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随机场理论和误差传递原理求得了利用CPT确定桩基竖向抗压承载力统计特性的理论公式。为把所得公式应用于工程实际,对相关距离、桩截面尺寸、端阻力计算范围等在程序编制中的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符合实际土层厚薄不均特点的统计原则。最后利用可靠度理论,对上海地区19个预制桩场地和17个灌注桩场地进行了电算,求出了上海地区利用CPT确定桩基竖向抗压承载力的可靠度指标及其统计特性。从而为桩基确定性设计方法向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过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符合实际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随机场理论和可靠度理论 ,研究了获得钻孔灌注桩Ps、fi、Psb统计特性的统计原则 ,对相关距离、桩截面尺寸、端阻力计算范围等在程序编制中的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对上海地区 17个场地的 46条CPT曲线进行了电算 ,进而求出了由CPT确定钻孔灌注桩极限承载力的可靠度指标的统计特性。在此基础上 ,利用完全可靠性分析方法求出了上海地区由CPT确定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分项系数  相似文献   

3.
静力触探法设计预制桩的分项系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上海市标准,利用随机场理论和可靠度理论,研究了获得预制桩Ps,fi,Psb统计特性的统计原则,给出了计算相应统计特性的理论公式。为解决理论公式的实用问题,对相关距离、桩截面尺寸、端阻力计算范围等在程序编制中的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上海地区19个场地进行了电算,进而求出了由静力触探法(CPT)确定预制桩极限承载力的可靠度指标的统计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完全可靠性分析方法求出了上海地区由CPT确定预制桩承载力的分项系数,从而为由CPT确定预制桩承载力的确定性设计方法过渡到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上海市标准 ,利用随机场理论和可靠度理论 ,研究了获得Ps、fi、Psb统计特性的统计原则 ,对相关距离、桩截面尺寸、端阻力计算范围等在程序编制中的协调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实用化处理。并对上海地区 1 9个预制桩场地和 1 7个灌注桩场地获得的参数的统计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 ,进而分别求出了由静力触探法确定预制桩和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可靠度指标的统计特性。在此基础上 ,利用完全可靠性分析方法分别求出了上海地区由静力触探法确定预制桩和灌注桩承载力的分项系数  相似文献   

5.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分项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上海市标准,利用随机场理论和可靠度理论,研究了获得Ps、fi、Psb统计特性的统计原则,对相关距离、桩截面尺寸、端阻力计算范围等在程序编制中的协调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实用化处理。并对上海地区19个预制桩场地和17个灌注桩场地获得的参数的统计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进而分别求出了由静力触探法确定预制桩和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可靠度指标的统计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完全可靠性分析方法分别求出了上海地区由静力触探法确定预制桩和灌注桩承载力的分项系数。  相似文献   

6.
赵春风  徐超 《岩土工程界》2004,7(Z1):98-102
本文结合上海市标准,利用随机场理论和可靠度理论,提出了利用静力触探结果获得比贯入阻力和预制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统计特性的统计原则,在考虑实际工程土层厚度不均的基础上,对实用程序编制中的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把其应用于上海地区19个场地并对电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求出了由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对上海地区预制桩承载力进行设计的可靠度指标及其统计特性.从而为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桩基提供了一种实用途经.  相似文献   

7.
在广泛了解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和动态的基础上 ,应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的基本理论 ,结合工程实例对单桩承载力可靠度、天然地基承载力可靠度、复合桩基承载力可靠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实用分析模型 ,并针对计算内容编制了多个电算程序 ,探讨了相应的求解方法和各类因素对可靠指标的影响 ,得出了一些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的结论。全文内容共包括 6个部分。(1 )介绍了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的基本特点和主要方法。(2 )采用随机场理论对静力触探成果的概率特性进行实际资料的计算与分析 ,得出了所分析场地的土性自相关距离和土层 ps的空间变异性。(3)建立了由静力触探成果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概率模型 ,并对模型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实际场地的 1 1根单桩承载力的可靠度研究 ,得出了对应于现行总安全系数水准的可靠指标β和对应于上部结构可靠度水平的总安全系数 K ,并分析了在同一安全系数下单桩所对应的安全度低于上部结构的原因 ,初步回答和澄清了概率极限状态设计中长期迷惑人们的几个关键问题。(4)建立了天然地基承载力可靠度分析的概率模型 ,计算了对应于 Hansen极限承载力模式的实际场地的可靠指标 ,并探讨了基本变量互相关性对可靠指标的影响。(5)分析了复合桩基的承载特性 ,在考  相似文献   

8.
李军  杜海金  宋连河 《山西建筑》2006,32(23):93-94
应用随机场理论求得利用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确定粉喷桩承载力统计特性的公式,结合实际工程计算了粉喷桩承载力的可靠指标,并对影响可靠度指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粉喷桩的可靠度指标。  相似文献   

9.
按照规范通过对挤扩支盘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试验,得到各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采用常用的三个计算抗压承载力公式对数据进行了理论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与实测数据出现较大差异的原因,确定了利用经验参数法确定支盘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方法适合于本类试验的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10.
桩基竖向承载力受场地地质条件和桩身材料两个方面条件的控制 ,只有合理地确定有关设计参数 ,使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和桩身材料分别确定的桩基竖向承载力相匹配 ,才能使场地地质条件和桩身材料都能得到充分发挥 ,做到经济合理。本文分析了桩基设计时 ,合理确定桩基设计参数的有效方法 ,对于场地地质条件与文中描述相近的设计项目 ,可直接参考文中结果选取桩基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1.
万月荣  赵春风 《结构工程师》2004,20(3):47-50,53
本文在分析所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按场地给出了上海地区试桩场地的统计特性,进而求出了可靠度指标。结果表明,按场地统计的方法是合理的,以及按试桩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可通过2种方法获得:一种根据规范经验公式估算,再采用验证性试桩;另一种采用破坏性试桩,并适当考虑一定的安全储备。通过某高层住宅小区桩基础设计,对2种桩基承载力确定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工程桩基设计采用破坏性试桩方法取得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以此进行基础设计,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合理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对宿迁海天翡翠城12号车库桩基静载检测试验进行了探讨,根据设计及建设单位要求,进行了钻孔灌注桩静载试验,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极限值进行检测,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并根据桩基静载检测结果确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周培峰 《土工基础》2023,(6):975-978
鉴于勘察报告中为计算桩基承载力所提供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以及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多为理论值,故需开展多项原位测试;高应变测试是通过波动理论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静载荷试验是根据设计要求对桩基进行抗压试验,根据试验得出单桩竖向承载力,并通过埋设在桩底、桩身及桩顶的应变测量元件,测定计算桩周各土层的极限侧阻力。将滨海某工程的钻孔灌注桩试桩数据与据勘察报告提供的理论数据计算得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对比分析,并对桩基设计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桩静载试验是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能力最直接、最准确的方法,测试结果既可以判断桩基工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也可以通过试验结果对桩基工程进行优化或修改初步设计。本文对两个工程的PHC管桩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通过对现场检测数据的处理,得到各工程试验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并依据实测单桩极限承载力对初步设计承载力的差异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据此给出了有关桩基工程初步设计的优化或修改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预制桩侧摩阻力统计特性和端阻力统计特性获取的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预制桩可靠度计算的方法。采用这一新方法计算得到了上海地区31个场地预制桩的可靠指标及可靠指标统计特性。  相似文献   

17.
选取典型成层地基场地并设计试坑开挖卸荷试验,开展了基于静力触探(CPT)测试的基坑开挖卸荷单桩水平承载力损失程度预测研究。通过在试坑开挖卸荷前后进行CPT原位测试,得到了试坑开挖卸荷前后的CPT贯入锥尖参数变化规律。进而基于CPT测试p–y模型研究了基坑开挖卸荷前后邻近既有单桩的水平承载力损失及桩身弯矩分布特征。分别考察了基坑开挖卸荷后邻近桩基试桩加载模式下的残余水平承载力和桩顶加载联合土体位移共同作用下的卸荷桩基水平承载特性。研究表明,依据真实卸荷土体CPT参数更能准确预测桩基水平承载力损失程度及损失特征,卸荷桩设计阶段须同时考虑卸荷桩较自由场地桩基的水平承载力损失及土体运动位移对桩基水平承载的影响。以上研究为合理确定基坑开挖引起的既有桩基水平承载力损失提供了一种技术思路,同时对卸荷桩水平承载性能评价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安地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试桩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群昌 《城市勘测》2014,(4):172-176
针对西安市三环路系统工程特点和建设场地岩土工程条件,选择有代表性的三个场地进行大直径、大吨位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试桩试验研究。通过试桩试验确定了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和桩周土极限侧摩阻力等参数。经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对工程桩基的设计、施工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用ANFIS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糊逻辑推理功能,建立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的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对静载荷试验成果的学习与预测检验,证明其预测精度良好、适用性强,因而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基于该预测方法,采用无量纲随机变量的极限状态方程,结合宁波市桩基静载试桩资料进行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可靠度分析,利用最优化方法计算单桩承载力可靠指标,并提出了单桩可靠度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安徽芜湖某220kV变电站工程采用PHC管桩基础,为对比研究欧美地区规范及国内规范计算PHC管桩抗压与抗拔承载力的准确性,确定桩基承载力及基础沉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在3根桩上同时进行了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本文介绍了抗压试验与抗拔试验的承载力-位移计算结果,并对各桩基础的抗压、抗拔承载力进行判断,并与相关管桩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为保证工程的安全性,采用国内相关规范确定PHC管桩的竖向承载力更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