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通过调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输液室的输液护士能接受的最大工作强度和患者能接受的最长等待时间,运用排队论模型对医院输液室的输液护士配置进行研究。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工时测量法和排队论模型,计算门诊输液室排队系统中的各项运行指标,结合输液护士能接受的最大工作强度和患者能接受的最长候诊时间等调查结果,得出合理的输液护士配置数量。结果医院门诊输液室输液护士能接受的最大工作强度为0.60~1.00(0.82±0.19)ρ,患者能接受的最长等候时间为2~60(13.28±9.31)min,门诊输液室工作日上下午分别配置3名和2名输液护士较为合理。结论利用排队论模型可以较好地优化门诊输液室人力资源配置,为提高服务效率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韩莹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8):86-87
目的:分析儿科门诊输液室优化服务创新技术配置方案,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合理地将患者呼叫排队系统与HIS系统连接在一起进行系统创新优化改进就诊、皮试盖章、取药、流程进行重组再造。结果:通过输液室流程优化方案,大幅度减少患儿静脉输液各环节等待时间,输液室流程不断创新、技术配置提高。结论:只有不断创新突破习惯传统的工作方式,找出新的工作流程方案,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改善儿科门诊输液服务质量的做法与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改善儿科门诊输液室服务流程的模式,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分析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问题,优化服务流程,引进导诊服务,实行预约输液服务,强化查对制度.结果 儿科门诊输液室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投诉明显减少(P<0.01),患者家长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 优化服务流程、落实查对制度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优化门诊注射室工作流程的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方法 对我院门诊注射室流程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门诊注射室工作流程进行优化,观察改进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优化门诊注射室工作流程管理后,患者与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较优化前明显提高.结论 不断的优化门诊注射室工作流程的管理,注重环境的细节管理,加强护理人文关怀和护理文化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化输液流程在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无线输液管理系统、开展预约输液、配备生物安全柜,优化门诊输液流程.记录优化输液流程后护理差错、平均输液等待时间、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并与2010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优化输液流程前后护理差错、平均输液等待时间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儿科门诊输液流程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刘志红  王萍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2):117-118
目的:分析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投诉常见原因,提出针对性防范对策.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0月儿科门诊输液室26例护理投诉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欠佳是导致投诉的主要原因,其次为操作技能、健康宣教、医疗收费等.结论: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应提高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理念、提高操作技能、注重健康宣教,以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降低护理投诉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儿科门诊服务模式中创新性作用。方法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技术,针对儿科门诊候诊时间长、就诊环境差、医患沟通不佳等现存问题,采取规范化服务行为、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引入流程管理、缩短等候时间、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就医环境等细节管理。结果采取精细化管理后有效缩短了预约患儿的等候时间和平均等候时间,提高了预约率,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儿科门诊的运行效率。结论在儿科门诊服务中推行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是行之有效的管理创新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陈云  李平  高强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7):529-531
目的探讨排队论模型在采血室护理人员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现场调查法和排队论模型,计算护理人员服务强度、护理人员在1 h内空闲的概率、患者平均系统停留人数、平均排队等待时间、平均停留时间、患者到达后需要等待的概率等运行指标,并对应用排队论模型配置护理人员前后患者及护理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分析得出上午采血室配置5名护理人员、下午配置2名护理人员最合理。在应用排队论模型配置人员后护理人员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运用排队论模型配备采血室护理人员合理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SIA法对再造门诊流程中患儿平均候诊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患儿20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门诊服务流程管理;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诊治的212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实施ESIA门诊流程再造法管理。比较两组患儿平均候诊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挂号等待时间、取药候诊时间、检查候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家属对ESIA门诊再造服务流程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门诊实施ESIA门诊流程再造法可有效缩短患儿就诊平均等候时间,提高就诊效率和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优化流程工作方式在门诊注射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 2009年12月门诊注射室接诊的患者103 017例,护理人员22名设为对照组;将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门诊注射室接诊的患者110 257例,护理人员22名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进行门诊注射室管理,观察组采用优化流程工作方式进行管理.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及护理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对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02%,患者满意率为83.5%,护理人员平均满意率为72.73%.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患者满意率为98.6%和护理人员平均满意率为95.45%(P均<0.05).结论 优化流程工作方式对门诊注射室,可改善门诊注射室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护患纠纷,提高护患双方满意率.  相似文献   

11.
杨成桂  何代春 《现代护理》2007,13(17):1573-1575
目的运用PDCA循环探讨无菌治疗室陈设规范化的管理。方法在我院外一科的无菌治疗室陈设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随机抽取外一科和其他科室(外二、内科、妇产科、儿科)的上班护士,在无菌治疗室随机取用常用相同物品所需时间(s)进行比较。结果外一科无菌治疗室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护士取用无菌治疗室物品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其他科室护士取用物品所需时间(P<0.01)。结论无菌治疗室内对所有物品合理摆放、陈设规范,能大大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还能降低物资的破损与浪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确保护士对患儿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保障儿科门诊输液安全,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方法 在儿科门诊输液室中应用门诊输液患者管理系统.结果 2009年8-11月共完成输液15 212例次,未发生一例错输液体事故,实现了护理工作实时和量化的管理.结论 门诊输液患者管理系统,营造和谐的输液环境,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整体形象,建立一个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输液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3.
儿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以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压力,增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儿科40名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方面的调查。结果在调查的40名护士中,总体压力平均分为2.855分,属于压力程度较高的水平,其中家属对患儿溺爱、过度维权总得分最高(144分),其他依次为医疗护理意外带来的压力(136分),高要求专科技能带来的工作压力(133分),工作环境差、待遇低(98分),患儿不合作、加重工作负担(92分),人际冲突带来的压力(82分);压力程度非常高的项目依次为家长对患儿溺爱、过度维权(占65%),医疗护理意外(占55%),高要求专科技能带来的工作压力(占32%)。结论通过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加强护患沟通,促进护理管理者干预,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心理文化素养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门诊预约输液服务的应用与效果,有效解决门诊输液室混乱的现象。方法为需要连续输液治疗的患者提供预约输液服务。结果实施预约输液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护理风险,改善了门诊输液室的秩序。结论预约输液服务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了解并分析2级综合性医院门诊的噪声情况,为医院控制噪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1年8月18_20日,应用噪声测量仪测量上海市某2级医院门诊的各种噪声,并记录8.00—16:00的每小时等效声级及各种噪声源的A声级。结果门诊各区域噪声都超过国家标准,其中预检台、儿科门诊、儿科输液室和内科方便门诊的噪声强度较高,等效声级均在70dB以上。门诊各区域在不同时段的噪声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噪声主要来源于说话声、小儿啼哭声、打印机声及治疗车轮声。结论门诊的噪声污染严重,应加强医护人员对噪声危害性的认识,优化医院环境,改进医疗流程,以降低门诊的噪声。  相似文献   

16.
吴茜  田晓岚  陈炜  施雁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2):889-890,906
目的探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和感知绩效模型在门急诊输液室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应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和感知绩效模型,从了解患者及护士需求、制订护理服务规范、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延伸护理服务内容等方面着手,缩小输液患者感知服务质量与需求间的差距。结果门急诊输液患者护理投诉和护理差错减少(P〈0.01),护士不良事件上报率提高(P〈0.05),患者满意度达96.70%。结论应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和感知绩效模型能够增强护士工作主动性,提高门急诊输液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科输液室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儿科输液室工作半年以上的护士共120人,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结果工作环境和资源导致压力的分值最高,达(3.27±0.47)分;人际关系导致压力的分值最低,为(1.80±0.68)分;研究组患者的SCL-90分值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儿科输液室护士的大部分工作压力与SCL-90各因子均呈正相关。结论减轻儿科输液室护士的压力应从多方面进行着手解决,从而使护士保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