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女连体泳衣穿着时无承重感、无束缚感的舒适性能是泳衣设计的关键。挑选40名较符合国家服装号型160/84A体型的女大学生,首先通过预实验,确定青年女性穿着连体泳衣的主要接触点,然后对静态下的各接触点客观压力进行测试,同时进行主观舒适性评价。并找出在静态直立状态下的压力分布规律和舒适压力范围,为女连体泳衣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泳装的构成和分类,现在市场上的泳装存在的问题,游泳运动的特点,以及影响泳装压力舒适性要素,重点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泳装压感舒适性的研究现状。通过目前的技术和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对泳装压感舒适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人们穿着泳衣提供参考,减少运动员在水中受到的水的阻力,提高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3.
整形内衣压力舒适性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段杏元  于伟东 《纺织学报》2007,28(11):144-148
整形内衣压力舒适性是影响内衣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介绍了整形内衣压力舒适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影响压力舒适性的因素、压力舒适性评价的2种方法: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并对动态服装压力分布研究的最新进展做了介绍,同时指出整形内衣压力舒适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整形内衣压力舒适性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服装压力舒适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祥令  张渭源 《纺织学报》2006,27(7):109-112
服装舒适性包含3个潜在的独立感觉因子:热湿舒适因子、触觉舒适因子、压力舒适因子。压力舒适性作为服装总体舒适性的一部分,对服装舒适性有积极影响。医学研究认为过大的服装压力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服装和面料的设计应满足着装者基本运动的需要。着装的压力舒适性研究是服装穿着舒适性研究中相对新的领域。论述了服装压力舒适性的研究范畴,服装压力的产生原理以及服装的合体性与压力舒适性之间的关系。并具体阐述服装压力舒适性的主、客观评价方法。同时进一步论述了国内外对于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袜子压力舒适性的研究现状,分析人体和袜子自身两方面对袜子压力舒适性的影响,从客观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方法两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袜子压力舒适性的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并探讨袜子压力舒适性的研究趋势,指出未来研究方向集中在功能性压力袜的动态压力预测、压力分布预测、开发工艺及理论方面,为袜子开发及压力舒适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塑身内衣压力舒适性的影响因子,选取身体质量指数、服装松紧度、人体姿势3个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测试人体7个部位的接触压力、皮肤血流量和皮肤温度,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GRA)分析3个因素对塑身内衣压力舒适性评价指标的影响主次性,并应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衡量塑身内衣的压力舒适性。结果表明:身体质量指数与人体姿势是塑身内衣压力舒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服装松紧度的影响则相对较小;虽然人体不同部位的压力舒适性差异较大,但人体凸出部位的舒适性整体优于凹进部位。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评价塑身衣的穿着舒适性,提出一种客观分析塑身衣压力舒适性的方法。选择一款基础型调整型塑身上衣为研究对象,面料选用网眼布,选取28个人体压力测量点,利用CLO 3D软件完成虚拟试穿并测量各测试点在人体29个不同动作下的虚拟压力。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人体各部位对压力舒适性的贡献系数,并用棉质塑身衣验证结论。结果表明,腰腹部对女性调整型塑身衣压力舒适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胸、背、后腰和侧缝,而且面料不会影响人体部位对压力舒适性贡献系数的相对大小。该研究方法也可用于分析其他紧身服装的压力舒适性。  相似文献   

8.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纺织业拓展会和泳装业者共同研发生产的”超速台湾飞鱼装”竞速型泳装已通过认证。台湾纺织业拓展会说,这款“极速台湾飞鱼装”包含导水设计、超轻拨水布料、紧贴身体运动曲线三大特殊关键,能有效地提升泳速和舒适性。这款针对游泳爱好者改良发展舒适耐用的新式泳衣,导水布料表面设计能减少水中阻力.拨水布料也可减少吸水重量达15%,符合人体工学的泳衣设计通过5次以上的下水测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影响服装压力舒适性的因素入手,总结了目前服装压力舒适性的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动态压力测试装置的开发、服装性能与人体机能的有机结合以及服装压力分布预测和可视化是服装压力舒适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对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足底压力舒适性的文献进行对比,总结了足底压力主要影响因素是鞋垫结构和鞋垫材料。概述了鞋垫腰窝部位不同高度对足底压力分布产生的影响,以及材料的硬度、厚度对足底压力的影响机理。比较了足底压力舒适性研究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方法,为今后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同时指出了在改善舒适性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宋莹 《丝绸》2020,57(4):46-51
为改善旗袍胸部牵制感与压迫感,提高旗袍的胸部压力舒适性,对同一结构规格旗袍的门襟、袖型及穿脱方式进行设计组合,利用正交试验制作旗袍样衣,测试出受试者在规定动作下的主客观压力值,并利用AHP法对主客观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对旗袍压力舒适性影响最大的设计因素及动作。结果表明,双侧门襟、无袖及前门襟穿脱方式的设计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旗袍胸部牵制感和压迫感,提高穿着舒适性;其中袖型因素服装压力值波动最大,对旗袍胸部压力舒适性影响程度更为显著;而规定动作中双手背后这一动作所占权重最高,对旗袍胸部压力舒适性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选择9名穿着C罩杯文胸的女性为实验对象,测试静止状态下穿着有、无钢圈2种类型文胸的受压情况。用Flexiforce压力传感器采集各个测量点的受力数据,再结合主观评价综合分析钢圈对文胸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钢圈对胸下围压力及压力舒适性有一定的影响,对其他部位的压力及压力舒适性没有显著影响。客观数据结果显示无钢圈文胸在胸下围处的压力大于有钢圈文胸,但是主观评价数据显示有钢圈文胸胸下围压力大于无钢圈文胸,说明客观测量并不能完全代表主观感受;无钢圈文胸的压力舒适性大于有钢圈文胸的舒适性,其中肩带和胸下围是引起不舒适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13.
弹性纤维 弹性纤维在纺织服装中应用日益广泛.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弹性加复性,与传统纤维混纺时,可赋予服装极佳的舒适性. 弹性纤维用于运动服和泳衣时,其紧身性能使服装更合体,并能改善其性能.  相似文献   

14.
喻伟才  李鑫  冉美玲  徐波 《中国皮革》2012,(16):119-121
主要围绕足部压力舒适性进行研究讨论,提出了足部压力舒适性主要由鞋楦、鞋类的制作工艺及鞋垫所决定,其中鞋垫又是最紧密接触人体足底的鞋类部件。以鞋垫的三维结构对足底的舒适性所产生的影响为研究重点,提出通过调节鞋垫的腰窝部位高度,有效分散和改变足底压力分布,从而改善鞋穿着舒适性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胸衣压力舒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胸衣压力的研究现状、服装压力产生的原理,分析了合体服装与舒适性的关系,论述了胸衣各部位的受力情况,阐明了胸衣压力舒适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人体足部压力,提升足部舒适度,并为鞋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从足部压力舒适性的影响因素、评测方法及相关应用三方面进行文献回顾。首先分析足部形态、运动状态、健康状况等人体自身因素,以及鞋履特征、负重等外部因素对足部压力舒适性的影响;其次归纳国内外学者针对人体足部压力舒适性的客观及主观评测方法。另外,阐述了足部压力舒适性研究在鞋履优化及功能鞋靴设计、足部康复及矫形、体能训练等领域的应用,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概述塑身衣的定义和作用机制,对塑身衣的主要产品进行分类。阐述塑身衣舒适性与功能性的研究进展,包括压力舒适性和塑形性能的压力阈值与预测模型研究。归纳总结塑身衣压力对人体生理影响的研究现状。指出未来塑身衣的研究重点是综合舒适性与功能性建立统一的塑身衣预测或评价模型,探究塑身衣对人体生理指标的深层次影响,深入挖掘塑身衣的生理作用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经编无缝女束身上衣的塑身性能,本文根据影响经编无缝束身上衣的工艺因素,织造13款不同成形工艺的样衣,并通过三维人体测量研究成形工艺因素对经编无缝束身女上衣塑身效果的影响;通过服装压力测试实验,研究成形工艺因素对压力舒适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花宽越小,经编无缝束身女上衣的塑身效果越好,服装压力舒适性越差;当胸围线牵拉密度越小且腰围线牵拉密度越大时,服装的塑身效果和压力舒适性越好;对160/84A号型,兼顾塑身效果和压力舒适性最佳工艺设置为花宽取500纵行,Sb取5横列/cm,Sw取11横列/cm。  相似文献   

19.
<正>延长泳衣的耐久性,应该如何做?恣意玩水,大概是夏天里最让人期待的快乐。无论是冲浪、浮潜、桨板、皮划艇,还是城市里的水上乐园,想要痛快地玩水都少不了一件合适的泳衣。有消费者指出,一些泳衣在穿着几次后,就变得不合身了,面料也似乎变薄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选购泳衣,除了看款式、颜色,还要看是否穿着舒适、是否妨碍运动,究竟什么面料的泳衣好呢?  相似文献   

20.
舒适性是座椅设计和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对舒适与否的概念分析基础上,介绍了座椅舒适性理论模型,阐述了关于座椅舒适性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人的因素,座椅因素和人与座椅的交互作用(坐姿与体压分布)对座椅舒适性的关系,同时比较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人体测量变量和各项压力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并且研究其受到坐姿的影响程度。各项压力变量与座椅舒适性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最后提出研究建议,以期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模型,可以更精准地预测座椅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