11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提示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803-1805
选取200例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均为2014年7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以用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实行单一更昔洛韦治疗的患儿设为对照组,同时与孟鲁司特纳同时使用治疗的患儿设为试验组,比对两组患儿用药后临床表现改善时间情况、临床用药的作用情况以及药物使用副反应发生程度。试验组患儿的退烧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啰音不见时间与对照组患儿相比明显较少,试验组患儿的总有效(96.00%)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70.00%)相比明显较高(P0.05),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儿临床副反应发生率(23.81%)与对照组患儿临床副反应发生率((28.5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纳与更昔洛韦联合使用在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中的临床作用效果更为突出,可以有效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