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璐  葛容海 《现代医药卫生》2014,(14):2128-2129
目的:了解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婴幼儿腹泻病原构成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临床诊断为腹泻病的5岁以下患儿粪便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筛查病原菌,同时,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胶体金)检测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诺如病毒抗原。结果1607例患儿标本中轮状病毒阳性606例(37.71%),诺如病毒阳性220例(13.69%),肠道腺病毒阳性169例(10.52%),致病菌阳性82例(5.10%),同时,检出两种病原标本125例(7.78%);轮状病毒感染高发于秋冬季节(60.67%,364/606),诺如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感染无明显季节特征,细菌感染高峰为6-9月份(62.20%,51/82)。不同性别患儿病毒、细菌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07例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为病毒,其中轮状病毒所占比例最高,诺如病毒及肠道腺病毒也占相当比例,细菌感染比例较低,各种病原有不同的流行特征,针对不同病原的流行分布特点开展病原学检测对婴幼儿腹泻的诊治及预防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孙波  周方  李小芹 《抗感染药学》2021,18(1):107-110
目的:分析医院病毒性腹泻患儿病原体感染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680例临床资料,统计其患儿粪便标本中星状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与诺如病毒的阳性检出情况;分析其病毒性腹泻患儿不同性别、年龄及不同季节的病原体感染发生情况,以及干预措施。结果:680例腹泻患儿中,检出肠道病毒呈阳性者280例,其阳性检出率为41.18%;其中轮状病毒检出率(21.32%)显著高于其他3种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P<0.05);而这4种病毒的检出率均主要分布在1~2岁的患儿中,其秋、冬两季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春、夏两季(P<0.05)。结论: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为轮状病毒,1~2岁儿童是病毒性腹泻的高发群体,而秋、冬两季则为高发季节,故临床应加强对病毒性腹泻的监测力度,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感染性腹泻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中尤为突出。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与抗生素的使用,儿童感染性腹泻中细菌性因素的比例逐步下降,而由病毒引起的腹泻所占比例越来越多。目前常见的引起儿童腹泻的病毒包括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肠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EAdv)、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扎幌病毒(Sapporo virus,SaV)等。  相似文献   

4.
<正> 急性感染性腹泻是夏秋季常见病,是由许多种微生物所引起的。就我国较多见者分别叙述如下。轮状病毒感染病毒性腹泻有时也称病毒性胃肠炎,它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非常普遍的疾病,近十年来相继在婴幼儿腹泻中发现了诺沃克病毒(Norwalk.V)、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小园病毒、星状病毒、冠状病毒等。然而引起人类病毒性腹泻最重要的病原还是轮状病毒(R、V).现在RV腹泻的病原、临床诊断及其预防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暴发疫情的调查和处理分析,进一步了解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道疾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特点,为学校等集体单位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腹泻学生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食堂可疑食物留样,腹泻学生的呕吐物、排泄物、学校自挖井水水样进行有关检测。结果该起疫情首例病例发病时间为2009年9月5日,疫情历时7天,全校在校学生罹患率为1.28%(76/5965),以高三学生为主,占43.42%。通过对呕吐物、排泄物进行病原学检测发现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此起群体性腹泻暴发疫情是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主要为水源污染和生活接触传播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天津市滨海新区某饭店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方法 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样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结果 2019年5月11日起共发生感染性腹泻病例172例,其中就餐人员164例,饭店员工8例;临床症状主要为腹泻(97.79%)、呕吐...  相似文献   

7.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有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1,2]。小儿腹泻一般易在6个月-2岁儿童多发。小儿腹泻根据病理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病毒病原主要有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细菌性痢疾主要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本文从小儿腹泻病因和护理两方面对小儿腹泻进行分析讨论,以便更好对小儿腹泻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郑州儿童医院5岁以下急性腹泻住院患儿中杯状病毒、星状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郑州儿童医院2001-11~2002-10收集的302份腹泻粪便标本中的96例非轮状病毒腹泻标本应用RT-PCR方法进行杯状病毒、星状病毒检测,并对阳性标本通过RT-PCR或测序分析鉴定型别.结果: 实验中共检出9份杯状病毒阳性标本、4份星状病毒阳性标本,检出率分别为9.4%(9/96)和4.2%(4/96),其中9份杯状病毒阳性标本中8株属于诺如病毒GII/4型、1株为GII/3型,4株星状病毒阳性标本均为HAstV-1型.结论: 杯状病毒、星状病毒也是郑州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杯状病毒、星状病毒的流行型别分别为诺如病毒GII/4型、HAstV-1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西宁市腹泻儿童的病毒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指导防治工作。结果 2010年1月至12月住院的912例腹泻患儿轮状病毒阳性率46.6%(425/912),肠道腺病毒阳性37.8(345/912),星状病毒为4.8%(44/912),诺瓦克病毒10.7%(98/912)。结论西宁市儿童腹泻中病毒感染率较高,婴幼儿腹泻标本病毒检测对降低婴幼儿死亡率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婴幼儿腹泻病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病原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等引起。由于抗生素的使用,婴幼儿细菌性腹泻得到了有效控制,而病毒渐渐成为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包括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Aichi病毒等~([1])。6个月至2岁年龄段的婴幼儿腹泻以病毒感染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可能与婴幼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梅州市2017~2019年重点感染性腹泻标本检测结果。方法:遵照回顾性分析法选择某院2017年~2019年纳入的188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收集其粪便标本,分别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式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抗原,最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7年GI阳性率为0.19%,GII阳性率6.12%;2018年GI阳性率0.30%,GII阳性率3.86%;2019年GI阳性率0.29%,GII阳性率6.73%,3年GI、GII阳性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017年轮状病毒阳性率为2.10%,2018年阳性率13.50%,2019年阳性率2.49%,3年轮状病毒的阳性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梅州市2017~2019年感染性腹泻中病原体以轮状病毒、诺如病毒为主,应尽早监测并及时给予有效干预,从而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肠道感染每年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约170万~250万人死亡,居所有疾病的第三位.引起肠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有病毒(如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人杯状病毒和轮状病毒)和细菌(如空肠弯曲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志贺菌、伤寒沙门菌和霍乱弧菌).目前伤寒和霍乱疫苗的效力较好,但尚无有效预防人杯状病毒、弯曲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和志贺菌的疫苗.新型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已得到研发,并准备申请上市.本文综述了预防肠道病毒或细菌性传染病的疫苗的研发状况.  相似文献   

13.
肠道感染每年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约170万~250万人死亡,居所有疾病的第三位.引起肠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有病毒(如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人杯状病毒和轮状病毒)和细菌(如空肠弯曲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志贺菌、伤寒沙门菌和霍乱弧菌).目前伤寒和霍乱疫苗的效力较好,但尚无有效预防人杯状病毒、弯曲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和志贺菌的疫苗.新型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已得到研发,并准备申请上市.本文综述了预防肠道病毒或细菌性传染病的疫苗的研发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广州某小学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特点及干预措施,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采集部分患儿粪便标本、肛试子标本进行诺如病毒、肠道致病菌检测,对诺如病毒感染患者进行防治措施等相关健康宣教.结果 该起疫情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2013年12月23日,最后一例病例的发病时间为2014年1月6日,历时13d,累计报告病例99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71人次(71.7%),其次为腹痛42人次(42.4%)、发热28人次(28.3%)、腹泻21人次(21.2%)、恶心14人次(14.1%)、头痛/乏力11人次(11.1%)等,采集患者肛拭子和粪便标本45份,诺如病毒检测阳性20份,未检出其他致病菌.结论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好发于冬春季,及时切断传染源,积极开展健康宣教,能有效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腺病毒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一种双链DNA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不仅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还可导致肺炎。近年来,腺病毒感染在我国散在暴发流行~([1,2]),军营、学校和医院是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多发场所。2019年2月—3月笔者所在医院集中收治某部出现的大量急性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病例,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分析和实验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了解2008年8月到2009年7月天津地区婴幼儿诺如病毒感染情况并对诺如病毒进行基因分型及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8月到2009年7月天津儿童医院门诊和住院病毒性腹泻的粪便标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检测。测序后使用Bioedit和 DNAstar基因分析软件与Genbank中的参考株进行同源性分析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在540例腹泻标本中诺如病毒阳性的标本为174 例。诺如病毒的阳性率为 32.22%. 经序列分析所有诺如病毒阳性标本均为GⅡ-4型。结论:诺如病毒是天津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GⅡ-4型是主要流行株。  相似文献   

17.
<正> 小儿腹泻,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其主要病因可能是感染(肠道内和肠道外的细菌、病毒、真菌或原虫感染),饮食不当及气候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和呕吐,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据报道,水样腹泻含水量可高达91%以上;又有报道,小儿感染性腹泻约有70-80%是由病毒引起,其中轮状病毒占40-60%(冬天80-90%),小型病毒群10-15%,腺病毒5-1O%;细菌性感染为20-3o%。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天津市地区婴幼儿诺如病毒(NV)感染情况并对诺如病毒进行基因分型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09年7月天津市儿童医院门诊和住院病毒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进行检测.测序后使用Bioedit和DNAstar基因分析软件与GenBank中的参考株进行同源性分析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在540例腹泻标本中诺如病毒阳性的标本为174例,诺如病毒的阳性率为32.22%,2008年11月NV阳性率较高,为62.22%.抽取7份阳性标本进行序列分析,结果7份标本均为GⅡ-4型.结论:诺如病毒是天津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GⅡ-4型是主要流行株.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韶关市腹泻患儿肠道腺病毒感染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韶关市腹泻患儿25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腹泻粪便并展开腺病毒检测。结果本次研究结果共检测出12例肠道腺病毒感染患儿,阳性率为4.80%(12/250)。12例肠道腺病毒(EAdV)感染患儿中,属于肠道腺病毒41型的9例,占3.60%(9/250)。属于肠道腺病毒40型的3例,占1.20%(3/250)。腺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儿童,且发病率与性别、居住地、季节等因素之间无明显的联系,差异不显著(P>0.05)。患儿主要表现出发热、腹泻以及呕吐的症状。结论肠道腺病毒感染是引起患儿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以肠道腺病毒41型为主。加强对婴幼儿的监测,一旦发现感染,及时予以针对性的治疗,对改善患儿病情、促进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钟毅 《北方药学》2013,(3):172-173
诺如病毒是导致人类急性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易引起医院感染暴发流行。针对我病区22例诺如病毒感染暴发流行事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各类人员培训,积极对患者进行诊治,有效控制了疫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