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为解决蒸汽吞吐稠油水平井割缝筛管完井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应用的问题,综合水平井蒸汽注入阶段、焖井阶段、生产阶段的传热与传质分析,建立了割缝筛管完井参数优化模型,分析了割缝宽度、筛管外径、割缝密度、割缝长度、单元割缝数、圆周割缝数、割缝堵塞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井产能随着割缝宽度、筛管外径、割缝密度、割缝长度、单元割缝数的增大而增大,且变化逐步趋于平缓;对割缝筛管完井水平井产能影响大的因素是割缝长度、割缝密度、割缝堵塞厚度;割缝堵塞最大可造成高达65%的产能损失;以"砂桥"原则设计割缝宽度会限制产能,在高油价条件下可以考虑放大割缝宽度适度出砂。  相似文献   

2.
根据吉木萨尔地区稠油油藏特点,通过三维地质建模对三种开发方式即全直井井网蒸汽吞吐转汽驱、直井+水平井井网吞吐转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全水平井井网蒸汽吞吐转汽驱的开发方式进行了开发效果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直井+水平井蒸汽吞吐转SAGD的开发方案最适合本区块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割缝筛管防砂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描述了割缝筛管防砂机理及割缝筛管筛缝宽度的确定方法,研究了割缝筛管与地层充填砂的配伍性。介绍了适用于不同渗流能力的地层的割缝筛管防砂工艺及现场应用情况。割缝筛管防砂技术简单实用,重复利用率高,适用于地层渗透率较高的砂岩油藏、特别是疏松砂岩稠油油藏注汽前一次性防砂,避免了绕丝管结构复杂、大修率高、滤砂管易破损、热采井防砂占井时间长等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河南油田杨浅3井区薄层特超稠油油藏岩性疏松,油井易出砂,常规直井定向井产量低,整体开采效果不佳。为提高开发效果,开展了钻完井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开展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钻井液技术、复合防砂筛管固井工艺等技术,提高了蒸汽吞吐热效率、油藏储量动用程度和增产效果,并有效解决了油井出砂问题,该项技术也为同类型油藏的开发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膨胀筛管防砂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膨胀筛管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防砂技术,介绍了大通径膨胀筛管悬挂器、带有割缝的膨胀螺纹及具有变径功能的膨胀工具等膨胀筛管的几个关键技术。大通径膨胀筛管悬挂器能够确保变径膨胀工具的顺利下入,带有割缝的螺纹膨胀后与筛管本体具有一样大小的内径,变径膨胀工具使得膨胀筛管可以紧贴井壁,减少砂粒的运移和冲蚀。膨胀筛管技术在两口套损井中的防砂应用表明,在满足选井条件的情况下,采用膨胀筛管可以获得较好的生产效果,筛管膨胀后紧贴套管内壁,膨胀后筛管内径比普通筛管内径大,有利于增大泄油面积,提高油井产量。  相似文献   

6.
薄互层稠油油藏热采过程中防砂体系易失效,在对失效井扶躺时,需要分析二次防砂后油井产能,同时优化防砂筛管参数以确保油井二次防砂措施的有效性。通过精细描述Cinco-Ley产能模型中机械防砂的表皮系数,使之适用于薄互层油藏二次防砂油井;同时,在应用产能公式的过程中,提出了筛管拟渗透率的概念,以量化描述筛管渗透性。在Moriche油田二次防砂筛管设计中,优选渗透性更好的φ101.6 mm割缝筛管作为防砂筛管;基于杆管强度理论和热应力影响,优化了割缝长度和割缝密度。将二次防砂优化结果运用于Moriche油田的MKT-13井,取得了MTK-13井产能降低幅度小于5%的效果。该研究对薄互层稠油油藏二次防砂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浅层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开发效果,采用解析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明确了超稠油油藏在注蒸汽驱替过程中的重力、驱动力的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驱泄复合开采技术。通过油藏工程优化研究,设计了直井、水平井多种组合方式的蒸汽吞吐后期接替方式,并明确其适合的油藏地质条件及转换方式的时机。在风城油田重32井区先后开展了多个先导试验,针对驱泄复合开采的3个阶段,制订了适应的注汽方式、注采参数和调控方法,实现了地层条件下原油黏度大于60×104mPa·s的超稠油油藏蒸汽驱开采,预计最终采收率可从蒸汽吞吐阶段的20%~25%提高至40%~50%。为国内外同类油藏开发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地层深部充填防砂技术在小洼油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小洼油田是以蒸汽吞吐方式开采的稠油油藏.随着蒸汽吞吐轮次的增加,地层亏空严重,油井出细粉砂越来越严重.为此研制出地层深部充填防砂技术,该技术是向油层中注入人工砾石,由其所形成的砾石屏蔽来阻挡地层出砂.通过对激光割缝筛管地层深部充填防砂技术的不断研究、改进和完善,现已形成较成熟的防砂配套工艺.该技术现已实施17口井,增油10 853t,使一批因出砂而长期停产的油井恢复了正常生产,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新疆风城油田SAGD平行水平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针对新疆克拉玛依风城油田采用目前的直井、常规水平井方式开采稠油油藏采收率不理想的现状,2008年尝试采用SAGD技术开采风城油田重32井区超稠油油藏。该技术采用5段制井眼轨迹,水平井抽油泵下泵位置为一稳斜段,SAGD双水平井垂直距离为5m,目标靶窗(±0.75m)×(±2.0m),水平段采用177.8mm激光割缝防砂筛管完井。在常规水平井施工工艺基础上,结合磁导向测量技术,有效控制了两井水平井段相对误差,成功钻成了4对8口SAGD水平井,施工工艺达到了SAGD井的作业要求,为今后应用SAGD技术开采稠油油藏提供了较好的钻探经验。  相似文献   

10.
针对SAGD双水平井在开采浅层稠油过程中存在的采油井所需沉没度不够,抽油杆磨损严重及双管作业工艺复杂等问题,提出了SAGD双水平井与直井联合钻采的技术方案。在该钻采方案中,结合油藏性质,优选砾石充填完井方式对SAGD双水平井与直井联合完井。根据现场岩心取样及室内试验,优选出筛管缝宽为0.4 mm,水平井完井管柱采用割缝筛管,采油直井采用PPS冲缝筛管。结合现场施工实况,优化形成了一整套适合SAGD双水平井与直井联合钻采方案的砾石充填完井工艺流程。新疆油田应用该联合完井技术大大降低了油井出砂量,使修井次数减少了60%,提高了油田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1.
特稠油,超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模式综述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方法利用水平井热采模式.对特、超稠油油藏进行开采。目的改善开发效果,提高经济效益。结果对油层厚度小于5m的特、超稠油油藏不宜采用水平井热采;对油层厚度在5~10m的特稠油油藏或油层厚度大于10m的超稠油油藏,可采用水平井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采;对原油粘度大于5×104mPa·s的超稠油油藏,适用蒸汽吞吐开采;对油层厚度大于20m,原油粘度大于20×104mPa·s的超稠油油藏,必须采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结论对已投入蒸汽吞吐的特稠油油藏,尤其是处于中后期吞吐阶段的区块,应采用蒸汽加氮气泡沫驱及现有在井与水平共组合蒸汽驱模式;对尚未开发的特、超稠油油藏,应采用水平井注蒸汽热采模式及其它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FHW001井是用斜井钻机在垂深仅264m的疏松砂岩钻成的一口水平井,国内尚属首次,本文介绍了该井采和绕丝筛管防砂完井的技术特点和施工概况,经过注蒸汽吞吐试采,已采出稠油2500多t,防砂效果良好,这套工艺施工简便,成本低,对对开采效益较差的浅层稠油油藏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水平井割缝筛管完井技术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平井采用割缝筛管完井是开发裂缝性油藏的有效手段,文中对割缝筛管缝隙,过流面积,长度和强度进行分析,通过女MH2井和女MH3井等井应用,针对割缝筛管堵塞问题,提出利用水力剖刷配合酸溶解堵剂解决。在吸收国外完井管柱技术上开发不留塞选择性完井工艺技术,并增加割缝管水力解堵技术,解决了割缝筛管存在的问题。文中还对配套工具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欢127东块属普通稠油油藏,已进入蒸汽吞吐后期,受油层出砂和底水等影响,井况差,水淹严重.为此,通过精细油藏描述、油藏数值模拟等手段,开展细分小层剩余油潜力分析和采油工程研究,确定利用水平井重新部署蒸汽吞吐井网,并采用TP100H、 TP120钢级的套管和加砂水泥浆固井,以及排、防一体化防砂技术,实施二次开发调整,明显改善了油藏吞吐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哈萨克斯坦S油田单井产量,开展了水平井完井工艺研究。利用Joshi公式计算不同水平井段长度下的油井产能变化趋势,优选了水平井段长度范围;利用出砂量、储层的声波时差数据、孔隙度等参数,综合评价了水平井井眼稳定性,认为S油田水平井必须采用适度防砂工艺;通过分析储层温度、黏土含量等因素和现有水平井防砂完井方式现状,认为S油田水平井不适合采用化学防砂方法,只能采用割缝筛管防砂方法;结合S油田代表性井的砂样粒度分布分析结果,对筛管缝宽进行优化设计,确定最终筛管缝宽值为0.6 mm。设计的水平井完井工艺在S油田进行了4口井的现场应用,其中S-431H和S-432H水平井产量达到垂直井的2.5~3倍,S-614H和S-615H水平井产量达到同油田垂直井的8~10倍,取得良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
BZ7油藏改善蒸汽吞吐开发效果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Z7井区于1984年4月发现,属稠油油藏,2000年2月全面投入开发.该区目前以蒸汽吞吐生产为主,由于蒸汽温度高、强度大,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套管变形,油层吸汽能力弱、油井出砂等现象.为改善开发效果,根据油藏地质特点,结合油田生产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对低效井,实施上返补层、开展光油管注汽实验及氮气助排等措施;②对层间矛盾突出、汽窜干扰严重的合采井,实施分注合采或隔注等;③对出砂井,采取下割缝筛管、下螺杆泵、长柱塞泵排砂及下防汽增效泵等防砂措施;④在吞吐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大修、酸化、压裂、隔抽等措施.结果表明,这些措施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蒸汽吞吐开发效果,提高油田产量.这些技术对于其他类似油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绕丝筛管和割缝筛管在大斜度井和水平井采油防砂中存在的问题,研制了新型防砂直缝式筛缝管。该筛缝管采用三角形不锈钢直丝,用T形环箍支撑,经竖直焊接而成。对该筛缝管的受拉面积、受压面积和表面摩擦力等进行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筛缝管的受拉面积是绕丝筛管的6倍以上,其抗拉强度也相应是绕丝筛管的6倍以上;筛缝管在下入井筒过程中不会导致防砂失败;筛缝管与基管的综合强度大于基管本身的强度,大大增强筛管使用的安全性;筛缝管的表面摩擦阻力仅为绕丝筛管的19%;抗压变形能力是绕丝筛管的2.35倍;力的传递更加合理,更适用于深井、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的采油防砂。  相似文献   

18.
砂泥薄互层稠油边际油藏经济开发方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边际油藏的开发可行性必须将开发方式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来评价。江苏油田的韦5断块属中低渗、砂泥薄互层的普通稠油油藏,可归于边际油田。对该油藏的室内微观驱油机理研究、油藏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注入水温度对其驱油效率和开发效果影响不大,冷、热水驱替及CO2吞吐的启动压力均较高而驱油效率不高,较经济的开发方式为降压开采一段时间后转入注水或蒸汽吞吐或蒸汽吞吐转水驱。结合矿场开发先导性试验结果,韦5断块稠油油藏应采用注改性水方式开发,以降低注水压力,提高注水效果;对条件合适的生产井进行短缝压裂,提高单井产能;选择部分条件具备的井蒸汽吞吐,以提高采油速率,从而提高开发效果和总体经济效益。图1表3参7  相似文献   

19.
风城超稠油蒸汽吞吐后期转蒸汽驱开发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风城油田超稠油油藏注蒸汽吞吐开发后期,蒸汽驱开发方式是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蒸汽驱过程体现了驱泄复合作用,即蒸汽超覆在油层上部形成蒸汽腔,加热原油在驱动力和重力双重作用下从生产井采出,由此可形成直井小井距蒸汽驱、直井与水平井组合蒸汽驱、水平井与水平井组合蒸汽驱3种吞吐后期接替方式,先导试验达到了预期效果,进一步拓展了蒸汽驱适用的地质条件和组合方式,对同类超稠油油藏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哈萨克斯坦北布扎齐油田稠油油藏地质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套管侧钻水平井完井工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确定了以防砂割缝筛管为主的完井菅柱结构。为降低整个完井管柱的刚性,同时有效降低完井管柱下入摩阻,根据完井方案设计研制了套管密封活络接头等专用的完井工具及相关附件,并制定了配套的工艺技术措施。北布扎齐油田NB30井和NB31井2口侧钻水平井采用以防砂割缝筛管为主的完井管柱结构并采取配套工艺措施完井后获得了艮好的生产效果,这表明该完井工艺技术适合该油田侧钻中短半径水平井,也为该油田的老井改造、提高单井产能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为今后该类油藏侧钻水平井的完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