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作为一种解决医患双方诊疗纠纷的新途径,在山东省部分医院施行已有两年,山东省立医院、山大齐鲁医院等13家三级以上医院引入这一管理机制。对此,卫生部信访处的张鸣处长表示,卫生主管部门欢迎多元化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鼓励多方参与医患关系的协调,“第三方”的尝试值得肯定,但是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矛盾和纠纷,还是要靠制度的改进和医患双方努力。  相似文献   

2.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产生分岐而向医院、卫生行政部门或司法机关提请处理所引起的纠纷。医疗纠纷,不论何种原因引起,也不论最终采取什么方式予以解决,都将会给医患双方带来许多影响。特别是那些损害后果严重、专业技术复杂、责任难以明确的医疗纠纷,有时会持续多年,涉及医患双方、卫生行政部门、司法部门以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等诸多部门和人员,调解和处理难度甚大。某院近年来发生和处理医疗纠纷40起,现就纠纷的起因、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医患关系现状医患纠纷发生率及不按合法途径解决的比率均在逐年上升,医院无重大过失的情况下作出赔偿的现象增多,医患纠纷赔偿平均金额快速攀升,医患纠纷引发的违法案件不断发生。立法的个人建议,①民法适用于医疗纠纷调处的困惑。②完善医疗卫生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③正视医疗纠纷处理的专业性。④强化医疗争议的法定调查。⑤医患纠纷处理的法制化。⑥免除非医疗事故的医疗赔偿。⑦医疗过失的判定要结合当时当地实际情况。⑧控制过高额的赔偿。⑨建立医疗风险的保险机制。  相似文献   

4.
由于目前医患之间互不信任,医患矛盾日益恶化,各家医疗机构都面临着医疗纠纷逐年增多的现状,以往光靠医疗机构与患者及家属之间自行协商处理医疗纠纷的方式不仅有失公平,也已不能有效地解决医患矛盾,且医患纠纷亦呈现愈演愈烈之势。虽然用司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最为公平、公正,但诉讼程序对医患双方来说都存在着成本高、时间长的问题,因此大多数患者及家属都不愿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为了更好地处理医疗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通过调解解决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医疗机构的迫切需求,建立第三方调解机制也成为化解矛盾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某三甲医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经验阐述运用调解途径的体会,可对以后医疗纠纷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丽  刘欢  孟哲 《中国病案》2014,(4):55-56
目的对引起儿童医院医疗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导致医疗纠纷的规律性问题,从理论上分析防范措施,从而减少和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对某院4年806例医疗纠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疗纠纷呈逐年增高趋势,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有:医院工作总量持续增高,医护人员工作疲惫导致沟通不足、医疗质量欠缺、患儿家属主观认识偏差,情绪急躁、期望值过高等。结论建立和完善医院医疗纠纷处理机制、重视医患沟通、提高医务人员医疗质量是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改善医患关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是民事法律关系。医疗纠纷属民事纠纷,可通过协商、调解等非诉途径解决,也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我国现行司法体制在处理医疗纠纷中存在立案难、举证难、医患双方不平等的问题,导致本应纳入司法处理的医疗纠纷屡屡演变为医闹、打医、杀医等暴力事件。因此,有必要强化医疗诉讼立案监督机制,完善医疗纠纷诉讼中证明妨碍和专家证人制度,畅通化解医患纠纷的司法路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加强自律与维权,减少医患矛盾与纠纷的对策。方法 医院维权首先要自律,要以法治院,以德治院;医患双方要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建立和谐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更好的维权;医院应加强与媒体沟通,让全社会共同参与,为医院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而努力。结果 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医患矛盾。结论 在新形势下医院必须加强自律与维权,努力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关于构建我国医事仲裁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或处理在认识上发生分歧,须经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或需要经过行政主管部门或司法机关调解或裁决才能解决的医患纠纷。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呈快速上升之势,患者索赔数额也比以往提高很多,标的额常过百万。如何经济、高效地解决医疗纠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1医事仲裁制度建立的必要性1.1我国现行医疗纠纷处理办法的局限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医疗纠纷发生后,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解决:双方协商解决、行政调解和民事诉讼。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三种途径对于解决医疗纠纷、保障医患…  相似文献   

9.
医患纠纷试行人民调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国明 《当代医学》2007,13(1):63-65
医患双方一旦发生纠纷后.双方可以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申请立案后.由医学专家和律师进行医学技术评估和法律服务.之后再由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中的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这就是国内首家省级医疗纠纷调解专业机构——山西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处理医疗纠纷的一种新模式。山西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2个月来.共接待申请、咨询300多人次.受理案件26件.成功调解6起案件。目前.这种通过人民调解来解决医患纠纷的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并在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展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和成为减少医患纠纷的措施,促进医院发展.方法:根据当前我院医患纠纷的现状:从2008年1月~2008年12月,58632人次住院患者发生的83起医患纠纷.发生率0.14%,分析发生医患纠纷的原因.结果:纠纷中13起予以经济赔偿,70起经协商解决,个别纠纷对医院产生负面影响.结论:切实落实各项宪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改善服务态度是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1.
马亚楠  赵颖  何钦成 《中国医院》2006,10(12):36-37
医疗事故的处理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驻院律师的有益尝试是处理医疗事故的一项“创举”。本文论述了驻院律师的条件、职责和作用,同时也述说了驻院律师制度的缺陷及有关探索。  相似文献   

12.
阮鹏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4):2108-2109
本文通过一个医疗纠纷谈判失败的案例,分析了医患双方及双方律师存在的失误与不足,认为医院积极处理医疗纠纷、建议患方聘用专业律师及维护谈判场合的严肃性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医院律师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医疗纠纷为代表的法律事务的增多使医院面临着迫切的法律服务需求,当前医院普遍采用的法律服务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与缺陷,借鉴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制度建立医院律师制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可以很好地满足医院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手术前谈话律师见证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大手术术前谈话、签字进行律师见证的作用。方法:对本院2001年4月至2007年12月1303例重大手术的术前谈话、签字所进行的律师见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及其亲属和医务人员对这种手术签字形式予以肯定,未发生因告知不足导致的医疗纠纷。结论:手术前谈话律师见证,有利于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谐医患关系,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医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站式病人投诉处理机制建设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便捷有效的病人投诉处理途径,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法建立一站式病人投诉处理机制,规范投诉处理流程,畅通病人投诉渠道,化解医患矛盾;主动了解病人需求,再造服务流程,提升服务品质。结果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增强,病人满意度明显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改进,医院“两个效益”明显提高。结论一站式病人投诉处理机制有助于增进医患沟通,融洽医患关系,是调处医院病人投诉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的推广应用,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生态,现已成为信息传播中的主要手段与载体.医院保卫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来各种医疗纠纷事件频频发生,对医院的保卫危机应对工作提出新的挑战.为了能够及时、有效的传播正确、真实医院医疗纠纷事件的相关信息,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新媒体技术、平台,开辟医院与公众交流的新途径,只有这样方可提升医院保卫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7.
Confidentiality: the confusion continu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author, a regional health authority administrator, argues that `ownership' is a side issue in legal and moral arguments over confidentiality of medical records. Nor is it practicable, he argues, for doctors alone to control all access to the medical records. He proposes the principle of `custodianship' of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to be accepted by an institution as a whole, as a possible way of resolving the problem. In commentaries on this and the following article an academic lawyer and a practising physician respond.  相似文献   

18.
Physicians and the minefield surrounding informed cons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Most of the legal cases that follow the informed-consent standard set in recent court cases have involved surgical procedures. However, issues concerning a pregnant British Columbia mother who contracted chicken pox and whose child was subsequently born with severe medical complications demonstrate the complexity of medical decision making and the inadequacy of established legal requirements, especially when consent has dimensions beyond technical consideration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medical procedures. The problem physicians face, says lawyer Karen Capen, is to find a way to balance a range of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overriding fiduciary obligation to patients in matters associated with informed decision making and consent.  相似文献   

19.
The growing number of female physicians is changing the way medicine is practised. One recent Canadian study found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ractice characteristics and service mix and pattern between men and women." Another change involves differences in the way men and women communicate. One lawyer noted that most medical lawsuits involve a breakdown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doctor and patient, and very few female physicians have been the target of malpractice suits--even in high-risk specialties such as obstetrics and anesthesiology.  相似文献   

20.
律师见证在医院术前谈话中的应用为临床知情同意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减少了医疗知情侵权损害的发生。本文通过对我院术前谈话律师见证的实施现状,提出现阶段推广术前谈话律师见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并对今后的术前谈话医院管理制度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