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剂量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经阴道给药方式,用于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值低(low-Bishop-score)(<6分)孕妇引产的疗效及护理成效。 方法选择2012年4~10月在崇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00例年龄为21~36岁的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值低(<6分)待产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n=60,采用低剂量米索前列醇经阴道给药引产)与缩宫素组(n=40,采用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引产效果、安全性、新生儿情况、阴道分娩率及优质护理满意度。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崇州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分娩孕龄、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值及妊娠合并症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米索前列醇组引产成功率显著高于缩宫素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索前列醇组自用药到宫缩发动时间及第一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缩宫素组,产后2 h出血量显著少于缩宫素组,经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缩宫素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索前列醇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缩宫素组,而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值低孕妇采用低剂量米索前列醇经阴道给药引产的方法安全、有效,相对于缩宫素引产,可提高经阴道分娩率,而且护理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与COOK宫颈球囊对低宫颈评分孕妇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引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有引产指征的头位初产妇400例,根据采用的促宫颈成熟方法分为米索前列醇组与COOK球囊组,各20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Bishop评分、阴道分娩率、引产成功率、产褥感染率、母婴妊娠结局、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促宫颈成熟前米索前列醇组与COOK球囊组Bishop评分分别为(1.99±0.29)分和(1.95±0.3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促宫颈成熟治疗后Bishop评分分别为(5.98±1.26)分和(4.70±1.40)分;阴道分娩率、引产成功率及总阴道分娩率分别为9.00%、66.48%、69.50%和2.00%、47.45%、48.50%,米索前列醇组均高于COOK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产失败后分娩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孕产妇均未发生产褥感染及不良事件,母婴均未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结论米索前列醇对低宫颈评分孕妇促宫颈成熟疗效优于COOK球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OOK球囊对足月妊娠产妇宫颈成熟情况及引产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82例足月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行常规引产)与试验组(42例,行COOK球囊引产)。统计试验组球囊放置前、取出后产妇宫颈Bishop评分及两组产程、阴道分娩情况。结果球囊取出后产妇宫颈Bishop评分高于球囊放置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妊娠产妇引产予以COOK球囊,可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且提高阴道分娩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米索前列醇片和缩宮素用于瘢痕子宫妊娠催产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米索前列醇组和缩宫素组各48例,米索前列醇组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片,缩宫素组静脉滴注缩宫素,对照组自然分娩。比较3组产妇宫颈成熟、产程、分娩方式、母婴预后等。结果:用药后4h、8h、12h、24h时3组孕产妇Bishop评分存在差异,且米索前列醇组评分高于缩宫素组(P0.05);3组诱发临产时间、总产程和阴道产率存在差异,且米索前列醇组产妇诱发临产时间和总产程均较缩宫素组显著缩短(P0.05),而米索前列醇组和缩宫素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米索前列醇组和缩宫素组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米索前列醇组和缩宫素组无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均可以促进瘢痕子宫妊娠产妇宫颈成熟,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的风险,降低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两者对瘢痕子宫妊娠母婴结局影响相当,但是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效果和缩短产程作用优于缩宫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促大于41周妊娠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200例单胎头位、孕周大于41周、宫颈Bishop评分<5分,无阴道分娩禁忌证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米索前列醇组和缩宫素组,每组100例.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宫颈Bishop评分改善情况、用药至临产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情况等.结果 用药后12 h米索前列醇组宫颈Bishop评分为(7.8±1.2)分,明显高于缩宫素组的(5.5±1.4)分(P<0.05).用药至临产时间米索前列醇组为(18±6)h,明显短于缩宫素组的(39±4)h(P<0.05).米索前列醇组阴道分娩率为76%(76/100),缩宫素组为45%(45/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对促大于41周妊娠宫颈成熟效果显著,成功率高,且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足月妊娠应用米索前列醇引产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有引产指征无米索前列醇使用禁忌症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妇女300例,分成2组。米索前列醇组162例,先用25μg米索前列醇放置阴道后穹窿或口服,4h后改为50μg,以后每隔4h用药25μg,直至宫缩规律正式临产,24h内用药不超过125雌;缩宫素组138例,用2.5单位缩宫素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结果用药后米索前列醇组宫颈Bishop评分总有效率为89.5%,显著高于缩宫索组的55.1%,总产程时间米索前列醇组显著短于缩宫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索前列醇既能软化宫颈,又能缩短产程,但需严密监护产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和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与缩宫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未临产住院初产妇25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初产妇随机分为缩宫素组、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单球水囊组)以及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COOK球囊组)3组,平均每组产妇85例。对所有入选初产妇均给予促宫颈成熟治疗,观察比较3组产妇的促宫颈成熟的效果、第一产程时间、放置球囊后的疼痛时间、放置球囊后至取出前阴道的出血量以及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等。结果放置球囊前,3组产妇的宫颈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25、0.184、0.742,P>0.05);放置球囊后,缩宫素组产妇的宫颈评分显著低于单球水囊组和COOK球囊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52、13.979,P<0.05),单球水囊组产妇的宫颈评分显著低于COOK球囊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1,P<0.05);单球水囊组产妇和COOK球囊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成功率均显著高于缩宫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431、124.283,P<0.05);单球水囊组产妇和缩宫素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均显著长于COOK球囊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0、11.028,P<0.05),缩宫素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又明显长于单球水囊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83,P<0.05)。COOK球囊组产妇的阴道流血量和疼痛时间均显著低于单球水囊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24、10.028,P<0.05)。单球水囊组产妇和COOK球囊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均显著低于缩宫素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3、10.242,P<0.05)。结论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和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对初产妇促宫颈成熟、提高初产妇阴道分娩率和缩短产程都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中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在减少产妇不适感以及促宫颈成熟方面的效果更优于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应用COOK双球囊与缩宫素在引产中促进宫颈成熟效果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拟进行引产的112例晚期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COOK组(56例)和缩宫素组(56例)。两组产妇在引产前准备和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COOK双球囊和缩宫素促进宫颈成熟,比较两组产妇宫颈成熟的效果、宫颈Bishop评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相关并发症(如宫缩过频、胎盘早剥、胎心率异常和宫颈损伤等)和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结果 COOK组产妇宫颈成熟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缩宫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Bishop评分及1 min和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缩宫素组,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缩宫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平均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晚期引产时应用COOK双球囊促进宫颈成熟,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可以明显缩短产程,显著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周冬  赵云  肖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8,(11):2422-2426
目的观察控释地诺前列酮阴道栓(欣普贝生)、COOK球囊及催产素用于晚期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晚期足月妊娠(孕周41~41+6周)且无前列腺素制剂使用禁忌证的孕妇1 5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欣普贝生组、COOK球囊组及催产素组,每组各500例。欣普贝生组孕妇阴道放置欣普贝生10 mg促宫颈成熟,COOK球囊组孕妇阴道放置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催产素组孕妇予0.5%催产素促宫颈成熟。比较3组孕妇促宫颈成熟前后宫颈Bishop评分变化、临产前药物或COOK球囊作用时间、产程时间及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促宫颈成熟效果:欣普贝生>COOK球囊>催产素;临产前COOK球囊或药物作用时间:COOK球囊<欣普贝生<催产素。欣普贝生组引产效果与COOK球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欣普贝生组及COOK球囊组引产效果均优于催产素组(P<0.05)。欣普贝生组第一产程时间小于COOK球囊组(P<0.05);但欣普贝生组及COOK球囊组第一产程时间与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欣普贝生组急产率高于COOK球囊组及催产素组(P<0.05)。欣普贝生组及COOK球囊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催产素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催产素组(P<0.05);但欣普贝生组阴道分娩率及剖宫产率与COOK球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胎儿窘迫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欣普贝生组及催产素组产后出血率均高于COOK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欣普贝生组及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效果优于COOK球囊及催产素,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但需注意产程过快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米索前列醇在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的1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产妇使用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观察组产妇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和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进行引产。比较两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临产发动时间,宫颈成熟度,分娩方式,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临产发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显效率为70.00%,显著高于对照组(4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2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能够有效地促进宫颈成熟,提高引产成功率,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COOK双球囊对晚期妊娠引产产妇宫颈成熟度及宫颈阴道分泌物相关指标表达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的90例晚期妊娠引产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则采用COOK双球囊引产,比较两组的引产总有效率、各产程时间、干预前及干预6 h、12 h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3年1~10月有医学引产指征,宫颈Bishop评分≤5分的孕妇160例,同等条件下自愿选择COOK双球囊引产的80例为观察组,选择缩宫素引产的8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引产方式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放置球囊12 h后宫颈评分、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用于引产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OOK球囊用于高危妊娠孕妇引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某医院产科2015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40例高危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孕妇使用催产素引产。观察组孕妇采取COOK球囊引产。比较2组孕妇放置COOK球囊或应用催产素前后12 h宫颈Bishop评分;比较2组孕妇第一产程时长、总产程时长、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比较2组孕妇宫颈裂伤、产后发热、产后出血、阴道血肿、宫缩过强、胃肠道症状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12 h,观察组孕妇Bishop评分为(6.98±1.09)分,高于对照组的(6.16±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总产程时长为(13.49±2.30)h,短于对照组的(16.87±2.5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产钳助产率、转剖宫产率及自然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为12.86%,低于对照组的4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在高危妊娠孕妇的引产中应用COOK球囊,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缩短引产时间,同时还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使用技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科应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部分孕妇合并使用缩宫素)并引产及同期直接使用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的共计39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使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将其分为实验组(n=195,使用)及对照组(n=195,未使用).分析比较两组受试者妊娠合并症、宫颈Bishop评分、围生儿结局、引产过程、引产结局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取出球囊后,实验组宫颈Bishop评分较放置前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564,P=0.000);并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5.282,P=0.000).实验组引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引产失败率和要求剖宫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029,9.176,7.131;P<0.05).从静脉滴注缩宫素到分娩结束的时间、给予缩宫素引产次数及产后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76,63.533,52.733;P<0.005);两组第一产程时间、宫颈裂伤发生率及阴道血肿发生率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χ^2 =0.152,0.352,0.000;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围生儿结局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现胎膜自发性破裂、球囊自行掉出、发热、自发性产程启动及胎盘早剥等不良事件.结论 COOK宫颈扩张球囊能有效促进宫颈成熟,使用后进行引产未出现严重不良结局.放置COOK宫颈扩张球囊前应常规做白带常规检查,放置的最佳时间为夜间入?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4种临床方法用于促宫颈成熟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于崇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确诊为宫颈不成熟的足月产妇100例,用电脑软件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例,分别采用宫颈扩张水囊、缩宫素、地诺前列酮栓、米索前列醇4种不同方法处置,待宫颈成熟时进行引产。比较4组产妇在处置前和处置后1 d的Bishop得分情况、引产耗时、分娩情况及产后母婴情况。结果在Bishop得分方面,处置后得分宫颈扩张水囊组高于其他3组(P0.05),地诺前列酮栓组和米索前列醇组高于缩宫素组(P0.05)。处置至临产耗时地诺前列酮栓组和米索前列醇组低于其他两组(P0.05)。阴道分娩率宫颈扩张水囊组和地诺前列酮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其他两组(P0.05)。宫缩强度米索前列醇组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宫颈扩张水囊、地诺前列酮栓及米索前列醇均有良好的改善宫颈成熟的效果,其中宫颈扩张水囊安全性更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成功引产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80例为试验者,先入院的40例初产妇视为对照组,行缩宫素促宫颈成熟治疗,后入院的40例初产妇视为观察组,行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治疗,采用宫颈Bishop评分评估两组产妇宫颈成熟效果,并记录成功引产状况,对比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在引产前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后6h观察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和临产12h内引产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成功引产方面具有较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分娩方式与母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79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妊娠结局,其中47例行剖宫产,32例阴道分娩,比较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母亲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的差异。结果:①两组孕妇年龄、体重、孕次、分娩孕周、血压、血清生化指标、尿蛋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阴道分娩组产次、引产前宫颈Bishop评分显著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新生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分娩方式应依据病情个体化制定,剖宫产并不能明显改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围产儿结局,且产后出血风险增加,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严格选择病例可以考虑引产和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Bishop评分与地诺前列酮(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临床效果和母婴安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81例足月妊娠、宫颈Bishop评分≤6分、有阴道分娩适应证、无计划分娩禁忌证、无严重内科合并症的单胎头位孕妇,初始给予地诺前列酮阴道栓1枚促宫颈成熟,如未动产给予缩宫素静滴。分别以宫颈初始评分及地诺前列酮用药后宫颈评分改变分组,比较宫颈Bishop评分、宫缩、用药到临产时间、分娩情况、阴道分娩率、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及产后出血。结果:宫颈初始评分高分组较低分组欣普贝生计划分娩成功率及阴道分娩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诺前列酮用药后宫颈评分改变高组缩宫素计划分娩时计划分娩成功率及阴道分娩率较高,与宫颈评分改变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宫颈评分组及改变组羊水污染率及新生儿窒息率较高(P<0.05)。结论:宫颈Bishop评分与地诺前列酮计划分娩效果紧密相关;计划分娩需加强监护,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产妇应用宫颈扩张球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3月本院就诊的有引产指征足月妊娠孕妇220例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引产方法分为球囊组(109例,给予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和缩宫素组(111例,给予缩宫素引产),观察两组引产及妊娠结局。结果:球囊组促宫颈成熟成功率(92.7%)、引产成功率(91.7%)高于缩宫素组(78.4%、71.2%),治疗后Bishop评分(7.0±1.0分)高于缩宫素组(6.0±1.0分),阴道分娩比例(90.8%)高于对照组(79.3%),产后出血量(270.0±25.6ml)和总产程(6.7±1.2 h)少于缩宫素组(304.5±30.2 ml、8.1±2.0 h)(均P<0.05);两组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窒息及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足月妊娠产妇应用宫颈扩张球囊有较好的引产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