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2.
在非均匀可激发介质中,采用Barkley模型数值模拟了稀螺旋波和密螺旋波, 并对二者的动力学行为随参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稀螺旋波的旋转频率随参数b的增加迅速减小,之后趋于饱和, 显示出不同于密螺旋波的行为;两种螺旋波的周期和波长随参数ε 和非均匀区域尺寸R的增加而增加,相对稀螺旋波而言,密螺旋波的性质对R的依赖更为敏感; 稀螺旋波端点的波速随R的增加而减小,与密螺旋波波速变化趋势相反. 另外,由于非均匀区域的影响,当ε 或b 超过某一临界值时,螺旋波臂上出现缺陷点. 相似文献
3.
4.
非均匀可激介质中的螺旋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arkley模型为对象,研究了可激介质的非均匀性对螺旋波斑图形成的影响.该模型中各参数与可激介质的属性密切相关,通过参数涨落的正态分布来刻画非均匀性,数值研究了单参数以及多参数涨落的正态分布情形下螺旋波斑图的形成.研究表明,可激介质的非均匀性对于螺旋波波纹的粗细及疏密程度有较大影响.参数涨落分布的方差越大,形成的螺旋波波纹越粗糙.对于两参数均匀分布的极端情形,当参数分布大于某一范围,无法形成螺旋波.这些都与螺旋波旋转的角频率密切相关.螺旋波旋转的角频率越大,螺旋波波纹越粗,同时波纹越密集;反之,螺旋波关键词:螺旋波非均匀介质Barkley模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类二维变量描述的激发系统中漂移螺旋波的抑制问题.通过在整个系统中局部注入带随机相位的电信号,如在系统256×256格点的边界或中心区域中选取4×4或者5×5格点区域施加一个带随机相位的外部激励电信号,在系统内部产生一个持续的靶波信号,实现靶波对螺旋波的动态竞争.数值计算表明:该方法对于Barkley模型中螺旋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与简单的局部周期信号驱动比较,具有暂态过程比较短的特点,而且对于时空噪声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在一定的噪声范围内,即使系统出现不均匀性,也可以观测到靶波,新出现的靶波对螺旋波有抑制作用.关键词:螺旋波靶波Barkley模型随机相位 相似文献
6.
采用Br模型研究了三层耦合可激发介质中螺旋波的控制.相邻层之间采用双向耦合.利用加在第二层介质上的局域周期信号产生的平面波来消除螺旋波.数值模拟表明:只有当三层介质的耦合满足一定条件才可能实现螺旋波的控制,可以通过耦合互补方式实现螺旋波的控制;平面波与低频螺旋波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高频螺旋波,导致螺旋波不能被消除;存在优化的驱动宽度,过大或过小的驱动宽度需要增加第一、三层介质的耦合强度.观察到控制结果依赖控制时机的现象.研究结果可用于植入式心脏除颤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针对自激振荡系统的复金兹伯格-朗道(Complex Ginzbury-Landau, 简称CGL)方程, 研究圆形环域与方形环域两种反馈控制下的螺旋波动力学。结果表明: 圆形环域反馈控制下, 螺旋波波头通常经过一段过渡漂移后进入圆形吸引子, 圆形吸引子的半径以及反馈刚启动时波头的漂移方向随环域参数呈周期性变化, 过渡漂移阶段波头轨道的平缓程度与复反馈信号模的时间函数中钟形部分的陡度有关, 且反馈增益的正负与大小也会影响受控螺旋波的动力学行为。方形环域反馈控制下的螺旋波波头的吸引子更为丰富, 主要包括方形吸引子、小的极限环吸引子、菱形吸引子以及点吸引子, 点吸引子通常位于方形环域的两条对角线上, 且波头运动随环域控制参数呈现规律性变换。 相似文献
12.
13.
以双层耦合复金兹堡-朗道(Ginzburg-Landau)方程系统为时空模型, 研究了其中的模螺旋波, 讨论了这种特殊波动现象的稳定条件和相关影响因素. 模螺旋波与该类时空系统中常见的相螺旋波相比, 其中心不存在缺陷点, 同时仅在其变量的振幅部分(而非相位部分) 表现为螺旋结构. 本文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了耦合复金兹堡-朗道方程中产生模螺旋波所需要的初始和参数条件.研究表明, 当双层耦合系统的初始斑图之间的差距较大时, 才能够产生模螺旋波; 同时观察到系统在参数不匹配的条件下会发生相螺旋波向模螺旋波的转变.通过对同步函数的计算, 发现该转变过程具有非连续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复Ginzburg-Landau方程系统中模螺旋波与其他斑图在同一平面内的竞争行为,发现演化结果在系统参数平面内可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在I区和III区中,模螺旋波与相螺旋波相比稳定性较差,模螺旋波的空间被相螺旋波所入侵.在II区中,模螺旋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相螺旋波的空间被模螺旋波所入侵.在IV区内,由于时空混沌所导致的频率不稳定性,演化的结果较为复杂.我们通过对模螺旋波、相螺旋波以及时空混沌的频率分析,发现当模螺旋波的系统参数为α1=-1.34,β1=0.35时,较高频率的模螺旋波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高频模螺旋波可以入侵低频斑图空间.竞争结果主要受系统变量实部的频率影响,频率分析所得到的理论结果与数值实验结果符合得非常好. 相似文献
15.
YUAN Guo-Yong 《理论物理通讯》2011,56(3):467-475
We numerically study the dynamics of meandering spiral waves in theexcitable system subjected to a feedback signal coming from two measuring points located on a straight line together with the initial spiral core. The core location and size radius of the final attractors are computed, and they change with the position of the moving measuring point in a unique way. By the Fourier Spectral analysis, we find the frequency-locked behaviors different from thedriving scheme of the external periodic force.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meandering spiral wave can be eliminated when the moving measuring point approaches closely the boundary and its feedback gain is large enough. This offers an effective and convenient method for eliminating meandering spiral waves. 相似文献
16.
17.
In this paper, a scheme of close-loop feedback is proposed to induce transition of spiral pattern in the excitable media, which is described with the modified FitzHugh-Nagumo model.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stable rotating spiral wave is removed and the whole media becomes homogeneous when appropriate intensity of feedback is used no matter whether the coupling feedback is imposed on the whole media or the sites in one line in the media. 相似文献
18.
The multi-order exact solutions of the two-dimensional complex Ginzburg-Landau equation are obtained by making use of the wave-packet theory. In these solutions, the zeroth-order exactsolution is a plane wave, the first-order exact solutions are shock waves for the amplitude and spiral waves both between the amplitude and the shift of phase and between the shift of phase andthe distance. 相似文献
19.
采用FitzHugh-Nagumo方程,研究了二维时空系统中螺旋波的控制问题,利用相空间压缩方法对部分系统变量的振幅进行限制从而影响螺旋波的稳定性.研究表明,控制过程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在较小压缩限条件下螺旋波可以被完全消除,系统进入均匀定态;在较大的压缩限条件下螺旋波能够稳定存在,而且其振荡频率不随控制参数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压缩限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时,系统表现为时空混沌态.对上述控制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研究了不同控制参数条件下的系统斑图、变量的演化、相空间轨道等性质,并且对振幅函数和振荡频率特征进关键词:螺旋波相空间压缩FitzHugh-Nagumo方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