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估与低出生体重相关的精神症状和精神疾病的发生率。试验分组:从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14岁儿童组成研究样本,进行跟踪随访。5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被作为VLBW组,其出生体重≤1500g;60例小于胎龄的青少年被作为SGA组,其出生体重小于正常足月产儿第10百分位数;83名足月产正常青少年被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少年单纯性肥胖胰岛功能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观察青少年单纯性肥胖157例及正常体重青少年30例血清胰岛素、C-肽释放水平.结果:157例单纯性肥胖的青少年中,115例血清胰岛素、C-肽释放在正常水平(A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31例呈高胰岛素、c-肽释放(B组);11例胰岛素、c-肽呈高释...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囊性纤维变(CF)少女的卵巢激素状态和卵巢形态学特征。设计:前瞻性研究。机构:大学教学医院。患者:青少年女性:18例CF患者和18例正常女性。干预:经腹盆腔超声及静脉穿刺。主要观察指标:卵巢激素水平,卵巢及子宫超声检查。结果:CF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雄烯二酮及泌乳素(PRL)水平明显较高。性激素结合蛋白(SH BG)明显较低,并与人体脂肪百分比呈负相关。CF组人体脂肪百分比和体重指数明显低,相关性显著。雌二醇(E2)、FSH、睾酮(T)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 EAS)水平两组相似。超声显示CF组中8例(44%)有卵巢囊…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学创新》2015,(36):134-136
目的:探讨不同BMI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差异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于本院住院的71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BMI值分为体重过低组、体重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比较各组空腹血糖。结果:体重过低组空腹血糖高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及肥胖组空腹血糖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重指数过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体重指数正常的患者;体重指数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体重指数正常的患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中超重或肥胖因素对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60例,正常血压对照组32例。根据体重指数将6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超重或肥胖组(体重指数≥24)和正常体重组(体重指数<24)。采清晨空腹静脉血,测量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用SPSS统计软件对测定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高血压组血浆内皮素浓度、一氧化氮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重或肥胖组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浓度较正常体重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重或肥胖的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浓度较正常体重高血压患者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超重或肥胖对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青少年中目前存在厌食伴消瘦的比例很高 ,本文对健康厌食者与厌食伴消瘦的青少年进行了 13c-尿素呼气检测 ,拟探讨青少年厌食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关系。厌食青少年来自 1998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 ,我院门诊收治的厌食与厌食伴消瘦的患者共 4 8例 ,男 18例 ,女 30例。年龄为 14~ 2 2岁 ,平均年龄为17.2岁。诊断标准为 :1健康厌食组 :表现为日常进食不主动 ,但可强迫进食 ,生长发育正常 ,共 2 9例。2厌食伴消瘦组 :表现为日常进食不主动 ,体重较正常发育指数低 ,无明显腹痛症状 ,共 2 7例。方法 :所有受检者在安静、空腹状态下…  相似文献   

7.
冷明英 《大家健康》2016,(1):191-192
目的:对孕期运动护理干预对孕妇体重、骨密度的影响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74例孕妇 ,根据患者病例号将患者分为两组 ,单数为实验组 ,双数为对照组 ,每组37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同时进行运动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孕妇分娩前的体重、骨密度值 ,并调查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结果:实验组体重增长量正常的32例 ,对照组体重增长量正常的21例 ,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0.05.实验组孕妇骨量正常的29例 ,评价有效率为78.4% ;对照组孕妇骨量正常的 16例 ,评价有效率为 43.2% ,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0.05.实验组有34例阴道分娩孕妇 ,3例剖宫产孕妇 ,对照组有28例阴道分娩孕妇 ,9例剖宫产孕妇 ,两组比较 P< 0.05 ,X2= 8.42.结论:适当的运动能够改善患者骨密度值 ,增加患者体重 ,帮助患者顺利分娩.  相似文献   

8.
背景:既往文献报道,低出生体重儿童可发生轻微的运动功能障碍;但是,低出生体重青少年是否也会出现运动技能障碍的问题,既往研究少有涉及。目的:研究低出生体重青少年的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方法:从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14岁青少年组成研究样本:54例极低出生体重青少年作为VLBW组,其出生体重≤1  相似文献   

9.
于海霞  王瑜  林小梅  许贤照 《海南医学》2014,(19):2900-2902
目的通过检测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人群中14种食物不耐受的IgG抗体的含量,分析食物不耐受与肥胖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2013年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418名7~18岁儿童青少年,按照身体和体重的测量结果分为体重正常组330例和体重异常组88例,检测其对14种食物不耐受的IgG抗体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体重异常组中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高达61.4%,而体重正常组则为4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孩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为63.2%,高于男性的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人群中存在明显的食物不耐受现象。儿童青少年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为预防和治疗肥胖而制定的饮食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与青少年高脂血症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387例学生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坐高、腰围、上臂围进行测定,并用酶法检测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BMI)来反映身体肥胖程度,进一步分析这些指标与血脂浓度的关系.结果 387例学生中,共检出高脂血症患者48例,总检出率为 l2.4%.高脂血症组: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BMI) 4项指标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BMI)这4项指标与TG均呈高度显著正相关(P<0.01),与HDL-C均呈高度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正常组与高脂血症组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BMI)4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坐高、腰围、上臂围、体重指数均是影响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危险因素;肥胖是青少年高脂血症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卢莉敏  陈国华  刘日阳 《吉林医学》2012,33(24):5162-5163
目的:探讨铁过载对青少年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生长发育及性发育的影响。方法:对长期输血的16例年龄12~18岁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身高、体重、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测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并对其性发育进行评价。结果:地贫组的身高、体重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儿。结论: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生长发育落后、性发育迟缓与长期贫血及铁过载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过系统化教育指导及饮食运动干预,对正常体重和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血糖、血脂等的影响。比较系统化教育指导及合理干预,对不同体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0例2糖尿病患者根据体重指数分为体重正常组45例、超重/肥胖组155例定期进行饮食、运动、用药、监测教育心理指导等干预6个月,测定血糖、体重、血脂,3个月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等,计算出体重指数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干预两组对比,干预组各项指标变化显著,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教育指导、饮食运动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不同体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尤其对超重/肥胖者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肥胖青少年与正常青少年在血糖、血脂等方面的差异,为对青少年肥胖的发生、发展施行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汕头市随机抽取的400例青少年,将体重指数(BMI)≥25kg/m2的青少年纳入肥胖组(300例),BMI为18.5~23.0kg/m2的纳入健康组(100例),抽取静脉血检测两组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瘦素的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肥胖组的FINS、TG、HOMA-IR以及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而两组FBG和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青少年存在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并且具有潜在的糖脂代谢异常的代谢综合征的改变,这可能是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焦建荣 《大家健康》2013,(10):55-56
目的:探讨分析在不同体质指数人群中血压、血糖及血脂的差异,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将所有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根据体质指数的不同分为低体重组、体重正常组和超重组三组,每组50例,回顾性分析每组患者的血压、血糖及血脂。分析三组间的差异。结果:超重组中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及血脂升高患者明显高于低体重组和体重正常组,而体重正常组明显高于低体重组。(P0.05)。同时对于所有患者的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及血脂升高人数与体质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及血脂升高人数与体质指数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即随着体质指数升高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及血脂升高人数亦升高,P0.05。结论:体质指数越高患者的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及血脂升高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体重指数(BMI)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医院收治的144例COPD患者,根据BMI指标中国标准分成低BMI组(BMI18.5)50例、正常BMI(18.5≤BMI24)组56例和高BMI(BMI≥24)组38例。比较三组的呼吸困难程度及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低BMI组较正常BMI组及高BMI组患者比较,肺通气功能指标更差,呼吸困难程度更重。正常BMI组与高BMI组比较肺通气功能指标及呼吸困难程度没有存在明显差异。结论:BMI与COPD患者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程度之间关系密切,BMI可以辅助判断肺功能情况。防止体重指数减低,对改善COPD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重和肥胖对肾结石成分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0 年 11 月至 2015 年 3 月住院治疗的 960 例肾结石患 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 BMI 分为体重正常组 450 例、超重组 280 例和肥胖组 230 例;收集患者结石标本进行红外光谱结石成分分析, 并比较不同 BMI 组患者的结石成分。 结果 超重、肥胖组尿液 pH 值均低于体重正常组(均 P<0.05),而血尿酸浓度均高于体重正常 者(均 P<0.05);超重、肥胖组结石最大直径与体重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超重、肥胖组患者结石含有尿酸成 分的比例均高于体重正常组(均 P<0.05),含有草酸钙成分的比例均低于体重正常组(均 P<0.05);而感染性结石成分(磷酸铵镁 + 碳 酸钙磷灰石)、磷酸钙(羟磷灰石 + 透磷钙石)和胱氨酸成分,超重组、肥胖组分别与体重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结论 BMI 偏高的结石患者尿液 pH 值较低,血尿酸浓度较高,结石中尿酸成分的比例较高;建议控制患者体重,针对尿酸成分 进行相关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17.
血清Cortisol检查与青少年肥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肥胖已成为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最近 ,我们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对 36例肥胖青少年进行了血清Cortisol检查 ,并与 2 0例正常青少年血清Cortisol含量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全部病例均来自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患者 ,年龄 9~ 19岁 ,体重明显超过同年龄、同身高的正常青少年。经临床初步诊断为“肥胖 (Obesity)”。我们采用放免分析 (RIA)检查其血清中Cortisol含量 ,并与正常青少年组进行比较。采血方法 :分别于早 8时和当天下午 16时取静脉血检测。然后对上述二组结果进行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与肥胖体质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4月于该科睡眠监测室行多导睡眠监测并确诊为OSAHS的患者120例,分为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比较各组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百分比(TS90%)及最低血氧饱和度(Mi02)的差异.结果:体重正常组AHI小于超重组、肥胖组,超重组AHI小于肥胖组;体重正常组TS90%小于超重组、肥胖组,超重组TS90%小于肥胖组;体重正常组Mi02高于超重组、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MiO2高干肥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的OSAHS患者病情比超重及体重正常的0SAHS患者病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与超重及肥胖的年轻子宫内膜癌妇女相比,正常体重患者是否具有独立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1989—2003年间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31例。其中包含188例(12%)诊断时为绝经前及年龄<50岁的患者。依据体重指数(BM I)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体重组(BM I<25kg/m2),超重组(BM I25~30kg/m2)及肥胖组(BM I≥30kg/m2)。比较其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188例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有47例(25%)为正常体重,31例(17%)超重,106例(56%)肥胖。4%正常体重,12%超重及0%肥胖患者有Lynch综合征或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直肠癌(H N PCC)。30%…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30日再入院率与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本院治疗的COPD患者134例,根据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及超重组。收集三组患者30日内再入院率、非30日内再入院率、住院时间、气流阻塞程度(FEV_1%)、稳定期呼吸困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低体重组30日再入院率、住院时间、FEV_1%、稳定期呼吸困难情况与正常体重组及超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体重指数患者30日再入院率更高,气流阻塞程度和呼吸困难程度更重,住院时间更长,改善COPD患者的营养状态,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稳定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