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总结经口内入路下颌角上缘张力带1块小钛板功能稳定固定治疗下颌角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下颌角线性骨折患者,经口内切口于下颌角上缘张力带处固定1块小钛板,术后辅助或不辅助颌间弹性牵引,分析术后感染、咬合关系、神经损伤、骨折愈合等预后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恢复满意,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下牙槽神经等神经损伤症状;1例患者术后创口感染,经换药后愈合;1例术后钛钉部分外露。结论 口内入路下颌角上缘张力带1块小钛板功能稳定固定治疗下颌角骨折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秀珍  朱忠稳  彭雅  王慧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5):1947-1949
目的:尝试将内窥镜辅助应用于颌骨骨折经穿颊器微创坚固内固定术中。方法:通过11例下颌角、下颌骨乙状切迹至升支后缘骨折患者,4例颧弓骨折患者,尝试应用口内切开内窥镜辅助显露骨折线和自制穿颊器口外穿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升支及颧骨骨折,手术前后常规照面像和咬合像、X线片。术后2周拍左侧面像、咬合像,拍X线片观察。结论:面部无肿胀、无面瘫及涎漏发生,术后2周复诊面部无瘢痕。咬合关系完全恢复,X线片上断端对位、对线良好。结果:借助内窥镜可以在以往传统口内入路时不易达到的下颌骨角部下缘、下颌升支后缘处以及乙状切迹、髁突颈部骨折及颧骨颧弓新鲜骨折进行内固定,术后固定效果可靠,手术创伤明显减少,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穿颊器联合口内入路复位内固定下颌骨升支及下颌角骨折的方法,评价该手术方法的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2月~2009年5月间50例下颌骨升支及下颌角骨折患者,使用穿颊器经过颊部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复位内固定.采用口腔内切口达骨面,在骨折线对应皮肤处作约0.3cm切口,将穿颊器经皮肤切口穿通至骨面,经穿颊器行坚强内固定术.同时期的另外21例同类型骨折患者,仍按照传统下颌下入路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组患者进行组间对比.结果:用穿颊器口内入路全部患者的开口度正常,咬合关系良好,无主诉关节疼痛与弹响症状.全部患者无面神经损伤、无涎瘘、面颈皮肤无明显手术瘢痕.传统口外入路6例患者内固定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下颌下区均可见明显术后瘢痕.结论:口内入路微创治疗下颌骨角部及升支骨折优于传统的下颌下切口法,是下颌骨升支及下颌角骨折的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口内入路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体部骨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手术治疗的径路及其优缺点。方法:口内切口采用小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16例下颌骨骨折。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根据患者开口度,咬合关系,x线示骨折对位,对线情况,评估其愈合情况。结果:16例患者伤口全部I期愈合。15例咬合关系恢复到伤前咬合关系,1例出现局部咬合关系不良。术后张口度≥37mm,X线示骨折线对位良好。结论:口内入路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疗效确切,避免了面部皮肤瘢痕和面神经损伤,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口内切口联合穿颊入路下颌角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沿升支前缘至外斜线表面切开粘膜、肌层及骨膜,剥离显露下颌角骨折部,用骨膜剥离器置入骨折缝缓慢撬动辅助复位,同时逐渐转张口位为闭口位,恢复咬合关系,颌间结扎,将小型钛板垂直置于外斜线外侧骨折线上,塑形使之与骨面贴切,从口外相对应皮肤作4mm穿刺小切口,用自制导孔器(一次性注射器针套)或穿颊器配合垂直骨面钻孔,旋入螺钉固定,骨折不稳定者,再于下颌缘上5mm处增加1板固定。结果:36例均达到稳定固定并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及张口度。结论:口内切口联合穿颊入路手术治疗下颌角骨折,固定可靠,美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面部皮肤小切口附加口内切口入路治疗B、C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52例B、C型颧骨复合体骨折行经面部皮肤小切口附加口内前庭沟切口入路完整暴露骨折线,复位移位的上颌骨及颧骨在眶下缘,颧额缝,颧牙槽嵴及颧颞缝做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Ⅰ期愈合,面部形态恢复可。功能上张口度经训练后均恢复良好,咬合功能恢复呵。术后复查CT及X线示骨折对位可,愈合正常。结论B、C型颧骨复合体骨折通过口内前庭沟切口附加面部皮肤小切n复位行坚强内固定治疗,能有效地恢复面部的形态和恢复咬合功能。  相似文献   

7.
口腔下颌骨是临床颌面部骨折多发部位,随着创伤修复技术的体高.口腔颌面部应用坚强内固定钛板技术整复下颌骨骨折趋于成熟,手术方法趋于多样。针对下颌骨骨折手术选择口外入路具有术野暴露清楚、术中易操作等优点.但是又存在着术中易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术后留下瘢痕影响面部美观等缺点。随着人们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对而部美观的日益重视,口内入路钛板、钛钉内固定技术治疗下颌角骨折,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4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正畸支抗钉结合口内入路钛板固定,术后随访观察,探讨经口腔手术方法,总结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赵坚  张望群  李金源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3):1748-1749
目的:探讨穿腮腺入路行髁颈骨折坚固内固定的改良美容切口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9例(30侧)髁颈骨折患者选用改良切口经腮腺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骨折复位良好,张口度和咬合关系恢复正常,面部瘢痕隐蔽,并发症少。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神经损伤(4例侧,13.3%)、单侧后牙开牙合(3例侧,10.0%),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改良美容切口经腮腺直接入路行髁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操作直观、复位固定可靠,手术时间短,美观性强。  相似文献   

9.
口内切口生物可吸收接骨材料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内切口生物可吸收接骨材料在下颌骨骨折矫治中的应用价值,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1月间,对15例下颌骨颏部、颏孔和角部骨折患者均采用口内切口入路,在骨折线两端,电钻打孔,丝锥攻丝,生物可吸收微型接骨板和骨螺钉进行复位和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术后感染,无术后切开引流,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生物可吸收骨连接材料.术后3~15月随访,骨折线消失,颞颌关节活动自如,咬合关系正常.结论:口内切口不增加新的瘢痕,生物可吸收接骨材料治疗下颌骨骨折,具有较好的固定强度,术后无需取出,避免二次手术,减少患者痛苦,是一种较好的下颌骨骨折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0.
口内入路下颌角肥大截骨矫治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颌角肥大是由于双侧下颌角过于后突或外翻而导致下面部宽大的一种特殊面型,有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咬肌肥大。下颌角整形术在临床上有口外、口内和口内外联合入路等3种术式。口内入路治疗下颌角肥大是目前颅颌面外科最常见的方法,手术优点是切口瘢痕隐蔽,颌面不遗留皮肤瘢痕,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1.
下颌角磨削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颌角肥大表现为下颌角骨质向后增生突出以及侧向的向外翻转,导致下面部过宽,从而失去东方女性传统“椭圆型”脸(美丽、温柔和妩媚)的特点,因此常需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方法分为口内入路与口外入路两种。口内入路法因术后无皮肤瘢痕,较少损伤面部神经下颌缘支,术后效果确切,而容易被患者接受。我科白2004年11月-2009年1月采用口内入路法行下颌角磨削术,术后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下颌角外板矢状劈除在下颌角肥大矫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下颌角外板矢状劈除术在下颌角肥大矫治中的临床效果,并且比较传统与改良的各种下颌角截骨手术方法的利弊.方法对15例下颌角肥大患者,根据其临床分型,分别施行口内入路下颌角外板矢状劈除术,必要时辅以下颌角全层截骨.结果术后对15例下颌角肥大患者6个月至2年的随访,双侧下颌角间距有明显缩小,双下颌角间距与双颧间距之比平均从87.64%下降到82.78%,并且术后下颌骨升支与体部的角度接近正常,侧面观形态自然,弧线优美,体表无瘢痕.结论该手术方法不仅能有效矫治以下颌角肥大为表现的下面部过宽,而且术后保持了正常下颌骨侧面应有的自然形态,达到了下颌截骨术后下颌骨整体形态的协调美观,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下颌角肥大矫治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03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改良克氏针尾折弯成一小圈的张力带内固定治疗且获得随访的142例髌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93例,女49例;年龄17~75岁,平均39.8岁.闭合性骨折131例,开放性骨折11例;新鲜骨折128例,陈旧骨折14例;骨折按照AO分型:A1型5例,A2型15例;B1型13例,B2型29例,C1型36例,C2型44例.合并伤:颅脑损伤3例,胫骨平台骨折8例,胫腓骨干骨折15例.根据改良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对功能恢复进行评定. 结果 142例患者术后获6个月至8年(平均14.6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无针尾穿破皮肤及克氏针松动滑脱、针尾痛性滑囊炎,无钢丝脱套、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根据改良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优116例(81.7%),良24例(16.9%),可2例(1.4%),优良率为98.6%.结论 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内固定牢靠,可提高术后关节功能的优良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下颌角弧形截骨术对矫正重度下颌角肥大的疗效。方法应用口内入路下颌角弧形截骨术对20例重度下颌角肥大患者进行矫正,通过X线头影测量,比较术前术后数据变化及容貌改变来评价疗效。结果术前面下部宽度12.221±0.765cm,术后面下部宽度10.797±0.688cm;术前下颌角角度111.209±7.946°,术后下颌角角度129.491±6.277°。手术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术后数据接近正常人群。所有患者容貌较术前有明显改观,未出现下颌骨骨折,下齿槽神经损伤。结论针对重度下颌角肥大患者采用口内入路下颌角弧形截骨术,结合良好术前设计截骨线,可以有效矫正下颌角肥大,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口内外联合小切口下颌角肥大整形术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目的:联合微小口内切口及口外切口行下颌角肥大整形术。方法:对32例下颌角肥大患者,通过口内微小龈颊沟切口行咬肌止点剥离,酌情切除部分咬肌;通过口外微小下颌缘下切口行翼内肌止点剥离及下颌角矢状或弧形截骨术。结果:术后切口无明显瘢痕,无并发症,下颌角外观光滑自然,形态及手感良好,X线摄片检查见下颌角截除效果好。结论:微小口内外联合切口下颌角肥大整形术具有瘢痕轻微及手术效果良好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36例胫腓骨中上段骨折急诊行切开复位髓针内固定。其中开放性骨折18例,闭合性骨折18例。术后无1例发生脂肪栓塞,其主要并发症为伤口感染。文中讨论了急诊内固定的优点、闭合伤口的原则,术后的处理措施及开放骨折与髓内固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口内入路下颌角弧形截骨矫治下颌角肥大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下颌角肥大口内弧形截骨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口内入路方法对下颌角肥大进行弧形截骨手术。结果:50例下颌角肥大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美容效果。结论:口内入路下颌角肥大弧形截骨整形手术方法设计合理,术后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口内入路面部轮廓复合改形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面部轮廓复合改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口内切口,对患者下颌角肥大及颧骨过高等情况进行下颌角和颧骨等多部位的面部轮廓复合改形。结果:自2001年以来完成手术23例,出现术中出血和术后早期感染并发症各1例,经治疗痊愈。随访1年,患者面部轮廓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口内入路面部轮廓复合改形术能安全有效地矫治下颌角和颧骨肥大等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比较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d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通过检索关于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经皮克氏针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对照研究的4篇文章,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法对肘关节功能、提携角、术后并发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Meta分析发现,经皮克氏针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在肘关节功能、提携角、术后并发症方面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首选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当闭合复位失败或伴有神经、血管损伤时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20.
常财旺  郭军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1507-1510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下颌角肥大截骨术后修复病例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对策。方法:2005年2月~2012年4月临床行口内入路下颌角整形术后修复151例,通过对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的病情分析和临床随访,观察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和恢复过程。结合术中所见,总结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操作要点。结果:对双侧不对称,截骨不足的情况得到了满意的修复效果。截骨过度给予假体植入修复,神经血管损伤针对不同病因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明显的瘢痕手术采取微创并且术后及时预防瘢痕加重。协助门诊颌面外科医生进行阻生齿的顺利拔除,与整形科合作联合修复软组织下垂等。结论:总结第一次手术的不足及缺陷失误,术前详细制订方案,术中精确操作,术后可靠的引流包扎等,可以尽量避免二次并发症的发生。经过适当处理后,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