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比较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等牙周病致病菌彼此之间的共聚力大小,观察四者在具核梭杆菌介导下对人工牙根面黏附力的影响,了解牙周生物膜结构中细菌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方法目测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彼此间的共聚力,以放射性核素闪烁计数四者在具核梭杆菌黏附和未黏附状况下对胶原包被羟磷灰石(c-HA)的黏附间是否存在着差异。结果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彼此间存在着共聚作用,其中,具核梭杆菌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与中间普雷沃菌间的共聚度均可达4度,具核梭杆菌与其他三菌间的共聚度均大于3度。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在具核梭杆菌黏附的状况下对c-HA的黏附率高于其在具核梭杆菌未黏附时的黏附率,具核梭杆菌在未黏附的状况下对c-HA的黏附率高于其在黏附后的黏附率。结论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彼此间均存在共聚关系,具核梭杆菌可能对其他牙周病致病菌定植于牙菌斑起到了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次氯酸钠溶液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具核梭杆菌和粪肠球菌牙髓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性能。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次氯酸钠溶液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具核梭杆菌和粪肠球菌的抗菌活性,其抗菌活性以最低抑菌体积分数(MIVF)和最低杀菌体积分数(MBVF)表示。结果次氯酸钠溶液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具核梭杆菌和粪肠球菌的MIVF分别为0.035%、0.07%、0.018%和0.28%,MBVF分别为0.035%、0.07%、0.035%和0.28%,其总的抗菌效果排序分别为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粪肠球菌。结论次氯酸钠对口腔常见厌氧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具有理想的抗菌性能。0.5%MBVF的次氯酸钠溶液的抑菌性能可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等牙周病致病菌彼此之间的共聚力大小,观察四者在具核梭杆菌介导下对人工牙根面黏附力的影响,了解牙周生物膜结构中细菌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方法目测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彼此间的共聚力,以放射性核素闪烁计数四者在具核梭杆菌黏附和未黏附状况下对胶原包被羟磷灰石(c—HA)的黏附间是否存在着差异。结果具核梭杆菌、牙龈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彼此间存在着共聚作用,其中,具核梭杆菌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与中间普雷沃菌间的共聚度均可达4度,具核梭杆菌与其他三菌间的共聚度均大于3度。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在具核梭杆菌黏附的状况下对c—HA的黏附率高于其在具核梭杆菌未黏附时的黏附率,具核梭杆菌在未黏附的状况下对c—HA的黏附率高于其在黏附后的黏附率。结论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彼此间均存在共聚关系,具核梭杆菌可能对其他牙周病致病菌定植于牙菌斑起到了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可疑致病菌的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口腔门诊诊断为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的致病菌进行分离培养,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分离菌对甲硝唑、阿莫西林等10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从6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共分离到262株可疑致病菌,所有病例均检出有致病菌感染,其中以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产黑色素普雷沃菌分离率较高,分别检出66.2%和60.3%,其次为伴放线嗜血杆菌(55.9%)、具核梭杆菌(51.5%)和消化链球菌(45.6%)等。药敏结果显示:所测菌株对硝基咪唑类药物敏感性较高,对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的敏感率均在90%以上,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全部敏感,对阿奇霉素、米诺环素、克林霉素的敏感率在51%~78%之间,但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性高,敏感率仅分别为2.3%和17.9%。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产黑色素普雷沃菌等菌为宁夏青铜峡市小坝地区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主要的可疑致病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硝基咪唑类药物普遍敏感。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40例牙周炎和20例冠周炎的厌氧菌分离鉴定及体外药效学试验结果.87.5%的牙周炎标本中检出厌氧菌,以牙龈卟啉菌、产黑色素类杆菌、具核梭杆菌为多见.80.0%的冠周炎标本中检出厌氧菌,以厌氧消化链球菌和厌氧性链球菌较为多见.纸片药敏扩散法和MIC测定结果阿齐霉素(国产)、阿齐霉素(进口)、白霉素和罗红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7.4%、97.4?.8%和96.1,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都有较好的抗厌氧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复合树脂和银汞合金充填体周缘继发龋的细菌组成。方法:充填体周缘继发龋采样,常规培养鉴定。结果:继发龋的主要优势菌为不产黑色素普雷沃菌、产黑色素普雷沃菌等。每组中各种细菌的几何均数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每组中各菌种占可培养菌的百分比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每组中各菌种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继发龋的主要优势菌为不产黑色素普雷沃菌、产黑色素普雷沃菌、韦荣菌、乳杆菌、变形链球菌、奈瑟菌,其次为放线菌、核梭杆菌、消化链球菌、牙龈卟啉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重抗生素糊剂对乳牙根尖周炎不同分期感染根管中微生物样本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4月—2020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9例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患儿纳入研究,根据临床症状及根尖X线片,将患儿分为急性炎症组和慢性炎症组。收集感染根管内感染样本,对样本进行细菌鉴定、分离与纯化,分析2组患儿感染根管内微生物检出情况和厌氧菌构成情况。制备标准菌液,采用纸片扩散法比较三重抗生素糊剂和氢氧化钙糊剂对常见厌氧菌的抑菌性以及不同厌氧菌对三重抗生素糊剂的敏感性。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和慢性炎症组患儿感染根管内微生物均以厌氧菌为主;2组患儿感染根管内需氧菌和厌氧菌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根管内厌氧菌检出率前5位依次为消化链球菌、拟杆菌、粪肠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急性炎症组患儿感染根管内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拟杆菌检出率高于慢性炎症组,粪肠球菌检出率低于慢性炎症组(P<0.05)。三重抗生素糊剂对消化链球菌、拟杆菌、粪肠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形成的抑菌环直径显著大于氢氧化钙糊剂(P<0.05);各细菌对三重抗生素糊剂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粪肠球菌、消化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拟杆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重抗生素糊剂对急、慢性乳牙根尖周炎感染根管中常见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纸尖法和刮匙法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伴放线菌嗜血菌、具核梭杆菌检出的影响。方法:对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分别用纸尖和刮匙法收集4个区域牙周袋探诊最深位点龈下菌斑,采用16SrRNAPCR方法检测两种方法收集到的龈下菌斑样本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伴放线菌嗜血菌、具核梭杆菌。结果: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纸尖法与刮匙法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纸尖法与刮匙法均为比较准确的取样方法。  相似文献   

9.
五倍子对5种常见牙周细菌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目的:观察五倍子对5种常见牙周细菌的作用。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五倍子水提取物在体外厌氧环境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具核俊杆菌和血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五倍子对各实验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牙周常见可疑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中间普错菌,具核梭杆菌的MIC值均为3.12%,对牙周有益菌血链球菌的MIC值则为12.5%,结论:浓度为3.12%的五倍子在不破坏牙周局部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可有效抑制牙周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甲壳胺凝集口腔细菌及其对产臭菌异味产物的影响,评价甲壳胺的抗口臭作用。方法 本研究选用了五种标准菌株,包括与菌斑形成密切相关的变形链球菌和粘性放线菌以及三种口腔主要产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实验包括三个部分:运用厌氧培养观察甲壳胺对五种细菌的抑菌作用及凝集作用;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甲壳胺对产臭菌硫化物及吲哚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0.002%~1%甲壳胺对五种细菌无明显抑菌作用,凝集实验结果通过肉眼观察及菌液涂片显示:0.125%~1%甲壳胺对这五种细菌产生了明显的凝集作用。色谱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在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不加药物试管的顶空气体中,均能检测出二甲二硫醇、二甲三硫醇、二甲四硫醇和吲哚的存在,在这三种细菌加有1%甲壳胺的实验组试管的顶空气体中,未能检测出任何一种硫化物的存在,而且,除了中间普氏菌实验组仅检测出极少量的吲哚外(峰面积相当子不加药物试管的1/22),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实验组均没有检测到吲哚的生成。结论 甲壳胺能吸附凝集细菌,并减少产臭菌异味产物的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